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都还没黑,还是不要了,待天黑后再来泡吧。”甄宓犹豫了一下说道。
黄月英也点头道:“妹妹说的是,这大白天的,人家可不敢下水。”
诸葛亮见二女害羞,也不再相劝,看看天色也不早,遂道:“也好,咱们先回那边的茅屋吃过晚饭,再来也行。”
距离温泉一里地,有一座山中猎户所建的茅屋,诸葛亮一行人眼看天色已晚,下山不及,随决定在山中宿夜。
邓艾带军士打了几只野鸡和一只黄羊,加上士兵带的干粮,晚饭众人一起围着茅屋前的篝火而食,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吃过晚饭,困乏的邹欣儿带着女儿诸葛宜和诸葛陵回茅屋歇息,诸葛亮却还惦记着泡温泉一事,眼看皓月当空,一心想着要跟二女来此鸳鸯浴水的诸葛亮,对黄月英悄声道:“月英,月色不错,莫如一起出去走走?”
走了这一整天,黄月英其实也惦记着泡温泉一事,这会被诸葛亮一提,自是心痒难耐,当即微微点了点头,拉一把甄宓,示意她一道去。
甄宓本想让黄月英和诸葛亮独自去,可实在经不起温泉的诱惑,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士载,我和夫人出去走走,你们早些歇息,就不用跟着了。”诸葛亮起身之时,对邓艾嘱托了一句。
邓艾虽然人小,但却不是机灵鬼,当下他自是忙点头道:“主公尽管去便是,我会留在这里保护好公子和夫人。”
如今正是三月中旬,夜空之中,一轮圆月高挂,映照得大地一片光亮。一身罗纱的甄宓,站在温泉湖泊的石壁上,一双玉臂裸露在外,轻勺一起汪水花,泼向正坐在水池边上的黄月英身上,惹得黄月英一阵娇笑。
被二女驱赶在温泉一旁看守的诸葛亮,听着二女嬉闹声,不觉有些心痒,浑身上下都产生了一阵灼热感。
虽然有三房娇妻,可诸葛亮却还没试过三人的滋味,对于这个**,他一直都怀着念想,今晚无疑是个天赐良机。
心动不如行动,想起这句后世流行的话语,诸葛亮当即蠢蠢欲动的走近了温泉池旁。
正玩得起劲的二女,此刻虽然身穿罗纱,但在被水泡湿后,贴在各自的身上,更是曲线毕露,隐隐约约,更是充满了诱惑性。
“咯咯,月英姐姐真被你说对了,你看夫君站在边上都看呆了。”甄宓在水中泼了一把水在岸边的诸葛亮身旁,一脸狡黠的笑了起来。
“咱们这夫君,看似君子,其实骨子里还是经不起女色的,我可是听说了,闻名江东的二乔夫人,都被他俘虏到了江陵,只怕永不了多久,咱们又要多两个姐妹了。”黄月英有些吃味的说了一句,脸带媚笑的横了诸葛亮一眼。
诸葛亮苦笑一声,忙辩解道:“夫人误会了,为夫可不敢有染指之心,再说有了你们这几个,我早心满意足了。”
甄宓娇笑一声,道:“夫君,光说可不行,月英姐姐早就想你宠幸了,你还站在岸上,这可是口是心非哦。”
“你个死妮子,乱嚼舌头,看我怎么收拾你。”黄月英被甄宓这么一调戏,忙在水中追逐着甄宓起来了。
诸葛亮趁这会功夫,一头钻进了水中,直接来到二女身旁,伸手把二女揽在了怀中,一脸得意的笑道:“今晚你们谁也走不掉,本侯今晚要在一次襄王,在这巫山之巅,好好会会你们两个神女……”
“唔……”不等黄月英开口,诸葛亮就亲吻住了她的嘴唇,甄宓刚想跑开,又被诸葛亮一手拉在怀中。
“不要……”当诸葛亮那双有力的大手,攀上了那不堪一握的玉峰上时,甄宓不由发出了一声娇吟。
……(此处省略若干字,和谐社会啊。)
翌日正午,诸葛亮一行人刚下山,李信驱马而来,远远就喊道:“主公,找到李县令了,他现今正在巫陵峡渡口居住……”|
(感谢‘快乐好运’书友的打赏,真心感谢。。。。继续求个收藏,推荐,点击什么都行,作揖拜谢!!!!)
第一百七十九章 巫陵渡口
第一百七十九章巫陵渡口
诸葛亮一行赶到巫陵峡渡口时,已经是第二日正午时分,巫陵峡渡口,正是水路进入益州必经之地,李严在此歇脚,很明显是有意前往益州。
由于是荆益边界的水路要道,巫陵峡渡口倒也商贾云集,码头上往来商船不断,小小的渡口,人口密集,商业发达,要不是亲自到此,诸葛亮绝对想象不到,这样的小渡口,会有如此盛况。
据巫城县户籍所载,巫陵峡人口不过三千,户籍不过七百余户,可诸葛亮在渡口集市转了一圈,经过一番打听,却获悉巫陵峡渡口的集镇上,目前居住的人口,早已经超过万人,户籍不下三千户,足可媲美巫县县城了。
可这么大一个渡口集镇,却只有一个小小的驿丞坐镇,衙役不过十人,而每年上缴的税钱,如果诸葛亮所记没错的话,竟然只有区区一万钱,其中流失的税率,高达数千万钱,这些税收几乎都流入了当地的乡绅豪族以及驿丞腰包。
临近李严的住所,诸葛亮对邓艾道:“传令给李信,命他集合队伍,接管巫陵峡,逮捕集市上的恶霸乡绅,告示百姓听审。”
“诺!”邓艾作揖颔首,立即安排两名军士,驱马前往在渡口外驻扎的李信所部而去。
李严在巫陵峡集镇的居所,是三间别致的竹屋,坐落在集镇东郊的山峰脚下,显然这几间房屋,是李严早就准备多时的栖身之地,因为这竹屋看年头,最少有三年以上的光景。
在竹屋外的道旁,诸葛亮让军士留下,与黄月英等女在外等候,他则带着邓艾,前往敲开了院门。
“尊客找谁?”开门的是一个健壮的大汉,腰间挎着宝剑,双目炯炯有神,显然是个勇武之士。
“这是在下的名刺,劳烦兄台转交给正方先生。”诸葛亮不卑不亢的从袖中拿出名刺递了过去。
那名大汉见诸葛亮虽然头裹纶巾,身穿一席青袍,显得有些寒酸,但身上那股子常人没有的气势,却还是让他不敢托大,当下忙接过名刺,道:“先生稍后,我这就去禀告我家主人。”
正在屋内吃饭的李严,见前往开门的大汉回来,抬头笑问道:“王兄,莫非又是陈家的狗腿子,前来邀约?”
李严口中的王兄,也就是刚才诸葛亮见过的大汉,姓王名原,原来是关中一带的剑客,后来因被仇敌追杀,受伤逃难至荆州,被李严收留,这几年来,一直隐居在秭归县府,受李严庇护,重信义的王原,为了报恩,就成了李严的私人护卫头目。
虽然李严一直称呼王原为兄,但王原却一直称呼李严为主人,以示自己的敬重之意。
“主人,对方是个三十上下的青年儒生,这是他的名刺。”王原上前把名刺递了过去,沉声说道。
李严起初并没有在意,随手接过,注目一看,只见名刺上面写着:大汉楚侯镇南将军诸葛亮一行醒目的字体。
“竟然是他!”李严惊异的站了起来,喃喃自语的说了一句。
“夫君,究竟是何人来访?”对案席地而坐的李严之妻,见一向沉稳的丈夫神色凝重的站了起来,不由忧心的问道。
李严看了眼一脸关怀之情的妻子,摇头笑道:“无事,你和丰儿吃饭,我去迎迎来客。”
“父亲既然有客人,孩儿岂能失礼,我和母亲这就撤去菜肴。”李严的儿子李丰,虽然只有八岁,但却有几分李严之风。
李严赞赏的点了点头,随即在王原的陪同下,来到了大门口,十步之外,李严的目光就锁定了大门口昂首挺立的诸葛亮,彼此目光相视,互不相让的凝视了片刻,李严在诸葛亮自信锐利的目光注视下,不觉败退。
“乡野小民,不知楚侯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李严在诸葛亮三步外,躬身作揖行礼道。
对于诸葛亮的名声,李严自是闻名多时,由于未予诸葛亮碰过面,加上他又是刘表委任的县令,所以他难免有些担心,诸葛亮会对他清算,所以在得知诸葛亮控制南郡时,他随即弃官而去,准备前往益州,投奔刘璋。
因为益州他有个至交故友,姓董名和,字幼宰,正在刘璋名下,担任益州郡太守,经过董和推荐,日前刘璋也派人送来聘书,希望他前往成都担任成都令一职。
也正是因为有去处,又担心诸葛亮不肯接纳,所以李严才会主动弃官而去,滞留在巫陵峡渡口,是因为最近春雨泛滥,导致江水上涨,阻碍了他的行程,否则此刻他早就前往成都而去了。
“正方先生乃是一方能吏,亮久闻大名多时矣,今日冒昧打扰,唐突之处,还请正方先生海涵才是。”诸葛亮作揖回礼道。
面对诸葛亮如此大礼,李严惊异之下,举目望去,见诸葛亮一脸微笑,眼中的精芒一扫而尽,满怀真诚之色,对于诸葛亮这般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