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伤吧。”
在屋中坐了一会,封沙拿着几件密信过来,侯大勇随手翻了翻,几件皆是大梁城内朝廷的情况。
封沙低声道:“一切皆正常,百官按部就班各就各位,小陛下很正常,没有异动。”
“陈子腾如何?”
“军情营每天派两名军士到宫中,陈子腾在宫中很是潇洒,每天读书、写字、作画,符太后时常陪在他的左右,倒是陛。。。陛下一直闷闷不乐。”
“事亦至此,不能心慈手软,军情营必须给我监督好,若那个宫中出了差错,后果则不堪设想。”
封沙脸上现出一丝杀气,杀气一闪即隐,“不若快刀斩乱麻,一刀下去,一了百了。”
侯大勇默想了一会,他知道封沙所言是正确的,可是他在内心深处一直挣扎不休,“滋事体大,此时暂且不提,回城以后再说吧。”
“你去让人准备一桌好酒菜,我要宴请金山营众将,金山营和党项人不一样,他们皆是大唐子民,同根同源,血浓于水,若有忠勇之士,可以与黑雕军老军一样对待。”
“明白。”
封沙出门之后,侯大勇取过已经翻得有些破烂的《太白阴经》,这本唐人的兵书得自礼弥教磁州总坛,是侯大勇初来大周时的启蒙兵书,经过几年征战,侯大勇早已成为冷兵器战争的专家,《太白阴经》已有些过时了,可是侯大勇仍然把此书作为行军打仗的必备之书。
忽然想起当年,符英行军途中一起讨论此书,其中的温馨场景,倒有些如另一个世界的自由恋爱。想起了符英,侯大勇莫名地想起了被囚禁的符小妹,他在心中暗叹一声:“真是一场肮脏的游戏。”
等到侯大勇步入餐房之时,十几名汉子整整齐齐地站了起来,当中一员大将道:“金山营武家强见过侯相。”
剑指秦川 第三百零四章 南下之路(十九)
 更新时间:2008…12…29 15:28:33 本章字数:3220
“末将金山营副都指挥使曹仁达,献上瓜沙十一州图册。”一名身材异常魁伟的年轻将军俯身献上了一本图册。
侯大勇身高一米八二,而此人比侯大勇还高半个头,应有一米九以上,侯大勇接过图册,先细细打量了一会来将,然后再翻阅图册。
等到侯大勇翻阅完毕,曹仁达解释道:“此图册是张公献给朝廷的礼物。”
这几年,瓜沙一带的金山人陆续回归灵州,数量也越来越多,为此,侯大勇特意让钱向南将金山历史整理成册,发给众位将领们熟读,以了解这数万陷于胡人的大唐子民。
金山人和浑末吐番人皆来自瓜沙诸州,但是两者并不一样,金山人是正宗汉人,只是杂有一些胡人血脉,浑末吐番人却是正宗吐番人,只是带着不少汉人的血统,在侯大勇心中,金山人和里奇部皆为汉人血脉,是可以相信和依待的力量,而浑末吐番人和党项人则只能限制性使用,直到大融合为止。
当年张议潮向大唐朝廷献上了瓜沙十一州图册,意味着瓜沙十一州沦陷百年的回归,曹仁达选择以同样图册为献礼,其中的意味颇有些深长。“曹仁达。”侯大勇在心中默记了一遍曹仁达的名字,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道:“曹郎,莫非是敦煌王的后人。”
张议潮的孙子张承奉在大唐帝国内部狼烟四起,无暇西顾之时,在905年自立了“金山国白衣天子”,号西汉金山国,911年,金山国受回鹘威逼,被迫订下了城下之盟,沦为回鹘属国。
914年,被迫尊可汗为父的张承奉郁郁而终。州人推戴长史曹议金为主,曹议金改弦易张,与强邻回鹘和于阗都绛结了婚姻关系,同时遵奉中原正朔,接受了后梁封授的归义军节度使等职衔。在曹氏统治时,归义军进入了稳定期,到曹议金的儿子曹元德统治时代,他东巡甘州。已经可以和回鹘可汗平起平坐,而其弟元忠继位后,自称为“敦煌王”。
侯大勇熟知金山国历史,他听到曹仁达之名,立刻想起了金山国后期的统治者曹氏家族。曹仁达也没有隐瞒,点头道:“元忠公正是末将祖父。”侯大勇哈哈大笑两声:“原来是英雄之后,失敬了。”
对于沙州最后臣服于回鹘,中原人多有非议,斥责痛骂之声一直不绝于耳,曹仁达原本是背负着骂名来投奔灵州军。他完全没有料到。大周朝的宰相居然敬自己祖辈为英雄,心情激荡之下,他倒了一大碗酒。道:“承蒙侯相看得起,我敬侯相一碗烈酒。”
侯大勇也很是豪放,他端起酒碗,道:“在我家乡有句俚语,叫做牌品看人品,酒风看作风,这碗酒,我喝了。”说完,将一碗老酒一饮而尽。
曹仁达见侯大勇爽利,心情自是大悦。他和金山营都指挥使武家强对视一眼,武家强大声下令道:“将大碗全部倒满,我们敬侯相。”
此夜,侯大勇大醉,金山营诸将士亦醉。
第二天,侯大勇带着一万黑雕军步军和金山营骑军,带着平叛之威,一路浩浩荡荡地向着大梁城开去。
距离大梁城还有五十余里,侯大勇远远地就看见一面又面连绵旗帜和黑压压的人群。朝中百官皆出大梁城五十里,迎接得胜回朝的大周北上援军。宰相王薄、魏仁浦皆在行列之中,独不见了另一位辅政大臣王著。
当侯大勇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众人面前之时,宰相魏仁浦抢先一步出列,不等侯大勇下马,就跪倒在地,道:“侯相率军灭贼,奇功盖世,请受老臣一拜。”魏仁浦虽然口中称呼侯大勇为侯相,但是所行礼节依足了臣下对皇下地礼节。
宰相王薄没有料到魏仁浦会突然来上这么一手,他一时愣在当地,不知应该如何处置此事。王薄和魏仁浦是当朝宰相,又是辅政大臣,他们两人皆站在队伍前列,两人的一举一动自然落入了所有的大臣眼中,魏仁浦跪迎侯大勇,众大臣吃惊之余,皆将眼光转向了有些不知所措的王薄身上。
跪,或者不跪,这是一个立场问题。
王薄上前一步,众臣的眼光都紧紧盯着他的下一步行动,王薄正要迈出第二步,突然身体摇晃一下,嘴角喷出一口,就直挺挺地躺倒在地下,后面众臣中一位官员喊道:“太医在哪里,王相的旧疾犯下,快去医治。”
侯大勇在心中暗道:“好狡猾的王薄。”他利索地跳下马来,首先扶起魏仁浦,道:
“魏相何必行此大行,可折杀侯郎了。”
侯大勇下马之时,魏仁浦身后地众大臣已呼拉拉地跪下了一大片。侯大勇一一扶起窦俨等德高望重的老臣,然后对着众大臣回礼道:“侯大勇何德何能,竟然有劳各位出迎五十里,真是愧杀在下,大家请起来。”
等到众人皆起,侯大勇这才来到了王薄身边,对着紧急施救的太医道:“王相何病。“白发苍苍的太医在皇宫混了数十年,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王薄何以突发疾病,他心里实在清楚不过,道:“王相身有老疾,已用了药丸,躺一会自然就无事。”侯大勇走到王薄面前,伸手搭在王薄右腕之上,淡淡一笑道:“王相脉象有些乱,积劳成疾,好好休息就没事,太医,你跟着王相的马车,时时观察,不得有误。”
众大臣跟随着侯大勇回到了大梁,大臣的马车、如狼似虎的黑雕军,竟然排成了数里的长队,一路上,烟尘滚滚,旌旗猎猎,沿途百姓听说大军得胜回朝,争相在道路旁夹道欢迎。
到了大梁之后,王薄已清醒了过来,侯大勇、王薄、魏仁浦以及三司使张美、御使中承窦俨等人皆来到了中书门下。
大家坐定,侯大勇心情不错,和颜悦色地环顾左右,问道:“王著阁老何在?”几位给事中皆不敢言。侯大勇对新近成为给事中的罗达道:“将王阁老请来,我们在这里等他。”
约莫等了一个时辰,才见到给事中罗达地身影,他搀扶着步履蹒跚王著来到了侯大勇面前。王著头发散乱,一身青衫上满是油迹,他红着眼睛,看着侯大勇就醉眼朦胧地嘻嘻笑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这还有好酒,请与侯相对酌。”
王著好酒天下知名,否则在柴荣时代早就为相了,侯大勇平静地看着一脸醉相地王著,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王著何苦借酒浇愁,如今盛世大周,忧愁又从何而来?”
旁边数名重臣都是从人堆里一步一步冲杀出来的,如何听不懂侯大勇的话中之话,均替王著捏了一把冷汗。
王著却根本无视侯大勇暗锋,一屁股坐在了磨得光滑地青砖之上,他用手枕着地,自顾自地吟诵道:“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放浪形骸到如此程度,王著反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