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剩女农家乐-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有个什么差错是不是?”

林氏先是端上来两碗茶水,上面都飘着油花,随后陆续把煮蛋、炒菜和馍馍都端了上来,这才坐下。

“来,婶子,咱吃着说着,这一路上肯定饿了。咱这穷家,没啥好吃的,你就将就着点吧。”

虽然和这个女人初次见面,并不熟稔,林氏还是说了一通门面上的话(客套话),非常热情地招呼。农家人穷是穷了点,但热情好客,来者都是贵客,必然拿家里最好的招待着,这是韩玉感触颇深的一点,当然要排除个别的极品。

“县城里的白家,你们听说过没?”

王婆子扫了一眼,只拿了个水煮蛋,剥着蛋壳,说道:“我就直说了吧,这白家在县城里也算是豪门大户,当家叫做白世敏,夫人是袁氏,在货郎牛三手里买了两张绣花,一打听说是你们老韩家的小闺女做的,很是喜欢,就托我过来看看,要真是这样的话,顺便打听一下你家的小闺女有没有定亲,要是没有,白家的小儿子白永秀,今年整好九岁,有意结下这门亲事。”

“不是我王婆子乱喷(吹牛),这县城里只要有小闺女的,哪个不是扒扒着想跟白家结亲,但这白世敏和袁氏都看不上眼。我看,是你们老韩家上辈子烧了高香,竟让这种好事砸到头上了。”

王婆子把整个剥好的鸡蛋往嘴里一扔,嚼嚼咽了,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子,“啪”得往桌子上一放,说道,“可不是光说说,这是见面礼,人家说了,要是这边愿意,抽个空把闺女领过去看看,那边要是也中意,就结下这门亲事。”

农家人用的最多的就是铜钱,银子很少用的,也没有几户人家用的起。

“你看来就来了,还带什么见面礼。”

看着桌子上的碎银子,少说有二两,换成铜钱那可是两贯两千文,韩子明连忙说道,“人家是县城的大户,咋会看上咱这农家的闺女。”

林氏插话道:“是啊,我看八成是看中了闺女的手艺。”

东间里,四个人从里面趴在门上,听着外面的讲话。

韩冬一脸兴奋地说道:“小玉,县城里来的媒婆子给你说亲呢!”

韩俊明显是一脸的不悦,在韩冬头上拍了一巴掌,说道:“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都听着呢,还用你说!”

听到外面的一番对话,韩玉一脸的凝重,有点失魂落魄的样子,在她脑海里最先出现的是韩文才,这是她来到农家之后,第一个看上的娃子,是青梅竹马的合适人选,以后可以着重培养一番。现在忽然冒出来一个县城的媒婆子来说亲,她多少有些担心。万一爹娘真答应了,就算她再怎么反对,怕也没用。毕竟这种婚姻大事,又有谁会在乎一个四岁的女娃子的反对与否!

春草则是一脸钦羡地说道:“小玉,你可真有福气,县城的大户人家都过来说亲了,将来肯定享福。”

“你们都不知道,别乱说。我听人说,越是大户人家,这规矩越多,不愁吃穿,但过着拘束。”

韩俊虽然年龄也不大,但能够看透人心思似的,摸着韩玉的肩膀说道:“小玉,爹娘不会答应的,放心吧。再说,要真嫁得那么远,想回来看看爹娘都麻烦。”

堂屋里一阵沉默之后,响起了林氏的声音:“他爹,你说。”

韩子明的声音也跟着响起:“有啥可说的,咱大娃子二娃子不是想读书吗,要是结了这门亲事,那肯定是不成问题。成,就先这么定了,赶明儿去县城一趟,叫人家看看。小玉,出来!”

听罢,韩玉心里“咯噔”一下,尽管一万个不愿意,但她还是推开门,低着头走了出来。

“刚才没看仔细,来,叫婆子我好好瞧瞧。”

王婆子朝韩玉摆了摆手,啧啧两声,指着桌上的银子,说道,“脸庞是好看,就是太瘦了,这点钱,给弄点好吃的养养,毕竟太瘦的女娃子不太好生育,不能给人家留下这种印象。”

韩玉低着头,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好不容易穿成农家女,想过点安稳的小日子,难不成真的要成童养媳?

韩子明说道:“小玉,平日里数你话多,今个儿咋了,还不叫奶奶?!”

“没事,闺女小,怯生。”

王婆子站起来,俯下身,牵起韩玉的两只小手,说道,“你别看这双小手,可是巧的很啊。来,叫奶奶看看你绣的花样子。”

韩玉不抬头,也不叫奶奶,也不答话,低着头进了屋里,端出针线筐,搬了个小凳子,拿出完成了一半的梅花喜鹊图,坐下去开始一针一线细细绣起来。

【第030章】 青梅竹马

王婆子受白家之托,此番前来,目的有两个:一来看看这韩家的小闺女是不是健全,也就是不能有毛病,至少不能缺胳膊少腿,嘴歪眼斜,或其他有伤大雅的问题;二来,这绣花的手艺是不是她本人,毕竟任谁也不敢相信,如此精妙的绣花是出自一个四岁的小女娃之手。
看到韩玉低着头闷声不响,一针一线,手法娴熟,王婆子眼睛笑成了月牙儿,不停点着头,夸道:“好好,这闺女是天生绣花的好材料!绣得这个是啥,喜上梅梢!”

“好了,小玉,你回屋吧。”

林氏慈眉善目地朝韩玉摆了摆手,连忙转过身来,对王婆子说道,“婶子,闺女小,不懂事,你看木讷的很,连个奶奶都不叫,你可别见怪。”

王婆子说道:“瞧你说的什么话,这般懂事乖巧的女娃子,不狂说话,不疯实,讨人喜欢。县城里这么大的女娃子都还在爹娘怀里撒泼打滚呢!给白家回话的时候,我王老婆子肯定有啥说话,先给人家留个好印象。”

“婶子,别光说,快吃啊。”

韩子明也在一旁招呼。只要家里来客,让人吃饱喝足满意了,是农家最基本的待客之道。

王婆子站起来,说道:“好了,不吃了,差不多也该走了,不然得摸黑。”

“你看,这板凳都没暖热的,就急着走。”

林氏也跟着站起来,端着一碗煮鸡蛋,跟在王婆子身后,走到赶车的大哥身边,拿了几个就往他手里塞,“大哥赶车也辛苦了,来拿几个,路上吃。”

这车夫就是咧开嘴笑,也不说话,真应了那句话:千恩万谢尽在不言中。其实,不熟悉的人都不知道,这车夫是个哑巴。

“别出来了。你们看看,这段时间抽个空领着闺女去县城一趟吧,叫人家看看。”

王婆子钻进马车内,掀开窗帘,对林氏和韩子明摆摆手,说道,“闺女太瘦,别忘了弄点补的吃吃,到时候也好看。”

马车吱吱呀呀离开,出了胡同,转弯没了踪影,韩子明和林氏这才相视一笑,回到了家里。

姜氏犯困,躺在床上歪了一会儿,醒来后,问道:“刚才是谁来了?”

“娘,是县城里来的一个媒婆,跟咱小玉说媒呢。”

韩子明难掩喜悦之色,兴高采烈地说道。

姜氏一听,眉头一皱,问道:“县城来的?咱小玉才四岁,难不成要卖给人家当童养媳,你俩咋舍得?”

林氏连忙补充说道:“要是成了,现在过去还是长成了再过去,得看人家的意思。”

原来,这个时代通用的一个习俗是,娃子从小结亲之后,可以自幼便在未来的夫家一起生活,当然也可以等身子长好,到了适婚年龄再嫁到夫家。两种情况各有利弊,无需赘述。

王婆子走了,几个娃子也都出来了,特别是韩玉,没了平日的精神头,眼神有些迷茫,好像是瞌睡了一般。

“小玉,刚才你做的就不对,连个奶奶都不叫,人家可是大老远好心过来给你说亲呢。”

韩子明止了笑意,把韩玉抱起来,指着她的小脑袋说道,“怎么,你这傻丫头,一说给你找婆家,还不乐意生气了不成?”

“爹,娘,不要叫小玉这么早就嫁出去,我不读书了,我想跟着三姨夫去行商,养活咱这个家!”

韩俊看得出来小玉不太高兴,连平日的精神气儿都没了,就壮了胆子提出反对意见,“小玉年纪太小,现在就给人家当童养媳,肯定活得不顺心!”

韩子明一听,脸色阴沉下来,放下韩玉,过来在韩俊的头上打了一巴掌,说道:“小玉不大,你就大了?别净说些霉气话,你咋知道过去当童养媳一定获得不顺心,你又没当过童养媳。家里有钱,你老老实实给我读书,没钱的话,老老实实给我种地。行商,门都没有!那份罪你受不了,咱老韩家也丢不起这个人!”

挨了打的韩俊,并没有哭,一脸的不服气,嘴里嘟嘟囔囔地说道:“我就是不想小玉这么小就嫁人。”

韩子明扬起手掌,大声说道:“你说的不算。”

“爹,别打了,大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