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事-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玉馨是大房的客人,所以三个姑娘碰头的地方当然是在大房的院子里。从朱心瑜嫁出去之后,她的住处就空了下来,收拾一下,倒是正好当间书房使。
朱明娟一进屋,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这间屋子可没有她住的屋子敞亮,更没有她的屋子那么精致雅洁。再一看用的纸笔墨砚,也都是粗制家伙,心里就老大不情愿。
“这纸那么粗,写字多不顺手哪,我那儿有上好的玉版纸和松烟墨,让人去取了来咱们用吧。”
朱慧萍眉一挑就想顶回去,张玉馨适时的插了一句,笑着说:“没事儿,又不是正经写贴子登账本什么的,用这纸先练着,写坏了也不心疼。”
她都这样说了,朱明娟也不好太明着嫌弃,朱慧萍也就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三个人磕磕绊绊,幸好有张玉馨在,倒也勉强算是融洽的过了大半天。朱明娟发觉朱慧萍原来也挺聪明,张玉馨教她认的字,只教一遍她居然就会了。朱慧萍也发现朱明娟人是骄傲了一点,但是心地也不算坏,还指点她拿笔写字的姿势。改了个姿势,果然写起来更顺手了,好象字写的也比原先好看些。
等过了午朱明娟回去了,朱慧萍和张玉馨又在一块儿消磨了半个下午。
朱慧萍心中对她很是感激,看着张玉馨的样子,忽然觉得有点奇妙的熟悉的感觉。
当然,她以前没见过张玉馨。
她再琢磨了半天,才琢磨出点味道来。
张玉馨其实有点儿象四嫂。
长得当然不象,张玉馨是典型的北方姑娘,鹅蛋脸,浓眉大眼的。四嫂子却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生得娇小玲珑,比朱慧萍矮了大半头。
是说话,举止……反正都让人觉得挺舒服,挺象的。
张玉馨正跟她讲着:“这个字是盏……你想什么呢?”
朱慧萍顺口就说了出来:“我觉得你有点儿象我四嫂。”
“四少奶奶?”张玉馨想了想——前一天也见过,只是没怎么说过话,还收了人家一对镯子人的见面礼的。看着是个挺和气的人,不过姑母不太喜欢她,总觉得她出身低。
张玉馨想到自己身上,也有些微微出神。
她的处境,倒是和这位四表嫂有些象。
她的夫家也是宦官人家,相比之下,自家祖父虽然也曾经做过三品高官,二舅舅三舅舅也还在任上,可是自家这一房毕竟是没落了。自己嫁进去,会不会被婆家人嫌弃出身?
出了朱明娟的院子,张玉馨带着丫鬟回客院儿去。在屋里坐了半天,腰有些酸,脖子也有点儿酸疼,索性放慢了步子,想慢慢走一走。天已经冷了起来,花凋叶落,看起来一片肃杀。
“表妹怎么在这儿?”
玉馨回过头来,见是朱慕贤,笑着说:“从三姑娘那儿出来,正要回屋去。表哥这是刚回家?”
朱慕贤衣裳还没换过,翰林都是一身浅绿的官服,腰间系着石青的腰带,脚下是一双青缎粉底的官靴,看起来真如玉树临风,卓尔不凡。
张玉馨心说,表哥这样的才貌,又前程远大,难怪于家表姐对他念念不忘,缠着不肯放手。
朱慕贤笑着一指桃缘居:“都到了门口了,进去坐坐吧,你表嫂家里捎来的茶叶可好着呢,不尝可惜了。”
张玉馨看了一眼桃缘居的门——门前的匾是表哥亲手写的,匾也不是一般样式,不是长的方的上过漆的。只是一块本色的木板上面镌着桃缘居三个字,上面的墨色看起来十分淡雅。
一看就给一种很温馨的,很亲近的感觉。
“好,那我就叨扰了。”
一进院子就能听见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听得人心都软了。有个丫鬟迎上来,笑着说:“少爷回来了,表姑娘好。”
张玉馨笑着说:“我来讨表嫂的好茶吃。”
又林笑着让她到西间坐。张玉馨一进屋就能闻见一股淡淡的甜甜的香。这香气十分动人,让人觉得柔且暖,并是不一般的熏香、香料的气味。
“嫂子这屋里用的什么香啊?”
“哦,因为有孩子,所以一般的香料都不敢用,就是用水果香熏熏屋子。”
张玉馨由衷地说:“表嫂这屋子收拾得真好。”
“哪儿啊,以前还有心思弄弄,自打有了孩子,一心就围着他转了,这些事儿都顾不上了。来,尝尝这茶。”
茶当然是好茶,不过张玉馨更注意到表哥表嫂之间那种亲密自然的气氛。她见过自家父母、哥嫂、还有一些亲戚故交家那些夫妻们的相处,大多都是相敬如宾,相互间客客气气的。
但是表哥和表嫂之间不大一样。虽然他们也没有什么亲密的举止,说的话也就是一般的回来啦,累了么,给你留了点心之类的家常话,可是他们眉梢眼底,举手抬足之间透出来的那股子甜意,是她在别人身上没有见过的。
看来姑母的想法是一回事,但是表哥自己对表嫂是很满意的,两人间这种情形,应该就叫做恩爱了吧?
她心里有些微的羡慕。
要是她和将来的丈夫,相处得也能象表哥和表嫂这样,她也就没有什么别的所求了。
就算婆婆苛刻些,家里事情烦难些,可是只要夫妻齐心,那就没什么过不去的难关。
可是这样的事情,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吧?
她在桃缘居待了一会儿,还抱了下原哥。告辞的时候,又林还给她带了两样果子,一包茶叶,十分细心周到。
——————————————
今天又听朋友诉苦来着。。咳,好耽误时间,而且打断思路。。。汗。


第二百四十四章

张夫人和张玉馨说起朱家的事情来,难免提到于佩芸和朱慕贤过去的事情。
“这事儿是你姑母办岔了。要是早有让他们结亲的心思,就该早早替他们把这件亲事定下来,也省了朱家一出事,于家就变了一番面孔。要是不打这个主意,就不该放他们从小在一块儿长大,天天在一处厮混,弄得两人的名声都受影响了。要不是这个原因,当初你姑母也能在京里给你四表哥寻门亲事,用不着那么远到于江去娶个儿媳妇回来。”
“可是四表嫂人很不错。”
“是啊,我也看出来了。听说家里不是一般殷实,陪嫁抵得上半个朱家的家底,在家做姑娘的时候请过官学的女先生教导过两年,规矩进退一丝儿不错。你姑母总觉得娶了个商户人家的闺女,失了面子。可是依我看哪,这面子不当吃穿,这个小儿媳妇她娶的很是实惠。教养不差,陪嫁丰厚,你四表哥又是懂得惜福的,将来有得福享。要是当时在京里娶,也就是个破落户穷京官的闺女,教养是谈不上,更没什么家底儿。有了面子风光,日子过得就拮据了。”
张玉馨想了想:“是,四表嫂虽然没穿金戴银的,可是她墙上挂着一张刘渤真的山居图,架子上还有一个陆窑的五彩花鸟盘,虽然都不起眼,可都不是一般的东西。”
“那东西,给不识货的人也认不出来。”张夫人言下之意,是有人很不识货。
张玉馨不能说长辈不是,可是她懂得她娘的意思。
大奶母就不象是识货的人。最起码,四表嫂的好处她们刚来几天的人都瞧出来了。大姑母却一直视而不见。
“你姑母也不是那样不识货的人,但是婆媳哪——”张夫人叹口气。
婆媳就是天生的仇人,两只眼只能看到对方的短处。若是换了别人家的姑娘,别人家的媳妇,这么个品貌。这么份儿嫁妆,大太太怕不得赞不绝口羡慕得眼红才是。可是对自家的媳妇……
当然了,这世上做媳妇的都不容易。得熬许多年呢。大太太是命好的,一直没受过婆婆的气,只是现在和老太太一起住着就百般的不遂意。觉得有人压在头上挺不直腰杆了。她也不想想。就朱大老爷那个脾性,要是没有长辈在头上压着,不定多出格的事都做出来了。
可就算是娘家人,有些话也是不能劝的。就算劝了也是白劝,听不进去的。
张夫人来京城可不是来管小姑子的家事的,她一边打理自家宅院预备搬出去——现在暂住可以,总不能女儿也在朱家发嫁吧?天底下也没有这个道理,她们姓张又不姓朱。另外就是宅子一弄好。就把于佩芸也接过去住,省得她在外头不省心。张夫人可不象大太太那么心软,拎不清。于佩芸在外面多住一日。名声就更坏了一分。除了大太太,谁还能放心这样的女人进自已家的门?张夫人已经开始盘算着给于佩芸寻个什么样的夫家了。不能找太远的。自家附近的合适的人家并不是很多。首先于佩芸就是嫁过一次的人了,再加上她那个脾气性格——太好的想都不要想。找个老实的能容得下她的,大不了自己多贴她点嫁妆傍身,下半辈子让她平平安安过了也就对得起她去世的娘了。
张夫人比两个小姑子年纪大了许多,说是小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