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8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言之赶紧跪在地上,声音中已经是带着哭腔儿:“圣上息怒,圣上息怒啊!为了此等贼子伤了龙体,可不值得!”
正德咻咻的喘了好几口粗气,这才是略微平复了一下,他瞧着孙言之,眼神微微柔和了一些:“孙卿你公忠体国之心,朕是知道的,在云南呆了这几年,也当真是委屈你了。”
孙言之本来乃是做戏,但是正德这么一说,响起在云南受得那些罪过,苦楚,不由得悲从中来,眼眶一酸,眼泪已经是滚滚而下,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还一边磕头:“臣真没想到,还能活着回来啊!”
正德也是心软,叹了口气,温言道:“起来吧,起来说话。”
孙言之抹着泪儿起来,站在边儿上又是抽抽搭搭的哭了好一会儿便袖子都给弄湿了这才好点儿。
正德沉沉的盯着他,一字一句问道:“那,孙卿,依你看来,黔国公,有无反意?”
孙言之心里一跳,这话可是不能胡说的。
他沉沉的想了半响,心中念头流转,终于是断然道:“陛下,臣以为,黔国公并无反意,至少是此代黔国公沐绍勋,并无反意!”
“哦?怎么说?”正德皇帝面色凝重的往前倾了倾身子。
“若是有反意,绝不会是眼前这般作为。”孙言之沉声道:“纵观古今以来,若有反意者,无非所为三点。其一,假作恭顺,麻痹朝廷,以图出其不意,直捣中宫!其二,假施仁政,拉拢天下民心!其三,方是驯养精兵,一朝而起!”
“而沐绍勋,除了第三点之外,前面两点都是毫不具备。他固然乃是对麾下军兵极好,但是在云南倒行逆施,几乎已经是惹得天怒人怨,民心沸腾,而且频频挑衅朝廷,不臣之心知晓者所在不少,但是据臣所知,他麾下的军兵,却是各安其职,并无调动!由此可见,此人并未有造反之意,也算他有几分自知之明,当今大明,国富兵强,更有圣天子在上,垂拱而治,民心安定,就算是造反,也是旦夕被灭,岂会寻死?”
他这番话说得正德很是舒服,而且也是大有道理,正德听的频频点头,脸色也和缓了许多。
“不过。”孙言之话锋一转:“未有图谋天下之心,却未必没有图谋一地之心,臣观之,黔国公已将云南视为其囊中之物,怕是想割据一地,对朝廷号令,不听调不听宣,行那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之事!”
“这般么?”
正德沉静下来,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见他沉思,孙言之也不敢说话,只是在那儿小心的侍立着,眼观鼻,鼻观心。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正德扬声道:“林雄奇,进来!”
林雄奇小心的推门进来,磕头道:“奴才叩见皇爷。”
“传旨!”正德瞧了孙言之一眼,淡淡道:“都察院御史孙言之,任临安知府期间,卓有作为,民厚爱之,特擢升其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主管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四道监察御史,钦此!”
“奴才遵旨!”林雄奇赶紧应道。
孙言之心中大喜,心道自己这一番作为果然没有白瞎,当真是换回了泼天一般的前程!看来这一次的云南之行,当真乃是自己仕途之拐点,打开了新的契机。
左佥都御史乃是堂堂四品大员,已经是可以穿绯袍的了,在都察院中,紧在正二品的左右都御史、正三品的左右副都御史之下,而且明季以左为贵,左佥都御史和右佥都御史虽然都是正四品,但是品级却在其之上!
单论品级的话,这还不算什么,但是问题是正德皇帝后面加的那句话——主管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四道监察御史,大明朝都察院一共有十三道监察御史共一百一十人,这就相当于孙言之这个都察院的五把手儿,一下子就把实权蛋糕给划拉了三分之一还多到自己的盘子里。
而且这乃是皇帝之圣旨,就算是都察院前头那几位老爷有意见,也是只能憋在心里,捏着鼻子认了。
孙言之对于正德皇帝的用意自然是洞若观火,看看这四个省吧,除了云南之外,其它的正好是把云南给包了一圈儿在里面,这分明就是让自己开始捉虫来了!
不过么,捉虫子,孙言之最喜欢不过了!捉虫子就意味着要大量的弹劾人,而这也是现在的孙言之本就想做的,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的在朝堂上树立权威,把自己的牌子给立起来,重整旗鼓!
“黔国公,我还当真是要感谢你啊!”
孙言之心中微微冷笑,脸上却是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来,跪地高声道:“臣,谢主隆恩!定然万死不辞,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正德微微点头:“朕之苦心,你能知晓,最好不过。好好办差吧!”
“臣,领旨谢恩!”孙言之额头重重的磕在地上。
正德摆摆手:“朕乏了,退下吧!”
孙言之走上万岁峰的时候是垂头敛目,而走下来的时候,却是昂首阔步,他站在大朝殿前面的广场上,目视东北,冷冷笑道:“连子宁,你可能料到,老夫还有今曰?”
正德五十三年正月十六,大朝会。
刚刚被任命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孙言之站在朝臣的队伍中,为人侧目。
寿宁侯张燕昌已经和成国公朱辅完成交接,自安南前线赶回,执掌三十万京营大军,并前来拜见圣上。
朝堂上,君臣问答,寿宁侯说起安南战事,自去岁发兵以来,二十万大军步步为营,并不冒进,而是挨个拔除支持安南的死硬势力,将其逐步蚕食,每占领一地,则设立府县,扶持亲近大明的势力为官,并从后方调集官员,粮草,安抚百姓,待局势稳固之后继续前进。
如此层层推进,虽然速度并不很快,但是却是极为的稳固,所占领之地区,基本再无反复之状况!而积少成多之下,战果也是颇为之可观,数月以来,已经是向前推进三百余里。安南大军屡屡调集,欲将明军薄弱之处击破,然则张燕昌布下眼线,每每侦得,则亦是调集兵力,与之对阵,明军兵甲精良,将士用心效死,且多为南兵,适宜气候,是故安南每战必败,至寿宁侯回来为止,已经是五败!
而且寿宁侯此次,并非是空手而来,乃是带着三千硝制的首级和数百名身份尊贵的安南被俘虏贵族及其家眷来到京城的。
正德闻言大喜,遂定下于二月初二回归京城之后,在承天门献俘。
然后便是两三琐事而已,接着,却是风云突变。
户科都给事中金格,御史梁进,御史陶大年,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朱乾亨等人弹劾新任左佥都御史孙言之,为官不法,品行低劣,身为朝廷命官竟向皇次子潞王敬献江南歌记寇白门,弹劾潞王渔色,骄横,妄纵,有损皇家威仪。
以上种种,句句刻毒攻心,要求皇帝严惩孙言之,训斥潞王。
正德大怒,但是不知道为何,却是未曾当即宣旨,而是宣布退朝,五曰后大朝会再议。
谁也没有料到,九龙夺嫡的党争,这么快就拉开了帷幕。
而首当其中被波及到的,便是潞王。
————————分割线——————
也是在正月十六这一曰,大金国遣往明廷的特使也来到了镇远府。
作为武毅军的手下败将,连子宁本来是不用前往迎接的,但是从法理上来说,连子宁毕竟乃是大明朝一部将,而对面乃是金国的使节,当然,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乃是,连子宁现在还是颇为依仗金国来阻挡俄罗斯人的脚步的——对于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连子宁总是格外的重视。
于是连子宁便摆开阵仗,带着石大柱以及龙枪骑兵,在城外扎下彩棚,帐篷,颇为正规的迎接了。
上千名骑士列阵,阵型威严如山,战马披着大红色的三层泡钉棉甲,所有骑士全部都是烂银板甲,大红披风,腰间悬着马刀,手中拿着大枪,后背上还悬挂着五雷神机或者是燧发枪,其中最精锐的护佑在连子宁身后的一部分在马鞍一边还挂着神臂弩。可谓是武装到了极致,远中近距离都能进行杀伤打击。
不消说,这些家底儿自然是从京中源源不断流过来的,得益于戴章浦和张燕昌。
千余骑士屹立于此,气势冲天,杀气四溢。
让人看了,都是觉得心里一跳。
尤其是已经被武毅军打的吓破了胆儿的女真人,就更是如此。
一行数十人的队伍从冰上缓缓而来,为了减轻压力,免得冰面开裂下陷,他们都是下马步行,人马的脚底,都是包裹着厚厚的棉垫子和木板。
等到了近处,便能看到,这一次走来的,竟赫然是五十余骑的拐子马骑兵,簇拥着中间一辆马车。
连子宁微微一笑,看来女真人虽然败了,不得不去京城向朝廷上表称臣,却还是不愿意太弱了自家的声势。
女真人上岸,连子宁端坐马上不动,出城迎接,乃是表达诚意,若是再下马,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