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公、叶绮云见了都暗自松了口气。这门亲事成后,他们最担心地就是小宝儿,现在才觉得是杞人忧天了。
叶公道:“吴王,等这里是事了,我就到太湖那里隐居吧,听说那里山明水秀,老夫好生向往。”
姬凌云点头答应,然后道:“几位舅子就留下吧,他们好年轻,有自己地功业需要建立。”
叶公道:“只要他们同意,老夫并没有意见。”
这是叶公的表态或者是说妥协。叶公一心向楚,让他真心侍吴,难如登天。唯一地办法就是归隐,无权无势,不在过问吴楚,一身轻松,地点选择在了太湖,显然有甘愿在吴地为质的意思。
至于叶公的几个儿子,姬凌云并不太在意。一来,他们并无叶公这么有威望,这么有能力。二嘛,在吴国的军制中统兵将军是没有管粮的权利的,即便有心造反,也不会有粮草接应。
与此同时,叶公还透露了一个消息给姬凌云。那申子皙为人至孝,其有一母亲得了怪病,生命垂危。这怪病生还的几率不大,当今世上也只有扁鹊能够医治,只要能为申子皙求来扁鹊,一定可以让这老顽固感恩效命。
姬凌云通知全吴国寻找神医扁鹊,并将之请到了楚国郢都。在扁鹊的妙手之下,申子皙的母亲的怪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本卷结束) ……
第十二部 修养生息
第一章 人和圣人(手打版)
   对于姬凌云所做的一切,申子皙感动万分,不用姬凌云开口,主动请求效命。
刚刚得到楚国叶家的效忠后,又得申子皙的忠诚,姬凌云的治楚计划得到了全面而有效的发展。
在叶公、申子皙的帮助下,姬凌云得到了楚国大小官员的认可。各地的设施开始运转起来,其中以矿业发展的最快。楚国地大物丰,那号称天下至宝的和氏之壁就是出于荆楚附近的荆山。
因此,在申子皙的提议下,姬凌云物以尽用,大势开采玉石、铁矿、金矿以及银矿帮助楚地提高经济发展。
春耕不日到来,为了能让楚国尽快恢复元气。姬凌云还特地从齐吴两地调来了三十万把锄头,五万只耕牛以及上万水稻的秧苗,无偿的赠送给楚地里的百姓,打着恢复家园的旗号,实施治楚方针。
那些得到了好处的地方百姓,纷纷赞扬姬凌云贤明。而未得到好处,不信任吴国的百姓也只能长吁断叹,追悔莫极。
在不知不觉中,各地的百姓也慢慢开始接受了吴国的统治。
与此同时,姬凌云亦在楚国个个大型城镇开设了招贤馆,招募荆楚人才。时之,姬凌云威名更盛,意图报效之人极多。
经过严格考验,有能者,分散至个个郡县治理地方。其中颜回、南宫适、段皓、颐无亥四人是个中的翘楚。
颜回、南宫适均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弟子,为人谦逊好学,但性格又内向,沉默寡言。天资极是聪慧,孔子弟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个。
南宫适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多次称赞其“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以表示南宫适除了一身才学外,品德极其高尚。
时,孔子以在三年前辞世,一身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其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将自己地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颜回、南宫适二人都是欲实现孔子的理想来到了楚地出仕。
姬凌云对孔子徒弟的态度向来是敬而不大用。但现在却不一样。以前。姬凌云所顾虑的是孔子的威望。孔子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以让自己的弟子盲目的服从,令他们抛开一切荣华富贵。
姬凌云担心因此会对吴国不利,所以只用他们的才华治理郡县,而不用在治理国家。现在,孔子以死,这份担忧以不存在。因此,对颜回、南宫适异常的器重。
有一点无可厚非。儒学是最适合治理国家地学说。要不然,儒学也不可能留传两千年之久。
在中华两千年地历史中,涌现出来的贤君圣主数不胜数,若非儒学可用,又怎会倍受重视?
姬凌云自己也对儒学不排斥,尤其是其中忠君爱国的思想,姬凌云更是有意广泛推广。
另外段皓、颐无亥是楚国的没落的贵族,自幼学习韬略。意图重新光耀门楣,现在别编入展如的麾下效命。
凌云七年,一月七日。
这天一早,姬凌云招集了治楚的姜良、申子皙、颜回、南宫适、王瑞、李则这六位重臣。
姬凌云首先道:“下月十六日是寡人父王的六十寿辰,诸位也知道父王身体不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寡人而去。因此,寡人决定即日返回姑苏为其举办一个隆重地宴会。”
南宫适有礼的作揖道:“百行孝为先,为人子女,理当如此。”儒家注重仁孝,对姬凌云如此行为。南宫适赞叹不已。
姬凌云似乎已经习惯了南宫适的礼仪客套。笑道:“如今的楚地尚在治理之中,寡人走的并不能安心。因此。决定让姜良太宰代寡人总理楚地政务,你们有什么意见?”
众人摇头表示没有异议,毕竟姜良的才学功绩以及名望都是有目共睹的,无可挑剔。
“你们几人也各有任务,申子皙大夫你辅佐姜良处理大小事物;王瑞大夫你负责督促各地的玉石、银、金、铁矿地开采。李则大夫你负责来年的土地开垦,耕种。南宫适大夫,你的任务是管理刑法,对于那些趁乱牟取暴利的不法官员,商人加以严惩。”姬凌云拍手鼓励道:“诸位务必同心协力,将这重现楚地繁华。”
众人齐声领命。
姬凌云再对颜回说道:“颜大夫,你跟随我回姑苏。”
颜回向来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只是点头回礼。
随后,姬凌云又召见了展如、冯平、熊宜僚、段皓、颐无亥、沈孝六将,命他们领兵五万镇守楚地的各处要害,以防他国偷袭。
处理好了这一切,姬凌云由乌林登船,班师回朝。
在长江上行驶了七天。
这日,姬凌云走进了颜回地仓内,入眼就见一位眉清目秀,身材硕长,颌下三绺长髯,皂帽布襦的文士在案桌上奋笔直书,丝毫没有察觉姬凌云的到来。
姬凌云左右观望,顿时发觉着小小的仓内堆满了书籍,足足有千卷之多。
姬凌云道:“颜大夫七日不出船舱,寡人还以为你身体不适呢?”
颜回放下手中的书卷温和道:“让大王担心了,属下想趁着这几日无事,整理一些古籍。等到了吴国,恐怕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整理了。”
姬凌云走到近前看了看颜回所写地东西:“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姬凌云问道:“这不是《易》吗?”
颜回点头道:“不错,《易》在我华夏历史悠久,里面地精髓深不可测。但许多文献、古籍都以失传。先师在世时,属下曾帮助他整理古代典籍。这整理并不限于一般的刻写与编简,而是着重于考证及校对,把我等周游列国时所获得地不同古籍互作参证,去伪存真,将先人的智慧完全重现世间,造福后人。尤其是《易》,恩师曾称他为古今奇书,智慧的根源,尤要细心考察。先师经过多年辛劳将《易》整编成书。属下在楚国时,得到过一卷前人留下来的关于《易》的竹简,上面所记载的一个地方一句话里,与先师记载的有些出入,属下正在研究,是那本文献上出了纰漏。”
姬凌云大奇道:“不就是一句话吗?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颜回立时正容道:“大王说的不错,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但这一句话却是前人的智慧,前人著《易》正是为了造福后人,教导后人。我等生为后人又怎么可以无视前人的辛劳,草率的更改以及曲解前人的智慧呢?”
看着颜回认真的神色,姬凌云为之动容,也为刚才自己说的话而感到惭愧。想想在二十一世纪,中华的古人被批判的一无是处,中华的经典文学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摊货,而那些西方的文学却是人人称善,争先学习。那时候的人又怎知道这先前人著书时的辛劳?叹声道:“寡人收回先前所说的话。”
颜回笑道:“大王不用这样,其实子路以前也问过先师这个问题。先师当时就说了同样的话。”子路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为人卤莽,武艺高强,以故。
姬凌云想着那位“千古圣人”问道:“孔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颜回想了想认真道:“首先他是一个人,一个拥有喜怒哀乐的人。其次,在我们几位弟子心中却是一个圣人。”
姬凌云先的一愣,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颜大夫不愧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你这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一般令寡人茅塞顿开。”
不错,孔子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圣人。
是人难免有错,作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