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采取拉拢手段,重用几员一品堂系的重将,但却削弱了其余人员的势力。
李乾利的这一动作,让函谷弟子的势力减弱。李乾利以黄河为标界,把军队划为左、右两部厢军,设十二监军司,分别命以军名,规定驻扎地,健全了西夏军队的指挥体系。
然后,他迅速开发、固定新兵种:铁鹞子、泼喜军。这两个兵种都是他根据多年作战经验创出,铁鹞子是西夏最精锐的骑兵部队,部队士兵配以最良的战马,最精的盔甲,每队总人数三千人,分为十队。泼喜军是炮兵,主要在攻城时用抛石机协助进攻,人数最少,只有二百人,配备于各军中。
此外,他启用最缺德的元昊军制,四处劫掠周边中国边民,组成撞令郎军,以这些中国边民为先头部队,让他们冲在本族主力军队前面充当炮灰,最大限度减少西夏党项兵士的伤亡。
李乾利在巩固住坚实的军事基础后,起用一个主要由汉人组成的智囊团。这八个汉奸,是张步、张降、杨郭、徐敏宗、张文显、李从、张元、吴昊。教诱李乾利启用元昊军制的主心骨是张元、吴昊两人,这这两个久试不第的读书人,自恃胸中文韬武略,本来想投靠宋朝边境献计献策立功名,一直不受重视。气愤之余,二人就连袂叛逃,亡入西夏。
张元、吴昊二人虽是书生,却熟知中国历史和军事战略,因此李乾利命张元为黄河北岸驻军的军师,吴昊为甘州驻军的军师,张步为盐州路的军师。
这三名汉人,都是有才华的人,极富策略,给中国军队制造了很大麻烦。于虚雨闻讯后道:“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说他们是汉奸,是中国读书人中的败类。
在黄河北岸与张元交战的是康广陵和他的弟子们所率的北路军,萧军等人皆在这支部队中,部队主要以契丹人为主。康广陵的一位弟子范用极富干才,是一位有远谋的能吏。对这场的形势有着中肯的分析,于虚雨看他上书后,当即封他为北路军的副元帅兼军师,让他主持北路军作战。
范用针对战场形势,进呈建议:一、教习强弩以为奇兵;二、度地形险易远近、宫栅多少、军士勇怯,而增减屯兵;三、诏三路军互相应援;四、募土人为兵,命为前部;五、增置勾镰兵破西夏铁甲马;六、派重兵护卫粮道等。范用大才,这些建议都言之凿凿,有利有理,于虚雨看后皆都采用。
中元零零零四年开春,康广陵、范用北路军率先出击,兵出延州,揭开了大规模战争的序幕。北路大军五十万已做好种种准备,范用、萧军、萧三率军二十万为前锋,攻打西夏黄河北岸驻军,康广陵率重军护卫粮草紧随其后。
当时,张远颇有谋略,闻报北路军在军将到时,计算胜率,知道胜少负多,急报李乾利要求增兵,但李乾利此时三面受敌,可援之兵很少。
范用选择进攻黄河北岸兵营,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精心布置。西夏黄河以北只有此处为主力驻军,若是将此处兵营击溃,通路畅阔,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西夏黄河北岸诸州,派一师就可以下之。
范用前军会齐康广陵中军后,正在军帐商议进攻策略,张远派人送信过来,表示要与中国议和。范用不动声色,托以需上报给天子,温言抚慰来使。送走使者后,范用召集众将,秘密设好埋伏,等待西夏军前来劫营。
张远在使者返回后,问明交谈情况,以为北路军已经中计,命令大军在入夜后尽数开拔,十七万悄无声息的摸进北路军营帐。张远正得意于此计成功之时,突然四周亮起火把无数,五十万契丹兵迅速合围,将西夏士兵围在核心。
张远一见中计,慌忙命令部队撤退,但是范用既然将计就计,自然已做好充分准备。五路大军密密麻麻,重点截断西夏军退路。在一场激烈的厮杀后,张远所部除后军二万余,在北路军尚未合围时逃出圈子,其余大军十五万皆死于非命,张远也在此役中丧生。而北路军此身也折军八万余,伤三万余人。
北路军一战而胜,范用命萧林率本部兵攻击西夏黄河北岸诸州,二月余,诸州只余静州,其余诸州皆下。西夏败兵共聚得三万余人固守静州,与萧林所部展开攻防战。
静州守将李清道为李乾利族侄,此时被大军包围,不由肝胆俱裂,一面命人紧闭四城拒守,一面派人带信急往兴州求救。李乾利得信大急,命大将慕卫巴呼率军三万增援。慕卫巴呼闻信仓猝提兵,直趋静州。援军急行,未得休息,正好钻入范用设下埋伏圈中。
慕卫巴呼率军急行间,突闻前方有大军阻路,慕容巴呼见中国军队严阵以待。慕卫巴呼此时后退不得,只得奋力向前,两军均摆偃月阵,一时相持。突然中国军队改为横阵,后方伏军从左后、右后突起,前军骑兵开始荡阵。慕卫巴呼命令全军集结,结阵防御,蔽盾为阵。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回 征讨西夏(三)
中国军队继续发动进攻,击溃敌阵,夺其盾牌,杀死者二万余人,至日暮时分,西夏兵只余百余。西夏大将慕卫巴呼,率余兵奋击,手持大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契丹兵见此将不可当,派数人在一狭窄处持数条长绳欲拦截慕卫巴呼,均为这位猛将挥刀斩断。最后,范用特派一股部队,边斗边佯败,诱他深入,然后万箭齐发,才把这位猛将射死。此人上阵时所用铁锏、枪、槊,有九十多斤重。
援军全军覆灭,静州形势危急,李乾利命令部队撤回黄河以南,但是此时已晚,范用率十万援军赶到,将静州牢牢围住。半夜,范江集大兵围攻,四面合击,于天亮前攻克静州。西夏兵苦战不支,绝大部分战死,李清道被生擒。后来李清道在康广陵祭祀死难将士时,将其杀死祭旗。
于虚雨闻得北路军大捷,长舒了一口气,对此次征讨西夏有了充分的信心。但战争的残酷让他大吃一惊,北路军这次胜利,歼灭西夏兵二十一万,但是北路军死亡近十一万。
因为北路军首战有功,于虚雨封康广陵为平西侯,范用为征西侯,两人皆授兵部尚书衔。其手下将领,也各有封赏。所部士兵皆按功行赏。
李乾利此时却有些坐不住了,合国之兵已经损失三分之一,三路大军正在完成战略合围。北岸兵营大败,西夏正在研究失败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但此战的主要将领都已身亡,不论胜负得失,但是他们都没有逃到战死的命运。
吴昊在甘州就任后,首先改变御敌策略。他改变“将不择人,以官为序”的传统,而是另辟新路。吴昊将甘州兵十万,拣选六万精锐,挑选六名将领,日夜训练,轮流出战或防御。如此,既可以通过战斗练将,又能够通过实战练兵。到任后短短几月,将甘州十万铁骑训练成西夏最精锐的部队。
段誉为南路军元帅,身边巴天石、朱丹臣都有深有谋略之人,作为副元帅的函谷弟子云重策略一般,于虚雨见吴昊颇有能力,调精通兵法的函谷弟子唐国恩为军师。唐国恩谋略,远胜巴天石等人,几番谋划,让巴天石等人身服口服,段誉索性将权力下放给唐国恩,让唐国恩直接指挥,协调南路军各路作战。
中元零零零四年七月,南路军连下坊头、刊沟、甘福等军事据点,咄咄逼人,完成对甘州兵马的合围。吴昊命手下西夏大将环庆率兵一万,夜行军七十里,突袭坊头城,击败驻守的南路军士兵,复夺城焚粮,然后火速返回甘州,予以南路军极大震慑。李乾利也率军从兴州出发,突袭刊沟,夺回此战略重地。
同年十月,鉴于西夏军兵势转盛,于虚雨遣使向主持北路军政要务的范用问计,范用呈上攻守两个方案,任凭于虚雨选取其一。于虚雨认定要当即立断火速对西夏展开攻势,下诏命北路军分军十万,增援甘州,约其于零五年正月共同进讨。
在甘州继续扩充、收复失地还是集兵防守,李乾利和吴昊各执已见,且各有各的道理。李乾利认为,进攻后守兵分散,战线太长,不便防御,应当固守静观其变。元昊不顾李乾利身份,坚持己见,认为如果一昧固守,将士必无进取锐志。吴昊派人赴兴州见李乾利,坚持已见,认为进攻乃最上之策。李乾利观吴昊手书,叹道:“吴昊用兵,置之胜败于度外。确实胆略过人。”对甘州使人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回返甘州后,让吴昊便宜行事。”
中国南路兵马诸位将领,皆是武林人物出身,身当行阵,为士卒先。于虚雨继位之后废除宋朝限制武将权力的国策,矫枉正过,尽量发挥有勇有猛的能将作用,重点培养大战中能身临前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