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三也是满头大汗,他脸上有些紧张之色,道:“还有半个时辰就到了,从这条小道平时走的人很上,小道尽头就是契丹军寨的东侧门,东侧门的护墙有些破损,正好可以这里爬上去。”
一千七百人如一条长长地巨蛇,在莽莽群山中穿行,最前面地十几个军士,手持六米高的梯子,已经接近了古北口军寨灰色的护墙,这些梯子是特意为夺取古北口军寨而特制地,刚好和护墙的高度一样。
王腾骧的人马,是二十多年来第一支来到古北口的中原军队。
古北口虽然是险关重地,却只有一个契丹军寨,平时驻扎有五百军士,这五百军士多是蕃汉之兵,两年轮换一次。
古北口军寨和幽州守军相比,明显是一个苦差事,但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古北口军寨驻地是连绵的大山,山上野物极多,契丹人本来就喜欢狩猎,军寨头领韩世勋更是出自狩猎世家,他被派到古北口,原本是怒气冲天,不料来到军寨以后,竟然发现这是一个世外桃源,他三天两头地带着手下上山狩猎,每每有着收获下山,就如回到了快乐老家一样。
古北口守将韩世勋心情极好,今天一早他带了二十多个手下潜入大山之中,整整在山上转了半天,收获颇丰,野兔、野鸡自不必说,还猎到了两条野猪,野猪和家猪虽然是同一个祖先,但是野猪却没有家猪的蠢笨,它们体大力猛,皮粗肉糙,性格凶狠,实是山中一霸,这一次,韩世勋猎获了两只体形巨大的野猪,可谓收获颇丰。
韩世勋带着手下在密林中间道穿行,已经来到了古北口军寨对面的山岭,韩世勋等人行了半日,也是满头坐在半山腰上休息、喝水,一位军士忽然发现对面山腰上移动着的人影,吃惊地道:“指挥使,你看对面。”
韩世勋正在喝水,他喝斥道:“莫要大惊小怪。”话音未落,他腾地站起来,道:“不好,是周军。”周军在拒马河南边,这件事情韩世勋是知道的,只是古北口远在幽州以北,韩世勋压根没有想到周军会越过幽州来攻击古北口。
韩世勋现在位于军寨对面地山岭之上,而周军已接近军寨了,韩世勋已经没有时间回到军寨,他脸色苍白地对着军士们道:“听我命令,我们一起喊周军袭营。”二十几个士兵全部站起来,韩世勋深吸一口气,喊了一声:“周军袭营了。”二十几个士兵整齐地喊道:“周军袭营了。”
最先听到喊声的王腾骧率领的偷袭部队,李三对王腾骧道:“糟了,对面山上有契丹人,他们发现了我们的行踪。”
此时,周军先头部队距离古北口军寨的侧墙不过一百步,王腾骧当机立断,抽出腰刀,大喊道:“第一队强行从侧门登墙,第二队、第三队用弓弩掩护,第四队绕到正门进行牵制,其余部队作为预备队。
”临行前,王腾骧制定了三套作战方案,各队的头领都牢记在心头,因此王腾骧下达命令之后,各队军使立刻领命而行,军伍调动严整有序,很快就向城墙发起了强攻。
古北口军寨的守军反应明显要慢半拍,等到带着长梯的周军已经开始攀爬,闻讯而来的契丹人才出现在有些破损地东侧护墙上。护墙下面,两百名弓弩手早已对准了东侧门的破损之处,等到契丹人刚刚露头,密密麻麻的羽箭便扑面而来,最先出现在东侧门的契丹人粹不及防,全部被射死在护墙之上。
口中叼着腰刀,手持小圆盾的周军军士很快就顺着梯子爬上了护墙,军寨里也响起了凄历的角号声,无数契丹军士都朝着正在发生战斗的东侧门扑了过来。
剑指秦川 第二百二十三章决战幽云(十四)
 更新时间:2008…12…29 14:59:15 本章字数:4173
幽州契丹军将领,就如一只行为懒散而本性凶猛的猎狗,当战争威胁笼罩在幽州上空之时,整个幽州契丹军也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契丹人行军的作战组织以及其军事编制大部分沿袭其原始的部落作战习惯而来。
在作战组织中,每一个“正军”配家丁两人,马三匹,两家丁等于副军,一守营辅,从事各种内务,一人专门收集粮草,正军则专门从事战斗。三马也相类似,一马为为私称为战马,其余的两匹战马为副马以备骑用,如此三人三马一正二副,构成了一个作战的小单元。
随着契丹地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其作战方式有所改变。
在军事组织中,契丹的军队分为宫卫军、御帐亲军、部族兵、五京乡丁和属国兵五种,前两种军队是辽人的主力军队,相当于大周朝的禁军,部族兵分办大首领部族兵”和“一般部族兵”,渊源于早期契丹部落军队,是诸部族首领的私兵,类似于大周朝各节镇的军队,五京乡丁则是辽五京一带的乡民,以汉人居多,编为乡丁,主要担任杂役,另外还有辽之属国的军士,称为属国兵。
驻守古北口军寨的契丹军属于部族兵,是耶律洪山的部族,由于耶律洪山长期生活在幽州,其部族兵也夹杂着一些契丹化的汉人,而韩世勋则是一名受汉人影响较大的契丹人。
在古北口军寨的对面山岭之上,军寨守将韩世勋目瞪口呆地看着如蚂蚁般密集的周军,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打湿,他和二十多名部下呆呆地看了一会,突然看到一群周军军士离开了大队伍,向着自己所在的山岭跑了过来。
韩世勋这才如梦方醒,他用袖子在脸上揩了一把,咸咸的汗水让眼睛刺痛难忍,他对手下道:“阿这里。你带十个人,赶快从小道回幽州向大帅禀报,周人追得紧,我就留在山口堵住他们。”
韩世勋是古北口守将,他在山岭上看到对面周军的攻势,已经知道古北口军寨保不住了,按照契丹军律,丢失军寨是重罪。韩世勋难逃一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韩世勋已经打定主意不回幽州,就让阿里达回幽州报信,自己冒险断后。
阿这里是一个性情纯朴的年轻人,闻言露出了钦佩之色,他耿直地道:“韩大哥,你带人回幽州,我来挡住追兵。”韩世勋怒道:“少啰嗦,赶快走。再走就来不及了。”阿这里不再多说。他把身上的箭支取了出来,递给韩世勋,道:“韩大哥。保重。”阿这里的手下也学着他的样子,把箭枝全部递给留下来阻击的伙伴。
古北口军寨位于两座大山之间,两座大山也极为陡峭,周军是沿着一条罕为人知的盘山小道接近军寨东侧,这也是军寨唯一的弱点。
“肯定是天杀的汉人泄露了军机。”韩世勋一边咒骂着汉兵,一边带着剩余的手下在山岭上布防。韩世勋常年在山上狩猎,对于山岭地形极熟,他带着剩下的十二人埋伏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岩石下面是一条小道,这条小道是周军爬上山岭地必经之处。若要绕过这块巨石,几乎要花上半天的时间。
韩世勋等十三人收集了一大堆石块,放在巨石后面,并把箭枝从身上取下,放在顺手处,等到这些准备工作做完,数十名周军军士已经出现在面前。
小道杂草丛生,从严格意义上,这条小道并非真正的道路。是由采药、打柴、狩猎的山民长期踩踏而自然形成,两人并行都显得有些拥挤,因而,周军军士上山队形拉得很开,速度也不快,七、八个周军在前面探路,当他们看到带着青苔的巨石以后,似乎意识到了危险,就停住了脚步。
过了一会,周军几位头领停止了争论,两名周军军士一手持刀,一手举盾,小心翼翼地朝着巨石探来。
“这些南蛮子,真他妈狡猾。”韩世勋率领着十三人,早已虎视眈眈,只等周军军士进入箭程便发出进攻,他看见周军军士没有贸然进攻,便狠狠地骂了一句。
两名周军军士刚要接近巨石,只听得“嘣、嘣”两声弓弦响,前来探路的两个军士都中箭倒地,一人大腿上中了一箭,另一人腰上中了一箭。周军军士反应速度极快,他们举着步兵圆盾,飞快地朝着倒地的两人跑去。
韩世勋猛地站起身来,拉弓如满月,望着奔跑的周军军士射去,他的手下也跟着跳将起来,拉弓便射,跟随韩世勋打猎的契丹军士,全是古北口军寨箭法出众者,十三人同时发箭,前来救援地周军军士悉数被射中。
前去探路和救援地周军军士多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行动之时皆用圆盾护住了要害之处,尽管中箭却没有性命之忧,他们挣扎着想逃出射程,巨石上的契丹人并不愿意给他们逃走的机会,“嘣、嘣”的弓弦直响,受伤的周军军士腿上、手臂上不断增添晃动的箭簇。
周军的小头领叫做黄平,是黑雕军战死校尉王青水的亲卫,他是一位身经百战却总是升不了职的老兵,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