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7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齐声道:“将军远见卓识,算无遗策,末将万万不及!”
  贾仁禄手摸下巴,哈哈大笑。
  时光匆匆,又过了半个多月。这些日子里,汉军和前两日一样,天刚拂晓便开抵城下,列成阵势,不是射米进城,便是架起大锅施舍粮食。自那日城中百姓抢到掉落在城中的粮食,回家吃了之后,发现屁事没有,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就这样汉军在米肉下毒的谣言不攻自破,于是一遇汉军分粮,众百姓便云集城下,争抢粮食。汉军施舍的粮食毕竟数量有限,且大部分落在城头,被兵士们抢走。虽说分到老百姓手中的粮食少得可怜,但老百姓饥一顿饱一顿,勉强可以维持生计,不至于吃草根啃树皮。可是这没饭吃的味道实在太不好受,城中军民有饭吃之后当然不满足那一点点仅够塞牙缝的粮食,于是自认为轻功高超的兵士百姓,便大着胆子缒下城去,来到汉军阵前就餐。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据说他是一名兵士,在抢粮中没抢到粮食,已三天没吃东西,眼见汉军在城下架起大锅煮肉,不知哪来的力道,大声叫道:“宁可被毒死,死也要做个饱死鬼。”说着找来一根长绑,缒下城去,跑到汉军阵前吃肉。这空谷足音,自然是要受到热情款待了,当下赵云亲自向他敬酒一碗,接着命人盛了一大碗肉,让他放开腮帮子使劲吃。那人见汉军如此盛情,心存感激,热泪盈眶。吃过饭后,便不想再回到城中受罪,双膝一软,跪地投降。
  城中兵士百姓见下城吃肉之人没有受到非人的折磨,大声欢呼,跟着三三两两的缒下城去就餐。城中将官禁止不住,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加追究。那些下城吃喝的军民有的愿意归降,赵云便令人收编。有的不愿投效,赵云也不勉强,令人好生遣散,放回城去。
正文 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围求救
 更新时间:2008…9…30 12:43:25 本章字数:5156
  其实老百姓对国与国之间的纷争历来不感兴趣,这天下姓刘也罢,姓曹也好,只要统治者能让他们有口饭吃,有好日子过就成。这点要求其实也不高,但大多数皇帝上台之后,骄奢淫逸,只知自己享福,不管老百姓死活。他们不给老百姓好日子过,老百姓自然也不给他们好日子过,于是便揭竿而起,这就叫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古人将争夺天下喻为群雄逐鹿,这天下就好比一头鹿,统治者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抢夺,看到底谁笑到最后,这一点从三国纷乱的形势便可以得到证明,汉失其鹿,三国纷争,最后司马氏顶针三代,行奸使诈,用尽诡计终于抢到了这头鹿,笑得个嘴歪歪。可是最后吃上鹿肉的只有少数几个人,大多数人连汤都喝不到,还要白白搭上性命。说来说去,两国纷争,兵连祸结,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一场大战下来,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白骨为墟,不知要死上多少人?然而最后得利的不过是少数几个人而已。这样的道理老百姓不是不知道,他们之所以百死无悔,前仆后继,为了某一国某一派赴汤蹈火,辛辛苦苦为他人作嫁,为来为去,就是能过上好日子。
  这士兵其实也是老百姓,他们参军入伍大都迫不得已,有的是穷得活不下去了,只得投军入伍,有的则是莫明其妙的被强拉入伍。虽然他们入伍的原因大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原先都是老百姓,家里都有父母妻儿。他们都不愿打战,很想回家和父母妻儿团聚。兵凶战危,谁都难保一定不死,除了像张飞、许褚那样一天不打战就浑身不舒服,又或是想在征战中升官发财的悍将之外,其他人都不希望打战。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统治者不过几个人,而老百姓却成千上万。现时生活不比玩游戏,游戏中的百姓兵士,就是几个数字,没有情绪,兵士百姓死了,也就那几个数字减少一些而已。而现实生活百姓兵士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好生恶死。有道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世上怕没有几个人希望自己脑袋搬家的。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这个国家和那个国家泾渭分明,相互间水火不容。可对老百姓来说其实都是一样,只要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吃上饭,他们就跟谁。如今邺城被围,城中粮尽,老百姓朝不保夕,而就在此时,城外汉军给他们送来了他们最想要的粮食,老百姓重获新生,饮水思源,自是对贾仁禄感激涕临,“骠骑将军”四个字挂在嘴边说个不停,更有甚者三三两两的聚到一起窍窍私议,都说只要汉军兵临城下,他们便挺身而出,拼了性命不要,也要大开城门,迎汉军入城。
  之前有人传说,汉军进城之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老百姓心中自也害怕,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具体情形如何,老百姓都没有亲见,不知端的。可是汉军不计前嫌,为敌送粮,这可是大伙亲眼所见,有目共睹。有鉴于此,老百姓自然认定当初听说汉军杀人放火,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在制造事端,说不定还是曹丕暗中搞鬼,好让他们产生恐慌,这样才会上下一心,死守城池,想明白这一节,老百姓总算是认清了曹丕的庐山真面目,无不在背地里破口大骂。将曹丕的高祖母、曾祖母,以至祖母、母亲、姐妹、外婆、姨妈、姑母,人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曹氏一门的女性无一幸免。
  贾仁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既做师娘又做鬼。一会打老百姓一棒槌,一会给他们个甜枣吃。可怜邺城军民完全蒙在鼓里,将这个天下第一大流氓当成他们的大救星,当真是大错特错,错之极矣。
  这日早朝已毕,曹丕将司马懿叫到御书房,说道:“这些日子里,汉军整日价利用霹雳车往城中送粮食。城中百姓将贾福当成他们的再生父母,更有甚者还为他立生祠,顶礼摩拜。城中人心浮动,再这样下去,这城早晚会被汉军攻下的。这事不能再拖了,得尽快想办法,不知你可有何良策?”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微臣无能,至今为止还没有想到什么法子。”
  曹丕怒容满面,伸手在案上重重一拍,道:“什么!”定了定神,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原也是回天乏术,难为你了。下去吧。”
  司马懿应道:“是!”便要转身退下。
  甫一转身,正要迈步,只听曹丕叫道:“等等。”
  司马懿转过身来,道:“皇上还有何吩咐?”
  曹丕道:“你这就替朕似道旨,今夜三更时分,令各门守将夤夜开城,各路军马一齐杀将出去,攻汉军一个措手不及。我军已数月不曾出战,突然杀出,大事定成!”说着便哈哈大笑,笑声中好象看到贾仁禄身中数十箭,浑身是血,倒在血泊之中。
  司马懿皱起眉头,道:“皇上,此事尚须斟酌,请皇上三思而行啊。”
  笑声嘎然而止,曹丕回过头来,瞪了他一眼,道:“三思而行,三思而行。难道你是想让朕坐以待毙不成?”
  司马懿不敢和他的目光相触,低下头来,道:“微臣岂敢。”
  曹丕道:“既然不敢,那便去办吧。哼,我倒要看看这个贾福有何能耐。”
  司马懿应道:“微臣尊旨。”退了下去。
  当夜二更时分,汉军中军大帐内传来一阵阵呼噜声,有如雷鸣。能在中军大帐打呼噜的自然只有贾仁禄有这个特权了。甄宓睡在他边上,被他的呼噜声吵的无法入睡,只能呆呆看着帐顶,甚是郁闷,心想:“早知他这么会打呼噜,吵得人家一个晚上都睡不着,当初就不嫁给他了。哼!”
  又过了一会儿,呼噜声一阵响似一阵,震得她两耳嗡嗡直响。她再也忍不住了。伸手推了推他,呼噜声嘎然而止,贾仁禄含糊不清的说了几句,显然是在梦呓,接着翻了个身子。甄宓微微一笑,闭上双眼。也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正要睡着。便在此时,呼噜声又来,好似半空中打下的霹雳,一阵紧接着了一阵。甄宓惊醒过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用手捂着耳朵,可却无济于事,呼噜声仍是十分清晰。
  又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呼噜声越来越响,甄宓再也忍不住,伸手在贾仁禄的手臂上狠狠一拧。贾仁禄啊地一声,叫了出来,道:“出了什么事了,难道敌军来袭?兀那婆娘还不赶紧收拾收拾,准备跑路。”
  甄宓抿嘴直笑,道:“真没出息,一听说敌军来袭,就打算脚底抹油,逃之夭夭。”
  贾仁禄侧耳倾听,没听见有什么异常,莫明其妙,挠了挠头,问道:“现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