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10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西方的探险者到达之前,唐帝国的探险家并没有想到“殖民”带来的好处,在最初的几十年里,唐帝国的探险家,商人,移民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关系是相当好的。当时,唐帝国探险船队需要的大部分物资都是直接从土著居民手里购买的,而唐帝国地商人在将土著居民的珍奇异物带回唐帝国的同时。还给这边地土著送来了大量的工业产品。而唐帝国地移民则与土著过着和睦的生活,在从土著居民那里获得帮助,建立了城市的基础的同时。唐帝国的移民也将一些先进地文化,技术带了过来。可以说。直到这个时候,唐帝国的移民都没有想到要在这里进行殖民活动,而“殖民”的概念甚至都没有出现。
数十年中,开普敦的发展即有唐帝国的探险家,商人。移民的努力,更汇聚了土著居民的辛勤与汗水。
而且,当时移民与土著居民通婚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开普敦的居民中,超过四成是唐帝国移民与土著的混血后裔。而唐帝国地文化也逐步在这里打下了根基,甚至有很多土著搭乘唐帝国的商船与战舰去了唐帝国,当时,就有好几个土著部落的酋长去了唐帝国,其中还有两个最后安葬在了唐帝国呢!
这可以说是开普敦历史上最辉煌,也是最为平静地一段历史了。可这几十年的平静很快就过去。从西方谈下家所乘坐的配备有火炮的战舰到达开普敦的那一天开始,开普敦的历史就再也无法同战争,鲜血。烈火分开。数百年来,这里不但是东西方舰队相互争夺的据点,更是东西方文明相互冲突的地方。
在东西方相互“竞争”的最初两百多年里,唐帝国是占有绝对上风的。而在这两百多年里,开普敦的地位极为重要。当时,唐帝国集中全国之力,发动了数次远征,而每一次远征动动用了数以千计的舰船,数万,甚至数十万官兵。而当时,苏伊士运河还没有修通呢,因此远征军要到达欧洲的话,就必须得经过开普敦,然后向北航行。
可以说,在这两百多年中,开普敦是帝国在海外最为重要的据点,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据点。到唐历1102年的时候,据唐帝国的记载,当时开普敦的居民超过了10万户,居民总数在50万以上。另外,当年驻扎在开普敦的帝国军队达到了5万人,还有一支包括了三十多艘战舰的舰队长期驻扎在开普敦,保护连接在开普敦的两条重要航线不受到敌人的袭击与骚扰。
为了保证开普敦的安全,除了驻扎大量军队,舰队之外,唐帝国远征军还在开普敦修建了大量的海岸炮台,并且在附近建立数个军事据点,安排舰队,以及地面部队长期在附近巡逻,以防止遭到敌人的袭击舰队发动突然攻击。现在,在开普敦,以及附近都能够找到这些据点,以及炮塔的遗址,而且这些遗址已经成为了世界遗产,这些已经被历史与风沙所掩盖的遗址也同时象征着唐帝国的伟大历史。
实际上,开普敦的繁荣与辉煌与唐帝国的繁荣与辉煌是分不开的。
开普敦最辉煌的两百多年历史,正是唐帝国最鼎盛的时期。当时,唐帝国远征军横扫欧亚大陆,远征舰队一口气打到了直布罗陀,并且随即就杀进了泰晤士河,炮轰英王王宫,迫使英国国王签订城下之盟。短短数十年内,唐帝国就打垮了西方的所有对手,欧洲人甚至称唐帝国为第二个罗马帝国,而唐帝国也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帝国!
也正是在这短时期,唐帝国从西方人那里学到了“殖民”这个概念,而且首先就用到了欧洲,唐帝国在欧洲的大规模殖民活动可以说是唐帝国鼎盛时期的最为显著的标志,同时,唐帝国也在其他的海外领地开始了殖民活动。比如,当时在开普敦,唐帝国移民就建立了上百个种植庄园,最初是雇佣当地的土著从事种植劳动,而当人力资源开始匮乏之后,雇佣变成了胁迫与强迫。
真正毁了唐帝国的正是“殖民”。在欧洲的殖民,让欧洲人团结了起来,并且让欧洲人学会了唐帝国先进的工业技术,当时,唐帝国在英国建立了第一座有现代化意义的炼铁厂,以及现代化的矿山,最后,欧洲各国都陆续从唐帝国这里掌握到了工业技术,为随后反抗唐帝国的殖民活动,以及发展壮大为可以与唐帝国分庭抗礼的强大势力奠定了基础。而唐帝国在其他海外领地的殖民活动也引起了各地土著人地强烈不满。开普敦也是如此,在开普敦繁荣辉煌的历史背面,是多达上百次的土著居民暴动。其中十多次是大规模地土著民反抗唐帝国殖民活动的起义活动!
这也正是开普敦血与火的历史的开始。而在同一时期,海盗,西方国家的劫掠船等等。都在威胁在开普敦。从唐帝国的官方记录来看,在唐历840年到唐历1100年的260年间。开普敦附近海域一共发生了2786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一年发射100多起,几乎每三天就有一起。另外,西方地劫掠船在此期间一共袭击了开普敦,以及开普敦附近船队1149次。平均每年有大概40次,不到10天就会发生一次!
与今后的灾难比起来,海盗,劫掠船,暴动,起义这些实际上都算不上什么了。就如同开普敦本身是与唐帝国的地位密切相关的一样,在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开普敦也不可能再保持繁荣与昌盛了。
开普敦的地位第一次降低是唐帝国从欧洲撤军,结束在欧洲的殖民史。
欧洲各国,各民族的反抗让唐帝国在欧洲的殖民活动得不偿失。特别是从意大利发源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后来爆发地法国大革命等等,都昭示着欧洲人已经从迷蒙中觉醒了。唐帝国在欧洲的殖民活动也开始宣告结束。意大利独立与统一,法国的大革命,由普鲁士发动地德国统一战争,英国的工业革命。乃至后来俄罗斯的崛起,奥匈帝国的昙花一现,西班牙地独立等等,最终都迫使唐帝国逐步离开欧洲,结束在欧洲的殖民活动。而导致唐帝国结束在欧洲殖民活动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上的。殖民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已经无法支持庞大的战争开支,而当时唐帝国国内也有着严重的危机,再加上世界其他的区的暴动,唐帝国被迫撤走了留在欧洲的远征军,结束了在欧洲的殖民活动,并且转变了对西政策,开始利用欧洲各国家,各民族的不和来瓦解欧洲统一的机会,挟制几个主要的对手,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唐帝国的利益。
也正是如此,开普敦作为商业与贸易中转中心的地位大为降低。在欧洲独立运动爆发之后的数十年之内,从开普敦经过的商船逐年减少,在唐帝国撤出欧洲的时候,开普敦的商业活力仅仅只有之前的两成左右。可以说,开普敦的商业地位已经远不如前了。
在欧洲摆脱了唐帝国的殖民统治之后,开普敦曾经有过一短短暂的繁华时期,主要是当时欧洲各新兴的独立国家都想获得欧洲的霸权地位,特别是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还没有完成统一德国重任的普鲁士,都希望顶替唐帝国,成为欧洲的霸主。而这些国家所欠缺的都是工业基础,而当时能够为其提供援助的就是唐帝国。另外,唐帝国也要充分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来牵制住欧洲,以确保帝国的利益。因此,在这一时期,东西方的海上贸易往来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开普敦的重要性就再次体现了出来,大批商船地到来,开普敦几乎回到了昔日最为繁华的状态,可这仅仅只是昙花一现,甚至可以说是回光返照。
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商船就再也不需要绕道好望角了,可以直接从红海进入地中海,东西方的海上航线缩短了上万公里。而苏伊士运河是唐帝国与波斯帝国共管的(唐帝国出钱,波斯帝国出力,而且运河在波斯帝国的国土上),所以除了在几个极为短暂的时期之外,苏伊士运河完全取代了开普敦的地位,并且严重的打击了开普敦。也正是从此开始,开普敦完全失去了作为商业中转站的地位。
开普敦失去商业中转中心的地位并没有影响到其作为军事要塞的地位。特别是在德国完成统一,欧洲大陆上的矛盾突出之后,到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之前,开普敦的军事地位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
德国的统一是非常艰难的,当时所有欧洲国家都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出现了欧洲腹地的平原上,因此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竭力统一德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阻挠其行动。当时,俾斯麦能够求助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乐意看到欧洲大陆各强国相互争夺,而无法威胁到其海上霸权的英国,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