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眼前的局势来说,攻取豫章郡东部和西部十县,即可增加实力,又能缓和彼此目前的矛盾,显然是符合眼下的战局;而且诸葛亮内心之中,早就有了先西南后北的战略方针,这也是他出隆中之时,就布置好的战略,第一步取荆州立足,然后攻取益州,平定交州,再看天下局势,决定是西进关中,还是东下江东。
所以暂时与江东休兵罢战,是诸葛亮目前最好的选择,若是他一心强攻江东,势必会造成历史上夷陵之战的后果,毕竟江东数郡,人口百万,又有长江天堑,此刻他手中水军刚刚起步,要是大规模的与江东水军作战,只怕也未必讨得了多少好处,而且背后的曹操,可还是在虎视眈眈,所以诸葛亮纵使再想吃掉孙权,但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举兵冒进。
(汗。。。突然搭乘到朋友的顺风车,所以前天傍晚就踏上了回老家的路途,结果一路堵车,到半夜才回到家里,中秋节都在车上过的。。。咱们国家就是人多,车多啊啊啊。。。。。
老家没有网络,所以昨天只能断更了,现在在网吧,希望能写点,没有存稿,这几天可能还要断更,8号回上海后,会恢复起来,希望大家理解一下,呵呵。。。。。。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请收藏,收藏。谢谢了。)
祝大家国庆快乐!!!!!!!!!!!!
第一百七十五章 整编兵马
第一百七十五章整编兵马
寻思一番后,诸葛亮当即道:“传令,命驻扎在樊口的张飞,率领顺平营以及所部军士一万,前往柴桑与邓芝刘敏会合,命邓芝为副将,刘敏为都尉,负责押运粮草,两部会合,共举兵两万出征。”
诸葛亮这道军令,迅速的被鸿翎快使送出了夏口,随后诸葛亮又拿起案几上的竹简,展开道:“根据各方统计汇报,赤壁大战后,我军共收编了六万余曹军,两万荆州水军,共计八万兵马,另外还有两万多伤兵,荆州的原两万水军,即日起分别加入锦帆左右两军,吕蒙升任江夏太守,仍兼锦帆水军左都督。”
“甘宁担任柴桑都尉,仍兼锦帆水军右军都督,任命文聘为镇江将军,领柴桑都尉府司马。”
诸葛亮对其余众将,也一一进行了封赏,在率军返回江陵之前,诸葛亮除了让吕蒙继续镇守江夏外,还升任了向郎为江夏长史兼任夏口令,傅肜为军中司马,并且还提拔了一部分吕蒙所部的军官。
诸葛瑾升任章陵郡太守,仍兼新城令,魏延和徐盛两部的飞虎飞豹军,扩编为八千人,徐庶归建诸葛亮帐下,兵源由收编的曹军新军中补充。
随后,诸葛亮领军返回江陵,张颌率领三百士兵,押解着二乔和周瑜家眷,返回江陵听用。
回到江陵,诸葛亮命陈楚率领一万兵马前往章陵郡,交由魏延和徐盛收编,另外又在剩余的三万兵马中,择其精壮,和分散在各部的陌刀军士兵,重组了一支五千人的陌刀军,任命刘封为陌刀军统军将军。
当初诸葛亮在江陵把亲卫军扩编为神卫军,人数增加至一万五千人,剩余的两万五千新编兵马,诸葛亮又新编了一支神威军,人数依旧为一万五千人,统军大将定为张颌。
黄忠所部的飞羽军,增补一万一千兵马,编号改为神策军,黄忠为统军大将,兵员为一万五千人。
神卫军统军大将,诸葛亮任命了张飞担任,不过张飞目前统兵前往攻打豫章西北各县,只有等他返回之后,再行上任。
诸葛亮把自己当初三千亲卫军,从各部把原先打散收拢了两千兵力,编为神武军,任命陈楚为副将,原亲卫军的队率李信和邓宪二人为别部司马,诸葛亮亲自担任统军大将。
同时诸葛亮把巴陵讲武堂中一百五十名,成绩优异,已经学习了三年以上的少年子弟,充入到了神武军中,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年满十二岁的邓艾,这次也要求加入到了神武军中。
本来诸葛亮的要求是十四岁以上,并且在讲武堂学习了三年以上,成绩优异者,方能加入神武军的,邓艾在讲武堂学习已经五年,各项成绩都十分优异,除了年龄不符外,几乎样样都合格,所以在邓艾的强烈要求下,诸葛亮随即答应了邓艾的请求,并且任命他做了自己帐下的卫队队率。
这些时日,贾诩在南郡统率各部,整理户籍人口,共得五万户,人口二十六万,加上收编的各部老弱残兵四万余屯田军户,南郡人口达到三十万余人,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大郡,这还不包括在曹操手中的襄阳和当阳数县。
诸葛亮在看完贾诩的文书后,又在江陵郡守府,召集众官,对一些有功绩的官员进行了提拔任用,并且决定把巴陵中枢机构,迁移到江陵城。
同时诸葛亮在六曹之上,设立了尚书阁,任命贾诩为尚书令,任命徐庶为尚书左丞,任命庞统为尚书右丞,左右丞之下,则是左右侍郎,接下来就是六曹从事。
六曹从事分别是,吏曹从事杨仪,户曹从事糜竺,兵曹从事蒋琬,礼曹从事习祯,工部从事严峻,刑曹从事由零陵长史刘巴接任;原兵曹郎中向宠兼任南郡东部都尉,尹默为工曹郎中,兼任南郡主薄。
零陵长史由习祯从弟习祥接任,杨仪从弟杨颙接任巴陵令,诸葛亮这样安排,就是要让这些原来的荆襄大族,都分散到各地去,分散他们家族的实力,以免造成为害一方的局面。
诸葛亮接着又让廖化率领平越军,顺平营、顺义营各部,返回交州驻守,归建平蛮将军吕岱帐下,三部兵马原编制是一万八千人,这几次大战中,损失了六千士兵,各部兵马都未满员。
诸葛亮本来就打算消弱地方驻军,所以并未补充各部兵马,而是让廖化领军回交州后,在当地征讨越人的作战中,择精壮再行补充,同时提升廖化为偏将军,糜芳为南海郡尉。
蛮人所部的顺忠营,则继续跟随张飞,征战豫章西部各县的战事之中。
至于赵云和陈到二人,依旧为骁骑军将军,赤壁大战,虽然只缴获了两千匹战马,而骁骑军却同样损失了两千匹战马,而且还战死了一千四百余士兵。
所以诸葛亮这次也把骁骑军的士兵,扩编至八千人,其中两千人为重装骑兵,其余六千为弓骑,虽然骑兵兵源有了,但诸葛亮在新城的马场,和军中所有的马匹,加起来也只有刚到八千匹。
这样一来,骑兵每人多可以分配一马,但这样单人单马的骑兵,无疑不能最大的发挥骑兵的威力,然而由于目前缺马,诸葛亮也只能暂时这样编制。
诸葛亮成立神武军,神威军、神策军、神卫军四军,外加骁骑军、陌刀军、六军共六万余兵力,而这六支军队,是作为拱卫治所的常备军,和作为征讨作战的主要兵力。
今后的其余各军,除了锦帆左右水军外,将会逐步消弱,最终沦为城防营性质的地方屯田部队,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地方各军大将的专权,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这六军常驻江陵城,以后兵力会逐渐增加,装备武器,都会逐步提升,诸葛亮预想是在三年之内,把这六军的人数,增加至十二万,打造一支真正精锐的百战雄狮。
部队整编完成,诸葛亮自是把政事交给了尚书阁各部官员管辖,他则和赵云众将,日夜留在江陵南郊的军营,负责操演兵马,整训纪律。这日诸葛亮正在点将台指挥军阵,庞统带着二人联袂而来。
站在点将台上的诸葛亮,远远的就认出了庞统左右的二人,当下他忙笑着上前,作揖拱手道:“德仲先生和季常贤弟远来,还恕亮迎接来迟之罪。”
“哈哈……。”庞季、马良二人与诸葛亮相视一眼,相互作揖大笑了起来。
(感谢‘jimmyniwf’打赏,谢谢。)
唉,老家是乡下,来趟县里找家网吧不容易,中午到现在才码出一章,网吧太吵了,实在难以集中精神,最近更新少,请大家理解,这样的情况可能还要持续几天,要到8号才会回上海,请大家放心收藏一下,不要以为小虾这几天更新少,就认为会不更了,本书肯定完本。谢谢!!
求收藏!!!求收藏!!!
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眉马良
第一百七十六章白眉马良
一身儒服的马良,头戴高冠,面相儒雅秀气,身高七尺余,年约二十出头,虽然年纪轻轻,可他却长了一副白眉,顾荆襄有对马氏兄弟,有一个说法,叫“马氏五常,白眉(马良)最良”的美誉。
马良字季常,乃是襄阳大族宜城人氏,家中兄弟五人,其中尤以马良和其弟马谡名气最大,马良曾师从过庞德公和司马徽,故与诸葛亮多年前就相识,而且性情相厚,故马良常呼诸葛亮为兄长。。
面对诸葛亮谦和的礼遇态度,马良欣喜之余,作揖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