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暖婿-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李小婵终于回来了,李名远和文娴得偿所愿,自然是激动得难以自禁,真情流露了。
一行人到前厅坐下之后,李名远和文娴直盯着李小婵看,不停地嘘寒问暖,问她在婆家过得怎么样,似乎早就把一旁的贵婿姚怀瑾给忘记了。要知道,这在以前,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姚怀瑾虽然觉得眼前的景象有些让他意外,但是李名远和文娴能够多关爱李小婵一些,他也乐见其成,便微笑地坐在一旁,不时地也说上两句话,让李名远和文娴放心,李小婵在姚府,他自会看护好她的。
李小婵对于李名远和文娴的关爱,一一都接受了,乖巧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
到了吃饭的时候,姚怀瑾和李小婵看着那满桌子几乎都摆不下的丰盛的饭菜,再次咋舌。
看着李名远和文娴又是开心,又是寂寞凄凉的样子,李小婵默默思量,或许。她该再添一个弟弟或是妹妹了。此时李名远和文娴不过都三十多岁,想要生孩子,还比较容易,若是再大一些。只怕受孕和生产都很艰难了。
说来也奇怪,李名远和文娴成亲后就从不避孕,可是二十年来,也就只有李小婵一个女儿,实在是奇怪。
心底有了念头,李小婵便笑道:“我成亲之后,爹娘身边就再没有孩子伺候着了。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我也常常觉得孤单。不如,爹娘就再给我添一个弟弟或是妹妹的来玩吧。”
李小婵此话一出,一屋子的人都愣住了。尤其是李名远和文娴,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李小婵见状心底一惊,她怎么忘了,李名远独苗单传,至今却一个儿子都没有。百年之后后继无人,只怕李名远和文娴比她还要担忧吧!
姚怀瑾见李家三口脸色都变得不好看了,便笑着打圆场道:“我看这道松鼠桂鱼卖相十分不错,大家来尝尝味道如何。”
李家三口闻言,不由地都松了一口气,随着姚怀瑾的话题,又笑着说开了。
因为这个小插曲。饭后李小婵和姚怀瑾稍微歇了歇,便起身告辞了。
李名远和文娴倒是苦苦挽留了一番,但是奈何无果。
等到坐上了马车,李小婵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脸色依旧不愉快。
姚怀瑾见状,便沉声道:“外祖父这几年来。因为上了年纪,需要照料身体,倒是和宫里的王太医关系比较好。过些时候,我跟外祖父说一声,让他 请王太医去给岳父和岳母把把脉。开副方子,说不定,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了。”
李小婵闻言一抬头,正好撞进姚怀瑾温柔的眸光里,顿时心底一软,点点头,靠在了姚怀瑾的肩头。
姚怀瑾揽住了李小婵,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头,温柔抚慰。
但是,姚怀瑾还没有请王翰林找来王太医,李名远的任命就下来了。
一纸诏书,李名远就被任命为 大夏西南边陲的一个名叫宛西的小县的县令,着令五日内出发赴职。
任命书一到,李名远顿时就傻了眼,原因无他,宛西县虽然隶属于西川府,但是距离府城却还有上千里路,是名符其实的边陲小县。且因为地处和他国的疆界,一向不是很太平,流寇盗匪屡禁不止,到那里赴任,第一个要想的不是政绩如何,而是如何保住性命。
虽说如此,但是李名远不过是一个候补的举人,能够直接被任命为一县之长,也算是殊荣。
姚士卿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苦笑一声,对闻讯赶来问询的李小婵和姚怀瑾说:“没有想到,圣上没有因为你们的婚事发作咱们,倒是找上了亲家……”
“爹,那这事还有没有转圜的余地?”李小婵急忙问,她一开始就知道 自己和姚怀瑾成亲,会惹得皇家不喜,但是并没有料到,这件事最终会波及到李名远身上。虽然李名远和文娴一向待她不怎么样,但到底是这具身体的生身父母,上次回门时两人又是真心实意地爱护她,这让李小婵如何能不自责,不焦急?
姚士卿无奈地摇摇头,说:“委任状已经下达,再也没有更改的可能了。”
姚怀瑾内疚 地看着李小婵,说:“对不起,小婵……”
李小婵这会儿反而冷静下来,她思索片刻,问:“若是我爹给出了一个种地的良方,会不会因此就获得圣上的宽宥?”
姚士卿摇摇头,说:“此时献方,意图明显,即便是那方子再好,只怕圣上会未见方子,就先嫌恶 如此行事了。”
李小婵听完,只得作罢,低声道:“那,我想回家住上几日,不知道可不可以?”
姚士卿爽快地点点头,说:“这几天,你就在家里多陪陪他们吧。好在,宛西县到底还在西川府的辖制之下,到时候,我自会请刘知府多多看顾他们一些。”
李小婵点点头,谢过了姚士卿,便辞别离去,收拾东西回娘家去了。
姚怀瑾自然是要同行的。
好在在此之前,他们小夫妻已经一一拜会了京城中的亲朋好友,暂时得闲,即使回李宅住上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要紧的。
离开之前,李小婵和姚怀瑾又特意去请示了刘氏,不管怎么说,刘氏总是她的婆婆。
刘氏倒是爽快地放了人,反正倒霉的又不是她自己的孩子,她倒是乐见其成。
姚怀瑾和李小婵匆忙收拾好了日常的物品,便立刻乘马车去了李宅。
让李小婵诧异的是,李名远和文娴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颓然、丧气,反而一副期待的样子。
怕李名远掉以轻心,将来在宛西县吃亏,李小婵特意将宛西县的情况仔仔细细地都和李名远说了一遍,想要他谨慎以待。
谁知李名远倒是乐呵呵地说:“你说的这些,爹都清楚。只是,爹一直以来都依仗着你,生活得十分顺遂,万事都不操心,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爹自然不想放弃。小婵,自打你出嫁之后,爹就总是想起以前,竟然这才明白,原来过去的三十几年,爹竟然一直都是在依仗你祖父祖母和你而生存。所以,爹下定决心,定要在宛西县干出一番事业 来!”
李名远有如此醒悟和表现,实在是让李小婵惊讶,但是也很欣慰。
“可是,爹,你还是得万事小心。”李小婵忍不住又嘱咐道。
文娴在一旁笑道:“你放心。前两天,我给你外祖父寄过去的书信,终于有了回信,你外祖一家,如今恰巧在宛西县生活,你外祖和舅舅们在当地虽然没什么名号,但好在对当地的情形应该比较熟悉,所以我们过去,并不是没有任何照应的。”
李小婵听文娴这么说,终于是放了心,不过对于那什么外祖的,她从来都没有见过,也甚少听说,便没有什么打听的好奇心。
接下来的几天,李小婵和姚怀瑾便在李宅住下了。
很奇怪,在这最后的相聚时刻里,李小婵似乎才真正成了李名远和文娴的女儿,享受他们的父爱母爱,承欢膝下。
可是,越是如此,分离到来时,才越让人难以割舍。
为了给圣上留下一个好印象,李名远没有等到五日之期到,就提前一天出发了。
出发那天,姚士卿和廖云清,以及李安和刘文举,都和姚怀瑾与李小婵一起,给李名远和文娴送行。
一行人在岔路口,依依不舍,歌华别情,终究是不得不分别。
看着李名远和文娴乘坐的马车越来越远,李小婵只觉得心底累积的情绪再也压制不住,眼泪便悄悄地流了下来。
一旁的姚怀瑾,内疚地遮住众人的视线,轻轻地替李小婵擦拭眼泪。
回城时,因为要处理李宅的时,姚怀瑾和李小婵便和众人分别了,拐去了李宅。
留下管家和厨娘照看宅院,至于剩下的两个小厮,李小婵觉得留着多余,打发了又断了别人的生计。想着刘氏将整个姚府控制得牢牢的,李小婵便和姚怀瑾商量之后,又征求了忠儿、义儿两人的意见,将他们带回了姚府,专供梧桐苑使唤。
一切安排停当,李小婵这才和姚怀瑾依依不舍地坐上马车,离开了。
 第二十九章 新婚别
六月中,秋季庄家还在种植。
李小婵想起自己在西川府时的计划,便将自己的打算写了下来,和姚怀瑾一起,趁着给姚士卿请安的机会,交给姚士卿预览。
姚士卿看得很仔细,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抬头问:“这就是上次你打算让你爹献出的种地的良方?”
李小婵点点头,问:“爹,您觉得怎么样?”
姚士卿笑道:“非常好!将各种产业综合到一起,既省财省力,又能多样丰收,是在是个好计划!”
李小婵闻言,不由地松了一口气,可是还没等她笑出来,姚士卿就面色一转,正色道:“但是,若想要推行开去,只怕并无几分可能。”
李小婵一怔,旋即笑道:“爹,我原本也没打算将这耕作方式推行开去,毕竟,如今有地的不亲自种地,种地的又没有办法对土地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