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诸葛亮能取得后来的成就,其叔父诸葛玄功不可没。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神化,其生平事迹有很多夸张的成分。但这并不影响凌云对诸葛亮的评价,在三国时代的谋臣之中,诸葛亮当之愧排在第一位。
基于这个原因,尽管诸葛玄属于袁术的部将,但凌云对他的态度与袁术截然不同。
因为凌云在水修城外并未兴兵,而是先让大军休整。
凌云亲笔手书一份,派人送到水修城中,让吴登尽快转交给诸葛玄。
吴登接到书信之后,不敢怠慢,当即派人赶往建昌送给太守诸葛玄。吴登凌云大军兵进扬州,刘繇大军未经大战便率众归降。以豫章一郡之地,其兵力比刘繇尚且多有不如,更何况统一北方广大地区的凌云呢。
本来吴登都考虑要不要直接归降凌云,毕竟以他三万兵马的力量是绝对守不住水修的。只是凌云并未发动进攻,他也不能软弱到不战而降。正准备相机而动之时,凌云的书信恰好送到城中。不用看,他也信中写的是。如果诸葛玄能如刘繇一样率众归降,那他也不用背上叛主之名了,这绝对是最好的结果。
凌云在水修城外的大营中,等了十多天。
这一日,有军士进入中军大帐禀报,说诸葛玄派人求见。
凌云让人将使者带进帐中,此人为诸葛玄的别驾司马,奉豫章太守诸葛玄之命送来降书顺表。
降书上说明,诸葛玄将在明日出水修城,带着兵符印信,率领一众手下向凌云归降。
遣走来使后,凌云令郭嘉安排明日受降之事。
军中诸将都很惊异,按他们的想法将采取于收服刘繇的办法,先擒住对方的大将,让诸葛玄自知不敌而后才能一心归降。
没想到凌云到了此地就写书信,更没想到的是,诸葛玄居然就这样来降了。
因此,他们对主公凌云更为佩服,这几场仗下来,主公几乎算遗策。
他们却不,凌云掌握了诸葛玄的许多资料,历史上诸葛玄在明年病死,现在他的已是大病缠身,根本失去了争雄之心。
而诸葛玄考虑更多的则是身后之事,考虑家人安危,他若病死,其家人必得受人庇护。而今天下,能保他诸葛一门平安的人非凌云莫属。况且凌云此时已经兵临城下,并且书信中极尽诚恳,凌云即使不诸葛玄,也诸葛亮会帮助他叔父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尽管诸葛亮此时才十五岁而已。
次日,受降事宜进行得非常顺利,凌云封诸葛玄继续为豫章太守,掌管所部兵马。
诸葛玄见凌云果然如信中所说,信守承诺,心中自然欢喜。本来豫章之地多有人觊觎,现在毫损失还找到了凌云这么大的靠山,以后豫章之地必然固若金汤。只是他不明白凌云为何如此厚待,即便是刘繇,也是先打后收,并且收复之后还令他率领本部人马进攻会稽。
在水修城中住了十余日,郭嘉将凌云军中各项律令颁布实施,诸葛玄完照办。见诸葛玄病体严重,凌云特意通知身在豫州的华佗赶来豫章,对诸葛玄施以救治。
早在收复豫州之前,凌云就曾派出了大量人手,到各地寻访三国时代的人才。华佗便是其中之一,凌云派人给华佗送去了大量钱财和草药,资助他的行医和研究。
华佗不涉各诸侯之间的征战,但对凌云的资助却大为感激,因此凌云但有所请求,华佗必定竭尽全力。
诸葛玄听说凌云为他敦请神医华佗,心中非常感激。华佗短内还到不了,凌云也不便多等。
半月后的一天,诸葛玄派人来见凌云,说诸葛谨和诸葛亮到了。
这二人是凌云让诸葛玄给招来的,二人都在建昌,先前并未随诸葛玄同来。
当凌云提出要见这二人时,诸葛玄有些吃惊,此二人,诸葛谨为兄年纪不过二十二岁,诸葛亮亦只有十五岁。二人虽然薄有才名,却大可不必让凌云如此等待。
更让诸葛玄惊讶的是,接下来并不是普通的接见,而是凌云特意安排了一场家宴。
宴会只有凌云、诸葛玄、诸葛谨,诸葛亮四人参加。
席间,诸葛亮出言谨慎,却常有惊人之举。而诸葛谨也有不俗的表现,虽然此时的诸葛亮尚且年幼,但凌云并没有任何轻视之心。而是由衷的感叹,英雄出少年,诸葛亮能有那么大作为,果然不是幸至。
席间,凌云问诸葛二人是否愿意投在他的帐下。诸葛亮和诸葛谨欣然应允。
凌云见此情景,心中大为欢喜,那诸葛谨也非平庸之辈,历史上的他投在江东孙权麾下建功非小。
实际上诸葛谨和诸葛亮早在接到凌云的召唤的时候便想到了今日之事,虽然他们不凌云为何看重他们,但二人心中也着实欣喜。
诸葛都有建功立业之雄心,但观天下大势,凌云一家独大。照此情形发展,恐怕用不了太长,凌云便能一统天下。到那时四海平定,再想成就大事,已经过了最佳时机。
此时凌云相邀,刚好凌云大业未成之时,以后多有建功的机会,所以二人自然不会推辞。
见事情如此顺利,凌云自然高兴,当即封二人为别驾司马。虽然官职不算太大,但对于他们的年龄来说已经算是破格重用了。
即便这样,凌云手下的众将都有些不理解,为何主公会看好这两人。难道他们果然有出奇之处吗?
凌云自然众将的想法,若是按照历史的发展,而历史又未被改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为凌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诸葛玄见凌云器重二人,心中老怀快慰,自然不会阻拦。凌云没有再继续等待华佗,他交代完之后,便带着诸葛二人起兵开拔,赶往会稽。
刘繇奉令攻打会稽,王朗调集兵马拼死防御,刘繇在攻下定阳、新安两县之后,两军陷入了胶着状态。
本来凌云以为以刘繇的兵力和其手下大将,要拿下会稽郡并不会太过困难。只是刘繇似乎并不擅长军事,他率领兵马谨小慎微,不敢大举进攻。樊能和张英几次献计,刘繇都未予采纳。致使到现在,还没有太大的进展。
凌云在豫章的时候就了会稽的战况,本来他并没有打算参与到这场战斗中,现在一看他不得不亲自去处理。
又是近二十日的行军,凌云率领大队人马赶到会稽郡太东城外。
刘繇一早得到知会,率众将相迎。
凌云进得帐中听刘繇禀告战事,刘繇皆具实禀报,以战事拖延之名,向凌云请罪。
凌云对这些事早都知晓,他怀疑刘繇是怕军士多有损伤,所以才未大举进攻。只想趁敌不备之时,再采取偷袭的战术。
刘繇领兵马五万,王朗倾全郡之军七万余会聚于太东城内,两边兵力比较,还属王朗略强一些。如今凌云大军来到,双方兵力状况顿时扭转,凌云占尽优势。
此次前来,凌云颇觉有些戏剧性的意味。因为在《三国演义》中王朗后来降魏,在曹操麾下效命。
他的死就是因为此次从豫章带的诸葛亮所致。
当然这只是戏说,历史上的王朗之死与诸葛亮并关联。但两个人碰到了一起,也算是一个巧合。
听刘繇说完,凌云示意他退到一边,转头问下边的诸葛亮,“诸葛司马,不知你有何高见。”
这个称呼有些生疏,但凌云也没办法,诸葛亮现在年龄还小,总不能称其为吧。而且有一次凌云喊诸葛亮,脱口而出叫他孔明。可是现在的诸葛亮还未行加冠之礼,孔明两字还是莫须有的字号。
但诸葛亮听到之后,豁然眼睛一亮对凌云说道,“多谢主公赐字。”
凌云对次哭笑不得,没想到穿越之后,居然变成了给他起名字了。
诸葛亮听到凌云向他问计,心中也是感到奇怪,凌云身边的郭嘉足智多谋,见识深远,为何还要询问?
几个转念之间,他已明白了凌云的用意,莫不是主公在考教于我?
想到这儿,诸葛亮施礼道,“主公,依在下之见,主公兵强马壮,一举破城,擒其贼首王朗,大局定矣。”
凌云点了点头,诸葛亮的意思就一个字,打。
这与凌云的意见不谋而合,既然王朗死抗,那就打他一个生活不能自理。
第二百零七章 太东之战
第二百零七章太东之战
议事完毕,大军休整一日,次日一早,用过早饭,凌云率军出战。wWW、
这次出战,他雷厉风行,除必要的守营军士外,大军倾巢出动。这一次,凌云要给刘繇看一看,仗究竟是如何打的。
十余万大军,将围住太东城,巨弩最先开始发飚。数箭镞向城头飞去,密集的攻击让守军根本不敢露头。
而后弓箭和巨弩交相掩护,渐渐想城下靠近。王朗组织的几次反击全被压制。当城头再也没人敢露面还击之后,巨弩的箭镞换上了火箭,数条火龙凌云飞舞,冒着飘摇的黑烟在空中划出长长的轨迹射入城中。
刘繇都要看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