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祈鉴仍做沉思状,祈钧已经上前道:“玉安妹妹说的倒是个法子。”
祈鉴一听这话便笑着点了点头,“我就知道,玉安妹妹一定会有妙计的。”
一行人午时回到府衙,开始磋商借粮赈灾和救治瘟疫的大计。为了预防瘟疫蔓延,祈鉴已经下令关闭城门,也禁止城中百姓串访走动,更是严令军士十步一岗维持秩序。
每隔一个时辰便有死亡病例的消息传来。一行人围在府衙急商对策时,朝廷的信使到了。圣旨要求祈鉴第一时间放还赵嵩,并即刻返京,余下事务交由祈钧打理。
该来的还是来了。几个人默默相对。突然间,祈鉴头一偏,晕了过去。
这个时候,病倒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他若病了,便无须即刻返京,治水之事成功再康复,总比功亏一篑要好。治水之事祈鉴费尽心血,大家也同仇敌忾,都很配合他的行动。
因此,雍王殿下便这么“忧劳成疾”,甚至可能染上了“疫症”。信使回京复命了,祈鉴不得不成天在房里待着,但所有的事务仍由他发出指令,再由外面人秘密执行。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京城翰林医官院派来治疗瘟疫的医官行队便到了。同行三十八人,翰林医官院派来了十名医官,御药院派来了六名药官,民间征募二十余人,其中两位竟然是漱雪和蘅冰。
玉安和蘅冰对视着。子泫站在玉安的身旁,警戒地问:“你们怎么来了?”
漱雪道:“翰林医官院能抽身的医官不多,朝廷募集郎中,城中大夫听说这里疫症凶猛又缺衣少食,都不肯来。姑姑不放心祈钧,你娘又不放心你,便差我们来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粮库里的粮食越来越少,街头赈灾的粥越来越稀薄。医官们辛苦救治的很多病人,也因缺乏食物而不能痊愈。
借粮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不得已,祈钧又走了一趟。赵家仍旧坚称不放出赵嵩,不但不借粮食,还绝不善罢甘休。其他几家人见赵家不为所动,大树底下好乘凉,也没有人愿意出头。
“就算大上天,他们也不过是爹爹的臣子,何以如此嚣张?”玉安不解。
祈钧叹道:“你有所不知。先帝为表彰赵家世代功勋,曾亲赐金牌。赵家嫡系子孙活罪降等,十恶外死罪免死,他们才有恃无恐。”
知州大人也跟着叹气道:“我们派出去借粮的人回来说,各地目前自顾不暇,再这样下去,怕是非要打开城门,让他们逃荒去!”
“那怎么行。流民涌出去,瘟疫也会散播出去。为今之计唯有让他们开仓赈灾才行!”
玉安思虑一番后道:“两位哥哥身负重责,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如让我去走这一趟吧!”
知州大人已经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他们连王爷的账都不买,更不会理会公主的!”
玉安道:“待我试一试。不过,我要借二哥哥的兵符一用。”
几个人进了祈鉴的卧房,使这原本不大的房间显得有些拥挤。此刻的祈鉴虽然看似双眉紧锁,心里却已经有了主意。接下来几天他将暗中派人到城中宣扬各大户存粮的地点,待这边断了粮,流民必定结队去抢。到时官府只需睁只眼闭只眼,若事情闹大后便抓几个流民轻判了事。对于这个办法,他想不出有何破绽。
故而权衡之后他终于没肯将兵符拿出来,“玉安妹妹,赵焕目前正是嚣张的时候,此时行事万万不宜。你聪明过人,我相信你会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对策的。”
不料玉安也不坚持,而是说:“那就不劳烦二哥哥了。我暂且到赵家走访走访,看看他们是何方神圣。”
她和子泫匆匆走出府衙。两人一抬眼便见知州大人也出来了,玉安便停步问道:“大人,兵符调动的,可是地方厢军?”
知州大人答是。
“那你这里的衙役官差,是不需要兵符调动的了?”
知州大人似明白了她的用意,为难地说:“是,不过……”
“不过需要您的手谕是吗?”玉安笑着拔出手中的尚方宝剑,寒光立刻耀得人花了眼。“您看,这个够格不够格借你的衙役和官差一用?”
知州大人连忙点头,“够的,够的!下官府上府下能差遣的差役和壮丁共两百余人,不过他们没受过正规训练,吓唬吓唬人还可以,但真打起来,未必及得上赵家那些会功夫的家丁啊!”
“本公主要的就是能唬人的队伍。”玉安把宝剑插回鞘道,“且把这两百人召集起来,全部换上青瓦色的和地方军相似的服装。我今天要演一出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的戏!”
特地梳了清新婉约却并不显华贵的梅花髻,身穿一袭淡绿色衣裳,玉安看起来像寻常人家的姑娘。为了不让人生疑,她让知州在离府衙三里地的平地将人召集起来。赵家声称没有粮食,但实际上他们的粮食都囤在离府邸五里开外的仓库里,并有四五十人把守。
“刚刚我的安排,你都记下了吗?”玉安将尚方宝剑交还给了子泫。
“记住了。”子泫答道,“拂晓时分派出一百人围住赵家宅邸,名曰保护公主的安全,但为了不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也不让他们看出破绽,不可太过接近;晚上先派人假装偷袭粮库,待天亮之后便以保护粮库安全为名派一百人前去将驻守的人软禁。”
“但是,”子泫忧心问,“你让我明天凌晨才动手,你是打算今天住在赵家吗?”
玉安点点头,“是的。他们不是声称没有粮食吗?那我就非要看着他们交出粮食为止。”她恳切地望着他,目光中露出殷殷期盼,“外面就要靠你了。你要守好这两个地方,彻底封锁赵家和外面的联系。接下来的是一场心理上的恶战,你在任何时刻都要顶住压力。”
子泫点了点头,“我没有问题。不过你要多加小心。”
玉安微微一笑,“放心吧。我不过是去和赵家人玩玩牌、对对诗词歌赋。”说完,她便甩了甩衣袖,带着笙平向着马车走去。子泫望着她的背影,心沉甸甸的如压着千钧之重,却无法陪着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所有的牵挂融入冰凉的剑中。
赵家的宅邸在半山腰上,从山上到山下有一条必经之路。玉安掀开帘子眺望,四周碧野苍茫,绿树成荫,若派人驻守,虚虚实实,一百人可以造出一千人的声势。
马车沿山而上,终于在一个华丽的庭院前停下。赵家的宅邸建筑颇有江南一带的风韵,辉煌中透着雅致。赵家人显然已经习惯接待王孙公子了,见公主来了,全家笑脸相迎,礼数周全。玉安也施礼以还,便在笙平和赵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内庭,一路水榭歌台,古树参天,堪比皇宫内苑。
玉安只说赵家人百年前兴许和她是一家的,因此此行只当是认个亲。她一边赞叹宅邸的优美,一边和赵焕谈些文人的风雅之事,偶尔提及官家对诗文和音乐的热爱,赵焕等人便不卑不亢地送来一片恭维之声。
就在玉安和赵焕及其妻、女闲谈之中,笙平已经将赵家外庭内院都打量了个分明。单凭周围穿梭来往的丫鬟和家丁人数判断,赵家每日的消耗便相当可观。但赵家显然为她们的到来特意做了一番简朴的布置,庭中见不到任何贵重物品的踪影。
午餐极为简朴,只有些粗陋的粥汤。席后玉安便应邀和赵家夫人、妾室和小姐玩叶子戏牌。赵夫人一边让丫鬟奉茶,一边歉意地解释说荒年少收成,先前囤积的米粮也都被布施了出去,因此只好省吃俭用以维持一大家人的生计,招待不周还请公主见谅。
玉安十分善解人意地说:“哥哥们总说赵家是大户,定然有不少存粮。我就说,虽然赵家地多田广,但赵家人世代乐善好施,收取的租佃必然不多,花费的钱粮却又不少,哪里能有什么粮食。”
赵夫人听罢,便像觅到了知音一般地对玉安亲热起来。不过那位赵小姐眉眼间倒有几分不耐烦之意。玉安不用猜也明白,她想必是娇养惯了,认定她想着她家的米粮,心理上便高了一等,哪里服气向她恭敬?每当赵夫人有意让玉安戏牌,她便逞着能要先一步吃掉,几局下来,玉安已经输了不少。
本以为扫了玉安的兴致,她便会提前离开,不料玉安兴致越发高涨,待到日薄西山也没有停止之意。
“公主,我们玩这君子戏已经玩了很久了,是不是……”赵夫人也有些应付不下去了。说罢,几个人都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等待玉安的回答。
笙平见状,嫣然一笑对玉安说:“是啊!公主,这君子戏本就是你发明的游戏,你玩了这么久也该腻了,不如换个玩法吧!”
赵夫人、赵家姨娘连同赵小姐一听这话都目瞪口呆。她们端出君子戏就是因为它是风雅之物,专用来为难玉安的,谁知道这游戏竟然就是眼前人的杰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