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鹰问道:“什么麻烦?”
“在路过陈城的时候,那里地守将意图劫粮,但被我打发了,幸亏那守将迟钝并没有发现我们的秘密。”其实这运粮只是一个幌子,是这次计划中的关键一步。
项鹰的任务是虚张声势,以出其不意之法将方城守将斗怀困在城中。但虚就是虚,项鹰的方法一旦在天亮之后,就很容易被斗怀识破。因此,这第二步就是化虚为实,补充攻打方城的士兵。
而步卒的速度远远逊色骑兵,不能够一同出发。唯一的办法就是由水路进军,此行虽大大的缩短了距离,但却异常的不安全。因为为了隐藏行迹,他们并没有吴国的舟舰,只能以竹筏代步。一旦遭遇伏击将有覆灭之险,因而他们选择夜晚行军,表面上装成运粮队伍,实际在辎重车里粮食只是占了一个部分,大多都是为了行军而准备的竹筏。
因走水路,路程大大简短。姜良所只是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到达了方城。
姜良在来之前得到了姬凌云全权负责的口令,一到吴兵营寨立刻让项鹰的骑兵休息,自己的步卒接管一切。
凌云六年,九月八日,黄昏。
大隧隘道。
姬凌云此刻也没有了往日轻松的表情,对于未知的战况显得心事重重。虽然这大胆的一计,经过了他自己、伍子胥、孙武子三人整整一夜的布局、润色,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但这是战场,未知的战场,在战场上一切都有可能。
世上没有一个军事家能够完全的掌控一切,一个小小的变化或者是一次未知的意外都可能造成战局全旁的失利。
依照计划的走向,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只要过了这一关,迎接吴国的将是战局的主动以及胜利的曙光。而一但失利对于吴国的军心将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这时,在大隧隘道中的一株大蓉树下,姬凌云正和韩庆对弈围棋。
但看棋盘上白子连连得手,两条白色的大龙将黑子的布局杀得落花流水。
“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对弈对战,三尺棋局,等同战场;陈聚士卒,两敌相当。大王心虚不宁,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见姬凌云的黑子已经无回天之力,韩庆微笑的收回了棋子,明指对方心神不定,不易对弈,暗中却以典故劝说姬凌云应该遇事冷静,当机立断。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这句话出自老子之徒文子之笔。当年,卫国人宁殖将国君卫献公驱逐,另立公孙剽为国君。临终前嘱咐儿子宁喜去齐国接回卫献公。宁喜去看望了卫献公表示愿意帮他回国。卫献公回国后就杀了宁喜。
文子对于这事批判道:“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姬凌云点了点头,露出了平静的微笑,心中却感慨伍子胥在做人方面要是有韩庆一半就好了。
人在关键的时候难免会生出负面的情绪,这时就需要他人的提点,安慰。若伍子胥在此,想必又是一阵说教,虽达到了目的,却让自己一阵窝火。
而韩庆却每每在这个时候都会以一典故暗中提示,如此不但听着舒心,保全了自己的颜面,还达到了应有的目的。
“来,时间尚早,我们再奕一局。”姬凌云心平气和的说道。
韩庆点头应战。
姬凌云棋艺比起韩庆要逊色不少,但这一局姬凌云却显得异常神勇,两人杀的难舍难分,最后仅以一子落败。
棋局失利,战局得利。
这头刚一败,那头就以有捷报传来。
姜良、项鹰已经成功的控制住了局势,完成了任务。在兵力的劣势之下,谨慎的斗怀已经被困在了方城之中。
姬凌云大笑了三声,下令道:“全军集合,兵发方城。”
第十九章 项鹰的成长(手打版)
   “千战万战,攻城最难!尤其是这方城。”面对着耸立在自己眼前的方城,姬凌云发出了一阵感慨。攻城战役,本是所有战斗中最难打的。因此,孙武子才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说。
即便是小城若是遭到殊死抵抗,破城也是极费劲的事,更别说类似方城这种防备近乎完美的巨型山城。
在过去的几天里,吴楚展开了激烈的竞赛。
在战术上叶公、任清璇确实失算了,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叶公、任清璇无论是哪一个都不是可以轻易打倒的人物。
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了最为正确的决定,留下一万人死守直辕隘道,余下士兵抛下一切重物,只带兵器,食物都抛在一旁,全部由路上各城镇供应。
在与吴国开战之前,叶公已经准备好了近万竹筏,他们沿汉水而上,行军异常迅速。依照路程,不难赶在吴兵的前头。
但姬凌云早已做了准备,项鹰的两万骑兵养精蓄锐以后与负责袭扰方城的熊宜僚合兵一处,共计两万五千南下南阳盆地,在南阳盆地上阻击楚国援兵。
经过十日对战,项鹰、熊宜僚使出浑身解数,五战两胜三负,破敌七千,损失人马将近一万二,此刻正在南阳盆地边缘游戈。
项鹰、熊宜僚并没有在叶公、任清璇手上占得便宜。但却成功地拖延了楚军十天十夜,让他们无法冲出南阳盆地,给姬凌云的大军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经过连续行军,姬凌云以及五万吴国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方城,余下十万将在后几日陆续到达。
在抵达方城以后,姬凌云一连数日都在方城四周徘徊。希望能够寻得一处破绽,好增加攻城效率。但这方城在建造初,就是为了抵御秦、晋、齐等强国所建筑,每一块城墙都是以上等砖士铸造而成,当中还以杉木作为支架。城楼上的哨塔。箭楼每阁两丈就有一个,构造的无懈可击。
“大王,项鹰、熊宜僚两位将军回来了。”正在姬凌云思考破城办法地时候,侍卫传来了项鹰抵达的消息。
人影渐近,两人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两人近前后拜倒道:“项鹰、熊宜僚拜见大王。”项鹰的手臂上、前胸处都缠着纱布隐隐有鲜红的血迹,而熊宜僚更为严重。身上被包裹的象个种子,走路也一瘸一拐。不用问,但看两人这副模样就知道十日来,他们所经历地战况是何等的激烈。
看到他们进来,姬凌云严峻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意,看着二将,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欢畅之意:“项将军千里行军。又战秦楚联军,为我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寡人已记为一等军功。熊宜僚,你奋勇冲锋,功劳簿上也有你的一笔,待回师之后亦重重有赏!”
项鹰不敢置信地抬头道:“大王……”五战三败,这战绩并不光彩。他并没有奢望得到奖赏。
姬凌云摇手道:“项将军不必多说。五战三败。虽不光好看,但却充满了意义。先不说敌纵我寡。对方为救方城一定对你们发动了极其猛烈地攻势,你们死战不退。不为劣势所动,从弱势中取得两胜,为我军争取了时间,虽败尤荣,寡人紧记在心。此乃大功,当赏!”
两将感激涕淋。
姬凌云赐坐,并问起了其中详情。跟他意料中的一样,自从叶公、任清璇发觉项鹰、熊宜僚的军队后,为了行军顺利立刻就对其发动了猛烈的攻势。秦楚联军齐出,一战下来熊宜僚的五千步卒几乎全军覆没,项鹰的骑兵遇上了秦国的骑兵。双方交战,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优势,反而被他们占着些须上风,最后熊宜僚地步卒溃败,楚军意图包围,项鹰果断的撤退。
此后两战,秦楚兵都是使用着同一种战术赢得了胜利。他们以秦国地骑兵为先锋,然后在以楚国步卒施行包抄。吴国骑兵既要以实力不相上下的秦骑战斗又要担心楚国的包抄,一心两用,完全失去了主动。
此后两战项鹰发觉对秦楚兵薄弱之处,改变了战术不在跟秦骑纠缠,以迂回的方式专门朝楚国步卒下手,不断的逼迫他们。秦骑一来就走,绕至另一头攻击,取得了两次胜利,成功地阻挡了楚军前进地步伐。
项鹰懊恼的说道:“若是我早一些不意气用事,也许能够早一点发现秦骑地弱点,也不用打的如此被动。”
姬凌云笑问道:“这话怎么说?”
项鹰脸色微红后悔道:“末将太看中这第一了,在战场上完全失去大王所教的平常心。末将自诩冠军骑天下第一,见秦骑与我冠军骑战了不相上下,心中起了一较长短的念头,一心想以实力胜过对方,完全无视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末将麾下的骑兵坐下的马匹善于耐力,奔袭,而秦骑的马匹的长处却在爆发力上。与之硬拼,我吴骑完全处在下风。因此,末将三战都占不到任何便宜。直到第四战,在战场上末将再次听到了秦公主的挑衅才明白过来,对方是意图让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