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二人皆为巴郡人氏,一人叫张嶷,一人叫阎芝,如今皆闲居成都,然此二人文武兼备,皆有大将才略。”李恢举荐的二人,如今都刚二十左右,与李恢颇为相善之人,到也确实是难得将才人选。
“既然如此,吾即可任命二人在将军帐下,担任校尉一职。”刘璋欣然点头道。
“谢主公,末将领命。”李恢欣然点头道。
翌日午后,李恢领军踏上前往雒城的征途,张嶷和阎芝二人,身穿刘璋赏赐的崭新甲胄锦袍,与李恢并骑而行。
“德昂兄,如今诸葛孔明,兵威形胜,已得益州大部,蜀中大将良才,皆入其帐下,吾等以区区万余兵马,前去迎战,岂是智者所为之事?”阎芝与李恢相善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李恢明事理,有才略,更具备进取之心,可眼前出兵迎战的行为,在他看来。显然无疑是以卵击石的行为。
阎芝与李恢年纪相仿,皆三十左右,二人虽然相貌堂堂,但比起张嶷来。却还是要稍逊几分,刚刚二十出头的张嶷,长的英武健壮,身形俊逸,武略更是在二人之上。
年纪轻轻就在县中担任县吏,年前身为郡督邮的李恢,巡视县里,见识到张嶷武艺。与之交谈,发现其不但武艺精通,而且深谙韬略,二人从此结为莫逆。数月前李恢入成都述职,随把张嶷带到了成都,想把对方引荐入军,因为在李恢看来,张嶷才略。担任一名将军,自是搓搓有余。
“仲绩兄所言甚是,据我所知,楚侯眼下最少有五万雄兵。更有张飞,赵云、张合等猛将驱使。文有徐庶、法正、张松辅佐,吾等区区万人。前去迎战,只怕是胜算全无啊。”张嶷也是脸带迟疑之色,眼下他虽然被刘璋封为校尉,可在他看来,就这样前去给刘璋卖命,确实没有一点意义。
李恢淡然一笑,道:“往昔刘璋接引楚侯入蜀之时,吾就说过,刘璋此举,武艺是引火烧身的行为,今日吾岂能犯与他同样的错误呢?”
“德昂兄,莫非……”阎芝话未出口,李恢就打断道:“天机不可泄露,你我皆未见过楚侯,都说其雄才伟略,求贤若渴,但这都是传言,未必能当真,你我兄弟还需斟酌一番,再做计较。”
“德昂兄,某声名不响,人又年轻,莫若让前去雒城,刺探一番虚实如何?”张嶷心中一明,了解到李恢心意,当即请缨道。
李恢与阎芝相视一眼,欣然道:“伯岐前往,倒也合适,如今的雒城也算是龙潭虎穴了,汝此番前去,还得小心一二,切莫义气用事。”
“告辞。!”随后张嶷独自驱马离队,奔雒城而来。
*
“主公,于禁将军押运粮草到了,现在正在门外求见。”这日诸葛亮刚巡营回到城门营地,韩隆上前禀报道。
“哦,快请他入内一叙。”诸葛亮回了一句,接着又道:“走,随我去迎一下。”
入蜀地这几个月来,全靠于禁率领的神护军,从荆州源源不断的押运粮草,甲胄兵器,才得以补充军用,可以说于禁是名符其实的无名功臣。
“末将拜见主公!”于禁身穿甲胄,双手作揖行礼道。
“文则甲胄在身,就无需多礼了,这一路辛苦了吧,走,咱们入内好好喝一盅热酒,驱驱寒意。”诸葛亮说罢,拉着于禁就往里面走。
“主公,末将此次前来,还奉了主母之命,给主公带来了一个人。”于禁指了指身后的马车,显得有些为难的说道。
“哦,何许人物,还需要文则,一路辛苦护送。”诸葛亮惊异之余,上前掀开了车帘。
头戴金珠冠,身穿大红礼物,整个一新娘子装扮,一双宜嗔宜喜的双目,正瞪着自己,诸葛亮愣了下神,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布帘,苦笑道:“文则,真是主母让你护送来的?”
“是啊,孙夫人是甘将军亲自从曲阿迎回来的,这事主公也是知道的,现今我们与江东联姻联盟,既是盟友,也是姻亲,孙夫人自是理应与主公完婚,这点尚书贾大人和主母都是赞成的。”于禁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回道。
“可,现在是在前线,汝不会让我在雒城,与这位带刺的玫瑰完婚吧?”诸葛亮想起孙尚香当初在江陵楚侯府前,彪悍的情形,心底还真有些害怕,这小娘皮会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一剑把自己给剁了。
“带刺的玫瑰?主公,这是何意?”于禁满脑子雾水的问道。
“呃,没事没事,不管了。”诸葛亮摇摇头,道:“韩隆,去,把孙家小妹去后院住下,安排一队军士护卫。”
“诺!”韩隆刚才在旁边,自是听了个清楚,得知马车内的是孙家小妹时,他的心头同样一阵后怕,当初在江陵,他可是被这位主,打的满地乱窜。
现在倒好,这姑奶奶直接升任成自家主母,想到今后要是她发飙,自家还不能反抗,韩隆真是后悔得跳河的心都有了。。。)
p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吴懿的心思
………………………。。
第二百五十四章吴懿的心思
“文则,南郡这几个月一切都好吧?”诸葛亮握着于禁的手腕,走进厅堂坐下后,又吩咐亲兵卫队的丙什长张山,叫他让伙夫房,备些酒菜上来。
“主公放心,有贾大人坐镇南郡,后方一切无恙,只是末将此次入蜀,几位主母一再派下人来关照末将,让末将无论如何,要说服主公纳下孙夫人,还说末将此次返回南郡,要带回好消息,否则就要拿末将拭问。”于禁苦笑一声,满脸无奈的说道。
“这事本侯自有考量,文则就不要费心了。”诸葛亮现在就头疼这事,自是忙岔开话题道:“如今我军入蜀三月有余,眼看成都近在咫尺,文则以为,拿下益州,我军当以何策治蜀?”
“益州沃野千里,人口百万,主公若得益州,当休养生息,继续促进农商发展,如此不出三年,主公治下州郡百姓,必然丰衣足食,五年之内,以益州,荆州、交州、广州四州之地,足可养精兵三十万,待中原有变,主公大军一路出宛洛,一路出关中,天下一统,指日可待。”于禁神情激昂的站了起来,一脸坚毅的说道。
“一统天下,非天时、地利、人和占齐不可为,如今曹操占据北方得天时,孙权占据江东得地利,亮在荆州,却未必占了人和,若不能占得益州为根基,只怕连占尽地利的孙权都不如,所以要一统天下。实是任重道远,非有意志就能完成的。”
诸葛亮罢手一笑,不置可否,权势越大。诸葛亮就发现掣肘越大,就好比当初一个科举选仕制度,诸葛亮为了能够在荆州铺开,就花费了大量的钱财精力,虽然现在明面上是执行了,可诸葛亮心知荆州地方上的那些士族,其实大多还是阴奉阳违,根本不屑一顾。
而整个天下。比起荆州来,大了十倍,一些政令,在一地执行可以。在全国就未必可行,同理诸葛亮占领荆州用了十年,但要想统一天下,只怕穷尽一生,也未必可成。除非如他所说那样,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天赐机会。
眼下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无不是盖世枭雄。自己也就是投机取巧,获知历史的发展轨迹。才得以经营到如今这个地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所知的历史走向,已经完全改变,将来的一切,都得靠着一步步摸索前行,自己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主公,末将如果没记错,您今年刚三十岁出头吧,而曹公已经年近六十,能够再活十年,也算是他长寿,曹操数子,虽然皆有才识,但吾观之,与主公您相比,其子不过竖子而已,不足为道。”
“十年之内,主公无需进取,只需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积蓄实力,十年之后,主公却正当盛年,而曹操却已入黄土,这难道不是天赐主公天时么?”于禁见诸葛亮似乎对问鼎天下,并不看好,不由惊异的长身问道。
“哈哈,文则说的好,来,共饮此盅。”诸葛亮大笑一声,心境倒也豁然,正如于禁所说,现在他所需要的,不是进取,而是积蓄实力,养好身体,等待着天时的变化,也正是应了一句老话,一切荣华富贵,都必须有命享才行。
如今诸葛亮正当壮年,加上他平时多有锻炼身体,健康自是不用说,不说长命百岁,但活个六七十岁诸葛亮相信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这蜀地,程畿、周群都是学星象谶术学术之人,这些人跟道家的养生之学,显然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诸葛亮虽然不信长命百岁之说,但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说,他还是坚信的。
为了自己能够多活一些年岁,诸葛亮已经打好主意,平定益州后,得好好请教一番这延年益寿之道。
“文则,有些时日没见儿子了吧,你们父子去聚聚。”诸葛亮在送于禁出门之时,扬声喊道:“张山,带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