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禄山新史-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笔,但如果做了,就算不被罢相,今后在仕途上,也再难有所作为。  甚至在某些时候,会被记仇的朝中大地主们,推出来当替死鬼。  为了一点将来可能的虚名,而让自己现在陷入险境,这当然不是安禄山所能接受的。  反正他想要得到虚名的地方多得是,根本不用在这方面考虑。
“安相放心,我们明天会见机行事的!”颜真卿等人站起来一礼。
*********************************
就在颜真卿张旭等人从安禄山府邸告退的时候,京中其他的几个主要实权大臣,或者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也全都在自家门口送走了一批客人。
作为封建王朝立国基础的地主阶级,再次展现出了他强大的实力。
京中所有能说的上话的大臣,几乎都有访客上门。  这些人还不是贸然的带了礼物就来,而是在一些平常相熟人士的陪同下进门的,让人根本没法拒绝。
见李林甫等人,都是直接厚礼上门,张九龄哪儿,却是礼物加联名书信。  软中带硬,强硬中又有商量的余地。  结果是李林甫之流,圆滑的接受了给方面的礼物,也委婉的表示明天会出来说话;张九龄他们几个,则是严词拒绝了礼物,表示明天会坚决力主李隆基摊丁入亩。  如果不是看在万民信份上,甚至还准备将这些刁民送官府问罪。
这一场不见血的争斗,并没有预示最后的结果会如何。  但张九龄和安禄山等人,却已经都已经感觉到,现在这样直接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是十分不现实的。
安禄山这边提出妥协方案的时候,张九龄他们,也开始修改原来计划。  只是他们都没有十分的把握,结果到底会如何。
(春节期间的事情之多,就不必说了。  近期更新不规律,我真诚的道歉!但黄初可以保证,这本书不会太监,也不会长时间这么没有规律,毕竟我现在全职写作,不可能写了一半走人的,请大家放心!)
第十章第二十四节 计陷张九龄
第十章第二十四节  计陷张九龄
吵闹!吵闹!洛阳皇宫中本来就不是很严肃的议政大殿,现在已经被吵闹声填满。
“张侍中!摊丁入亩是劫民财以自肥,仁者所不取也!”
“国库富足,百姓安居,张相却突然提出这样让天下不得安宁的建议,居心何在?”
“宰相在其位,谋其政,张相这全都是为了朝廷考虑,哪里可能有什么别的居心?”
“哼!宰相不能行公正善举,岂能再在其位!陛下!如今洛阳士绅,已经呈上万民求情信数封,反对摊丁入亩,两京其他士绅,也正在准备联署。  如果不能妥善答复他们,恐怕会激起民变,臣请陛下看重民意,严惩祸首!”
“……”
地主豪绅一直都是最容易学到知识文化的人,很多文人名士,本身就是大地主出身,他们的辩驳能力,一点都不比张九龄领导的清流文士们差。  而且这次李隆基准许在京无职司散官都进宫参加辩论,更是将大量荫封得官的豪门子弟都放了进来。  一时之间,张九龄他们不论在人数上,还是在实际辩论能力上,都占了下风。  朗朗的议论声中,仅有寥寥一两个为张九龄辩驳的声音,而且辩驳的非常没有底气。
“哼!”张九龄不愿意和那些不是科举出身的人辩驳,仅仅是愤怒的冷哼一声,没有回应他们的质询。
转而躬身对李隆基诚恳启奏:“陛下!老臣为国为民之心。  天地可鉴!摊丁入亩,完全是为了大唐地千秋社稷考虑。  现在伤一时之民意,却能赢千秋之利,如果真有什么骂名,臣愿意一力承担。  ”
“陛下!如果今后以田亩数纳税,天下之民,定然不会再去开垦新地。  甚至还会出现因为不愿承担太多税赋,将农田抛弃。  不再耕种。  张相的提议祸害深远,万万不可实施,那会让天下大乱的!”这次说话的,竟然是素来以耿直出名的韩休。
“商人逐利,地主爱田,像现在这样的连年丰收,小小一点税负。  怎么可能会让他们放弃自己的田地!”严挺之不得不再次出来阻止。
“陛下!最近几年虽然连续丰收,但那是陛下英明,加上风调雨顺,让天下百姓不用担心收成!如果遇到灾年,恐怕就立刻会出大问题。  其实不用灾年,只要让地主们对种地没信心,自然就会有人抛荒不种。  ”韦坚一脸地感慨。
抛荒弃地,这在封建社会中可是一件非常不好的大事。  李隆基和满朝大臣立刻重视起来。  而不少中立系地大臣。  在听了这番言论后,立刻开始有点偏向韦坚等人。
“陛下!天下万民,有富庶地主,也有普通平户,地主数量少,而平民百姓多。  如今废人头税,摊丁入亩,根本不可能伤害太多人。  臣已经做好安排,尽量减轻那些地主富户们的税负,准许他们慢慢的增加!”张九龄的声音有点无奈。
争论的半天,本来不少支持他的文人儒士,现在都已经站在了地主们的那一边。  也不知道是真反对他地提议呢,还是因为接受了那些地主的贿赂。  张九龄本来还准备在李隆基偏向同意地主观点时,再将自己的妥协方案提出,现在忍受不了群情激奋。  竟然主动将自己的底牌摊了出来。
“呵呵!慢慢增加?张相。  税会慢慢增加,这粮产可不会慢慢增加呀!”礼部尚书杨慎馀满脸的得意。
昨天因为大家都没有准备。  才会在辩驳中落了下风,今天那么多万民信一上,大多数臣子已经和自己等人达成一致,自然不可能再给张九龄这个寒门出身的宰相机会。
“陛下!当年高祖皇帝从北都太原发兵,可是全由北都士绅出丁出粮支持的;太宗皇帝平定天下,更是很受天下士绅支持。  如今朝廷却突然准备给各地士绅增加这么多的税赋,定然会让大家寒心呀!臣请陛下万不可同意摊丁入亩!”监察御史杨慎矜不愧为杨慎馀地兄弟,立刻配合的出来哭诉。
李隆基眉头一皱。
现在太原那边应该还没得到消息呢,要是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会有一大帮有太祖太宗两个皇帝封赏的地主们过来哭诉求情,到时自己还真不好应付。  其实在看到那么多万民信上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有点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按照原先的决定行事。
“陛下,臣附议!”
那些臣子们察言观色的本领自然不用多说,看到李隆基一皱眉,立刻知道他地立场动摇了,纷纷出言附和。
“陛下!臣以为,张侍中身为宰相,竟然不计后果,贸然提出这样动摇国本的建议,实在是难辞其咎,应该自辞。  ”看到底下大臣纷纷附和自己的观念,韦坚不顾李林甫的预先安排,自作聪明的说出了本来准备有其他人来说的话。
“陛下!老臣……”张九龄激动的出列。
“好了!”李隆基站了起来。  “摊丁入亩这件事情,朕早已经和三位宰相提起过,根本不是张侍中随意提起!”
韦坚微微一愣,想不到李隆基竟然会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拿李隆基开刀,他可不敢。
张九龄却是满脸的激动。  是呀,自己差点忘了,自己是在陛下的授意下,才提出这么个建议的。  都差点以为这全成自己地责任了。
“陛下!杨尚书,韦转运使等人,妄言至尊,实在是……”。
张九龄也不准备放过落井下石地机会。  不过李隆基却不想这么明显地偏向他,立刻出言打断了他下面地话。
“好了!张爱卿,此事朕自有决断!当初朕让你安排这件事情,可不是要现在这样的结果!摊丁入亩,还是多征询征询下面地方官员的意见再说吧!”李隆基皱着眉头挥手。
这个该死的张九龄,难道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现在群臣的反对意见已经占了上风。  竟然还准备出口让自己惩治那些反对者,难道皇帝还真能随意的惹众怒不成。
“陛下圣明!摊丁入亩。  确实需要从长计议!”安禄山笑着出来附和。
这样地结果,非常符合他的心思。
并不一定要马上让张九龄下台,现在这样才是最好地结果。  如果张九龄现在就下台,自己就算接手了,也必须得面对士气正高的反对者,反而不如缓一缓,等到了那些反对利用推倒张九龄。  出了一口气,再来适当的强制执行,以达到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
“不错!张相的提议,还需好好商讨才行!”李林甫也笑着出来。
他对于安禄山的心思十分明了。  两人在刚才廷议辩驳地时候,就已经好好的配合过了。  看起来似乎是在帮同为宰相的张九龄说话,实际上却是大家都听得出来,他们两人并不赞同张九龄的做法。  光是那些代表地主利益的大臣,张九龄就已经抵挡不住了。  再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