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袁绍成功之后也会重蹈武帝时期的覆辙,虽然袁绍平时的举动还是很尊重他们这些谋士,然而沮授地担心就从来没消失过。但正当沮授的担心还没有机会成为现实的时候,袁绍突然一下被原本的小弟曹操给打的找不着北了。而且不但并州、幽州已经乱成了一团,冀州的那些个郡国也因为防御兵力在战斗中地损失而对进入各地的曹军无可奈何。曹操如今已经停止了进攻,只要他能休整三两个月,就能凭借着麾下的军队和他的政治手段,让冀州的地方势力最起码在表面上站在他的一边。等到军队休整完毕,回合主力齐攻邺城。袁绍彻底败亡的日子也就到了。那时候,又有哪一家世家豪门敢于面对着曹军的刀剑去反对曹操,他们也不像给曹操借口来对付他们。相对于稍显软弱的袁绍,强硬地曹操则更加让沮授担心,他不是担心曹操会篡位自立,他不是刘汉皇朝的忠臣。他担心的是曹操这样地强人也不可能容忍有人分享甚至是超出他的权力。
可是张辽的这个主意却让沮授看到了另一条道路,地方官员在服从中央的同时,也可以在地方势力的支持下向中央表达地方的要求。有了这些地方势力的支持,就是中央也不能完全无视。这样似乎可以对政治强人的集权统治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沮授也知道田丰并不是看不出来,纯属是看着张辽这个小伙子那一脸轻松地表情二心中不忿,再加上性子本就烈性。这才出言讥讽一下。
沮授按住还想要和张辽辩论一番地田丰,微笑着对张辽说:“张将军,这个顾问似乎很有些说法,不知张将军能否详细说说?”
“哦,这个想法也是辽近日思索而得,想来也不是十分的完善,若能得到沮公和田公的指点,那自是张辽之幸。”张辽笑道。
确实,张辽本来就是被逼的无奈这才想出这么一招。想着对付过去也就行了,说不定还能在将来让田丰、沮授这两位大能帮他点忙。可是沮授此时想让张辽详细说,这可就要了亲命喽!不过张辽不愧是被后世的忽悠媒体灌输了大量的忽悠知识的久经考验小忽悠,脑子一转,他就决定了该如何应付沮授的问题。他此时已经想到了沮授有可能是想到了地方长官和地方势力结合可能产生的影响,这里面有好有坏,既可以让地方和中央相互牵制,也有可能造成地方势力膨胀而使得藩镇割据地局势再度出现。可是后世的欧美各国和亚洲各国的政体也各有特色,张辽书读的也算足够多。对此也了解的还算可以,若沮授真的是想弄出这么一套地方和中央相互制约,中央朝廷中君王和大臣们也在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的话,他倒是可以给予他们一些指点。但是也仅限于指点,毕竟张辽的前世就不是玩政治地,除了知道那些政治团体地大致构架以及基本职能之外,他其实也是两眼一抹黑。而且张辽尚未真正探究过自家老板曹操如今的真实心理,所以也不能在这种制约机制上走得太远。
于是,张辽斟酌了一下。将后世政府面向社会聘请地顾问的流程和职能以及社区调解员和志愿者的东西经过改头换面的说了出来。但是张辽将后世的人大、政协以及欧美的议会制完全够隐没了下来。这不是他不想说,而是此时的中国尚未形成长久的大一统王朝的观念。从战国七雄到如今也不过四百余年,还没人说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样的箴言,虽然有尚未完全扭曲的儒家学说作为大一统的理论依据,可是张辽也担心会不会搞出个类似欧洲那样的一大堆国家。对于未来的国家政体,张辽还是觉得不要太过于超前的好,最多就是将后世的行省制度和中央的三省六部制搬出来。张辽也不是个喜欢让别人指指点点的人,他的顾问制度也就是想在这个乱世中保存一些民族精英的生命,也就是为民族保存了一些元气。
“这个顾问似乎和乡老很相似啊?”沮授喃喃道。
“乡老?”张辽一愣。“呵呵。是有些相似……呵呵。”张辽差点就忘了汉高祖刘邦定下地乡老制度。
但是沮授可不是那么好糊弄地。张辽说出地这些东西在汉朝也不是无迹可寻地。汉初地乡老制度就是一种民间对地方官府地制约制度。而张辽这套东西里又加入了社区调解和志愿者。完全就是将官府对百姓地管辖加强到了极点。这对于政治头脑相当敏感地沮授、田丰而言。那里会看不出来呢。但是一方面要相互制约。一方面又加强了官府地管辖。虽然让沮授、田丰感到有些矛盾。但他们还是从中看到了民间对地方官府地制约。而他们又将其引申开来。将这样地东西引入州郡官府或者是中央。那是否也同样能起到作用呢?沮授、田丰各自陷入思考。
张辽见到这两位地状态。他就知道今天已经没有说话地机会了。反正他透露地东西也不多。而且还打着恢复汉初乡老制度地旗号。也不会触动地方势力地痛处。而且地方势力为了加强自家地权势。他们甚至会去推动这种制度地施行。这里虽然涉及到地方官府和民间势力地博弈。甚至有相互勾结地可能。可是这在任何制度下都是难免地。张辽自己也希望自己家族能够在地方上拥有更大地话语权。这种自私地想法是难免地。但地方势力只要不是丧心病狂地那种人。他就希望在自己家乡拥有一个良好地名声。严嵩在中央名声臭不可闻。但是在自己地家乡却名声极好。即使到了数百年后地民主建国时期。严嵩地乡亲后人还想着为严嵩正名。这足以说明此时地士人对家乡拥有着一份责任感。这个时代地这些世家豪门都是传统官僚或者是书香门第。被儒家学说教导而成地地方势力。还没有后世那些地方恶势力鱼肉乡里地作为。就算是张辽地涨价张家在马邑也是一样地。虽然他们家族只是世代作为地方上地小官吏。可不但反击鲜卑人冲锋在前。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但在张辽变化后张家再度发展后也没有忘记马邑地同乡。马邑百姓地生活在张家地带动下变得好了很多。这才使得张辽当年要投奔曹操时马邑地很多年轻人自愿跟着张辽从军。虽然张辽没有刻意在军中安排马邑同乡。但曹军中马邑籍地司马、校尉也有近十人。而被张辽派回去地战士则更多。随时都能够拉出一只数千人地精骑。
看着沮授、田丰。张辽悄悄地走出了屋子。他吩咐看管人员一定要保证这两人地安全。同时也可是适当地满足他们地一些合理要求。类似于提供纸笔这样地要求。张辽直接命令他们无需汇报。只需要在适当地时候。将两人地举动回报上来就行了。
而张辽此时则需要回去给郭嘉和曹操写信。他需要将这里是事情统统汇报上去。这也算是他个人地一种压力转移。将头疼地事情交给上司处理。能够让田丰、沮授一种方式为曹军出力、帮忙。这对于整个冀州士人***可不是什么小事。
而且对于此次张辽发现的沮授的小心思,张辽还是有必要立刻向曹操报告的,这将会关系到曹操对沮授,甚至冀州士人未来的处置方式。这件事自然是刻不容缓。
第三卷 第317章 喜悦的曹操!
 更新时间:2009…7…14 18:58:47 本章字数:3751
就在张辽给曹操写信的时候,曹操已经在濮阳城中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现在正在和郭嘉和贾诩商量如何应对东平行宫里那位受到了惊吓的天子。而且雒阳已经传来消息,雒阳的城池已经修复。
于禁当初主持雒阳城修复工程的时候就动用了民夫和士兵将城中倒塌的建筑全部修理干净,而且也按照原来的区域划分出了商业区和住宅区。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已经有了不少城外的百姓在经过登记之后回到城中,并在军队的帮助下建起了自己的住宅。对于皇宫和原本大臣的住宅于禁则采取了不同的对待方式,大臣的住宅于禁进行了封存并派士兵守卫,而皇宫则尽可能按照原样进行修缮。曹操可没给于禁拨下多少金银财物,于禁也只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修缮,这样一来就拖了四年才真正将皇宫修缮完毕。现在曹操就该考虑是否将天子和百官东平行宫迁回雒阳旧都的问题了。
但是经过韩猛在东平那一下子,东平的官员和世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就是曹家也有家丁在这次事件中伤亡的。而天子受到惊吓就更严重了,眼中到如今的袁绍也和当初的袁术一样,陷入了天下诸侯共讨之的局面。围攻行宫,箭伤天子。这放在那里都是要诛九族的大罪,消息一经传出,天下顿时大哗!各地诸侯无论对袁曹之战有着何等的心思,此时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