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吃货驯夫-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氏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说:“依兰香的脾气,不会开玩笑,肯定是有什么大事。”

林二郎嘀咕道:“这可是怎么说的?咱们是良民,好好地过着自己日子,可别搅到什么是非里去啊!”

秦氏收起银票,说:“这会儿已经晌午了,先歇歇晌吧。下午我去兑钱,随后去买布,你在家里看着妞妞。”

“那你可要小心些,可别再遇着城守府里的人。”林二郎嘱咐道。

秦氏安慰他:“我去常买东西的那家绸布店——我是常替人做针线活儿的,就说有人托我做几床被子,谁能起疑?”

林二郎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同意了。

吃过午饭,秦氏出了门。

林二郎和妞妞在家里等了很久。直到林妞妞喝了两回水,尿了两回炕,秦氏才回来。

这时候,林妞妞已经肚得前心贴后背了,恨不能快点儿拜倒在“乳神”的神乳之下,吃个痛快。

“妈——妈——”林妞妞冲着秦氏学小羊叫。

可是秦氏却没有立即给妞妞喂奶。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她还带回来一位客人,她要先招呼客人。

其实这位客人也不是外人,他是邻居孙大叔家的儿子,叫孙有财,人家是帮她拎东西回来的。

孙有财是绸布店里的出关师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采购货物的业务经理。他时常要去南方为东家办货。他这次过来,是帮秦氏把布匹和棉花送过来的。

秦氏买了一匹半的棉布,三十斤棉花,一个人确实拿不动。

林二郎抱着孩子从屋里迎了出来。他把孩子交给秦氏,从孙有财手里把东西接过来,拎到他们家西屋炕上。

林二郎家的生活虽然清贫,家里的住房却不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一座小院,三间青砖大瓦房,东边有一间耳房,西边还有两间厢房。这样的住房条件,在梁州城的平民百姓阶层里,算是上等了。

林二郎把孙有财让到东屋去喝水。他对孙有财说:“有财兄弟,让你受累了。”

孙有财说:“林二哥,跟我还客气啥?我不在家的时候,不都是你和嫂子帮我照顾着老人?”

“远亲不如近邻嘛——你别说我们照顾大叔和婶子,大叔和婶子还常帮我们看孩子呢!”秦氏在旁边笑着插言道。

秦氏平日和众邻里关系甚好,尤其是东邻的孙大婶和西邻的赵大娘。邻居们经常互相串个门、聊个天。有时还隔着墙头互通有无——你送我两个新蒸的枣糕,我送你一把刚采的香椿芽,等等。

秦氏把妞妞放到炕上,给孙有财倒了碗水。

孙有财也不跟他们客气,端着碗喝了起来。他说他明天一早又要出门,家里的事情还要请二郎夫妇多照应。二郎夫妇满口答应了。

孙有财没有久坐,因为他还要回家收拾行礼,喝完水就离开了。

**************

新书还瘦,需要照顾。求收藏,求推荐票啦~

 第4章 “胡八斗”



送孙有财出了院门,二郎夫妇重回屋中。

秦氏说,刚刚她在钱庄等着兑钱,耽搁了些时间。因为人家钱庄的人要把银票辨明真伪,才给兑换成铜钱。此时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粮铺恐怕早就关门了。于是秦氏跟丈夫商量,明天再去买粮食。

一夜无话。

第二天吃过早饭,秦氏把剩下的钱交给丈夫,让他去买粮食。

林二郎数数剩下的铜钱,还有一贯多,约合一千三百多文。

“你表妹有没有说,让你买哪样粮食?”林二郎问,又说,“如果买精米,这些钱买不了几升;如果是买玉米,倒是能买两石。”

“你看着买吧,买一袋麦子,再买一袋玉米。就说是掺着使,做烧饼用。别人也不会起疑。”秦氏说。

林二郎答应,拿着盛粮的口袋,推着独轮小车出了家门。

林二郎买面,跟秦氏买布一样,也有他自己固定的关系户。他常去的那家粮铺,老板姓胡,人送外号“胡八斗”。

这并不是形容此人才高八斗,而是说他经常给人小份量,八斗粮食能给量成十斗。

不过林二郎去买粮食,胡八斗还实诚些。而且因为他了解林二郎的为人,肯赊粮食给林二郎。

林二郎和胡八斗的这点儿交情,说起来有个缘故,与林二郎的对门邻居郭凤春有关。

胡八斗先前的妻子,是郭凤春的大姐。当年郭大姐活着的时候,胡八斗常去葫芦找他小舅子喝酒。

郭凤春和林二郎、孙有财三个人,是一条巷子里从小长起来的朋友,年纪差不了几岁。胡八斗来喝酒的时候,郭凤春常叫上林二郎、孙有财坐陪。于是胡八斗跟林二郎也就混熟了。

郭家开着粮铺,日子过得不错。只可惜那位郭大姐命薄,生下儿子之后没两年,就得了个暴病没了。

郭大姐没了不满一年,胡八斗又续娶了,继妻是翡翠大街上开胭脂铺的夏家的女儿。

这位夏大姐脾气古怪,厌烦前房留下的那个孩子。胡八斗一个男人,又常顾不上家。可怜那孩子没少受屈。四周邻居看不下去,偷偷跟孩子的舅舅郭凤春告诉了。

郭凤春是个暴躁脾气,听说外甥在胡家被冷待,一下就急了。用现在的话说,叫做暴走。他跑到胡家,二话不说,就把孩子抱走了。

胡八斗听说了,追到郭家,想把孩子要回来。

郭凤春对他说:“你可以把孩子带回去,但若是被我听说你那泼妇敢虐待他,我就去烧了你的铺子;如果你今天痛快地把孩子留在我,将来他长大了我让他认祖归宗还姓胡。”

郭凤春是练过几年功夫的,打起架来七八个人不是对手。胡八斗打心里怵郭凤春。于是胡八斗留下一贯钱,把孩子留给了郭凤春。

胡八斗把孩子给了郭凤春,夏氏不反对;但是胡八斗留给了郭凤春一贯钱,夏氏可是反了天。

两口子干了三天仗,最后还是胡八斗服了软。他跑去葫芦巷,想把钱要回来。哪知来到郭家一看,大门紧锁,郭家已空无一人。原来,郭家只剩郭凤春一人,他在京城镖局找了差使,索性带着孩子去了京城。

胡八斗空手而归,又被夏氏敲打了一番。

这件事,邻居们没有不知道的。人人拿这件事当笑话说,还编了个歇后语,说“胡八斗遇到河东狮——抖(斗)不起来了”。

林二郎推着独轮车,穿过翡翠大街,来到大街尽头的胡家粮铺。

胡八斗刚刚打开门做生意。只见他睡眼惺松,身上还带着宿醉的酒臭,便知他昨夜肯定又去跟狐朋狗友喝酒了。

林二郎听人说,胡八斗近几年偏好杯中之物,即使没有朋友相相约,也几乎是顿顿不离酒。用酒鬼们的话说,那就是“早餐喝酒为了提神,午餐喝酒为了消化,晚餐喝酒为了催眠。”

林二郎摇摇头,对胡八斗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敢苟同。

不过他还是热情地跟胡八斗打招呼:“胡大哥,生意兴隆啊。”说着,他把推车贴着店铺的墙放下。

“哟,林老弟啊——”胡八斗一边摘门板,一边跟林二郎说话,“今儿没去卖烧饼啊?”

“没去,来你这儿买两袋子粮食。”林二郎帮胡八斗把门板摘下来,放到店铺里头。

走进店铺,刚把门板放好,忽然一个五六大的小男孩从后门跑进店来,欢叫着,冲向大街。

紧接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从后面追了出来。她披散着头发,衣襟也半开着。看到林二郎在店里,她楞了一楞,但是脚下却没有停。她几步追上小男孩,一把将孩子拎起来,在孩子屁股上狠拍了两下,随后抱着回后院了。

接下来就听到后院里有孩子的哭闹声,还有那妇人的咒骂声:“一个个的,都是讨债鬼,大清早就不让人消停!”

林二郎认识那妇人,那便是夏氏,那个男孩是夏氏后来生的儿子。

淘气出格的孩子、河东狮一样的老婆,林二郎对胡八斗的人生充满了同情——换成谁遇到这两样,也会变成醉鬼啊!

不过看胡八斗这样子,似乎已经很适应了,他对后院的声音充耳不闻。

胡八斗给林二郎称好粮食,共是一袋麦子,一袋玉米,收了林二郎一千一百文,还剩下二百文。林二郎把剩下的铜钱放到钱袋里,别在腰间。随后开始搬粮食。

胡八斗奇怪,林二郎怎么忽然有这么多钱,一下买这么多粮食。他问:“二郎,从哪儿发了财?莫非你哥哥周济你了?”

林二郎憨憨地笑笑,不置可否。

胡八斗见林二郎没否认,以为真是二郎的哥哥借钱给二郎钱了。他继续说道:“二郎,我早跟你说过——别看你哥住乡下,可他是大财主,你就应该让他周济一下你。”

林二郎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他扛了粮食向外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