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纨绔公子-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河郡位于河北道以南,与河南道的齐州大约是一日一夜的行程,而齐州再往东走约莫一日的路程。就能到达大唐的最东端,与古代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新罗和百济隔着渤海相望。
虽说清河无论从历史上或是地理上都不算是一个大地方,但这里却曾经出过崔家这一自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而在唐朝地时候,崔氏也是出过二十三名宰相,唐太宗修订《氏族志》,崔氏虽然只排在第三,但排在其前面的是李氏和长孙氏,由此可见崔氏这一氏族高门在唐人眼中的地位。
因此无论李世民如何打压这些前朝的名门望族,但那一群跟着他太原起兵玄武夺嫡的大臣们。却都积极主动地要与这些望族联姻,尤其以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四大族”为甚。
这也是难怪,毕竟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好面子,现代人还极力往自己家族上增添几分贵族色彩。^^^^更何况古人,尤其是与注重世族门望的魏晋南北朝相当接近的唐人。
当然,长孙家与崔家的结缘也并非仅仅在于此,当年长孙凛的爷爷长孙晟与崔隐娘的爷爷崔棱同朝做官,也算是结下了两家地一段友谊,因此崔老爷子也不顾儿媳妇的反对,硬是把孙女与长孙家结成了娃娃亲。即便当年长孙凛的恶名远传清河,但崔老爷子也是力排众议。坚守自己当年许下的诺言。隐娘地父亲崔河倒是一个孝子。所以即便是崔老爷子过逝,即便是当初崔母和隐娘都极力反对。他也是不敢忤逆其父之意,也就因此造成了长孙凛和隐娘最后的天成姻缘。
长孙凛带着一行人马经过了一天的赶路之后,终于来到了清河郡的城内。他们这一行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士兵们个个皆是身着军装,雄赳威武,让百姓们都小心翼翼地偷眼观看。
长孙凛之所以敢于大摇大摆地走入清河之地,那是因为他此次出行是打着监督打造战舰的幌子前往齐州的。在长孙凛出的前两日,恰好新罗王国派遣使节来到长安,拜见李世民,启奏告之百济国王攻打新罗,占领了四十余座城池。又与高丽王国联盟,准备切断新罗向大唐朝贡的道路,乞求大唐兵救援。
新罗对唐朝称臣,每年都来进献贡品,所以唐朝必须保护它地安全。既然来求救,李世民作为泱泱大国之君主,自然不会等闲视之。他作为天可汗,而且收了保护费,自然要罩住小地,不然以后还有谁把他当做老大看呢?
李世民在与大臣商议后,决计先派两名使带着诏书出使高丽,一则以大唐的声威和国力对高丽施加影响,二则探视其虚实。而长孙凛前往齐州,则是为了明年有可能生地战争,而打造一批战船,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若是查处地方官员或亲王犯事,按照惯例大多数都是先派遣一名文官,比如当年魏征就曾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前往山东做宣慰使。因此曾经在军器监司职的长孙凛,前往齐州监督打造战舰也说得过去,即便是引人怀疑,但也不会打草惊蛇。毕竟他只带了五十人,而且其中还有许多的能工巧匠。
不过现在这会儿暂且先把一切事情放下,长孙凛让清河的地方官员安排好自己的随从与士兵的住处,他自己则是和长孙凝说了一声之后,一个人悄悄来到了崔家的大院。
崔家不愧是雄踞了一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这朱门大宅的主院别说在清河,即便是在长安也是相当能显示主人家的显赫身份。长孙凛踞高处往崔府遥望,虽然不能看得真切,倒也看出府内占地约莫一亩多,宅院有十进院落左右,曲廊、轩榭、山石、水池、花草布置得体,颇有这个朝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虽说李世民已经开始从寒族中选拔官员,但由于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大多数官员还是出自士族,因此更加显出门楣的重要性。毕竟在家庭环境和教育方面,大族家门有着不可逾越的优势。而且崔家之门频频出宰相大员,即便是在唐朝也出过二十三位宰相,在关系上就像现代社会的常青藤、牛剑、清华北大毕业生一样,这样的家族是很容易显赫耀祖。
长孙凛虽然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世族子弟,不过他倒是百无禁忌,前世作为平民出身的他思想依然保持着一种挑战权威为乐。按理来说,士族豪门应该很注重家教礼仪,这样才能不辱门楣。不过从长孙凛接近崔家的一举一动看来,他似乎是想来一个“暗去明来,偷渡陈仓”。
已是临近冬日,清河的黄昏却如她的名字一般,有着一番诗意的景象。温暖的骄阳正从远处的山峰徐徐往地平线落下,对着城区各处的屋顶洒出最后的火雨。天空靠着地平线上是绯红的,然后往高一些的地方转成淡金色,再往上则是光辉泫然的浅碧色,最后便是清洁而鲜明的蓝色。
几只稀稀疏疏的大雁在天空中飘忽侧影,一层蔷薇色的薄暮照在了远处业已收割的田园上,照在了城内的屋顶上,照在了崔家内院小姐的闺房上。崔隐娘倚在栏杆处,遥望着远方,她的手里拿着一个书本大小的罗盘,这是她自制的指南针。
虽然说她在并州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学到的一些新鲜的东西让她颇为感到新奇,尤其是从心上人那儿学到的东西,因此在回家后不久,隐娘也自己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利用她新学到的东西和以前的知识相结合,自然也研制出不少小玩意出来,这样一个简便的指南针,隐娘就是根据长孙凛制作钟表的原理研制出来的。
在漫漫相思的日子里,她也只能靠这些事情,作为精神的支撑和依靠。而今日见天气尚好,她便捧着这个指南针,望着天边,似乎想要从远方看到心上人的影子。
263。再见隐娘
长孙凛之前对于崔家内院构造的研究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加上唐朝的毫宅建筑设计都有些相似之处,所以他在做了一番实地考察之后,大体确定了崔家的确切构造。WWw。按照他的想法,崔隐娘的闺房应该是在内院里。
从公事的角度而言,崔家现在作为造反的嫌疑犯,长孙凛这个奉旨调查的,则是应该打入对方内部。而就私事而言,长孙凛则是期望今夜能把一切事情放下,上演一次唐朝版的罗密欧夜会朱丽叶。
作为现代人的思想,长孙凛的想法必然与古人有所不同。譬如说他认为许多事情都不能以非黑即白来划分,即使这个罪名似乎造反。尤其是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崔家造反的真实性,当然,即便这是事实,长孙凛作为整件事情的侦查,自然能掌握更多的主动。
夜色苍茫,黑夜宛若幕布降临一般徐徐到来。月牙儿挂在树叶稀疏的梧桐树上,夜色中飘渺高飞的是孤雁的身影。长孙凛轻手轻脚地靠近了崔家的院墙,借助外墙的几个突出点,他轻而易举地爬上了围墙越了过去,动作如同猴儿在树上一般灵活。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围墙另一边正是崔家厨房后边放杂物的地方,平时这里一般都是做饭时候才有人。所以长孙凛很是轻松地进入了崔家的宅院。在夜幕中借助着路旁地花草树木作为掩饰。他步伐飘移地走在路上,方向是往一栋精致的阁楼上。
长孙凛在躲过了数拨下人来来往往之后,蹑手蹑脚地贴着楼走着。他隐匿在暗处观察了一小会儿,只有这个院子的这栋小楼,进出地都是丫鬟,尤其是看到了春花那小丫头熟悉的面孔。
他像个长臂猿猴一样,十分灵巧地攀入了二楼的闺房,长孙凛从朝南的雕花木窗闪了进去,崔隐娘似乎还没回到房中,他就索性细细打量起这间唐朝小姐的闺房来:临窗摆着长案。上面放着文房四宝和一些线装书。
长孙凛走过去,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翻看,是一本《九章》。中间还夹着一张已经黄了的树叶的标本。案旁另有一张矮几,上面陈着一把古筝,乐谱静静地摊开着。他好奇地将手指划过琴弦,一声浑厚低沉的乐音悠悠响起,弦的震颤透过指尖直达心底,好筝,
只见在床榻的一侧,立着一个大大的柜子。看样子应该是衣橱吧,真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上面雕刻着极其精致的百花图,甚至连花叶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见,这种唐朝典型的花式。
旁边的梳妆台上摆着菱花铜镜和妆奁,他轻轻拉开那精巧匣子地一格,紧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许多女儿家崭新而琳琅的漂亮饰,闪亮耀眼使人眼花缭乱。
长孙凛的目光却被不由自主吸引到匣子的最里面,有一对鎏金点翠耳坠平静的躺在那里。他伸手拿起来它,细细打量着,望着可爱的耳坠在自己手上铃琅晃动,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