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啦!……改天再说吧,你们都退下!“
  “喳!”
  侍卫们依次退出上书房,只留下康熙一个人看着手里的奏折,微微苦笑摇头!
  ************
  虽然离开了上书房!可是,高士奇和张廷玉两人却都当值,所以,他们没有离开皇宫回家,都住在了值房里! 
  明珠案因为皇帝的原因,没有大范围株连,所以,案子很快就消挺了下去,明珠在家里做起了安乐公,一干官员,除了一个河务总督勒辅被罢职,其他的人,大多数是降职留任,待罪立功,就像高士奇一样!
  而朝野都是很有默契的,既然刚刚乱了一阵,那么,就应当静一下了,张驰有度嘛!所以,最近朝中也没什么大事,所有的官员都开始围绕着康熙西征葛尔丹的事情忙碌,因为康熙已经不愿意让葛尔丹再在那里嚣张了,他没兴趣陪那家伙再玩下去了,时间已经够久了!
  值房里! 
  高士奇闲着没事,以他的脾气,便想和人说说闲话,可是张廷玉一进值房就坐下,不停地写着,高士奇有点诧异:
  “哎,我说廷玉,忙什么呢?不是没什么事吗?咱们闲聊如何?” 
  “哦,高相,我在记笔记。” 
  “咳,何必如此自讨苦吃呢,每天干了什么,难道记不住吗?” 
  “不不不,高相,咱们呆的那个上书房,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一旦出了事,栽了跟斗,走到哪儿也说不清,记下来,就是凭证,用不上也没关系,写个回忆记事的,不也很好嘛。” 
  “嗯,好好好,廷玉,你想得真远,比我高某强多了。” 
  “哎,高相不必如此说。其实,我也一直有句话想问问您!”
  “什么话?你想问就问!”
  “我原本只是一个六品小吏,虽然蒙圣宠得以官居南书房行走,可是,我跟您却谈不上熟络,您怎么会想到推荐我入上书房呢?”
  “原来你是想问这个!这有什么?令尊是不是先前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
  “正是!只是,这跟高相您推荐我有何关系?”
  “大有关系!在下年轻之时,曾听过令尊的一个故事:说是令尊当时在京做官,在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发生地界纠纷,互不相让。于是,便修书一封送到京城交给令尊,想借令尊来‘收拾’邻居,结果,当时贵为宰相的令尊收到家信后回诗一首,说: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要家人退让,家人收到来信后很是惭愧,主动退让三尺,邻居一看,也惭愧了,于是也后退三尺,于是,桐城‘六尺巷’由此得名。而在下亦是深服令尊之气度为人,想他既然能放你出来为官,必然是放心你的为人与才学,所以,举荐你入上书房,便是由此!”
  “家父德操,为人子者自然不敢妄言,只是,高相若是仅凭此一条便决定推荐我,可就是欺我了!”张廷玉道。
  “哈哈,开个玩笑!其实令尊的原因只是一小点儿!我荐你入上书房,一,是因为你任南书房行走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君前奏对应当有了一些经验;二,你没有任何势力,因为年轻,所以也很难招揽大臣,皇上可以放心;三,你办事稳妥,少年老成,不逊于那些老臣;有此三点,再加上令尊也曾为皇上效过力,皇上念及令尊旧日君臣情谊,准你入上书房自然是顺理成章!”
  “原来如此,不过,高相您的这份举荐之恩德,廷玉永不忘怀。不过,我,我还有一句话想给您说,又怕……” 
  “怕什么,我高士奇是个痛快人,你难道不知道吗?” 
  “好,那我就说了,我听说熊赐履前几天写奏折时错用了字,又把自己儿子的官职错提了一级,您知道吗?” 
  “啊,熊东园老了,这点小错算不了什么!” 
  “不不不,他这是故意搞错的,想拿这个小错去躲大灾,让皇上看出来,他老了,糊涂了,不中用了。这样,他就可以退出上书房,免得往后真的出了大错,就不可挽回了。明珠之事,前车可鉴啊。” 
  听了这话,高士奇不由陷入了沉思,“嗯,对对对,廷玉,你想得深远。说下去。” 
  “不知高相想过没有,当今圣上乃五百年难得一见的圣明君主。且不说他的文治武功,单说学问就非同一般。诗词、书画、天文、音律、数学,他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通七种语言,能计算黄白二道。我知道,您学富五车,无书不读,可是,假如咱们撇开了君臣关系,单就学问一项,你比得过圣上吗?” 
  张廷玉这话说得很尖刻,但却句句在理。高士奇不由得暗暗叹服:“嗯,高某若与圣上比学问,确实相差甚远。” 
  “对!就是因为主上学问渊博,所以才有包容万人之海量。我们面对明君圣主,来不得半点虚伪。谋私,主子尚可原谅,窃权,皇上就决不能容许。明珠就是看不透这一点才倒了的。窃权又谋私,罪不可恕啊!” 
  高士奇听得出了一身冷汗。回想这几年,自己虽然跟明珠交好,却幸亏没往明珠党里钻营,要不然,这一关定难逃脱。他激动地站起来,向张廷玉深深打了一躬:“廷玉,谢谢你如此教我。” 
  张廷玉连忙起身还礼:“高相,你……我乃后生小辈,实在不敢当。” 
  “不,你虽年轻,却见识高远,请向高某更进一言。” 
  “嗯——高相,圣上喜欢你,是因你才思敏捷,在嘻笑怒骂之间说出令人反思发人深省的话。可是,你高相也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皇上也有厌恶你这一套的时候,那时恐怕就会失宠了。在下有八个字,敬赠高相。” 
  “好,请赐教。”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高士奇心头怦然一动。对呀,说了一万句话,句句都是对的,也赶不上默然不语,这真是至理名言,常言说,伴君如伴虎啊!少说话,就算出了事,也少些罪责!(故事出自二月河《康熙大帝》)
第二卷 风生水起 第三十七章 巧遇施世纶
 更新时间:2008…8…30 13:18:31 本章字数:3346
  惶惶然赶了好一段时间的路,莫睛终于第一次踏进了大清朝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虽然以前也曾到过北京,可是,此北京不是彼北京,两者之间的差别大到让莫睛几乎难以辨别出它们曾经有过什么相同之处,或许,那还没有见到的紫禁城大致还是一样的!……当然,现在的紫禁城应当多了一些宝贝,少了很多铁栅栏!
  ……
  “大夏天的,空气也分不出两个北京哪个好一些了!……真热!”
  莫睛扇着扇子,流着汗……她现在很烦燥,来到这里好些天了,可是,总不知道该如何打开僵局,打听清廷的消息差不多就是等于在后世打听国务院的消息了,虽然说现在的保密条例没那么严格,可是,她现在又不敢拿出什么郡主的身份来,一个平头小老百姓,能干什么?
  “费老呀费老,你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儿呢?我一没势力,二没路子,怎么打探消息啊?”
  莫睛长叹!
  ……
  “这位公子爷,您这是去哪儿呀?”
  莫睛现在是女扮男装,身边没有什么其他人,谁叫她的那些仆人奴才不是容易辨认的蒙古人就是奉天诸王送的不可信任的满人呢?为了以策万全,她只好女扮男装只身进京,当然了,她身上的法宝还是不缺的,光短火枪就有两把!……这是他们五个人必备的防身法宝!
  “带我进内城!”
  打招呼的是个车夫,莫睛知道他想招揽顾客,便顺口说道。
  北京的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
  里城的九个是:前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外城七个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皇城的四个是:天安门(明称承天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至于紫禁城的城门,没有说法,大概是包在皇城之内了!
  这其中,里城的九门又号称:九门出九车!就是说,每个门,进出的东西都是有规定的。比如:朝阳门-粮门;东直门-建筑门(运砖石之类);德胜门-出兵门;安定门-进兵门;正阳门-天子门;宣武门-法门;崇文门-税门;阜成门-煤门;西直门-水门。
  莫睛现在就是从祟文门进到内城,车夫在进城门的时候交了税……
  “公子爷,您这是要上哪儿?要不要我再带您一程?”进城之后,马车停了下来,车夫收到莫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