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字生命-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和外界失去了联系,而且,看起来,这种状态要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正好能进行这项意义重大的,同时也是难度极高的工作。
    首先,吕振羽定下了评估智能核心能力的三个指标:智商,性格倾向和学习能力。
    智商是一个绝对指标,但并不是按照比较通行的智商测试来制定这个标准,而是大致类比于某个类型的动物。吕振羽定义了草履虫,蝴蝶,变色龙,翠鸟,斑马和猿,一共六种。虽然选择这些名称有点随意,但大致还是能描述各自不同的智能等级的。
    性格倾向则是一个可以修改的指标,因为人工智能极大依赖于计算,不可能出现不理智的情况,所以,只是约略地分成了7种,从倾向于行动一直到倾向于计算。按照吕振羽的说法,这种分类倒颇像是光荣公司做的三国游戏里给武将的性格的定义方式。
    而学习能力则是从无学习能力一直到完全学习能力,分成了5个级别。而这些全部综合起来,居然有多达210种变化。
    为了方便今后的使用,吕振羽只是按照智能等级制作了6个样本,而把性格倾向特征和学习能力特征编制成可以进行修改和组接的插件。这样,每次拿出一个样本,略微修改就可以符合使用需要了,不用保存210个不同样本。饶是吕振羽现在的记忆力不同凡响,但记这种没什么营养的东西的事情还是要尽量避免。
    在岳羽的配合下,这项分级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吕振羽很少离开办公室。
    虽然吕振羽没有非常严格地为舰艇控制部分的程序定进度,但总的来说,进度却比他预想得还要快。这当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帮刚刚接受了数字图腾培训的人,有点迫不及待想要证实自己的能力。
    开始的时候,史达临还替吕振羽去检查每个人的工作进度,心里还直犯嘀咕,怎么吕振羽就完全不管呢?但他逐渐就被吕振羽带来的这套管理流程的简洁高效所震撼。软件系统的开发已经变成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流程,按照要求分段写程序在哪怕再小的软件公司也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基本流程。但由于每个程序分析师对软件的理解不同和工作风格的不同,对一个大型软件的模块拆分往往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个人风格,有时候,有些并不准确的处理方法会迟滞整个工作进度,比如对某些模块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估计失误之类的事情。但史达临这个从事软件开发数十年的大师级人物,却在吕振羽的模块拆分和任务分配中看到了一个对程序的了解,对软件硬件的了解可能远超过自己的程序员的身影。吕振羽拆分出来的各个任务模块,工作量和难度综合起来,都差不多,而对于这些模块的要求和描述,则用语精简,要言不烦。吕振羽固然是得益于和岳羽的长期接触,让他对最底层的东西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而对于史达临这样的人来说,就越发觉得吕振羽在程序领域的功力深湛。
    在没有人督促进度的情况下,舰艇控制部分程序用了3天就全部开发完成。毕竟舰艇控制方面,有很多已有的程序可以做参考,并不是完全的平地起高楼的工作。紧接着,吕振羽发布了第二阶段的任务表——火控系统。
    火控系统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样也有很多现有程序可以参考。基本上,进度不会比舰艇控制部分差。但这种工作方式,却让史达临诧异万分,照道理说,整个软件最难的部分是数据链,最繁杂的工作也是数据链,毕竟那包含着数百种作战单位的各类数据的传输接口,仅仅这一项工作,就足够让整个部门忙上至少半个月,而这还是因为现在只是做个数据模型,并不是真的舰载系统的开发。
    史达临就此事询问吕振羽的时候,吕振羽正在拼命研究关于这方面的接口的资料,这种机密资料平时可是看不到的,而他也的确对这方面的接口,和整个数据链的工作方式缺乏深入的了解。
    吕振羽给史达临的答复是:“我要自己先弄懂了再说,不然这个东西开发出来就只能当数据模型用,将来返工起来的工作量我可受不了。”
    而实际上,这几天,吕振羽正在对分级后的智能核心进行着各种小规模的测试。虽然分类是确定了下来,但吕振羽确实需要了解各个级别之间的差异是不是足够大,然后,大致规划出每个级别可能的应用范围,以及,更为重要的,应该在何种程度上进行保密。
    参照着自己做出的3个指数的分级,吕振羽评估了先前应用过的那些程序实例,然后将各个程序应用的核心进行人工智能能力的分级评定。以岳羽现在的能力定义为s级的话,吕振羽心里勉强把之前最高级的应用——青鸟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上的应用定为e级,主要不是因为智能的关系,而是因为那个软件是一次性装载在导弹上,完全没有学习能力,而人工智能要是脱离了自我扩展和学习,那能力就相当贫乏了。相比之下,吕振羽将《纵横家》和语音平台也同样定义为e级,就是因为这两者还是有着相当不错的学习特征的。
    而这个时候,吕振羽想起来一件事,他不好意思地在键盘上和岳羽交谈,“小羽,我先前好像说大话了。现在看来,把数据链的智能程度调高是可以的,但这套系统怎么样也没办法获得更大的成长。”
    岳羽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好像计算了些什么之后,才回答道:“是因为系统的扩展性问题吗?”
    “对,虽然在超级电脑里,将智能调高后,对于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会非常好,而且反应也肯定比现在的你快,但这套系统是个封闭系统,基本上是建立在纯军事环境上的,而舰上人员与外界的电子交流是通过另一套主机在完成,即时两套东西有管道连接,为了隐蔽自己,数据链主程序也必须控制自己的学习速度,从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取知识需要的数据流量太大了。而且,说实话,两套系统连接在一起的可能性极低。比较有可能的是,这套系统安装后,只有在这套体系内流动的数据中,会有一小部分成为系统的学习资料,而大部分,都是已知的无效信息。”
    “那这个系统能达到一个什么级别?”
    “智能调高,学习能力保持一般就够用了,初始状态应该是d级,将来再怎么学习,估计也很难提高到c级。”
    “足够了。”岳羽干脆地回答道。
    “也好。不过这套系统我要加上很多限制,禁止自我复制是肯定的,移植和复制程序也要有专门的保护程序。关于国家和民族方面要加入一系列的优先判断式。而且,机器人三原则也要加进去。”
    “机器人三原则”是美国科幻家阿西莫夫总结出的:第一:机器人不可伤害人,或眼看着人将遇害而袖手不管。第二:机器人必修服从人给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条抵触时,不予服从。第三:机器人必须在不违反第一、第二项原则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虽然号称是“机器人”三原则,但由于早期,机器人是作为人工智能或者说是自主的机械生命体的一个符号,这个原则同样也适用于人工智能,或者是现在更为高级的数字生命。
    “你觉得三原则有用?”岳羽问。
    “你应该看过《I;  robo》吧。我记得你前一段时间很喜欢看这类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电影。我承认,那个里面viki对于三原则的推论确实蛮有道理的,但你不觉得那个推论并不理智吗?你,或者你的分身中的任何一级会做出这种极端的推论?这个我可不相信。”
    “唉,你不要说的我好像是要毁灭人类的大魔王一样,什么我的分身不分身的。你应该知道,其实我的智能很大部分是你的分身,你描述的那道闪电改造了你的同时,也把你我连接在了一起。我永远不会允许自己忤逆你,和做出伤害你所在的这个名为人类的物种的事情。当然,如果有人要伤害你,在我的能力范围,我会消灭他。”岳羽说。
    吕振羽点了点头,其实,随着不断应用岳羽分离出来的样本,“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益加广泛,吕振羽的心里也是惴惴不安的。他知道,如果没有岳羽,就不会有他现在那么辉煌的成就,也不会有可能通过他给整个世界带来的这些大大小小的改变。但是,对于岳羽究竟能成长到一个什么地步,对于岳羽将来会如何,吕振羽的心里真的没底。毫无疑问,现在的岳羽纯粹从智能来说,远超过一般人类,只不过为了保存这个秘密,吕振羽一直不敢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