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风秦楚-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若以礼待天下,他们又何至于都会来反对你?”季姬又刺了一句。
“是啊,大王,不如厚葬之,也是一分人心。”
项羽虽然和季姬形同水火,凭心而论,还是非常敬重季姬的。这些话如果不是出于季姬之口,他岂能容忍。再说,虞姬的每一次规劝,他都知道来自季姬,虽不接受,也知是良言。但他在气势上压不倒季姬,所以在她面前,越显桀骜不驯。且不说如今的形势,他已感到捉襟见肘,难以控制。每想到此,也颇焦虑。只是他下不了台,于是拂袖而去,丢下一句:“我不管!”
得了这句话,季姬和虞姬遂将仓庚和玄月厚葬了。可叹一代剑女,竟死于此,实属堪怜。故有玄鹤子方巾的那首《艾兰引》以证之:
剑气出艾兰,此女最堪哀。剑走偏锋不为改,只因胸中块垒。
独自飘泊,砥砺清浊。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剑定天山。
又有《剑气吟》叹玄月:
莫待吴钩平,乱云入玄冥。一片明月心,堪照碧雪引。
这时,刘邦正为韩信和彭越不来会战商议于张良。张良对曰:“《太公兵法》云:‘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兵法又云,‘为者则已,有者则士……,彼为诸侯,己为天子’。‘差德行,审权变’,使人主‘能御将统众’,为己所用。现在,楚兵虽破,韩信和彭越未得加封,臣以为,必是心生艾怨。大王若是能以自陈以东至海,分与韩信;睢城以北至谷城,分与彭越,二人必来。则楚必败。”刘邦正是听从了张良的这一战略性的主张,立即分派使者前往齐梁,加以分封。这样,韩信彭越皆举兵前来,韩信率大军自齐南下;彭越率军至栗县;西楚大司马周殷归汉,从舒县至六县;淮南王英布自合肥起兵入阴陵;将军刘贾、龙应奎自寿春渡淮至下蔡。项羽闻报,急从襄邑、固陵退兵。汉王刘邦乘势掩杀,诸侯兵纷至。此时,楚军兵寡粮绝,只得且战且退,至高祖五年十月,退至谯县。
五卷、二、只为姐妹情
二、只为姐妹情
项羽率领着他的十几万大军退至谯县。
此时刘贾、龙应奎率领他们的汉军已渡过淮水,攻克汝阴,进军新阳。周殷附汉后,自舒县起兵,在六县经过浴血搏杀,攻克六县。这一战汉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周殷一怒之下,下令屠城。然后率军渡淮水,亦进兵汝阴。淮南王英布率淮南兵,从合肥出发,经阴陵,兵至濠上。齐王韩信兵发薛郡,前锋直指彭城。彭越自栗县南下,打算与一直尾追项羽十几万大军的汉王刘邦亲率的军队汇合,一起来攻谯县。一时间,东西南北,皆是直指楚军的诸侯军。到处是谯鼓金铎,到处是急驰的戎车和辎重,到处是营寨和旌旗,人喧马嘶,到处是升起的烽烟和流离失所的难民。时至严冬,彤云密布,地面上迸溅着坚硬的冰凌和滚动着车轮。
谯县开阔的平野上,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和数十万将士,正整齐地列队在城池下,他们在等待着他们的统帅项羽的检阅。凛烈的寒风裹着雪花,从那暗重低黑的天空刮来,掀动着战旗和战袍,寒冷几乎要将他们冻僵了。但将士们都精神饱满,整理过装束的屹立着,等待着自己的统帅。他们的脸被风刮得生痛,但他们的心却怀着渴望,都以怀着一种能见到自己统帅的心情而激动着。虽然他们多少也明白自己军队的困境,但他们相信,只要有项王在,他们就一定能挽回危局。自从江东起兵,他们在项王的率领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激战七十余次,没有一次不获胜的。他们是常胜之军,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失败,这就养成了他们睥睨群雄,傲视王侯的英雄气概。今天这种小挫折,根本就算不得什么!现在,他们就要接受他们统帅的检阅,这是不寻常的。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大王的决心和豪迈,这燃起了他们寻求一搏的信心和勇气。
钟离将军和季布将军骑在马上,他们在说着什么。跨下的马甩动着鬃毛马尾,在不停地倒腾着蹄子。他们不停地看向这一片黑压压的军队,这军队分列成一个个方阵,钟离昧须发修整整齐。现在,他转过马来,再一次来到阵前,严厉地扫视着军队,似在检视着什么。所有的军卒都面向着他,注视着他,使他肃然。一瞬间,他都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传令兵在往来奔驰,令旗在挥动。整支军队在一种意志控制下,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被一个思想支配着,因而显得特别肃杀,特别悲壮。
左司马赵克爽的军阵中。
一年老军卒神色严峻,他身边一年青士兵,稚气未脱的脸虔诚地挂着好奇,正悄悄地向这年老的军卒发问:
“你见过大王吗?”
“唔,见过,也没见过。”
“什么是见过?怎么又没见过?”
“见过,是指远远地见过;说没见过,是指看不清,太远了,我哪有这种福气?”
“不知什么模样?”
“嘘,别响!——过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在战车组成的方阵里,一广为一方阵。一方阵十五车,每车由卒长率领,称一卒。一卒有御者一人;车左一人为卒长,主射;车右一人,为骖乘,主刺杀。率步卒七十二人,另有后勤服务人员二十五人。这样一卒为一百人,称作一乘。但楚军一乘为一百五十人。现在车辆马匹都整理妥当了,只有少数后勤将编好的马尾解开,再重新编成辫,扎成团,这是战前必须做的。而在轻骑方阵中,那些剽悍的骑卒,尤显精神。此刻他们有些人下了马,正在将松弛的马肚带勒勒紧,并整理笼头和鞍(革詹)。
这时,钟离将军驱马走向一边,他的副将开始挥动起令旗。一声长号响起,特别凄厉,又显悠远。数万人的军阵仿佛突然被抽紧了一样,一阵轻微地骚动和催促声:“快一点,要开始了。”“站好,站好!”转而这些声音就消失了,整支队伍立即肃整起来。所有的颜面都转向北方,向着那方向望去,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整个原野一片肃静。只有风,裹着雪卷过旌旗,从无穷深的天空吹来,旌旗在有力地翻动着,发出“啪啪”的声响。旌旗下屹立的军卒感触着这风的强劲,他们的衣襟也在翻动。只是他们自己,甚至连他们的马也一动不动,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悲壮来。
北面,拥出一群人马,徐徐走近。为首一匹高大乌骓马上,坐着那铁铸一般的王者,英气勃发。他的身后跟着数十余骑,有司徒、右令尹、柱国、司马及幕僚,其中还有一个着青色戎装的女将。这女将面容姣好,身材娇小(和众将比),透出一股冷杀之气,正是故秦公主青城季姬。
怎么会是季姬?她不是不降楚吗?怎么会又出现在这军中?固陵一战,楚军击败汉军后,因仓庚和玄月率山兵救了刘邦,为这事,季姬几乎和项羽闹翻。但此后,就是韩信攻彭城,彭城失守,项羽不得不从固陵退至谯县。虞姬在深知战事殆危之后,泣哭于季姬之前,求她助项羽一臂之力。季姬本是重义之人,受不得虞姬的再三恳请,又看到项羽途穷末路,明知颓势不可挽,只是凭着一介剑士救人于危困的肝胆,拼将一死酬知己罢了。正是这样,她建言项羽检阅自己的军队,用以来砥砺士气。她只能寄希望于这支所向无敌的军队,来突破这铁壁合围的诸侯军。只要能冲出这一重围,谁又能言,楚虽三户,又不能亡汉呢?但她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项羽必须改了他那暴戾的个性,广行仁义,求士民之心。另外她也说明了,自己只参议其事,不为楚臣,渡过危机之后,她仍回到姐姐身边。虞姬代项羽都答应了。这样,季姬便出现在项羽的将佐之中,她也实在是为虞姬担心。
项羽骑在乌骓马上。他的随从将领、幕僚都在那旷野边缘停了下来,只有季姬一人紧随其后。和项羽相比,季姬显得那么娇小,但她那灵动的气质,矫健的身姿,坚定的目光,刚毅的面容,都透射出一种剑士的飞扬神彩,使人感到这个女人的非凡。有她的衬托,项羽更显得有王者的气度。此刻,项羽正放目检视着他的军队。他是一个有着健强体魄和坚定意志的人,给人的感觉是沉稳、笃定、刚毅。他的目光锐利,有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他常常是只看人一眼,那被看者立即明白他看透了自己,在他的面前便无法掩饰。人们不敢仰视他。但他又不张扬,他使人敬畏,却不会与他产生疏离感,而是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亲和力,使人产生信赖。认为只要跟着他,就战无不胜。现在他那修饰得整齐的虎须衬托的脸,被寒冷冻得有些峻厉,这更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