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纨绔公子-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窦旖拒绝了,又忍不住埋怨道:“况哥哥,你怎么没告诉我这甜粿怎地这般难吃?”
“是你坚持要下人去叫的。”长孙况无语,长孙凝依然一脸淡漠。自幼一起长大,他们自然习惯这位大小姐的随意迁怒和无赖。前阵子貌似还老实了一阵,可狗改不了吃屎,这不,现在又爆了。
“我怎麽知道它那么难吃。”窦旖扬扬眉梢,她理直气壮的反驳对方,“你明明知道这东西难吃,可以阻止我的,你为什麽不阻止我?”
长孙况眼神有点疑惑,“旖妹妹在气什麽?在气凛弟吗?”他可也不是白痴呵,从窦旖住进家里到现在,她的不对劲,他都看在眼底。
“谁生他的气了,他有什么可让本姑娘生气的。”哼了哼,窦旖在装蒜。她想他想得快疯了,可没想到这个坏家伙一回来就去青楼喝花酒。想到长孙凛和那些女人现在不知道在做什么,她真希望那些不要脸的女人噎死!窦旖开始没礼貌的诅咒人家了。
“妹妹,你喜欢上三弟了?”长孙凝这回可听出些苗头,瞅着她问道。
“谁喜欢他了。”窦旖打肿脸充胖子,死不承认。
“那就好,你也知道三弟是个坏胚子,不值得你喜欢。”长孙凝谆谆叮嘱道。
长孙况翻白眼,窦旖那种遭人夺爱的神情骗不了人,自小被人抢了心爱的东西时,她就是这副神态。
翳翳的东方已泛起鱼肚白,幽暗不明的天际绽出几道蒙蒙亮的稀疏光点,之后,一阵清风忽起,那微曦的光点在转眼间绚出成千道金丝红线,赫然扫淡半天星辰。
长孙凛正等候在两仪殿上,他四更就被长孙无忌叫起了床,跟着他赶在五更之前来到皇宫。此时朝廷重臣均在太极殿里议事,他则被一个小太监领到了两仪殿等候。
退朝之后,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等几位近臣回便殿议事。刚才的朝会中,李世民大大犒赏了此次远征突厥的将帅们,加授李靖左光禄大夫,李世绩辅国大将军,柴绍镇军大将军,薛万彻右武卫大将军,其他各将也论功行赏。
李世民坐在两仪殿宽大的宝座上,各官重新参拜完毕,讨论下一步工作。太宗斜睨了一眼长孙凛,这小子站在这些平均年龄已过不惑的大臣中,显得及其鹤立鸡群。
大臣们对身边多出一个毛头小子倒也不觉奇怪,长孙凛在战场上立了大功,而且又是皇后的侄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地看好他。
李靖虽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叱咤风云,但却性情沉厚,不善言语。他此次虽然功劳甚大,理应得到嘉奖,但却有人心中不爽。
御史大夫萧瑀近前奏道:
“李靖目无皇上,持军无律,纵士大掠,散失奇宝。攻下定襄、碛口等地,竟然没见他带回什么战利品献给圣上。臣恐其自以为功高,甚至连圣上皆不放在眼里。”
李靖也坐在旁边,太宗寒着脸问他:“萧瑀所奏,果有此事?”
李靖也不愿分辨,只是离座伏地顿,一言不,算是默认了此事。
无论在灵州军营还是战场上,李靖对长孙凛都颇多照顾,长孙凛也心悦诚服,敬其乃是一名光明磊落、足智多谋的大将军,萧瑀这般劾奏,长孙凛心中甚是不快,一脸不悦的撇撇嘴。
太宗居高临下,一眼看到了长孙凛的表情,他便问道:“长孙三郎,你也刚从边塞回来,萧瑀所奏,你有何建议?”
长孙无忌怕自己儿子卷入朝政纠纷当中,正欲上前替他说话,长孙凛却是抢前一步大声说道:
“皇上,自古以来,只有开国之君诛杀功臣,灭国之君为功臣所陷,不曾听说过盛世明君有功高震主之说。李将军自开唐以来屡建奇功,进则尽忠,退则思过。此次远征突厥,以少数伤亡的代价,活捉颉利,消灭东突厥。就算李将军之功不比伍子胥范蠡,但只要有他在大唐的一日,相信突厥要想东山再起也要掂量掂量他们能不能过李靖这一关。皇上若是将这样的忠臣怪罪,只有大唐的敌人才会高兴。”
“乳臭未干小儿,懂个甚理?!”萧瑀见自己的上奏被长孙凛反驳,心中甚是不快。
“正因为这些道理连我这样的小儿都知晓,天下的百姓怎能不知?若是因为没有得到战利品而怪罪李将军,那么皇上不怕天下百姓笑你胸怀和度量太小,以后还有谁会为大唐上场拚死杀敌呢?”长孙凛可不是吃素的,他继续进谏道。
长孙凛的语气有些冲,在场官员的表情各有不一,长孙无忌自然是担心,而萧瑀则是恼羞成怒,李靖默默无语,魏征却是一脸欣喜。
李世民注视了长孙凛和李靖好半天,才长叹一声说,“隋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录公之功,赦公之罪,再赐绢千匹,增你封户五百。”
纵兵大掠,不罚反赏,可见太宗多么看重李靖大破颉利的功绩。萧瑀见状,也明白了这一层意思,也就不再弹劾,退回到座席上。
“圣上,此次随军回大唐的还有早年被突厥可汗掳去的前朝萧皇后,此时正在殿门外等候皇上觐见。”
“准她进殿。”
殿门外走入一个女子;只见她上着白藕丝对衿仙裳,下穿紫绡翠纹裙。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地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脸蛋如三月桃花,纤腰似春之杨柳,说不尽的体态风流,丰姿绰约,如此模样是完全看不出这女子的年龄。殿下群臣无不侧目,纷纷交头耳语。
萧氏此等楚楚动人之美态,即便是才华盖世的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大唐在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国强民富,政和官清,面对着故敌之后,他也不免有些得意洋洋,赐座后,问了她在北边的生活情况,便问道:
“卿以为我太极宫与隋宫相比如何?”
其实,太极宫距离隋宫的豪奢情形还差得远呢!隋宫夜宴时并不点灯,而在廊下悬挂一百二十颗直径数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设火焰山数十座,焚烧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如入仙境,每晚烧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车。
对此,萧氏寄人篱下不便明说,只是平静地说道:“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太宗闻言,深为她的明晓事理和言语得体而折服。隋炀帝荒淫无道,以至国破家亡,也弄得妻儿老小藏身无地,飘流异域,确实让人悲叹啊!
“你今后有何打算?”太宗问。
萧氏坐在下面默默无语。她自进殿以来便见到了那位之前一直在照顾她的少年人,见其脱下一身戎装换上了便服,虽风格迥异却风采异常,心绪莫名烦乱。
太宗以为萧氏毫无想法,正准备提出将其留在宫中。
萧氏眼神飘了一眼长孙凛,出言道:“妾迭遭惨变,奔走流离,此后余生,全仰恩赐。本应死后得归葬江都,与故主同**。只是妾身为士兵们从那突厥狼窟中救出,且回故土路上弱体染疾,受长孙三郎援手,才得以康复,受人之恩,当记回报。请圣上恩准妾身入住赵国公府,觅报恩之可能,妾就衔感不尽了。”
62。求亲
皇宫后殿。Www;
一行宫中贵妇鱼贯而行,走路细密无声,只听见拖地裙摆沙沙的声音,这群宫女簇拥着一位头戴金百花钿钗凤冠,身穿明黄鸾凤锦绣大衫的美丽少妇。
再后面跟着一群穿高腰花间裙的普通宫女,有掌灯的,有捧香炉的,有拿团扇的。一路庄严又风光的走来,回廊里三三俩俩的命妇皆左右分让开,低避礼于一旁。站在门侍女连忙躬身行礼,远处一群品级低的宫女躲闪不及匆忙躲到墙柱内,不见了身影,只留下一角拖地的裙裾。
长乐殿内,优雅的室内,帷幕内,一缕残灯,旁边衣架挂这衣服。下面是薰香.几缕华丽的丝绸衣角拖地。来来往往的宫女用金盆打来热水,拱手侍立道:“公主,请漱洗。”
外面的鸟欢愉歌唱.又进一宫女,用漆器盛着鲤鱼脍,驼峰肉,还有各式各样的点心。
长乐公主洗漱完毕,宫女为其穿衣,一层一层,最后是穿披肩襦裙披上华美的披帛。殿外传来太监尖利的声音:
“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集体下拜低,长孙皇后略颔致意,然后牵着女儿的手坐到正席上,宫女们合手立于门旁。
一旁宫女进茶,为白瓷大碗的茶叶末,然后倒上用竹枝引导过来的甘甜溪水,再用茶末均匀搅拌。
“怎可劳烦母后到孩儿此处,据礼节应是丽质到母后宫中问安。”长乐孝顺地为母亲揉了揉肩。
“你我娘俩还分得如此生分,丽质,过来娘亲这里,咱们娘俩说说体己话。”长孙皇后把长乐拉到身边,轻抚她的秀说道:
“你父王昨夜还问起你来,说:‘丽质这些日子怎地终日魂不守舍?’我想我家闺女也快过二九了,怕是到了春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