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打还要一阵子!”于中听到这句话之后苦笑,本以为葛尔丹会急攻猛打,清廷在康熙的布置下也会立即反击,可是……他的伤虽然还没好,却也差不多了……
  ***********
  就在费老头诸人为自己的命运前途困惑不安,苦思解决之法的同时,在北京,也有一群人正处在同一处境,当然,这些人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整个清朝的命运。
  上书房太小,康熙在养心殿召开了这次御前会议。
  “朕决定御驾亲征!”
  一上来,康熙就朝等候了他老半天的文武大臣扔了一个重磅炸弹。
  此时站在大殿御案前两则的不再只有几个重料儿满臣和几个宰相,有点儿地位的官员,无论满汉都来了,所以,康熙想要御驾亲征的话,立即就在殿中激起了一片涟漪。
  “皇上!”康熙话音刚落,索额图就急忙站了出来:“皇上,沙场征战非同小可,您是万金之体,绝不能有任何闪失,所以,奴才请您收回成命!”
  “是啊,皇上,千金之子尚且坐不垂堂,何况皇上您是万乘之尊,还请三思啊!”索额图说完,直隶总督李光地也急急地出面说道。
  “哼,朕是那种坐在屋檐之下还怕砖瓦砸头的胆小鬼么?何况朕熟读兵书战策,也曾指挥各路大军剿灭三藩,难不成会连他一个小小的葛尔丹也对付不了?何况,康亲王与安亲王都已年迈,朕若不出,何人能够统率大军?”康熙对李光地斥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意思是家中积累千金的富人,坐卧不靠近堂屋,怕被屋瓦掉下来砸着,李光地的本意是说康熙身份尊贵,不宜冒险出征,可康熙却引出了这话的另一层意思,让李光地不敢再说。
  “皇上,刚刚征召的各部八旗兵、绿营兵、汉军旗营的将士正在朝京师汇集,就算您要御驾亲征,也要等得各部兵马齐集之后方可,要不然,臣等就算是死,也万万不敢放您出京……”高士奇跪倒在大殿之上,朝着康熙叩首道。他的这一番话和表现,让所有大臣都看得眼热嫉妒不已,康熙亲征的心意已决,这一点是所有人都看出来的,虽然众大臣大多都有意反对,可是,连李光地这种康熙的亲信大臣都被骂了一通,其他人就更加不知道该劝说了。高士奇却拐弯抹角,让康熙多带些兵马再走,既表忠心,又不触霉头,当真是攻防两便,十分的了不得。
  “皇上,高士奇所言甚是,奴才愿先领一部兵马出行,为皇上扫清道途!”
  不想让高士奇专美于前,索额图再次站了出来。
  “你?”康熙看了一眼索额图,眼中有些诧异。
  “皇上,您忘了?平三藩时,奴才也曾跟随康亲王征伐浙闽,如今,奴才愿再为皇上效死!”索额图挺直了身板,傲视群臣!如今清廷之中能打仗的人不是老了不能带兵,就是都已经被派了出去,剩下的大多是文人,确实没有别的人能比他更加合适带兵的了,佟国维虽然是步军统领出身,可那不过就是相当于北京的公安局长而已,哪里能带领大军?自然也是没法跟他争。
  “索额图你能有此心,朕心甚慰,不过,先带兵出发就不必了!阿尔尼和常宁兵败,葛尔丹来得太快,如今已是近在咫尺,天下也已震动,朕若是再不出兵平叛,必然会有人趁机作乱!所以,朕决定,不再等后续兵马,大军即日出征!”康熙说道。清朝在中原的统治基础从来都不是十分稳固,几乎每一朝都有人起义造反,康熙前期有一个钟三郎教在北京作乱,虽然灭了,可是,还有一个天地会在民间闹腾,虽然现阶段不成什么大器,可是如果北疆持续有事,损耗国家实力,那么,小疾就有可能成为大病。
  (雍正时因为其性格刻薄,天下反对之声不断;乾隆时有大小金川两次叛乱,耗银近亿两,官兵死以数万计,又有大小和卓之叛,晚期还有白莲教起义;嘉庆时,天理教攻入紫禁城;道光往下,就不用说了……)
  “皇上,您执意御驾亲征,臣无话可说,可是,若有人趁您出征之时散播谣言,那时,民心若乱,臣等该当如何?”陈廷敬想了想,也出言奏道。
  “是啊,皇上,您若亲征,京师之地,何人镇守?国家政务,何人署理?”佟国维紧接着又问道。他谈文不行,论武也不行,虽然有些干才,气魄也不小,可是,总跟不上人家的思维,实在是有些难受,现在好不容易捞到了说话的机会,当然是立即出班。
  “朕亲征之时,由太子监国,国家政务,皆交由太子处理,佟国维你也留守京师,要好好扶助太子;若有重大事件不能决定,可飞马报与朕知……”
  “至于朕亲征之时,民心浮动,朕也已有了解决之法!”
  “第一,朕要下旨大赦天下!”
  “第二,朕要下诏:从今往后,我大清……永不加赋!”
第二卷 风生水起 第五十五章 铁壁合围
 更新时间:2008…8…30 13:18:45 本章字数:3828
  诏书!
  历代王朝诏敕文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用于重大典礼(如建国号、皇帝即位、改元、立后、建储等);重大政治兴革(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政策、措施出台);重大征伐;重大诛罚;重要对外文书等途;而且诏书上的内容都需要布告全国,“咸使闻知”者。
  康熙决定以诏书的形式将永不加赋的命令颁布出去,说明,他是要将这做为一条国策定立下来。
  也就是说,他的后世子孙,如果不想承担不孝的名头,就必须永远遵守这一条。
  文武百官对此都表示反对!
  没错,确实是集体反对。如果不能加赋,那么,日后国家出了事情,要用钱粮了,偏偏国库又缺钱,怎么办?
  可是,康熙对此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坚持,这条命令,终于还是确定下来了。
  并且,很快就公布了出去。
  之后,康熙又跟百官商讨了一些其他的相关事宜,决定在三天之后,于五凤楼阅军,出兵征讨葛尔丹。
  ******
  康熙三十二年九月,秋风初起。
  京城午门之外,肃立着五万名铁甲精兵,艳阳高照之下,一动不动!
  在这五万精兵所组成的五个巨大方阵外围,是不可计数的京城百姓!大赦天下,接着就是永不加赋,连续的狂喜已经让这些百姓在心灵的最深处把康熙捧上了“圣君”的位置,直可以与三皇五帝相比肩了。这么一位“圣明”的皇帝要出征葛尔丹那不服王化的叛贼,身受圣恩的他们当然要拖家带口来看一看,为这位圣君壮壮声威。
  午门一侧,年仅十几岁的皇太子胤礽也顶着高高的太阳老老实实的站着,在他身后,是负责留守京师的张廷玉和佟国维,而在这两位上书房大臣身后,就是所有留京的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
  所有人,都在恭候着康熙。
  ……
  午时一到,钟鼓齐鸣,礼袍轰响!
  旌旗招展之后,羽林军列成方队从午门内威风而出……
  康熙就要出来了!
  五万铁甲将士首先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喊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子跪倒在地,他身后的所有官员跪倒在地,所以百姓跪倒在地……
  康熙身穿明黄缎绣平金龙云纹大阅甲,大红披风,骑着一匹高大神骏的白马从午门内缓缓而出,在他身后,是紧紧跟随着的侍卫统领武丹,武丹之后,是随军出征的大阿哥胤禷,再之后,是身着戎装,腰佩宝剑,奉命随军出征的索额图和高士奇两大宰相,而在这两人身后,是随军的满汉大臣,索额图身后是满,高士奇身后是汉,泾渭分明。
  下马,登上五凤楼,康熙面对楼下的官军百姓,募地抽出宝剑,直指苍穹,“将士们,我大清的臣民们,葛尔丹贼子吞并蒙古,南侵中原,妄图毁我华夏社稷,害我黎民百姓,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剿灭逆贼,复我一统!”
  五万精兵训练有素,康熙话音刚落,山呼之声便已震憾全场。
  “说得好!剿灭逆贼,复我一统,我华夏大地,容不得他葛尔丹猖狂。今日,朕就带大军出征,此战,不灭葛尔丹,朕誓不还朝!”
  “不灭逆贼,誓不还朝!”
  ……
  明黄的龙旗缓缓升起,五万将士都分到了一个盛满了御酒的大海碗,皇太子胤礽也端着一杯酒跪倒在康熙面前,“儿臣愿皇阿玛满饮此杯,祝大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好,胤礽,你这杯酒朕喝了!你留守京师,责任重大,凡事要好生在意,不可任性,若有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