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立刻就让刘晔、王烈等人拍手叫好。王烈还只是觉得这两项法令条理清晰。规定严密。可以让执法者更加明确的进行执法。而刘晔却从中看到了《保甲法》里蕴藏着的管、教、养、卫”并重的原则,可以结合着曹军兵役制度中乡民警卫队的编制使各地地百姓接受军事训练,让这些有过军训经历,有一定军事素养的百姓成为曹军稳定的后备兵源,同时又可以建立严密地乡村间的治安网络,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编制起来,以便稳定秩序。这样的制度一旦实行。不但能在官府鞭长莫及的地区进行有效的“自治”,亦有利于曹操治下的地区拥有自卫能力,而且还为官府节约了大量的军费。
“你身边有详细的法令文本嘛?”郭嘉听张辽一说兴趣上来了。马上就向张辽要文件看。
“你至于嘛?这么急着就要看。我们是出来看演习地,谁会法令带着身上。”张辽说。
“那我们回去的时候你可得立刻找给我看。哎!不对。这法令既然是你制定的,你必然清楚。刚才差点就被你骗过去了,赶紧给我说说。”郭嘉拉着张辽说道。
“你真没劲,这么快就拆穿我,也不知道多配合一下。”张辽埋怨道。
“得啦。我今天够配合你的了,别废话,赶紧说给我听听。”郭嘉不客气的说道。
张辽也没有再继续和郭嘉开玩笑。于是他将这两项法令的详细内容逐条向郭嘉讲解,反正这些东西都是他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就算没有文本在面前他也不在乎。张辽的话说的不快,因为其中有些东西他是要向郭嘉进行解释的,而且他看到郭嘉眼中越来越惊喜地神情,他也不想那么快就说完,能多看看郭嘉佩服的神情也是相当舒服的事情。
“好!”郭嘉听完张辽叙述之后抚掌叫好。“文远,此两策一出,主公治下之所有百姓都将完全受到控制,虽然具体能又多大的效果我至今还算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绝对差不了。”
“只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谁弄出来的!”张辽得意的笑道。
“你就自夸吧。在我回东平前你将这两项法令地详细内容交给我,我带回去给主公看。若是主公认可,也不用等到你这里是试行效果出来了,我会建议主公直接用在我军地控制区域。”郭嘉笑呵呵的说道。今天他地心情确实不错。不但完成了此行的目的。还就未来的事和张辽达成了默契,同时又从张辽这里找到了“好玩”的东西。确实让他感到此行非虚。
两人在正事都做完后。看看曹纯还没有回来,张辽知道曹纯是去了甘宁的旗舰。所以干脆和郭嘉就在山上喝茶聊天,等着曹纯回来。至于山下的军队,张辽才不去管呢,谁让赵云就在山下。
“文远,我看你挂着康成公弟子的名头,骨子里确是韩非那一套嘛?”郭嘉在两人闲聊后说道。
张辽一听连连摆手,说:“我虽目前倾向法家,但我却不完全赞同韩非的论点,而且那些严刑峻法我也认为是量刑不当,有些事情没必要搞得那么紧张兮兮的。所有的人都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都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可就是做不到。”
“你是说……”郭嘉问。
“司马迁嘛。”张辽回答,“多大点的事儿啊,就直接搞一个宫刑,你觉得这很妥当吗?”
“呵呵,这话还真不好回答。”郭嘉笑道。“不过你对孝武皇帝北伐匈奴一事还是很赞同的,大家对以为你是孝武皇帝的拥护者。那时候我就觉得你不太可能完全拥护孝武皇帝,今日算是正是了解了。”
“我是赞同北伐匈奴,因为那事关我汉民族的生死存亡。可是我对孝武皇帝北伐期间的一些做法依然不赞同。”张辽说。
“愿闻其详!”郭嘉完全知道张辽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习惯,于是兴致勃勃的等着听张辽的惊人之语。
“孝武皇帝数次北伐,将我大汉当时最强大的敌人彻底打残了,不但打出了我大汉赫赫的威名,也打出了我大汉百年来边境上的平安。可是战争也彻底将大汉数十年来的积蓄打了个精光,以至于不得不从民间敛聚财富,致使民间动荡。若非孝武皇帝晚年及时拨乱反正,估计大规模的暴动是少不了的。”
“那依文远之见,孝武皇帝哪里出了错呢?”郭嘉问道。他倒也丝毫不在乎这个问题是在指责这个皇朝的祖先。
“是成本和收益的问题。虽然大道理我说不出来,可我能从民间的商人那里得出结论,我大汉付出了国库空虚,士卒死伤无数的成本,却没有在战后将过孔重新充实起来,这就等于商人做买卖只有付出却没有回报一样。所以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却输在了细节上。”张辽同样不在乎皇权,开口就指责皇帝的错误。
不过汉代不想后世的满清,虽然有性情刚戾的皇帝,但却不是主流。而且这个时代的学术观点也没有那种主子、奴才的一套。臣子指出皇帝的错误是不会有人指责的,除了别有用心的人。
“文远你现在确实重商啊!不过若你是武帝,你当会如何?”郭嘉也沾染了张辽的毛病,口出惊人之语。
张辽抬眼看了看郭嘉,说:“我出兵之前会让大将们带上些有实力的商人,所有的补给都让商人们提供,然后所有的缴获也都交由商人们发卖,所得钱财和商人付出的补给相抵扣,多退少补就是。这样我省了国库的进出手续,也省了军队繁琐的补给运输。这样我的军队的行军速度能提高多少你自己算算?”
“好你个张文远,这完全是战国时魏国那一套嘛。你就不怕商人误了时间让军队缺少补给?”郭嘉叫道。
“商人若敢违时,自有律法处置。再说了,我会将战争所获得的土地分割发卖,并允许购买者在这块土地上建筑城堡,组建卫队,同时给予他们低级爵位的封赏,让他们为大汉守护边疆。这样我可将主力汉军回撤到这些城堡后方集结,若胡人进攻,来的少的,这些城堡自己就能解决,来的多了,只要这些城堡顶出一些时间,后方的主力汉军自然能借此包围胡人,将其消灭。”张辽双手做了一个“掐”的动作说道。
“这法子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武皇帝那时正想着削弱诸侯,哪里会再加封有实际控制地域的诸侯呢?”郭嘉摇摇头说。
“所以说武皇帝不够注重细节嘛!这么远的地方,这么弱小的力量,只需要在继承上面做些个限制,这些人还能翻了天啦?只要我大汉的主力军队存在,就始终能保持对他们的威慑。而他们的存在,只需要数十年或百年时光,这些地方就会彻底成为我大汉的实际疆土。那里会是平舆图上那种标明汉,实属胡的华而不实的东西。”
“封疆?封建?”郭嘉低着头喃喃道,忽然,他猛地抬起头,看着张辽笑了。他终于明白的张辽的追求,这也是他自认识张辽之后一直想知道的。
而张辽也同样笑了,他知道郭嘉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也相信郭嘉不会阻拦他的企图。
第三卷 第一九五章 中华民族的殖民时代?
 更新时间:2009…2…23 17:02:59 本章字数:3691
“你就不怕主公不同意?”郭嘉问道。
“这有什么不同意的。行不行也就是主公一句话,我到时候自然还有别的招。”张辽说。
郭嘉点点头,“这倒是,最起码你兄长在并州就攒下了不小的实力了吧?”
“我知道这瞒不过你,所以也没想着瞒你。我张家在并州雁门一带已经架空了袁绍派去的官吏,张燕那里也有我张家的人潜伏。等到天下太平,我就带着张家儿郎向北走,最少要占据苏武当年放羊的地方。”张辽说道。
张辽说的是当时的北海,即现在的贝加尔湖。虽然这时候的宣传统统是那里是一片苦寒之地,可是熟知贝加尔湖自然条件的张辽又怎会上当受骗,那里丰富的渔业、林木资源可是让张辽垂涎三尺啊。
“北海?那里可是苦寒之地啊!”郭嘉果然惊呼道。
“苦寒之地?奉孝,你这是听谁说的?”张辽笑着问道。
“谁,谁说的。”郭嘉被问的一愣,他还真说不上来,“反正都这么说,我哪里知道是谁说的。要不是回国后的苏武说的?”
“切!”张辽不屑的嘘了一声,说:“若此话真是苏武说的,那苏武的人品也有点问题。至少他在北海的地理环境上绝对撒谎了!”“此话怎讲?”
“匈奴人是以畜牧为生的,苏武于北海边牧羊,若北海真的苦寒,如何牧羊?所以我估计,北海纵然有一段时间的严寒,但也必然有一段时间是适合人畜活动的。而且我们的祖先都能用双手开辟一番天地。我又如何不能在北海建立自己是家业?”张辽说道。
虽然张辽有了到贝加尔湖建城地想法。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