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焉耆大军闻此睛天霹雳都是一愣,樊诸长眉一轩,传令三军撤退,龟缩到城中死守。樊诸想坚城死守,但他治下的百姓却不和他一条心。这些人原是危须国的子民,焉耆国攻破危须后,将他们都变成了奴隶,他们生活苦不堪言。日日夜夜诅咒焉耆王及其全家上下不得好死,早下地狱。本来以为这一生都只能仰天长叹,对月空泣。没想到却盼来了汉朝大军来解他们的倒悬之苦,一时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城中百姓自发的组织起起义队伍,拿着农具、木棍同手持强弓硬弩,弯刀长剑的焉耆兵士打得个不得开交。
  赵云闻得城中内乱,忙令将士攻城,如此大军攻于外,百姓乱于内。不到一个时辰,城池便被攻下,起义百姓杀了樊诸,清出宫室,欢天喜地迎接大军进城,待得知来此攻城的大军不过只有一千人时,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胆量,更加相信了这支大军是上天派来解脱他们苦难的救星。
  贾仁禄来到危须王宫,却不正中上坐,侧于一旁坐好,道:“子龙,去访问城中老人,打探危须王室后裔,找到之后,立即带来见我。”
  赵云应是之后,便即退下,过了小半个时辰,方领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前来,道:“这位便是故危须王之孙季孟,如今沦为奴仆为人放羊。”
  贾仁禄忙站起身来,整整衣冠,恭敬一揖,道:“西域长史贾福贾仁禄参见危须王。”
  译者将话译了,告诉季孟。季孟吓得瑟瑟发抖,额头见汗,不知所措,双手不住地玩着衣角,不知该如何回答。
  贾仁禄微微一笑,牵着他的手,引至王座之前,请他坐好。这才命危须国中大臣,起义首领上前来参拜新国王。城中百姓听说这个西域长史不贪城池,拥立王室后裔,大为感动,心花怒放,歇尽所能地犒劳汉军。城中大街小巷,欢声如潮,直如过节一般。
  转过天来,贾仁禄来到王宫,朝见季孟,并求其出兵,共同对付焉耆。季孟本就同焉耆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闻言欣然同意,出兵两千,任凭贾仁禄调遣。
  这边厢焉耆王元崇猛攻交河城不下,正愁眉莫展之际,忽闻危须城被汉朝大军攻下了。一拍桌案长身而起,指着来人,正欲喝骂。蓦地里只觉天旋地转,两眼一黑,便晕了过去。边上两美女忙抢上前来,为他捶胸揉背,过了半晌,方醒转过来,颤巍巍地道:“撤……撤……兵!”
  焉耆大军正攻得起劲,眼看着城池转眼便破,金钱美女,可以任自己掠夺,禁不住交河城下口水汇成小河一条。可打了半天,却听得这个乱命,个个一脸郁闷,却又不敢不执行,迅速退了个干净。车师前王郁林倒也不敢追赶,只是命人例行公事的冲着敌军退去的方向喊上几声,发泄胸中郁闷,仅此而已。
  一路之上,元崇不断接到败报。镇守危须的爱子樊诸已被杀,新任西域长史已立故危须王之孙季孟为新任国王。季孟为报灭国之仇,已起倾国兵马杀奔焉耆去者。更有流言传说焉耆城已破,焉耆王全部直系亲属已被斩杀殆尽。年轻貌美的王后嫌富爱贫,已改嫁给一年老乞丐云云。诸如此类传言,莫衷一是,不知真假,军中一时传遍,全军上下一片沮丧。元崇听闻之后更是气得七窍生烟,口吐白沫,心脏病发,晕死数次。醒来时不住催促三军速行,回救国都去者。
  如此急行军数日,这日来到一处险要所在,正行间,两旁高坡之上忽地喊声大起,各有一彪军马杀到,右侧一员上将,英俊闲雅,手提银枪,正是赵云。焉耆大军攻城许久本就甚为疲惫,加之屡闻噩耗,心胆俱裂,斗志全无。如今在这荒郊野岭,突遇伏兵,如脑后被人打了闷棍一般,一时吓得蒙了,竟忘了抵抗。待得回过神来,哪还敢反抗,纷纷恨爹娘只给了两条腿,跑得不快。各使看家本领,成名绝技,逃命去了。
  赵云直撞入军中,手起枪落,格杀数人。一瞥眼间,望见远处一人,相貌不俗,衣着打扮,大异他人,料是焉耆国王,大喝一声道:“贼酋哪里走,纳下命来!”喝完便奋力追将上去!”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 万国来朝
 更新时间:2008…4…11 10:46:42 本章字数:4430
  元崇于战阵之中见赵云勇不可当,纵横无敌,已自惊吓。眼见着他追将过来,更加慌乱,一时昏聩,竟撇了亲信卫队,独自逃命。赵云哪里肯放,紧追不舍,行出数百步,看看追上。不由暴喝一声,那声断喝如睛天响起了一声霹雳,直闻数里之外。元崇本就是惊弓之鸟,闻得这声大吼,长期以来的心脏病终于在此时迸发出来,脸色数变,一阵抽搐,便栽倒在地,魂归地府去了。赵云见焉耆国王被自己吓死,颇为兴奋,抢上前去割了首级,前去向正忙着清扫战场地贾仁禄报功去了。
  这场战役贾仁禄可谓费尽心机。谎报军队数量,来来回回搬运大军的狗屁主意乃是施法三国前期人人痛恨,已作古多年的董卓的故伎。董卓当年这样做是为了图谋不诡、为非作歹。而贾仁禄此番套用却是为了解人危难、助人脱困,相去是不可以道里计。可见主意无好无坏,关键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而不救交河,直攻危须则是用了战国之中百用不厌的良策“围魏救赵”至于贾仁禄原也没想将危须拿下来,只是想象征性的打两下,让焉耆大军回援便了。没想到却一鼓而下,确实大出他的料外,焉耆国不得人心,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那乱插大旗的虚张声势之道,便是心理战。其时西域诸侯颤自攻伐,本就惧怕汉人来讨。若示之以弱,只能更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反之示以强盛之形,夺其胆气。他们便会知道害怕,丧失斗志,抵抗之时,也不会那么尽心。贾仁禄没有料到的是,这样却使危须百姓看到了复国的希望,纷纷揭竿而起,做为他们内应。
  一个时辰之后,战斗便已结束,例行地清扫受降之后,贾仁禄率军凯旋而归,回转危须。危须王季孟率群臣迎出三十里外,见到元崇的人头,放声大哭,提着人头,带领群臣去祭奠他的列祖列宗去了。
  次日一早,贾仁禄坐镇危须,令赵云领着三千军,直攻至焉耆城下。赵云将元崇的人头挑于长枪之上,绕城一周,竟无一人敢出战。过不多时,城门开处焉耆新王面缚出降,赵云受降入城,焉耆从此服从于西域长史统治,不敢再乱来矣。山国、尉黎两国见焉耆战败,危须复国,也乐得痛打落水狗,纷纷杀了焉耆所置国王,自立新王,遣使归附。
  一月之后焉耆、危须、山国、尉黎、车师前后部、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龟兹、姑墨、温宿一十三路西域诸侯齐集蒲昌海边上的西域长史府。小小的驿站登时接待不下,不得不腾出数间民房临时充作驿馆。班骞近七十年没有见过如此情景,不由老泪纵横,大叫老天开眼,兴冲冲的跑去祭奠他的父亲告诉这一天大好消息去了,真应了陆放翁的那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一十三路诸侯于长史府内指天誓日,言明永服朝廷,誓不再叛。各国相亲相助,不再侵伐,若有异心,各国共伐之。贾仁禄十分高兴,搓着双手,道:“如今北方皆已服从朝廷,你们这些大国都还心念朝廷。那鄯善屁点大的地方,居然敢对朝廷的使命置若罔闻,如此胆大狂徒,你们说该不该讨?”
  十三路诸侯齐声道:“该讨!我们愿起倾国之兵助长史诛讨此贼。”
  贾仁禄道:“你们各路诸侯也有各自本国的事务要处理,国君不在国中,数日还可,长了也不好办,再说我也不想一直劳动你们的大军。这样吧,我写一篇征讨鄯善的檄文,你们只要在上面用印就可以了。就这一纸檄文,就能把鄯善王吓得尿裤子,巴巴的跑到我这来投降,哈哈!”
  各路诸侯一听不用出兵,十分乐意,欣然同意。贾仁禄命人草拟檄文一篇,各路诸侯览毕没有异义,各自将本国大印掏将出来,冲其呵了一口气,使劲往下一摁了事。片刻之间,那条白绢之上便密密匝匝地盖满了红印,其上什么文字都有,极尽稀奇古怪,曲里拐弯之能事。贾仁禄于本国文字尚且认不全,再看这些不知是哪个语系语种的外国文字,顿时头大如斗,遥想起当年苦背英语单词的情景,不愿再看。忙将私下刻的西域长史的大印掏了出来,盖了一朱红大印。这篇任谁看了都像是天书的讨贼檄文便算是大功告成了,只是其时边上都是男的,没有美女可供他亲嘴,未免美中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