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春山居-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后头桃花林种菜呢。”耀文笑道:“做活穿破的也罢了。二叔身体可好?听讲两个侄女到金陵女学念书,可回来过年了?”
“我爹甚好,你两个侄女也来家了。”耀祖笑道:“倒是你们两个,明日就过年了,哥哥与你们几件新衣穿罢。”
“甚好。”耀廷笑嘻嘻道:“我还要双新鞋。不过,二叔家的管家婆厉害的很,我不敢去。”
耀文叹气,道:“二叔那里,我们是没有脸去请见他了。新衣就算了,我去与耀廷拿双新鞋罢。哥哥,我随你去。”
耀祖带着堂弟到家,就问黄氏讨新衣新鞋。黄氏恼道:“你妹子当家,连看门狗都有几尺布与它做件小夹袄,偏到咱们身上,尺布都无,你问你妹子讨去!”
玉珠走过来,道:“不是没有,祖母在与我们赶做新衣。”黄氏待竖眉,她已是一溜烟跑出去找祖父了。祖父送她们姐妹去上学,一路上待她们极是慈爱,所以两个女孩儿和祖父很是亲近,放假回家,母亲和父亲吵闹,她两个就常跑去在祖母那里或是祖父的书房坐半日。柳氏看黄氏没有心思照管几个孩子,便与孩子们做新衣,只是并没有特为和黄氏说话。
玉珠跑到祖父书房,和祖父说爹爹想给耀文堂叔衣裳,母亲不与。王翰林听了也自伤心,想了一想,使人去请玉薇来,和她说:“我有些旧衣旧鞋想把耀文那孩子,晓得你极会说话,烦你替我送把他。”
玉薇晓得老翰林是自家不好意思和柳夫人说,托她转弯去说的意思,便应了,出了书房过来和柳氏说。柳氏便把梨蕊喊来,道:“你捡两身耀宗的新衣新鞋,再有旧的,捡几身,包两个包,和玉薇一块送过去。”
梨蕊便回去翻了些旧衣服包起,又挑了两身新衣新鞋,拿来要与柳夫人看,柳夫人道:“你拿去给老爷看过就是了,我不消看的。”
玉薇就拉着梨蕊把衣服送过去给王翰林看过,再打了两个大包,又拉着梨蕊到耀祖院里,笑道:“玉珠小姐叫咱们拿两双鞋给耀文堂叔,请问耀文少爷在不在?”
耀文一抬头,先看见堂弟那个千娇百媚的使女提着一个大包袱,再一偏头,边上那个年纪略大些的,也提着一个大包袱,笑容异样好看。
黄氏看见玉薇,从头发梢到脚后跟都透着不高兴,转身就进了屋子里。玉薇就把包袱搁在院子里一张小方桌上,把耀文上下打量一回,笑道:“耀文少爷身量和咱们二少爷差不多,脚也一般儿大,想来是合脚的。”就把梨蕊手上的包袱抢下来也搁在桌上,牵着梨蕊的手就回头走了。
耀祖看见玉薇就晕了一小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耀文头一回见玉薇这样爽朗明快的女郎,对她也上了心,甚想问问堂哥她是谁家的女孩儿,一看堂哥那个神情甚是痴迷,就不好再问,只是笑笑,道:“必是二叔晓得哥哥你为难,才如此。”
耀祖回神,眨眨眼,道:“耀宗的衣裳也多,你将去穿也是一样。”魂依旧不守舍。
耀文便扛了两大包衣裳家去,偷偷和耀廷把新衣分了,和他说:“耀祖哥如今手里也为难,这是二叔晓得了把我们的。初一咱们过去,给二叔磕个头罢。”
第五十六章富春县的泰山石敢当
且说那老实虞候,牵回几匹马交上去也罢了,却是不敢乱说话。乡下地方的马,屁股上印个晋字,管事的哪晓得它是晋王家的还是王晋家的,葫芦提和拉磨的老马、送柴的瘦驴凑到一堆,送到清凉山去拉车。
赵恒晓得马被强征,气的要死,因大哥再三吩咐他要和潘菘好好相处,他若自己发作,大哥说不定要做好人反为难他,所以他就写了一封信,问他大哥当如何行事,就使了管家快马送到金陵去。
世子收到信果然大怒,使人去清凉山转了一圈,果然就在一个大坑边寻见他家的千里良驹和老马瘦驴并肩拉车运土呢。那人就把管事的拿下,连人带马送到潘菘面前质问他。
潘菘莫明其妙,毕竟赵恒常和他妹子一处逛,都认得他的,哪个敢拉他的马?寻思半日猜是王家做的手脚,一层一层审下去,原来是英华小姐到县里买布,城厢军拉她的马,她把自家的马留下,反把借用赵恒的马让他们征去。这王英华是故意陷潘家于不义,潘菘暴跳如雷,琢磨要寻王家麻烦。
晋王原是反对迁都的,强征了晋王的马去运新京城的土,晋王党若是不发作,老脸往哪里搁?消息传回京里,晋党大臣们一个新年都过的不安生,连番上书迁都祸国殃民。迁都党又指晋王党的不是。官家好容易朝会一次,大臣们吵成了一锅腊八粥。官家原是拿定主意要迁都的,迫不得已把潘菘降一级,另使了个晋党大臣做潘菘的上司。
那大臣快马加鞭赶到富春县里就病了,一日正经吃不到一餐饭,倒要吃三回药,每日只以静养为要,又隔几日就要去一趟王翰林家,和王翰林说说闲话,问问赵恒的功课。
晋王的手伸过来,潘菘伸出去的长手就缩了回去,更不敢明面上对王家动手,只能事事都照规矩来。赵恒也老实许多,每日早晨到王翰林书房读书,傍晚到门外踢场球耍子,晚上回了他自己屋里,还有四个美貌如花,吹拉弹唱样样都会的使女陪着,足不出吴家村,什么苗小姐潘晓霜,都抛到清凉山的大坑里去了。
苗小姐要上学,苗夫人就变卖光她的首饰衣裳,凑了四五百两银,要带苗小姐去金陵上女学。因本县只有王翰林家两个孙女在那里上学,她就备了个礼过来,要和王翰林同去。王翰林应了,因苗夫人要去,就是柳夫人送两个孙女去金陵。他自在家教两个学生读书。
老翰林估摸着晋王成大事就是这一二年,世子又近在金陵,便不教赵恒写墨义看策问,只教他和杨八郎两个琴棋书画陶治性情。赵恒和杨八郎甚至把富春县的少年们聚集起来,每五日赛一回蹴鞠。世子听说,甚是喜欢王翰林与时俱进,就送了一架古琴并数十样古董清玩与他,又说王翰林的女儿定了亲,还赏了珠冠和花冠各一顶,四十个尺头与英华小姐添妆。
晋王世子的两大车赏赐运到富春县里,就轰动了半个曲池府的百姓。人到现在才晓得,原来世子的弟弟,晋王的爱子真是跟着王翰林读书。晋王是什么人?是官家的亲兄弟,金口玉牙封的皇太弟,就是将来的官家!他老人家万里迢迢把儿子送来跟着王大人读书,可见这位翰林大人的学问是极好的。若是和小王爷做了同窗,将来大树底下多好乘凉!
从前弃了富春书院别去的学生们晓得了,多有后悔的。那几位另立炉灶的原富春书院的先生们,都是说不出的后悔。开书院发财算什么,桃李满天下算什么,总比上自个做官呀。
是以这几日远亲旧戚来望的多如过江之鲫。王翰林要在书房教学生,但是来人都叫长子耀祖去拦,也是个把家务分担出去的意思。
耀祖自觉得了爹爹重用,早起梳洗过后,郑重取青纱帽罩了,欢喜换青绸圆领大袖衫套了,再扣上乌角腰带,到前头当门神替爹爹拦客人。他那两个爱婢在他面前极是殷勤,离了他的眼对黄氏都爱理不理。黄氏在家看见那两个如花似玉的美侍婢淘气,带着三个小孩儿走到姑母院里,和姑母一处做针线说闲话,叫使女带着孩子们在菜园子里头玩耍。
恰好王姑太太先前问英华讨新房床帐的绣花样子,英华使人描好,因姑丈向来小性儿,她怕使女送来姑丈又要和姑母吵嘴,便亲自送过来。
姑太太现住的这个小院子,原是吴家老太爷静养的所在,收拾的甚是小巧精致,十来间屋子也不是正经厅堂式样。小厅里头向南有个极大的圆窗,窗下一个长几上摆着一个旧磁尊,供着几枝早发的腊梅。厅里又有一个大火盆,是以又亮堂又暖和。
张文才原和爹爹共用一个书房的,今日他小叔跑来说话,在书房里多半个时辰还不肯走。文才怕吵,待回他卧房又舍不得多添一个火盆,他就捡了书本在厅里念书。黄氏坐在他对面给孩子做小衣裳。王姑太太斜坐在儿子身边,纳几针鞋底,抬头看儿子一眼,和黄氏说几句闲话。
英华进来之前已经看见侄男侄女在菜园子里玩耍,晓得嫂嫂在里头,进来喊了声姑姑,便唤嫂嫂。
黄氏比从前憔悴许多,腮边的肉都耷拉下来,两个眼角密密麻麻全是细纹,一脸的苦像,看着倒像和黄九姑差不多大似的。黄氏看见小姑子,不大快活地答应一声,低头缝她的衣裳。
只要大面子上过得去,英华无所谓这位嫂嫂的态度,只把绣花样子展开给姑母看,笑道:“这是南边床帐的样子,上头配了芝兰梅竹,要清雅些,底下这几张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