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缓地说着。面带笑意的看着鲁肃。
张辽的语速不快。听上去他很享受这种对待儿女的态度。而鲁肃和周泰也能从张辽的话语中感觉到一股浓浓的父爱。让他们不由得也回想起自己的父亲给自己的关怀。
然而鲁肃很快就摆脱了这种回忆的心绪。他有些明白张辽如此说话的意思了。于是。鲁肃试探着问道:“那张将军之意是……”
“年轻人的事情应该让年轻人自己去办。他们究竟想追求谁。如何追求。这些我们完全无需要去干涉。若是吴侯真的希望他的四弟能娶子孝家的千金。而这位四公子自己也心甘情愿。那不妨让他自己到雒阳城来。用他能够想到的办法打动姑娘的芳心就是。若是他真能和子孝的千金两情相悦。那时候张辽我不但不会反对。还会为这对小情人扫除障碍。子敬。你觉得辽如此。是否合理啊?”张辽笑道。但是张辽的笑容有些诡异。这是因为他想起了后世一个被众人记挂的“合理”之人。
不过张辽这笑容明显属于画蛇添足。这使得鲁肃原本就不相信张辽这番话的信心得到了另类的加强。若是张辽知道他的这个笑容会让鲁肃加强戒备。他一定会大声喊冤的。
可鲁肃也不能开口反对。毕竟这种男女青年自己觅偶的事情也不算新鲜。《诗经》中就记述了春秋时期男女表达爱意的诗歌。而这个时代的儒学也没有宋朝理学那样禁锢人性。风气还是比较开放的。虽然女性的地位明显不如春秋战国时期。甚至连汉初时都大为不如。而然女性对自己的配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决定权。类似蔡琰这样对自己婚姻逆来顺受的。也只有纯粹的文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才会如此。但就是这样。蔡琰也有和曹操独处一室的暧昧和蓬头丐面在大庭广众之下为夫求情的举动。
就像曹嵩想将曹清许配张辽之前也征询过曹清的意见。甚至还让曹操的丁夫人带着曹清在暗中观察张辽。而张家生长与边邑之地。更是受到胡人自由恋爱之风的影响。所以张辽这个决定根本就没有引起曹、张两家任何人的疑议。
“将军之意肃能理解。为人父母者皆希望儿女生活的更好。可是此意亦是我吴侯向曹公求取婚姻。若因此被拒。我家吴侯颜面何存?”鲁肃正容道。
张辽心中暗笑。这个鲁肃还真是不惯于诡诈之道。……等等!孙权欲翦除家族内部的威胁。可是也无需做的如此明显。难道还有什么我们尚未探听到的消息?看来孙权此人确实心机深沉。难道他真的不知道北方曹军的威胁吗?张辽突然间想到。
此时不是探究真相的时候。张辽也缺乏从鲁肃口中探明真相的信心。鲁肃可能知情。但此人口风极严。周泰倒是个好人选。但此类重要事件。孙权显然不会让一个虽然忠心耿耿。但却只会打仗的武夫知晓。张辽决定送走鲁肃后就去找郭家。让他好好加强一下南方的情报工作。免得大军主力专注于北方事务的时候。自家身后着火。
不过鲁肃提出的“吴侯颜面无存”这样的话张辽却非常不爽。这个吴侯是曹操以天子之命册封给孙策的。虽然其中不乏欲安抚孙策并牵制江东局势的意图。但以孙策的勇武和胆略。得到这样尊崇的封爵也算合适。而孙权只不过是继承了孙策留下的吴侯爵位。本身还没什么建树。就敢于用吴侯的爵位来压制他人。这让张辽很是不爽!
鲁肃还是对张辽不甚了解。他虽然知道了张辽不会轻易退让。那就说明张辽也是倔强之人。虽然吴侯的爵位确实在汉代封爵中是出了汉室宗亲之外最高等级的。而然张辽可不会尊重一个爵位。即使它的等级很高。
“呵呵!”张辽轻笑着。但笑声却有渐冷之意。“让孙匡到雒阳来其实也是好事。最好是让孙翊也一同前来的好。孙仲谋所谋者不就是此。以孙匡的性子或还能留下性命。若是孙翊。估计难保。倒不如让他们北上雒阳。孙仲谋眼不见为净。也好为孙文台多保下几个后代。”
张辽此言一出。客厅中的气氛顿时一凝。鲁肃未曾想到张辽会如此轻易就揭开孙家内部争斗的大幕。这完全不符合当代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可他哪里知道张辽最不喜欢被别人仗势欺压。尤其此人还不是自己人。
周泰虽然是武将。但也知道些许事情。可那是孙家的事情。只要孙权还在。周泰就不会在意别人。当气氛变化时。他立刻绷紧了肌肉。做好护卫鲁肃的准备。
但周泰的举动也引发了客厅之外执勤的张辽亲兵的反应。在门口站岗的两个亲兵也同时将注意力对准了周泰。幸好周泰进门前并未带刀。倒是不虞会有什么被误解的举动。争斗起来也不见得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第三卷 第336章 鲁肃来访(下)
 更新时间:2009…8…6 18:54:59 本章字数:3809
“哈哈哈!子敬,适才是辽开玩笑,休要当真啊!”张辽这时候却哈哈一笑,将气氛缓和开来。()
鲁肃此时的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他知道孙权的心思肯定有人能看出来,更别说人才众多的曹操这里了,但他却没料到张辽会将此事当面说破。
若说张辽此举是一时冲动,鲁肃自己都不相信。这些年来,张辽的所作所为已经在人们的印象中树立起了一个深谋远虑的将军形象。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会因为一时冲动而随意说话呢?而且张辽对朝廷敕封的吴侯如此不敬,那岂不是说明曹军已经有了南下的意图?
然而鲁肃的猜测虽然在结果上歪打正着的判断准确,可是他对张辽的看法则完全是错误的,张辽说这番话确实没什么别的意图,他可是真的看孙权不顺眼!
曹操虽然一生从未称帝,疑心病也确实不轻,但是曹操从来没有随意的怀疑过自己的亲族和部下。刘备没有什么亲族,但他敢于用人,不管是年轻的诸葛亮还是被诸葛亮看着不顺眼的魏延刘备都敢于重用,甚至不顾结义兄弟张飞的面子而重用魏延守卫汉中。这两人虽然起点不等同,但均是白手起家,各有其大格局、大气度,不愧为汉末群雄中最出彩的两人。
而孙权就不同了,他的事业完全继承自他的兄长,虽然其后他也有不俗的表现,但难度显然不能喝曹操、刘备相比。其次是孙权虽然也敢用人,可是不管是孙权的亲族还是部下。绝大多数都没什么好下场,就连一心辅佐他地张昭也被他封过大门,对他忠心耿耿的陆逊更是因孙权而致使其郁愤而亡。孙权更是在鲁肃死后完全背离了鲁肃制定的联刘抗曹的正确方针,因为一个荆州就彻底和刘备翻脸。以至于两国实力损失极大,最终被司马氏各个击破。可以说孙权虽然被后人称为大帝。但他地所作所为完全不似一个英明神武的大帝所为,也就是一个小肚鸡肠、见风使舵地聪明的还算比较合格的统治者。
张辽有这样对孙权的印象,再加上鲁肃一时不慎竟然抬出了吴侯地爵位,这才让张辽一时控制不住而反唇相讥。
话赶话的说到这份上。鲁肃确实有点傻眼了,幸好张辽很快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两人打个哈哈,将此事忽略过去。但同时,两人的心中都存下了疑惑。张辽感觉南方之事并非那般简单,而鲁肃则坚信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必然要南下。
“适才肃也不对。还望张将军见谅!”鲁肃也顺着张辽给他的台阶下来了。
但是,刚才的事情已经让鲁肃不能再就求亲一事谈下去了,于是鲁肃干脆真的和张辽开始闲聊起来,他要看看这位被周瑜、孙策一致称赞,又是当代学宗郑玄地弟子的张辽究竟是否如传闻中的那样学识渊博。
但是让鲁肃吃惊的是,张辽虽然在经学基础上有着明显的不足,但是在算学以及格致方面却有着让他难以企及的知识结构。而且在经学方面,张辽虽然基础不足。可是缺经常能够阐发一些观点新颖。论述明确,让人深思的论点。张辽的出身让鲁肃并不怀疑他基础不扎实地情况。可让鲁肃不得不佩服张辽德却是张辽那种开阔地思维和独特的创新观点。
但张辽这些观点却根本就不是张辽自己地。他前世虽然学地文科。但对于传统国学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再加上他穿越后也是武将。那里会去研读这些经学典籍。这就是鲁肃感觉张辽基础不扎实地缘故。然而。在前世。张辽在闲暇时也曾经因为当时地风气而拜读过大师级学者王国维、杨守敬、梁漱溟等人地著作。对于其中包含着大师们思想精华地大段文字记忆犹新。和鲁肃谈文。又不想输阵地张辽自然而然地就将前世记忆中地东西一点一点搬了出来。也不去理会自己原本那不做“大盗”地想法了。
如此一来。兴致上来地鲁肃也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