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18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计划修建地下弹药库与燃料库,可是工程规模太大了,需要出动好几万的工程人员,陆战队根本就找不到这么多工程兵,而且花费也相当巨大,随着今后逐步夺取了制空权,把美国航空兵打爬下之后,地下仓库的意义就不再明显了。因此,韩绍锋认为只需要坚持到击败美国航空兵,就可以在地面上修建弹药库与燃料库,这不但方便,而且快捷,花费也不多。也就是说,当时前线机场最多只能储备防空战斗机所需要的燃料与弹药,而不会储备太多的物资,以避免在轰炸中出现不必要地损失。
后勤工作只能逐步完善,这是急不来的,当时罗云冲也就只能够因陋就简,无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了。实际上,等到战略轰炸全面展开之后,后勤保障仍然是限制轰炸规模的主要问题。可以说,在轰炸走上正轨之后,罗云冲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后勤保障上的问题,而不是去指挥轰炸行动!
在加紧进行后勤准备的时候,行动策划工作也在迅速展开。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轰炸目标。1800架轰炸机足以对三座大中型城市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了。当时罗云冲也明确了轰炸要求,即挑选一座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两座人口在2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轰炸机分成三批,同时轰炸这三座城市。而到底挑选哪三座城市,这就是参谋应该去做的事了。
最后确定的1号目标是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这是一座人口有80万的大城市。600架“鹏”式轰炸机负责去摧毁这座城市,而为其护航的是部署在新普罗维登斯岛上的五个中队的战斗机。因为天气对轰炸行动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十一日当天夏洛特的天气恶劣,不适合轰炸的话。那么轰炸“备用”目标,即亚特兰大。亚特兰大的价值实际上比夏洛特更大,只是之前已经遭到过几次轰炸了,所以罗云冲没有将亚特兰大当作头号轰炸目标。
2号目标是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这是密西西比州的州府所在地,同时也是一座拥有30万人口的城市。负责轰炸任务的是550架“狼鸠”,部署在古巴的三个中队的战斗机为其护航。
3号目标是新奥尔良,这是第五次轰炸新奥尔良,750架“狼鸠”集体出动,由四个中队的战斗机护航。
也同样因为存在着天气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塔拉哈西与蒙哥马利为备选目标。而具体的轰炸任务将在十一日上午。由气象侦察机确定了目标上空的实际天气情况之后。在轰炸机群出发之前大概一个半小时下达。
以往,罗云冲都尽量把轰炸时间安排在夜间,或者是清晨。尽量避开美军的战斗机。而夜间轰炸的效果也不错,对护航的要求轻了很多。可是这次,罗云冲明确要求在白天进行轰炸,而且今后也要尽量在白天进行轰炸。毫无疑问,这与轰炸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可以说,战略轰炸在摧毁敌人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在对英法的战略轰炸中,就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法国迅速战败,与法国人的战争意志被击垮有着直接关系。而且英国在最后选择投降。也与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对英国人的抵抗意志的打击有着直接联系。日本最后发生内乱,也是因为战略轰炸彻底的击败了日本人的意志。
当时,罗云冲在到达了战场之后,就一直在考虑该怎么摧毁美国。而且他很早就想到,如果要彻底摧毁美国的城市的话,不但不可行,而且代价太大。
当初,为了摧毁日本,轰炸机在日本投下了2000多万吨的炸弹与燃烧弹。而美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三十多倍,城市数量是日本的十几倍,且大部分都是中小城市,大城市相对较少。如果要摧毁美国的所有城市,至少需要2亿吨燃烧弹,光是生产这些燃烧弹就需要花费上千亿的战争经费,超过了帝国28年的军费总额,而且还得让帝国的所有工厂,外带为帝国服务的其他国家的弹药工厂开足马力运作一年的时间。而要投下这么多的炸弹,如果全部使用“鹏”式轰炸机,而且每次都携带8吨燃烧弹,需要出动2500万架次,按照一天出动一次,在一年内完成轰炸行动计算,需要动用近7万架轰炸机。很明显,十年内,帝国都制造不出这么多的轰炸机,而且就算把其他的所有战机,包括战斗机都算上,全部执行轰炸任务,也不可能在一年内投下这么多的炸弹。
换句话说,用理想条件进行理论计算,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通过轰炸摧毁美国的所有城市,就算是只打击美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五大湖地区,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轰炸任务。那么,要想通过摧毁美国的战争物质基础来击败美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罗云冲才明确了轰炸的目的,那就是摧毁美国人的战争意志,让美国选择投降!
相对而言,昼间轰炸所产生的毁灭性效果,以及对美国人的心理打击要明显比夜间轰炸好得多。这可以让更多的美国人看到大规模轰炸的毁灭性。当然,伴随进行一些夜间轰炸,特别是大规模使用燃烧弹的夜间轰炸的效果也很不错。特别是当城市被烈火彻底吞没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会产生极为沉重的心理打击。
当时,怎么击败美国人的抵抗意志,还成为了一项重点“工程”呢。29年初,罗云冲就找来了一批心理学专家,以及一些在美国出生,然后回国效力,对美国的国情比较了解的军官专门分析美国人的心理,以及用何种方式最能够对美国人进行心理上的沉重打击。当然,轰炸是主要的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
战略轰炸只是一种战争方式,一种击败敌人的手段。可正是战略轰炸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军事科学,严格地说,属于社会学的范畴,而不属于科学的范畴。第二次全球战争也正是系统的军事学形成的战争,之前很多军事学都集中在某一个方面,真正对战争进行的系统研究并不多,很多还集中在理论方面。而将战争细化,对战争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击败敌人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还是始于这次战争。
当时,罗云冲在战略轰炸中应用的很多方式方法都成为了后来航空作战理论研究的基础,比如对付敌人雷达的电子侦察,对付敌人高射炮阵地的防空压制,针对敌指挥系统进行的轰炸等等,这些都成为了经典的轰炸理论,并且在战后得以迅速发展,甚至成为了单独的军事学科。后来大部分航空作战理论实际上都在二战期间诞生。第一次全球战争时,航空兵登上了战争的舞台,而第二次全球战争则使航空兵成为了战争的主角。
罗云冲被誉为帝国空军的缔造者,帝国航空兵先驱,这并不是仅仅指他是帝国空军的首任司令官,而是他在大战期间确立的多种航空战术,以及对后来航空兵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正是如此,这个最后杀到前线的航空兵将领才成为了大战期间帝国“四大战将”之一!
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陆 第二十三节 上帝的惩罚
 更新时间:2008…11…24 23:56:23 本章字数:4216
十一日的轰炸是在下午进行的,这也是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很多飞行员都在质疑指挥官的决策是不是出了问题。美军防空战斗机的飞行员在下午最兴奋,让轰炸机这个时候进入美国本土上空,那不是找残废吗?
这天的三批轰炸机也都遭到了美军防空战斗机的疯狂拦截,可是在护航战斗机的掩护下,轰炸机的损失并不是很大。这也是护航战斗机第一次全程伴随轰炸机群行动。在十一月下旬的两次轰炸中,护航战斗机仍然采用中途会合的方式为轰炸机护航,结果那两次轰炸的战损率都超过了5%。罗云冲立即意识到了危险,迅速修改了护航战术,随即巴哈马群岛上的机场投入使用,护航战斗机拥有了前进基地,可以为轰炸机全程护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这次,罗云冲还想看看全程伴随护航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三支轰炸机群中,飞往夏洛特的“鹏”式轰炸机群的损失反而是最小的。该机群在到达目标上空之前遭到了美军战斗机两次大规模的截击,结果只有12架轰炸机被击落。在返航的时候,又遭到了美军战斗机的两次截击,有7架轰炸机被击落。最后的战损率刚超过3%。
另外两支“狼鸠”机群的损失反而要大得多。其中飞往杰克逊的机群损失了28架,战损率超过了5%,飞往新奥尔良的机群损失了24架,战损率4%。因为飞往杰克逊维尔的机群遭到了美军战斗机三次拦截,而飞往新奥尔良的轰炸机群只遭到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