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台湾大陆天各一方:南渡北归·离别-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注释(1)
'1' 田横岛位于山东省即墨市田横镇东部海面公里处。面积平方公里。秦末汉初,齐王田横被刘邦大军击溃,兵败率领五百兵士来此栖居。刘邦称帝后,怕其东山再起,谋兵作乱,乃召见田横。田横自知大势已去,为保全岛上兵士,乃辞别海岛西行。至洛阳城三十里处时,因不愿面见、臣服刘邦而自刎。岛上兵士闻讯后悉数挥刀殉节。后人感念其英烈,合葬于山顶并立祠祀之,岛遂有今名。岛上立有一大冢,即五百义士合葬墓,冢侧立有一碑亭,内有史碑,详细记述了田横自刎及五百义士殉难的史实。
田横的历史故事自汉代流传并为国内外人士所称道,明代高丽人郑道曾有《呜呼岛吊田》一诗,诗曰: “晓日出海东,直照孤岛中。夫子一片心,正为此月同。 相去旷于载,呜呼感吊衷。毛发吊如竹,凛凛听英风。” 此后,清代诗人黄守相、张铪都曾先后题诗田横岛,抒发了对五百义士千秋忠烈的赞美之情。现田横岛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 邓广铭《回忆我的老师傅斯年先生》,载《傅斯年》,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3'任继愈《回忆郑毅生先生几件事》,载《南开史学》,1983年1期。
'4'2009年3月12日,罗筱蕖给岳南的信。
'5'王汎森《逯钦立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载《新学术之路》(下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印行。
'6' 逯钦立携家人来到当时号称“解放最早的先进地区”——东北师范大学之后,学校的一切政务由来自老解放区的革命功臣掌控,作为中央研究院出身的“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逯钦立,落入这些革命功臣之手,矛盾也就不可避免了。逯来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就遭遇了“批胡运动”,由于他无法隐瞒与胡适、傅斯年的关系,立即成为批斗打击的对象。接下去的一系列运动,逯更是在劫难逃。“文革”爆发后,逯作为东北师大中文系的“一面白旗”和“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批斗。据罗筱蕖回忆,有一段时间;逯钦立每天晚上都在家中独自练习弯腰低头,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此等情形,著名学者季羡林在他的《牛棚杂忆》中曾作过详细介绍,因大多数教授没有弯腰的经验,一旦被揪上“斗鬼台”,在连续几个小时的弯腰批斗之后,很容易体力不支、头晕目眩而倒下,而一旦倒下,就被认为是对抗革命和故意捣乱,招来的是一顿更加残暴的毒打,许多教授正是因为支撑不住倒下后被活活打死在“斗鬼台”上或台下。鉴于这一血的经验教训,当时全国范围内大多数高校教授都在家中悄悄地练习低头弯腰的本领,以尽量在“斗鬼”时坚撑而不倒下,以保住性命。或许,正是由于逯氏的过硬弯腰本领,才侥幸没有死在“斗鬼台”上,但他最后还是没有闯过“文革”这道鬼门关。
关于逯钦立之死,据他当年在李庄的北大研究所同学、后去台湾史语所的周法高于1983年回忆说:“两年前我应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邀请出席中国的青铜时代讨论会,曾经间接听到出席该会的张政烺先生说:逯钦立在不久前四人帮打倒以后,听说他的《古诗纪补正》这部大书可能付印的消息,就高兴得不得了,当夜就发病死了,大概是兴奋过度的原故吧!”在这段注释中,周法高又说:“我在续伯雄译的《苦海余生》三四○页,也找到类似的例子:‘比尔又说,但是奇怪的还得数毛泽东去世及四人帮被捕之后,这种压力减除而发生的事,到那个时候,紧张才显露出来。他有几位朋友太高兴了,所以出门开怀畅饮而得了脑充血。还有一位朋友笑得太厉害,变成了歇斯底里,以至于几个礼拜都哈哈大笑而无法停止。”(周法高《记昆明北大文科研究所》,载台湾《传记文学》第42卷第1期、第2期,1983年1月、2月)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注释(2)
《苦海余生》的作者所言基本符合实情,在那个“众生颠倒”,人妖不分的年代,一旦政治高压突然减除,高度紧张的神经大幅度放松,很容易让人乐极生悲,不幸之事也时有发生。据知名作家兼诗人晨曦(王洪曦)说,他当年在济南劳改农场当武警干部看犯人时,与好友穆青(张安祥)在劳改队遇到了一个“反动学术权威兼现行反革命分子”。这犯人乃济南一所学院的一老教员,也是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为业。其人性格内向,整日沉默寡言,一门心思鼓捣学问,不喜与别人打交道。“文革”即将结束时,老教员被释放回家。忽一日,这老教员接到省里一家出版社要出版自己著作的一封信,兴奋得开怀大笑,结果一下子变得歇斯底里,以至于哈哈大笑不止。同事和家人开始也跟着笑,但越来感到老教员的嘴巴和两边的肌肉不太对劲儿,遂将其按于床上,轮流用手捂住老头的嘴巴,但老家伙仍大笑不止。后来一老同事(其女儿是著名作家,后嫁给了晨曦)想出救治办法,索性到地里挖了一个生地瓜塞到对方嘴里,但老头仍摇头晃脑,口鼻并用发出“呜呜”之声,闻之如同茫茫夜色中草原荒野低沉的猿啼。如此三日,前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家人不堪烦忧,在几位要好的教授指点、鼓动下,按照古代小说《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的例子予以治疗。恰在这时,晨曦去会女朋友并闻讯来到了这位老教员家中探询。众人一见,便让晨曦具体操作,晨曦推让半天,最后决定一试。只见晨曦脱掉上衣,学着当年胡屠户的样子,双腿呈八字步,抡圆了手臂,照准老爷子的腮部“啪啪”就是几个响亮耳光。但老教员只是眼里流出泪水,嘴巴仍狂笑不止。几天后,已无人形的老头开始大笑着以头撞墙,未久死去,算是世间少有的真正一个含笑赴九泉的人了。(2009年10月3日,晨曦在济南玉函路武警宿舍4号楼1单元202室对岳南与书法家郭培玉、著名作家石舒波、陈士贤讲述)
又据逯钦立之子逯弘捷说,一位在长春师大与逯氏友善的教授,约请几位劫后余存的好友出门喝酒,因高兴过度,在开怀畅饮中突发脑溢血砰然倒地,死在饭桌旁。另一位好友接到出版社发来的信函,告之形势突变,积压在出版社十几年的大作马上付梓开印。惊喜异常,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员抓起家中仅存的半斤红烧老白干一饮而尽,未久,酒性发作,如烈火烧身。仍处于亢奋状态不能自制的老教员索性骑上家中唯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其他部位吱吱叫唤的破旧自行车,一路急蹬来到郊外一个清澈的池塘欲游泳沐浴,以消除心中翻腾飞卷的欲望之火。想不到刚扒掉上衣,一阵强风吹过,老教员头脑晕眩,双脚如轻云升空,身子一斜,两手一张,嘴张成鸡蛋形,“扑腾”一声栽入池中,溺水而亡。(2010年4月2日,逯弘捷携岳南赴山东巨野逯氏老家查考家谱时,于大义集逯氏祠堂中讲述)
另据逯弘捷说,周法高所说逯钦立去世年龄有误,逯氏殁于1973年,此时“文革”尚未结束,但死因的确与出书有关。但出的书不是《古诗纪补正》,而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遥想当年,傅斯年在李庄为逯、罗二人做媒时,面对罗氏家族对逯钦立人品、学问的“查询”,傅颇为自信地致信罗伯希说过这样一句话:“彼于八代文字之学,造诣甚深,曾重辑《全汉晋六朝诗》百卷,用力之勤,考订之密,近日不易得之巨篇也。惜此时无法在后方付印耳。一俟抗战结束,此书刊就,逯君必为国内文学界知名之士无疑也!”傅斯年所说的这部大书,就是逯钦立自1940年开始整理、考证、编纂的长达一百三十五卷的皇皇巨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此项工作随着逯氏携家颠沛流离,直到1964年方得以完成,历时24年。稿成之后,被上海中华书局要去准备出版,不久“文革”爆发,出版事宜中断,眼看着“盖棺有期,出版无日”(陈寅恪语),望眼欲穿的逯钦立深受打击,精神几乎崩溃。到了1973年,中国掀起了“批林批孔”热潮,这股热潮意外给逯的出版事宜带来了转机,北京的中华书局将上海方面已退回逯钦立手中的书稿再度索去表示要付梓印刷。但书稿寄出后,编辑部很快又将稿件退回,并致函逯氏,说此稿可出版,但“需对书稿动大手术,要按马列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处理、评价六朝诗文;要根据朝代顺序来编排诗文序列;要突出妇女半边天的地位,把女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