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春山居-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嫂是真没空,时时守着他姐姐寸步不离,过年都敢没回娘家去。他姐姐到底闹了什么事儿让哥哥这样紧张?哥哥连功名都不要了跑去泉州见爹娘,还连嫂嫂都瞒的死死的,肯定不是好事儿!梅十九每天去好几趟姐姐住的那院儿,进去时眼神都怪怪的,出来也没少在嫂嫂跟前抱怨。
瑶华在小叔子面前也跟着抱怨几句,前几日娘家给她捎信说她公公辞官回来了,又说清凉山那边收拾的差不多了,叫她搬过去。她晓得这是继母使的釜底抽薪之计,二话没说就把家搬到新宅去了。
梅家这一行人出曲池,一路都是平坦大道,过了富春县城十来里,景致陡然一变,青山绿水别墅处处,眼见之处都是亭台楼阁,人来人往热闹胜过府城。梅四郎倒还认得路,天黑前寻到上次去的那个所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上次使草绳拦起的地方都建起高墙,柳家卖出去的那半边,大多数大门口的灯笼都是亮的,这边亲友的住所,也有一小半的大门外挂着朱红明黄各式灯笼。山涧边的青石路上灯火明亮,偶有几家不曾住人,门外没有挂灯,靠河的那一边也树着灯柱,插着火把。
梅四郎凭着记忆寻到自家门外,大门外挑着一串六枚朱红灯笼,灯罩上是写意墨梅,分明就是瑶华的手笔。梅四郎跳下马车去敲角门,开门的就是他家老仆。老仆一边开门一边说:“少夫人天天盼着少爷来家。”朝外头一看还有一大串马车的,忙忙的缩回去开大门。
马车自大门进去,里头是极大一个院子,东边七间厢房,上头五间厅,东边厢房后头还有一个三层的小楼,楼上点着灯,倒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西边一带长廊,中间开了个宝瓶门,此时门关的紧紧的。后头一路走高,虽然天黑看不清楚,但是看半山上还有灯火,也能看得到梅家这个宅院不小。
他们进来,早有人拍门,里头回说去问少夫人讨钥匙去了。十九郎已经从东厢那边接出来,让父母和兄长们到厅里坐。
梅四郎到泉州时略微和父母提过柳夫人给了瑶华一个宅院。梅大人老两口只说有二三十间屋就是大手笔,也没多问,梅四郎也不好意思细说,梅家人再不想是这样整齐大宅。几个跟着来的梅家堂房子侄,你看我我看你,都是又惊又羡。
梅大人一进大厅,看着厅里摆的松竹梅的屏风,梁上挂的虚怀若谷的小匾额,再瞅瞅五间厅里合乎他身份又合他趣味的松木竹制家俱,简朴,大气,还不贵。梅大人老脸涨的通红,刘夫人脸上也很没好意思,把怀里搂着的小孙女拍一拍,对梅大人说:“老爷,咱们到家了,叫儿子带你到亲家家去罢。”
梅大人对梅四郎使了个眼色,叫小儿子喊个认得王家住处的管家来。梅十九郎自荐要去,被梅夫人喝骂:“没你什么事!你带着你两个侄儿去寻你嫂嫂,问问你嫂嫂,看把你的哥哥们安置在哪里。”
梅十九郎只得把两个抱孩子的奶妈带去。那边宝瓶门已开,王瑶华带着人出来,看到她两个孩子极是欢喜,每个抱起来亲了亲,叫人把奶妈带她院里去。她到前头厅里,婆婆面上讪讪的。王瑶华跟婆婆行过礼,又跟几位堂兄堂弟见过礼,瞧一眼婆婆抱在怀里的小女儿,也没多话,就张罗着把堂兄弟们安排在东厢居住,又和他们说:“东厢后头是藏,里头收着几架我陪嫁的书,经史子集都有,哥哥弟弟们先去那里去坐坐。我还要去替娘安放行李,收拾住处,一会让小十九来陪你们过去认认门。奴先失陪,晚饭再见。”
王瑶华回头再到厅上来,梅十九已经在他娘面前抱怨上了,说他和他哥肯定赶不及去京城部试。做婆婆的那个脸黑的哎,跟外头的天空似的。王瑶华把小叔子打发去招待亲戚,也没跟她婆婆客气,直接就说:“娘,如今公爹也不做官了,七哥他们跟着我们在这里住着也没多少进益,不如回家读书去。”
刘夫人叹口气,说:“他们几个县试没过,所以又跟到你公公任上去了。听说四郎考的好,还说让你公公和你爹说一说,让他们到三省草堂补习一年的。哎,现在也不好提了,让他们住几天再回去吧。”
王瑶华嗯了一声,把女儿搂怀里,估计外头行李下的差不多了,请婆婆从西边门进内院。一边走一边说:“前头七间厢房都是书房,中间一间开了个门通后头,那边还有五间的藏,我母亲给英华妹妹买陪嫁书时,也给我买了套,都收在藏里头了。十九郎爱那些书爱的不行,直接把他铺盖都搬藏上去了。”
她们一行人过了宝瓶门,走在一道长廊上,瑶华指着左边说:“那边是厨房,后头几排是下人住的地方。母亲的住处在右边。”
右边是五间的两层小楼,长廊在这里分出一道直通小楼。此时小楼底下五间灯光通明,可以清楚的看见楼前用湖石围出一小块空地,外头种着一圈梅树。楼后竹影横斜,再加上清漆的本色门窗,一派清幽景色。这个就是梅大人梦想的家园啊。刘夫人看看一无所知含笑侍立一边的儿媳妇,臊的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王瑶华在楼上楼下转转,没发现什么不妥,直接就回她自己的住处逗孩子去了。她不提梅十五娘,刘夫人几个月不见女儿,也没问十五娘怎么样,更别说见一见了。
梅大人带着儿子到王家去,带路的那个管家是瑶华的陪嫁,提前得了瑶华的吩咐,故意带路从三省草堂那边的大门走,还假装迷了路,带着梅大人参观了新三省草堂的藏、大教室、自习室、马球场、箭道,恨不得把人再带后头看厨房去。还好这个管家还会看脸色,看梅大人面色凝重,梅四郎一言不发,他就不绕路了,抄近带把人带到东边。
柳三娘等梅亲家来久矣,他们一行人到了曲池府她就收到消息了,估计梅家一到就会直接到王家来,她中午就把英华打发到柳家大宅那边去了,和王翰林两个专程在家等着。
梅大人进书房,跟亲家拱手,又和屏风后头的亲家母问好,红着脸跟亲家母道歉:“亲家母,是我们两口子没教好孩子。”
“若是早晓得十五娘心仪李知远,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李家定亲。”柳三娘带笑说话,极是客气。这事算起来王亲家是受了连累。梅家女孩儿做事太出格,既然还想嫁李知远,当时就当去说亲。她自家当时又没表态,王家和李家结亲时,她又闷着不说,偏要等定亲一年多之后来闹,这是存心不想让王家和李家过安心日子哪。柳三娘话里嘲讽之意非常明显,梅大人的脸更红了。梅四郎臊的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王翰林咳了一声,打圆场,“事已至此,不晓得亲家有什么打算。”
梅大人面现怒容,咬着牙道:“我们已经替十五娘在她外婆那边说好了一门亲,那边过几天就来迎娶。十五娘不懂事,还望亲家海涵。”
这事弄的,其实梅亲家老两口也是被女儿瞒住了,可是女孩儿能做出来这种事情,也是做爹娘的没教好啊,王翰林在肚内思量儿女的教育问题,嘴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柳氏在屏风后头接话,说:“恭喜亲家。明日让英华去府上给令爱添妆。”
梅大人苦笑着拱拱手,就告辞。
王翰林送他们到大门外,回来和夫人说:“梅家就这样把女儿嫁出去了?”
柳氏冷笑道:“梅十五娘这一闹,就把你两个最出挑的学生的前程耽误了。梅亲家想要四郎一举得进士都想了多少年了?再说梅家子侄极少还有十来二十个要你拉拨,你说他是要全族子侄的前程,还是要由着女儿的性子闹得梅李两家名声扫地?”
“这!”王翰林想得通道理,感情上却很难接受亲家的选择,沉默了半晌,才道:“梅十五娘和慎之的事儿,还是没闹清楚啊。”
“闹不清楚了。”柳三娘道:“府学藏守门的,府学和女学守门的,梅十五住的那排屋子的使女,李知远在府学住的那屋子的仆役,三个月前都死光了,连跟着梅十五去住校的两个使女,都在回曲池之前病死了,相关人等,一个活口没留。”
王翰林愣住了,立刻,他就反应过来,“这事不是咱们女婿做的!要是他,前年和英华定亲时他就得动手。”
“明显嫁祸。”柳氏长吐一口气,扶着王翰林,欣慰的说:“梅家把她嫁的远远的,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英华信李知远,他们成亲之后,两口子还能和气过日。”
王翰林搂着妻子的肩,轻轻拍她的背,安慰她:“别多想了,没事了。死无对证,李亲家也没那么傻会认帐,此事也没几个人知道,女儿心里也没疙瘩,等李知远来家,咱们准备嫁女儿吧。”
王家老两口是一条心准备嫁女儿。李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