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第1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942—1944年,物价每年上涨约237%;1945年仅1月到8月,价格就上涨了251%。就金融方面而论,政府发行了空前数额的新钞票,以满足一系列猛增的新支出——在1945年1月与8月之间,流通的法币总额增至三倍。增加开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人在中国的存在日增。它在中国的兵力,从1942年末的1255人增加到1945年1月的32956人,以及1945年8月的60369人。这些军队不得不主要由地方经济供应,并且是按大多数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消费水平。1944年年中,孔祥熙抱怨:“在中国,你们的孩子们每天需要6只鸡蛋,而现在减为4只。但是,你们每天吃1磅牛肉……为了供应肉食,我们把耕牛拿来给你们吃……很快将没有任何牲畜留下来帮助农夫们耕种他们的田地了。”①确实,在中国的一个美国士兵的费用,高达500个中国士兵的费用。此外,决定修建4个供远程B29轰炸机使用的大型空军基地和3个战斗机的简易机场,全部于1944年6月完成,这导致更庞大的开支。从1944年11月至1945年5月,美国人存在的月费用从1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回想起来,很清楚,从美国增加在中国的作用中取得的军事利益——特别是B29的行动,它在战争期间发动了不过20次空袭——与加在中国虚弱经济的财政损失相比,远远得不偿失。①中国用于美国军队的开支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以下事实可以看出: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半里,这笔开支足足等于新发行货币的53%。然而,国民政府本身的开支也在急剧增长,这大部分是因美国人的建议而发起的改革的结果。例如中国军队的39个师,为了现代化、训练、医疗和改善伙食被挑选了出来。政府官员和教员的薪俸在1944年晚些时候提高了——虽然这只能稍稍缓解他们的困难。同时新创办的战时生产局的开支和贷款,虽然只占政府总支出的约7%,但在1945年上半年也推动物价持续上升。到战争结束时,平均零售物价指数高出1937年7月2600倍。
并非社会的各个部分都同等地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一小撮囤积居奇者、投机商和贪官污吏获得了大量财富。有些群体如地主和产业工人,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时间内生活较好。但大多数民众逐步降低到勉强能维持生活的水平,甚至低于这个水平。表11表明了国民党中国几个收入群体购买力的变化,虽然这并不精确反映他们的相对生活水准。例如,由于歉收、增税和加租以及兵役和劳役的负担,大多数农民生活得比表上所表明的贫困得多。②另一方面,士兵、官员和教授等政府雇员,并不完全像表中所表明的那样生活得那么坏,因为他们受到廉价的食物和住房这类形式的补助。
几个收入群体货币收入的购买力指数
表11 1937—1945年
资料来源:
a。1937—1942年的指数引自汪荫元:《四川战时物价与各级人民之购买力》,《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15日),第263页;1943—1945年的指数是6月份比率(工薪/生活费用),《经济史实》第22卷第177期(1943年7月),第34卷第479期(1944年7月),第46卷第701期(1945年7月)。
b。汪荫元:《四川战时物价与各级人民之购买力》,第263页。
c。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63页。
d。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63—64页。
e。周舜莘:《中国的通货膨胀》,第243页。
通货膨胀对官员和士兵生活水平的损害,影响了政府的活力。早在1940年,官员工资的购买力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大约1/5。到1943年,实际工资跌落到1937年的1/10。虽然他们的境况因为每个月有米、食油等津贴而有所缓解,但官员们经常生活在——用张嘉璈的话说——“赤贫”之中。①单身汉靠他们的薪俸几乎不能生活;有家眷的官员困于个人处境,变得绝望起来。有些人从事第二职业;许多人贪污腐化。
贪污腐化非常明显。高级官员们携带衣着华丽的女士,坐在由司机驾驶的汽车里,穿越燃料短缺的重庆的街道奔驰;他们购买了从国外走私来的香水、香烟、柑桔、黄油及其他奢侈品;他们在奢华、丰盛的宴会上用餐。当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腐化。一些人勇敢地忍受了营养不良,并眼看家人健康下降。不过,许多人经不起诱惑,因为当他们的上司大肆挥霍时,文过饰非是容易的。
通货膨胀同样破坏了学生和知识分子们的安宁。书本很少,科学设备稀缺。学生们住在光照不足,不供暖的宿舍里,他们的床就像船上的铺位那样挤在一起。教职员经常与他们同事的家庭挤在一起。肉类和油脂从他们的饮食中消失了;有些人难得一天吃两餐。在学术团体里,营养不良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在战争后期,据《大公报》报道,教员和学生双方都生活在“饿死的边缘”,“处于可以想象到的最悲惨的境地”。①健康水平下降,疟疾和肺结核是常见的。为了补充他们菲薄的收入,许多教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学任教,出卖珍藏的书籍和艺术品,或镌刻图章和挥毫作书以供出售。他们的教学质量受损,而他们对政府的幻灭感上升了。②政府确实力图缓解官员们和在公立大学授课的教授们的经济窘境,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津贴、廉价的住房,和各种人为的低价供应的日用必需品。米一度以每斤0。10元售给政府雇员,而在公开的市场上米价为5。00元。但是,政府迟迟不同意很有意义的工资增长,因为那样将扩大预算。在1943年,如果官员们的实际工资提高到战前水平,政府开支将增长约300%。到1944年,在官僚机构和军队内不满情绪高涨,工资才得以激增——太少也太晚了,因为当时物价上涨正如脱缰之马。官僚机构和军队的道德败坏,一直延续到1949年。
① 零售价格的年上涨率为:1938年,49%;1939年,83%;1940年,124%;1941 年,173%,1942年,235%,1943年,245%;1944年,231%;1945年1— 8月,251%。关于通货膨胀的主要的第二手资料是: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 与通货膨胀,1937—1945年》;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周舜莘:《中国的 通货膨胀,1937—1949年》。
① 易劳逸:《矛盾关系面面观》,第275—284页。
①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144页;又见杨格:《中国战时的财政与通货膨 胀》,第25—26页;关于田赋,见易劳逸:《失败的根源》,第45—70页。
① 杨格:《中国与援助者》,第291、234—235页。关于军队人数,见罗曼努斯 和森德兰:《史迪威赴华使命》,第267页;《中缅印战区的时机消失》,第258 页。
① 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货膨胀》,第272—273页;杨格:《中国与援助 者》,第290页;罗曼努斯和森德兰:《史迪威指挥问题》,第115页;《美国 对外关系:1944年》,第6卷,第906—907页。
② 易劳逸:《失败的根源》,第66-70页。
①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64页。
① 《大公报》(重庆),1945年3月19日,第2版(社论);同上,1945年4月13 日,第2版(社论)。
② 董显光编:《抗战七年以后的中国》,第112—113页;杨格:《中国的战时财 政与通货膨胀》,第323页。关于结核病的发生率,一份共产党的资料报道说: 1945年X光检查表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一所最受优待的大学——教职 员中足有43%的人染上这种疾病。13%的男学生和5。6%的女学生也染上这 种疾病。《新华日报》,1945年2月20日。这篇报道无疑需要核实。
工业部门
自由中国的战时工业,是在很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争爆发时,将成为中国非沦陷区的地域——约占国土的3/4——能够自夸的仅有大约全国工厂的6%,产业工人的7%,工业总投资的4%,电力的4%。①但是,在战争的前几年,国民党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消费需求,尤其是政府和军队的消费需求,已经增长的内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为工业产品开辟了一个几乎不能满足的市场。直到1940年,食品价格远远落在工业品后面,使工资保持低廉而利润幅度高。在1942年3月滇缅公路被封闭前,购买急需的机器、备件和进口原料,尽管困难和奇贵,但仍是可能的。②这些有利因素导致1943年以前新的工厂与日俱增(见表12),而工业生产量在1938年至1945年之间几乎增长到四倍。
尽管有这样的增长,工业生产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