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是在阎文应的指引下,小公主俯身谢恩。叩拜后,她转身面向席下的人们。妃嫔、朝臣正热情洋溢地向赵祯和公主道贺。闵昭容见状颇有些不甘心,因为她是席间才学最为出众的妃嫔,故将话题引到了读书识字上,不料赵祯兴之所至,竟然下令玉安跟随二位皇子去资善堂读书。
说这话时,赵祯神情依然宁静,看闵昭容的眼光亦温情脉脉,可他的笑容却未上眉梢,仅在嘴角逗留,这和他适才的开怀是不同的,似乎有一张柔软的面具掩藏了他内心的不悦。这是小公主第一次见识赵祯的处世之道。
赵晚,玉安,自己终于有名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谎言竟然为她换来了荣耀,她试探着昂起头,却看到不远处那位穿着藏青长袍的少年公子,正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她。有几次他欲从座位上站起来,都被身旁的哥哥拉住了。
良辰美景,无论宫廷民间,都少不了曲水流觞,投壶射覆。三响礼炮后,酒宴开张,皇帝会赋诗并出题或拟定游戏规则,皇子公主和亲贵大臣不论等级,一起参赛,优胜者将获得嘉奖,落败者自罚三杯。帝后裁判历来公正,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未等开宴便搜索枯肠,苦想咏月佳句。
礼炮像流星划过天际。清风徐来,金水河汩汩注入镜湖,水面微波粼粼,满河宫灯。赵祯起身走到湖畔的望归台,诗意正浓,吟道:“晴旭辉辉苑籞开,氤氲花气好风来。游丝娟絮萦行仗,堕蕊飘香入酒杯。鱼跃文波时拨刺,莺留深树久徘徊。青春朝野方无事,故许游观近侍陪。①”
赵祯的话音落下,湖畔便涌起掌声。从澶渊之盟以来,宋辽边境相对安宁,但党项李元昊却十分活跃,朝野一直担心赵祯会一改祖制,大举兴兵,如若那样,大宋朝目前蓬勃发展的工商耕织都会受到阻碍。此时一句“青春朝野方无事”让群臣放下了长久悬着的心。
赵祯出题为“花间酒”,参赛者做诗两句,下一个人以上一个人尾字做首传递下去。对仗平仄工整却有意蕴深刻者胜出。
“赵昕,你先来。”赵祯的目光投向二皇子,看不出他脸上什么表情。
“既然太子哥哥随大将军公务去了,我就来替哥哥开这个头。”二皇子领命后,起身走近湖边,思忖后道:“寒潭饮露宿中秋,花间半盏兴意稠。”
众人立刻窃窃私语。二皇子这两句看似平平,却起了一个窄韵,要续好实在不易。
四皇子随即微微一笑,续道:“愁肠未解千杯醉,忧劳不计万事休。”
众人哗然。这两句诗用坐食俸禄、终日悲天悯人之辈衬托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的圣贤,不但褒奖了列位朝臣,还呼应了赵祯的诗,一举两得。
大臣一时没有接句,直到一个清脆的声音从高家的席间传来。子泫用竹筷轻敲杯盏一下后道:“修戈立戟烽火月,勤礼废兵太平舟。”
“好!”席间有人道,“月在天,舟在水。修戈立戟始有天朝基业,顺水行舟才得盛世太平。”连皇后也忍不住夸赞,“高家二公子年纪轻轻,却能够参透治国之策,将来必成大器。”
子泫起身拜道:“陛下、娘娘过奖了。”
这时,席间响起脆生生的声音,“子泫哥哥的诗,有我姐姐一半的功劳。”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竟是梅昭仪的小侄女、翰林医官院院使梅岭海九岁的小女儿蘅冰。梅岭海的品级不够,原不在受邀之列,但梅岭海去年为皇后问诊时,他的大女儿漱雪随侍,深受皇后喜欢,皇后本想将她留在身边,但漱雪要跟随梅医官学习医术,皇后便不再勉强她入宫,却给了她宫廷养女才有的特权。
“哦?此话怎讲?”赵祯颇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小丫头。漱雪想拦蘅冰却为时已晚,只得立刻带蘅冰前来参见。漱雪年方十一,已长成了少女的模样,顾盼多姿,明眸皓齿;蘅冰才九岁,面容圆润,稍显稚嫩,眉间一点朱砂痣却非常抢眼。
施礼后,不待漱雪说话,蘅冰却答道:“适才姐姐见到天空皓月和湖中舟船,感叹月光虽好却失之遥遥,不如湖中舟楫热闹。正是她的启发,子泫哥哥才有了灵感。”
皇后微微颔首,对赵祯说:“梅家大姑娘不但出落得标致,还是一等一的聪明人物。我听说她跟随梅医官研习医术,已学完《伤寒杂病论》和《千金方》了。”
漱雪柔婉答道:“医道博大精深,漱雪不才,只略懂皮毛。”
皇后便笑道:“梅姑娘不但激起高二公子的灵感,也和高二公子一般谦和,真是叫人欢喜的一对璧人。”
赵祯和众嫔妃都赞同地点点头。漱雪的脸腾地红了,还没来得及回话,旁边的蘅冰又已经抢先说话了,“那是自然。子泫哥哥和姐姐从小就心有灵犀,将来也会结为夫妻的!并且除了《伤寒杂病论》和《千金方》,我姐姐还读过《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但凡能找到的医书,她都能过目不忘。”
小丫头不但伶牙俐齿,还护着姐姐,众人都被逗乐了。二皇子的母亲苗淑仪甚为喜欢她的俏皮,便笑问道:“那你说说,你姐姐和子泫成为夫妻,你呢?”
蘅冰慧黠一笑,“姐姐走后,我自然要留下来侍奉爹爹。即便出嫁,我也要嫁给一个厉害的人物。”
刚才忍住不笑的人也笑弯了腰。梅昭仪忙斥责蘅冰不懂规矩,赵祯却道:“娘子多虑了。朕倒是觉得二姑娘性情率真可爱,很是珍贵呢!”他又对蘅冰说:“朕记得你的话。等你将来看上了哪位王孙公子,只管告诉朕,朕给你做媒!”
接龙诗在小儿女的说笑声中告一段落。朝中重臣大都诗词书画皆工,故每年端午、中秋宴请臣僚时,赵祯常常会与众臣切磋书艺并题字赐予。往年此时赵祯早已挥笔书写他最为擅长的“飞白书”①了,这天大约为小儿女们所感染,他竟然看着诸位后生笑道:“素闻各位公子在书院精习书画,何若就此比试一场?让朕看看你们的功底。”
在座诸臣均表示赞同,嫔妃们也颇有兴致。赵祯让刑部尚书晏殊出题,昭文馆大学士张士逊和儿子张友正裁判。三炷香罢,诸子呈上作品,张氏父子共选三幅呈至御前道:“启禀陛下,这三幅字皆形神俱佳,臣难以取舍,还请圣断。”
赵祯笑盈盈地接过来,捧起其中子泫的《行路难》,念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素闻高家二公子精习小篆和浅绛山水,不想枯笔行草亦运笔流畅,洒脱而不狂放,李太白这首诗甚合朕心,当之无愧为书中第一。子泫,”他笑盈盈地看着他,“朕等着你快快长大呢!”
子泫谢恩后,赵祯又举起四皇子的《诉衷情》,指着晏殊呵呵笑道:“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赵曦学王羲之的行书是越学越像,连神韵也出来了。只是他特地题写晏卿家的词,莫不是错将你当成判官,进错庙,烧错香了?”
赵祯的一句玩笑话,将席间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语罢他又举起二皇子的书作。二皇子的书作是行草的《洞庭湖赠张丞相》。笔法遒劲苍健,书风飘逸自由,张氏父子皆默认其乃上佳之作,奈何赵祯看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却蹙眉道:“赵昕的大草连贯却失之急躁,有些冒进,莫若从楷行练起吧!”说罢便将其圈点为第三名,并为参评者分列赏赐。
席下传看时众人皆窃窃私语。二皇子此作虽仍显稚嫩,但笔势环绕瑰奇,放荡不羁,潜力在《行路难》和《诉衷情》之上,为何赵祯对高子泫和四皇子褒奖,偏偏对二皇子求全责备?不远处,苗淑仪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二皇子则冷冷一笑,眼里露出一抹嘲弄的光。
美丽的烟花升上天空,一团儿一团儿开出花儿来。公主王孙们纷纷离开座位来到湖边,指着空中的焰火和湖上的河灯,说笑着,赞叹着。
侍女捧着花盘上来了,里面是五颜六色的花枝,十分俏丽。各位妃嫔和公主即刻拥上去挑来插在头上或留在手里玩耍。蘅冰个子不够,便央求子泫帮她弄些来,子泫便三言两语哄得侍女欢心,挑了一枝桂枝和一朵墨菊分别插在漱雪和蘅冰的头上。正在这时,璎珞玩弄着发辫,蹦蹦跳跳地跑来了。子泫慌忙躲到廊柱后,却被璎珞从背后揪住,扯着他的袖子撒娇道:“子泫哥哥,我也要戴花!”
子泫立刻嘘声示意,“宝康公主,二皇子和四皇子才是你哥哥呢!何况我也没有花儿,没法给你戴啦!”
璎珞的鼻子皱起,“你休想骗我,刚刚我看见你藏了一朵在袖口里!”说罢她便伸手去抓,子泫立刻敏捷地躲开了。见璎珞气哼哼地不肯罢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