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禄山新史-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舒翰作为突厥王公子弟。  对于马球自然十分精通,接到球后,因为身边没有盯守人员,没有立刻击球,而是兜马绕着球转了一圈,直到秦思礼派出的两骑过来,才“呦”一声爆喝。  将球传给刚刚摆脱了盯稍地中阵田成嗣。
“好机会!”田成嗣一声大呼。
身边刚好没有一个防守人员,而自己到对方球门前,却只有安禄山和秦思礼两人。  既然有这样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没等球停下;球杖狠狠一击,橡胶球穿过两骑地马腹下面,直飞对方球门。
“啪”,球被一根球杖击中。
但随机周围响起一阵欢呼“好球!”。
球进了!
李隆基也是兴奋的站了起来。  高呼一声,“好球!好马术!”
其实刚才的状况非常凶险,秦思礼也是马球的个中高手,看到橡胶球飞来,立刻不管安禄山,直接出杖拦截。  但安禄山的马术。  本来就非常不错,又经过好几次实战训练,水平比秦思礼高了不少。  在关键的时候,一停马一兜缰,让马来了个小碎步横移,就抢在秦思礼前,一个空中接力,将马球送了对方的球门。
“哈哈哈!”安禄山大笑着向围观欢呼地人竖起两支手指,以示胜利。
“安老弟!你是螃蟹呀,竟然还能让你的马横挪!”秦思礼满脸的不服气。  不过话中却是充满了赞赏。
“呵呵!秦老哥!不管如何。  我们已经拔得头筹,这可也是本事呀!如何。  要是想认输的话,直接说就是了,美人我们可要抱走了!”安禄山大声调笑起来。
“哼!鹿死谁手,还未必呢!那边的美人,我们抱定了!”一个冷峻的声音响起。
正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后裔李若水,不过看向几个李隆基准备赏赐的美女时,眼睛却是闪过一丝色色目光,损坏了那个故意露出来地冷酷表情。
“哈哈哈!那我们就好好的比一场吧!”安禄山毫不客气。
别以为自己是长安人就高人一等,这样猛烈的运动,还是我们这些边关长大的人来得熟练。
接下来的比赛,确实是精彩非凡,安禄山和秦思礼两个队长,一个是实战派,一个是理论派,而下面的队员,也更是一方喜欢激烈对抗,一方喜欢策略进攻派,两边旗鼓相当,各有特色。  比赛了很长时间,最后安禄山仗着对橡胶球地把握多一点,带领手下最先打进十球,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哈哈哈!精彩!实在是精彩!安卿!有没有兴趣和朕也来上一场!”安禄山他们刚下马准备前来领赏,李隆基却突然站起来高声招呼道。
“什么?”安禄山动作一僵,故意大声说道:“陛下!你不会是小气这十个美人,故意准备从臣手中再赢回去吧!臣等怎么可能是你的对手!”
“哈哈哈……”围观的人齐声大笑。
李隆基的面上,也是忍俊不禁。  安禄山这个马屁拍的实在是太有水平了。
“呵呵!安卿!你要是怕了,朕也可以将美女继续赏赐给你们,不过要是这样,道玄(吴道子)正在做的《安郡王马球图》,朕可就不会给你了!”
“陛下竟然还让道玄作画了!这样的话,为了这幅画,那臣也只有舍命陪君子了!”安禄山佯作无奈的答应。
这样的比赛,他还真地是无奈地答应。
李隆基万金之躯,自己到是不介意狠狠的冲撞他一下,但是手下地那些将领们可不敢,最后,在安禄山他们这一边还只有三球的时候,李隆基带领皇家马球队,就已经顺利的攻进了十球。
“陛下神勇,臣等所不及也!”安禄山真心的叹服。
这皇家马球队都是什么人,自己这边和他们的差距,就相当于业余足球队,和国家队的差距,两边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  就算自己这边敢于发挥猛烈冲撞,也绝对不可能是这些没事成天打球之人的对手。
“哈哈哈!一山还有一山高,人外还有高人在,安卿!你们虽然厉害,但朕的马球队,可也不是一般水平呢!”李隆基紧了紧护腕,笑着接过高力士递来的黄巾,轻轻擦掉脸上的汗水。
这马球运动,可不是骑骑马就能行的,也非常花力气。
“是!是!陛下字字珠玑,臣深有体会!”安禄山慌忙低头。
这个李隆基难道看出什么了,竟然突然开口给自己训话,或者纯粹是当成对亲信的一种教育。
“呵呵!陛下在打马球的时候,还能想到教育臣下做人的道理,臣实在是敬佩的五体投地呀!”旁边一个温和的男声响起。
安禄山刚刚出了一身汗的身子一阵发冷,回头笑着瞪了下一脸感动模样的李林甫。
“李尚书观察细致,安禄山也是敬佩万分呢!”
这个混蛋,下次再说这么恶心的话,提前打个招呼,让自己穿上冬衣御寒先。
“嘿嘿!”看到安禄山这么挑明的眼神,就算李林甫脸皮再厚,也不得不发出一阵干笑。
“安卿!这个马球确实不错,打起来特别有劲!到底什么东西制作呀?”李隆基从李滔手中,取走安禄山早前献上的那个马球。
“回陛下!这东西是用一种叫做橡胶的东西制作!橡胶产自胶树……”
安禄山从容的将橡胶原理说出,对于树种的事情,自然也是直接说孙孝哲带了一批过来,不知道能不能种活。
李隆基那里可能会考虑种不种得活,长久以来,安禄山进献的所有种子,都是安东现试种之后,才上报京师的,如今有这么一个好玩意儿,聪明的李隆基,也立刻意识到了橡胶的利用价值,马上表示让安禄山将树种带来,在皇宫御花园进行试种。
作为进献新物种的回报,安禄山也讨得了出任尚书右丞相后的第一个差事,主持修定全军操练科目。
第十章第六节 娇妻美妾来
第十章第六节  娇妻美妾来
宰相,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  位不一定高,但权力绝对极重。
唐代宰相的名号,经常更换。  最初,唐承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担任宰相职务。  后来,因为太宗李世民曾经当过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就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一起,号为宰相。
但是宰相品位崇高,皇帝不想轻以授人,所以常用别的官员居宰相职,假以他名。  李世民的时候,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称呼为“参议得失”、“参知政事”,这也都是以别职列宰相。
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官,李世民准他病稍微好一点,三两日一到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这个宰相名号,就出现了。  后来,李勣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称作同侍中、中书令,这样就又有了“同三品”这个宰相名号。
不过这两个名号不专用,一般都是以别的官职者,加授这个称号而已。
自高宗以后,当宰相的,一般都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就算实际品级是一品二品,也还是要加这个三品的宰相衔,才是真正的宰相,只有三公、三师、中书令除外。
其后改易官名,张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  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平章事”入衔。  从此以后,终唐一世,宰相的名号,就是这几个,没有再改变。
安禄山这个尚书右丞相,原来称呼是仆射,本身早就已经不是真正地宰相。  现在没有加平章事。  自然也还不是宰相。  虽然名列相位,却并没有宰相的职权。
就连属下兵部、刑部、工部三部的监督事务。  也改成由尚书右丞来负责。  现在的右丞,刚好是和安禄山有点小仇的韩休。  而接任萧嵩当兵部尚书的,则是前瓜州都督张守珪。
安禄山接了主持修定全军操练科目这个事情后,很快就召集了这两个家伙前来开会。
“张兵部,韩右丞,安某冒昧的请两位前来,实在是因为上有所命。  不得不为,还请两位恕罪呀!”安禄山抱拳致谦。
“安郡王相召,下官等当然得赶来听命,何况郡王还有陛下所命呢!”张守珪笑着抱拳谦虚。
“郡王有什么事情,直说便是!”韩休却是淡淡地抱拳回应。
“好!两位既然这么客气,那安某就直说了!”安禄山也不再客气,直接说事。  “突厥一战,我军虽然大胜。  但损失也达几万。  查询缘由,主要是士兵的身体素质,大不如前。  陛下深觉如今诸军操练之法,已经有陈旧呆板之状,所以命令安禄山,修订军操。  锻炼士卒。  安某请两位来,就是想和两位商讨具体地操练科目如何安排。  ”
“郡王!下官掌辩三部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  修订操练之事,报于下官知晓就行,不必具体参与!”韩休站起来抱拳。
“呵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