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春山居-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陈小姐都有点不好意思,没结婚的女孩儿们私下里说说嫁娶没什么的,当着已婚的妇人面说这个,多少有点尴尬。
梅小姐把面孔一板,正打算说她嫂嫂问的不合适。王瑶华已经开呛:“你们年纪也不小了,都说了说亲的年纪。说不定你们未来的丈夫就在三省草堂里,你们没事早上来晃一圈,晚上来晃一圈,是怕男方不肯央媒去说亲呢,还是怕你们未来的丈夫面子太多太重扛不动,要帮人家多丢几张脸?”
这话连梅小姐都捎进去一起骂了。梅小姐小脸涨的通红。她嫂嫂自从嫁过来一句重话都没说过她,今天这个话,太伤人了有没有?
“女孩儿就是再急着嫁人,也要自己尊重,没有人家不表态,自家天天往男人面前凑的。”王瑶华把嫂子的威风摆到十成十,冷笑几声才道:“你们亲戚李家的芳歌小姐听说今天要定亲了。杨家八郎是不错,也算是她自家挑的女婿,她挑个皇后的姐姐做婆婆,还能让婆婆亲自上她家提亲,这是她的本事。你们就该学一学她,学不到人家的本事就骂人家贪慕虚荣,还真不晓得害臊。”又指着梅小姐说:“你少和这种二百五一块玩,有空把《女训》都抄几遍。”
卧槽,当着面就骂人二百五,王家大娘子比二娘子还泼辣啊。陈家小姐们没二话,一个接一个出去了。梅十五娘气的浑身发抖,好半天才挤出词儿来骂嫂子:“泼妇!”
“能拦住你不跟那几个傻乎乎的姑娘来往,你骂一百遍都成。”王家大娘子家传的不和别扭人生气,对着几乎要哭出来的小姑子笑道:“她们是没有陪妆找不到好婆家要自己出头,你呢?我们梅家亲戚遍地,你的嫁妆早就备好了,你跟着她们一块混,是怕自己太早嫁出去吗?”
“我的亲事,不用你操心。”梅十五娘冷笑,“你还是叫你妹妹管好她自己吧,她一个定了亲的,没羞没臊跟着一群男人在外头跑,她也是怕太早嫁出去吗?”
“王家的女儿轮不到你管。”王瑶华也冷笑:“梅家的女儿,我乐意管你叫贤惠,我不乐意管你叫大度。前头你跟我妹妹说的那些话,我还没跟你算帐呢。托王家给你说亲,是我婆婆叮嘱的,家书也是当着她老人家的面写的。你便是不肯让亲戚给你说亲,你自家有心上人,你就该早跟婆婆说清楚,叫你心上人上咱们家提亲。”王瑶华狠狠啐她,“你半路上拦着英华和她说你的亲事不消王家费心是什么意思?你不和你亲妈说,也不和我说,你冒冒然跑去和英华说,你的亲事和英华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梅十五娘声音小的只有她自己能听见。
“梅十五我告诉你。”王瑶华笑道:“你的亲事我不会让王家沾手,曲池一府青年才俊三省草堂占了一半,就你这几天跟着陈家女孩儿瞎胡闹,看三省草堂有谁家敢招惹你。你想嫁谁,你自己慢慢去寻摸吧。”
“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赢家。”梅十五娘也笑了,吸一口气,斗志满满对着嫂嫂微微一笑,“我出门一趟。”
王瑶华掉头就走,抢在梅十五娘前面一步走到停在院子里的马车边吩咐:“这几天我不用车了,你赶车回王家去罢。”
那个车夫瞧了一眼梅十五娘,二话没说拉着牲口走了。瑶华笑嘻嘻对梅十五娘道:“慢慢走着去吧你。路上注意别被男人冲撞了。”

128李大人才是真土豪
梅家只有姑嫂两个;女孩儿到了年纪没婆家都要吵架;陈家几房在一块住着,更乱。到年纪还没有婆家的女孩儿,旧年就能凑八个出来;今年算一算;除去嫁给张文才的淑琴;只有陈大舅的女儿淑惠春天的时候嫁给守义的一个同窗,剩下的,都在家里蹲呢。
陈家的田产翻倍,挑亲家的条件自然往上抬了抬;但是女孩儿们的嫁妆并没有相应增加,说亲就更为难了。淑琴当初是陈家最不出挑的一个,她嫁的男人长相很好;婆婆虽然跟公公和离了,但是婆婆娘家有个翰林舅舅拉扯她们家过日子。
虽然淑琴奉着婆婆在府城租房住,但是王翰林家也没少往她们家送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都是好的,嫡亲儿三口吃用不完,只淑琴这一年捎回娘家的衣料,就替她亲妹子淑苹攒下两箱子嫁衣。有翰林舅舅拉扯,张文才又是真用功读书的,将来似李家姑丈那样考进士做官指日可待。淑琴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一块过苦日子不难,一块过苦日子的中间有一个突然过起好日子,剩下的再过苦日子就不好挨了。有淑琴这个最不出挑的衬着,就是偶有人家不挑陪嫁去那几房说亲,休说女孩儿,做丈母娘的拿淑琴的丈夫做尺子一卡,都看不上人家。
从前李家在任上,陈夫人一年四节也使人捎礼物回来,她早年过的穷日子,晓得穷人们随礼的苦,和亲戚们来往,都是严格照着亲戚们家境送的礼,所以从前娘家也不晓得李家多有钱。
陈家后宅妇人只说大姑太太嫁的好,苦守十几二十年过上好日子了,对于陈夫人过的好日子也没太多想像。自从大姑太太一家回到府城居住,常和娘家走动。陈家的女人们到李家去过几次,都淡定不起来。为何?
李知府是个狠人。知府三年一任,连任的不多,特别是治地富庶,你本事差点后台小点,一年半载就能被人弄走。泉州是天下有数的大城,光府城就有十万户,又是下南洋最主要的港口,一年的商业税能顶全国十分之一的税收。这样一个肥得淌油的地方,李大人他足足做了二十年的知府啊,他一个人守着油缸捞油吃,谁也没能把他搬走,这得多大的能耐。
李家有钱,而且是相当相当的有钱,陈夫人过日子吧,虽然她自己觉得她很节省,也很低调,架不住底子厚钱多啊。陈夫人觉得女儿该学琴,李大人也没多买,就买了两把古琴,一把叫焦尾,一把叫绿绮。这两把名琴姑且不论真假,反正李大人是拿买真货的价钱买下来的。芳歌弹不好琴,这两把琴就挂墙上积灰。
千古名琴挂!墙!上!叫卓文君和蔡文姬她老子情何以堪哟。其实这种土豪作风气气古人也就算了,陈家内宅的女人过惯了简朴日子,乍一遇李家这种低调厚实的土豪作风,实打实的被熏坏了。
陈家的女人是看不出焦尾和绿绮值多少钱,然芳歌那个绣房就已经明晃晃很扎人眼睛。不论绣好的衣料价值,只看那些还没有绣的料子,一架一架摆的,全是市面上最贵的。这样的衣料曲池府乡绅人家买几块给女儿做一身嫁衣都很难得,在芳歌绣房里,不是论块数,是论架堆。也只有英华那种同样是土豪人家出身的女孩儿,到芳歌绣房里觉得没什么好东西。陈家的舅母和表姐妹们,去一回芳歌那里,眼睛都要瞎一回。
从前都是一样穷,大姑老爷做了二十来年的官,大姑太太就有钱成那个样子,连妾生的女孩儿,都过的那样好,房中值钱的衣料成千上万。可是大姑奶奶嫡亲的侄女儿们,一人只得姑奶奶几十两银子做嫁妆,女孩儿们因为嫁妆少,到现在还嫁不出去。陈家小姐们是亲侄女反而靠后,芳歌跟姑太太其实没什么关系,光她房里那些衣料,折变折变都够陈家女孩儿一人弄一副体面嫁妆了。舅太太们嘴上不敢说,心里酸的都不行。
起先陈夫人有意在娘家娶个儿媳妇,给了陈家很大的期望,可惜半道上让王翰林家的女儿截走了。给了人家大希望又让人家失望,陈家女人们看王家二娘子不顺眼是天地经义的事。就是陈夫人自家也觉得补给侄女们一人一份小陪嫁有点过意不去,再加上娘家侄子确实拿得出手,所以她又有意把芳歌嫁回娘家去。
陈夫人并没有明说什么,平常和娘家人相处略微流露出点意思。陈家女人激动的不行,往庸俗了说,陈夫人这不是嫁女儿回娘家,这是送金山回娘家。
陈家几房虽然分了家,但是分家是为了避税,并不是因为处不来过不下去。陈家女人们各有各的算计,男人们还是相当团结顾大局的,要不然旧年陈大舅也办不到带八个女孩儿组团去涮表哥。
不管芳歌这座金山落到哪一房,那一房肯定起来了,拉拨剩下的几房是天经地义的事。陈家的男人们都指望陈守义和陈守拙科举得官让陈家兴旺发达,但是陈家的女人们都觉得人还是要现实点,科举得官不如娶个财女来家更能改变家庭现在的困境。
天晓得守义守拙什么时候才能考得上进士做官,女孩儿再在家里留一二年就真的嫁不掉了好吗?哪房都有女儿到出嫁的年纪,陈家的女人们分外盼望这门亲事可以实现。
结果,这一回又让人截胡了。早上莫氏陪二婶送鱼胙到姑太太家去,看见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