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怒之下,下令尽掳宫嫔采女入营,放火焚烧宫殿。并于次日,郭领军来李营前厮杀,讨要帝、后。
郭汜率兵赶到,李针锋相对,率兵出营接战。两军大战一场,郭汜不敌,只得暂且退兵。
李获胜后带兵簇拥着帝、后车驾于坞,让侄子李暹带兵监管,只让人送些陈粮腐肉供应帝、后。刘协虽然一直是个傀儡皇帝,但自出生后至少没在饮食上受过如此苦头,但人为刀俎,己为鱼肉,除了哭泣、骂人也别无办法。
皇帝、皇后难过自不消提,但郭汜却再度领兵追着李杀到坞。郭汜指责李暗中下毒害人并总兵纵兵劫驾,李则指责郭汜阴谋害人并声明自己乃是护驾。两人话不投机,各自引兵攻击对方。此时杨彪因担心被劫的帝、后地安全,和朱隽会合六十余朝廷官员到战场为双方劝和。却不料郭汜正因为李劫持帝、后而恼火,见众人过来,干脆将众官尽数监禁。
众官说:“我等为二位将军和好而来,何乃如此相待?”
郭汜怒道:“李能劫天子,偏我劫不得公卿耳!”
杨彪见郭汜如此猖狂,怒发冲冠道:“汝等二人,一劫天子,一劫公卿,究竟意欲何为?”
郭汜见杨彪在自己的地盘上还敢放肆,一怒之下便拔剑欲杀杨彪。幸好中郎杨密在旁,拦住郭汜后极力相劝,言杨彪、朱隽皆官员领袖,杀之不祥,不如放了,还能让他们联络其他官员、将领向李施加压力。郭汜于是下令释放了杨彪、朱隽,将其余官员都监禁在营中。
出了郭汜地军营,杨彪对朱隽说:“我等皆为社稷之臣,却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言讫,两人相抱而哭。昏绝于地。朱隽回到家中自此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自此之后,李、郭汜每日领兵厮杀,一连五十余日,死者不知其数。
李请贾诩为宣义将军。来帮助自己。汉献帝派人劝解,没有成功。
刘协始终没有放弃努力。他得到侍中侍中杨琦密奏:“臣观贾诩虽为李腹心,然实未尝忘君,陛下当与谋之。”
于是刘协采纳杨琦之言,密遣从人引贾诩前来。刘协在屏退左右后对贾诩说:“卿能怜我大汉,救朕一命乎?”说着,刘协想到这些年的凄苦不由得悲从中来,语带呜咽。
贾诩见皇帝如此,连忙拜伏于地说:“此固臣所愿也。陛下且勿言,臣自图之。”
刘协见贾诩答应下来。心中略定,收泪而谢贾诩。贾诩亦不敢多留,向刘协躬身一礼后匆匆离去贾诩接下皇帝之请后正寻找时机,却正好遇上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受杨彪之托来李处劝和。可他于李言语不合,甚至惹得李欲杀之而后快,幸得骑都尉杨奉、侍中胡邈相劝,贾诩亦力劝下。李只将皇甫郦赶出军营了事。
皇甫郦深感自己有负杨彪所托,于是在李军中扬言:“李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却说李之军,大半都是西凉人氏,更依赖羌兵为助,听到皇甫郦之言,军心渐渐涣散。
此时贾诩又私下密谕羌人首领:“天子知汝等忠义。久战劳苦。密诏使汝还郡,后当有重赏。”羌人各部首领这时候正因为自己为李出兵打仗却未得到好处而心怀怨愤。遂听贾诩之言,各自引兵离去。
正好李军中因为李相信女巫而忽略麾下将士而使得将士心生不满。贾诩适时密奏刘协,请刘协重赏李,以离间其与麾下军将之心。刘协欣然允之,降诏加封李为大司马。李大喜,却不顾众将士为其连场血战而将功劳尽数归于女巫,遂重赏女巫,却不赏军将。
李此举终于惹恼了部分将士。骑都尉杨奉与军吏宋果密谋欲谋害李,却不料事情败露,杨奉只得引兵叛逃,于是李的军势至此渐衰。不久,张济带兵从弘农赶到坞劝和,声言如不从者,引兵共击之。李正处于弱势,立刻便卖个人情,先遣人赴张济军中许和,郭汜无奈下亦只得许诺,两军至此终于停战罢斗。李、郭汜议和,想各自交换儿子为质,但李地妻子十分爱护自己的儿子,不愿交换,和计未定。最后李答应各自交换女儿作人质,双方方才真正和解。
这时,张济又上表汉帝,请天子驾幸弘农。刘协此时早对长安的生活厌倦之极,闻听张济此言立刻心生欢喜,说:“朕思东都久矣。今乘此得还,乃万幸也!”下诏加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张济又向刘协送上粮食酒肉,供给帝、后与宫人和被监公卿食用。郭汜下令放公卿出营,李亦收拾车架,送帝、后离开坞,并遣原有禁军数百,持戟护送。
这时时间已到了七月,汉帝刘协早张济率兵簇拥下出长安东归,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汉帝在加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后再次封郭汜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众人皆封列侯。一路上,这些将军们也因为各自的利益纠葛屡有争端。而李则在皇帝离开后引兵出屯池阳。
可是在车架过了新丰后,郭汜再度起了劫持皇帝的心思,他引开张济,欲将皇帝劫入坞,却因为部下擅自行动让皇帝凭借着皇室残存地威严过了霸陵。就在郭汜发落了自作主张的部下,领兵追上皇帝车架时,却被杨奉引兵千余击退。
在此一战中,杨奉之兵少于郭汜,但杨奉军中地一名军候却勇猛异常,临敌冲阵,无人可挡,一柄钢槊下,连杀郭汜麾下数员将佐。郭汜军为之胆寒,渐有退兵之势。杨奉乘机顺势掩杀,郭汜大败,逃回长安。事后皇帝论功行赏,众人方知之前立下大功的军候名叫徐晃。
之后皇帝继续东行。但李、郭汜却联兵追来,而此时皇帝身边兵力最强的张济却和杨奉、董承产生矛盾,遂与李、郭结盟,将杨奉、董承杀得大败,百官、宫人死伤无数。皇帝一行逃往曹阳。狼狈不堪。而杨奉、董承在伪作与李等人讲和,暗中却派人去河东召集白波贼帅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带兵一同攻击李等人。李等人猝不及防下大败,被斩首数千级。不久后,李等人重整旗鼓,再次追来,杨奉等人抵挡不住,保护皇帝逃往安邑。但是为了逃脱李等人的追赶,在渡过黄河时,随行从人争相抢渡,却因为船少、天寒。大量人员落水而亡,过河者十之二三,其状惨不忍睹。皇帝刘协无奈之下派遣太仆韩融至弘农与李、郭汜等连和,李被其说服,终于释放被俘地公卿百官,并归还部分被掠宫人及乘舆器服。可是皇帝一行已然粮尽,又逢荒年。百姓也只有野菜果腹,饿莩遍野,皇帝、百官和宫人也只得以野菜、野果、树皮、草根为食。幸好得河内太守张杨、河东太守王邑献上钱粮布匹。一行人方才略为安定。
此后,张扬由野王赶到安邑,建议皇帝还驾雒阳,可是白波贼众李乐、韩暹、胡才尽皆反对,就连杨奉也极力反对。而董承因为连番大战。兵力损失严重,无力制约他们。只得僵持在安邑。张扬见此情景,只能回到自己控制地野王。
此次动乱之后,长安城百姓强者四散,羸者相食,城池空置四十余日,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也。
第二年,正月七日,刘协下诏改元建安,大赦天下。
张扬、董承再度提议皇帝还驾雒阳,还派人提前往雒阳修建宫殿,但李乐等再度反对。董承于是自行率兵护驾东行,却被韩暹击败,逃往河内投奔张扬。胡才、杨奉又欲和韩暹大战,却被刘协下诏制止。
张杨一面调兵遣将,一面派董承先回雒阳缮修宫室。而太仆赵岐则南下荆州,说服荆州牧刘表,派兵北上雒阳,帮助董承修缮宫室。而粮秣给养,络绎北运,前后不绝于途。军资委输,前后不绝。
五月二日,皇帝刘协遣使至杨奉、李乐、韩暹军营,要求他们护送自己返回雒阳,杨奉等人不知何种原因,尽皆奉诏。六月一日,皇帝车驾抵达闻喜。
六月六日,杨奉、韩暹护送皇帝东还,张杨沿途供应粮秣,并在道路是哪个迎接帝驾。
七月一日,皇帝刘协终于抵达雒阳,在雒阳城门前,刘协心潮澎湃,自董卓强行迁都长安以来已然五年有余,如今终于返回故地,怎让刘协不激动。但因为雒阳在董卓迁都时被焚毁,皇宫尚未修复,皇帝一行只得暂住在以故的中常侍赵忠的旧宅。
八月八日,汉帝刘协移居南宫,这座宫殿因为张扬为彰显自己地功劳,故命名为杨安殿。此时张扬对众人说:“天子当与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杨当出外难。”随后还军野王。无奈下,杨奉亦出屯梁县,韩暹、董承则一并留在雒阳担任宿卫。
刘协为酬众将之功,加封以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