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禄山新史-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节度使!我们还是快出去迎接安排吧!要不然他们都准备全部挤进城来了!”杨融眺望了一下远处的人群。
“哈哈哈!走!”安禄山扬声一笑,打马迎了上去。
移民非常有秩序,全都排列着整齐的队伍,在少量士兵的护卫下,沿着大路向辽东城行进。
“安老弟!好久不见了!”一个佯装粗犷的声音远远响起。
“哈哈哈!梁参军!梁兄!安某恭候多时了!”安禄山也是远远就抱拳。
这支队伍的领队,正是安禄山的老相识,率兵府参军梁令瓒。
“哈哈哈!老弟!我们老远就闻到了辽东城传来的香味,走起路来都特别有劲了!”梁令瓒带着十几个青年文士提前上来。
“拜见安节度使!”十几个青年文士一起向安禄山行礼。
“诸位快快免礼!安禄山筑起凤凰巢,为得是迎接凤凰,筑起黄金台,则是为了迎接诸位呀!”安禄山笑着让众人免礼。
这些人,本来大多是不怎么受重视的各部和太史局的小吏,他们有的精通工农商,有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的爱好物理化学,都算是一方面的专才。但是由于对于经籍并不很精通,如果没有机遇,将会一辈子老死在各部。
安禄山这次出镇一方,就把心思转到了他们身上。有了他们这些高级人才的帮助,再加上自己这几年收养的那些孤儿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承担一些关键岗位,在自己庞大的财力支持下,双方配合,必然能迎来一个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新高峰。
他们人数不少,现在安禄山面前只有十几个青年,是因为其他人大多不会骑马,或者年纪已经大了,现在还坐在后面马车上。
两厢众人见礼完毕,流民自然有安禄山这边的官员前去负责,剩下的梁令瓒等人,却是被安禄山请进了城内。
等到进了城,安禄山才发现,刚才上来见礼的,仅仅是很小一部分,其他老老少少竟然还有百来人。让安禄山暗暗感叹,这个梁令瓒,是不是把大唐官衙中,所有的技术人才都给自己挖来了。
“安节度使!我们刚才在来的路上,看到很多高大的烟囱似东西,那玩意儿,竟然比我们以前看到过最高大的,还要高大上好几倍,那是什么物件呀?”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者问道。
果然是不失学者本性,还没见礼相识,就已经开始提问。
“安老弟!这位是终南山炼气士张果,年已八十,好炼丹,通周易八卦,曾经为道士数十载,后来成为长安藏书馆的馆员,整理古旧书籍!”梁令瓒介绍。
“哦!原来是张果老!”安禄山恭敬的道。
这个老头,还真能和那个神仙张果老一相比较。
“那些东西确实就是烟囱,他们都建造在几个炼石灰、水泥、焦煤和铜铁的作坊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只不过作坊规模扩大,有毒的烟尘气体就会增多,安某让他们建几个更高的烟囱,以便排出烟尘!”安禄山笑着解释。
随即一点点的说明自己炼制水泥、焦煤的想法,还有车床上现有工具的配置,让这些学者技师提提意见。这些人对于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很感兴趣,立刻纷纷出计献策,甚至还强烈要求马上去作坊看看。就连安禄山设宴欢迎他们的时候,都有一半的时间花在商谈上。
(二零零六年即将过去,黄初祝大家新年快乐!本人新书夜游神http:///showbook。asp?bl_id=91014正在火热上传,欢迎大家前来捧场!)
第六节 神品海东青
(2006年即将过去,黄初祝大家新年快乐!本人新书《夜游神》http:///showbook。asp?bl_id=91014正在火热上传,欢迎大家前来捧场!)
这一批移民分十拨,总人数也是五万人。
安禄山他们那天迎接到的,是其中的第一拨五千人。经过去年的成功移民,现在朝廷对于这件事情已经非常熟练。这拨人除了携带必要的自身物资,还带了大量的农具,生活器具之类的东西,虽然路上行走困难,但现在安置起来,却非常方便。
而更让安禄山高兴的是,随行的官方人员,竟然还押运了大批来自河洛关中地区的各种生产建设物资,其中甚至还有大块的铁胚,以及相应的冶炼设备。
卖个人情给宰相裴耀卿,果然让他省心了不少。
“安老弟!如何?现在最后一批书籍也全部运来,你想象中的教化万民计划,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梁令瓒笑着和安禄山从一间地势极高的大房子里出来。
“呵呵!果然还是我有先见之明,让你们顺道从幽州带书过来,要是在这儿直接印,都不知道到那年那月,才能给那些小孩子和大人们看呢!”安禄山反倒是夸奖起了自己来。
“呵呵!老弟!哥哥我可实在是佩服你的胆略呀,竟然准备让辽东城所有的小孩都读上书,就连农家孩子,也得识字,读那些农耕手艺之书!当今大唐天子富有天下,都不可能在长安进行这样的计划呢!”梁令瓒真心的赞扬道。
“不怕和梁兄直说,安禄山胸无大志,只想开辟一个世外的新桃花源,让境内的百姓,比其他地方过得更加富足,舒适!现在书籍便宜,传播文化方便,识字懂知识的人多了,将来要产生新的思潮,也比较简单!”安禄山和梁令瓒,在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了辽东城的大街上。
入眼的,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现在可还没有专业的步行街,今天特别热闹,完全是因为今天是传统的市集日。
居住在城外的老移民,山上河边的异族百姓,甚至刚刚抵达辽东的新移民,都带了特色的产品,来市集上交换。虽然交易的手段,还是比较正规的钱货交易,但实际上,大多数人还是拎着这个物品来,拎着那个物品走,钱袋里面并没有增加多少钱。
“辽东城今天这么热闹的商贸氛围,就算长安两市,也不会强太多呀!”梁令瓒抛下几串铜钱,换来一顶精致的鹿皮帽。
将自己头上的白纱帽换下,戴上新皮貌。不过那一身文士服,带一顶兽皮帽,怎么看,都觉得不像样。
“哈哈哈!梁兄!这儿的兽皮,可是不合你这身衣服哦!”安禄山笑了起来。
“嘿嘿!这样精致的鹿皮帽,放到长安,怎么也要五六百文钱,这儿竟然只要三百文,实在是太便宜了!”梁令瓒又将帽子摘了下来。
“这个自然,你这还是零售,要是成批贩卖,价格还要便宜!出售兽皮,目前还是辽东的第一大经济来源呢!”安禄山无奈的摇摇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传统中国农民的天然习性。
辽东这个新兴大城,本来工业就不是很发达,现在大量的兽皮,还基本上是直接贩卖,连粗加工一下的技术条件都没有。大规模纺纱织布,酿酒建厂,这些东西,现在辽东还不具备。当然,安禄山已经叫人建造玻璃作坊之类的工厂,这次新来的技师们,也已经开始尝试制造新的纺纱机,新的织布机,在未来,辽东将会是一座手工业城市。
梁令瓒听到安禄山的批评,将皮帽子收了起来,又重新戴上纱帽,转眼四处打量。
“咦!那是何物?”
安禄山顺着梁令瓒的目光,看到的是一家贩卖珠宝药材的店铺。
辽东等地金属珍宝并不多,很少有专门的珠宝店,这样的珠宝药材铺,其实主要就是经营辽东的特产人参、鹿茸、貂皮。
“那不过是普通的药材珠宝店铺罢了!辽东的灵芝、不老草名扬天下,松茸、猴头蘑、熊胆粉、田鸡油、红景天等更是很受宫廷中人的青睐。茫茫安东林海,盛产木耳、蕨菜、薇菜、元蘑、榛蘑、榆黄蘑、松籽、山核桃等山珍野味!梁兄!是不是食欲动了,想尝尝这儿的特产呀?”安禄山笑着问道。
“不!不是!辽东的特产,这几天已经尝了不少,我想问的是,刚才进去的那个人,那人竟然带了一只雕,不!是一只鹰或者隼!都没有给它丝毫的束缚!”梁令瓒一脸的激动。
“一只鹰?”安禄山皱了皱。
他到安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安东的特产,比较了解。鹰和隼在这片广袤未开发的土地上,非常容易见到,很多猎人,甚至就是靠抓捕鹰隼,贩卖给内地的王公贵族为生,想来这个梁令瓒,对于鹰这个东西,肯定也十分喜欢。不过如果是能被人养在肩上的,那一半就是已经人驯服,拥有者,都不可能再轻易转让。
正想间,梁令瓒却已经忙着走进了那家店铺去。
“好漂亮的隼呀!”
安禄山一进入店中,就看到梁令瓒正对这一头鹰隼低声的赞美。
而那只鹰隼,正好停在一个魁梧汉子的肩膀上。
“这位先生,请让让!我要走了!”那大汉拿了一包药材,转身准备离开。
“你这隼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