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军节制使。
“好了,都不要推诿了,这是王命,难道众位都要违背王命么,不要再说了,我们吃饭去!”说着领着众人去吃饭。
一路上安龙焕还是跟我唠唠叨叨,就是不想做这个水军节制使了,这次给他的教训实在太深了,能从鬼门关逃出来还是拜了我所赐,他说什么也是不敢再做官了,只求平平安安的度过晚年。这时我停了下来正色的道:
“安将军,你是看不起这支新建的水军呢,还是看不起我不想为大王继续效命。”
安龙焕连忙赔不是“不敢,不敢,如何能看不起大人,大人于我恩同再造。”
“那好,你就不要再推迟了,这支水军你全当是给我训练的吧,因为组成这支水军的主力将是我的汉军和部分朝鲜水军,只要你能想到的船只和火炮我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你配备,并且还会配备一些你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目的就是打造一支海上无敌的舰队,安大人你要是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尽管说,我去找别人。”众人听我说了这话,纷纷表示愿意担当这支水军的节制使,就连柳德恭也红了眼睛,说什么有这样的水军,他还做什么水军总督。
安龙焕平生极为要强不肯服输,到了这份上却怎么也不肯再推却了,欣然的接受了我的邀请,为我打造一支全新的水军。大事以定,剩下的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了,但是也正经忙了几天,大军才启程,带着柳德恭、安龙焕还有纯孝君诸人返回王京。一路上旌旗飘扬,马蹄翻飞是何等的壮观,见到这情景我从心里生出了一种成就感,十分自豪。
葫芦巷大海战的消息早已传到王京开城,多尔衮和阿敏在王京早就郁闷,一听我军班师具都带着亲兵出城百里迎接我们,光海君也带着他的一众文武大臣,到城外十里相迎。说真的我从小到大还没见过这样大的阵仗呢,如此热烈的欢迎仪式让我受恐若惊。
随后的十数天里,庆尚、江原、宁安诸道纷纷遣使来降。整个朝鲜终于恢复和平安定,历时近三个月一百余天的征朝战争至此结束。
光海君于五月初五宣布复位,改为显宗定都在开城,同时开始筹备我和李顺姬的大婚。并宣布我为驸马监国,兼任领议政之职,一时间整个朝鲜我成了最大的实权派。
同时达成协议,与大金国约为兄弟之国,断绝和明朝的臣属关系,每年向金国提供一定的粮草,并开设边市通商。当然了这是在我的努力下达成的,皇太极出征前交待的可不是这些,历史上朝鲜和后金达成协议更是屈辱性的。当时后金要求朝鲜献出主战的宏文馆校理尹集等人;同时还要交出明朝赐给的诰命册印;并且送质子二人到盛京,岁时贡献、表贺,依对明朝的旧制;甚至是金国出兵征伐时,还要朝鲜调兵扈从,并献犒师礼物;协议还要求朝鲜不得擅自修筑城垣,不得擅受逃人。
这些可能都不能随了皇太极的愿吧,我不但没有拆除城墙,反而在宁边和安州修筑了最坚固的堡垒,防止皇太极率兵南下。
第二十六章 赋税
光海君的复位宣誓了朝鲜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对于那些后来归顺他的各地方大员,此时都采取了安抚措施,就连纯孝君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待,安龙焕的际遇更影响了一大批人。所以此事朝鲜国内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但是没有几天又被我闹腾得鸡飞狗跳,原因无他,鉴于倭寇的狡猾和凶残,我和金起宗、柳德恭等人商议后决定对军队的中上层领导来一次彻底的大清查,当然了查出异己分子是这次运动的目的,更主要的目的是把一些旧有的,不听话的军官和将领排除出这支军队,美其名曰纯化队伍,实际就是排除异己,彻底的掌握这支军队,避免再出现安龙焕事件,闹腾了半个月后,终于结束了这次清查活动。应该说这次清查是比较成功的,敌特分子虽然没找出几个来,吃空响心存不轨的人倒是纠出了不少。军队的风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按照当初的设想,多尔衮和阿敏的军队分别进驻了忠清道和全罗道,并准备扩充人马加紧操练,当然了这些新招募得朝鲜士兵名义上还是我答应给光海君的那二十万朝鲜常备军之中的一部分,而实际上则归我调遣,有阿敏和多尔衮负责训练,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训练出数万精兵,驻守朝鲜应该没有大的问题。只是由于我大婚的日子没到,阿敏和多尔衮只将军队派走了自己却赖着不走,说要到我婚后才肯上任,我也拿他们没办法。
这次大婚对于朝鲜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婚礼筹备起来颇耗时日,借着中间的这个空当,我走访了汉城、水原、光州、全州等地,对这些将来自己的制下进行了一番初步的了解。所得到的结果是这次自己真是大赚特赚了,朝鲜南方比北方还要富足,手工业和贸易更加发达,在南方很多的私营手工业场取代了官营的工场,因此刺激了为出售而生产货物的手工业发展。这些商业活动的增加还促进了商业性农业的兴起,而商业性农业的兴起又促使农村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结束完这番考察我是带着兴奋回到开城的,众人见我如此高兴都不明所以,我又哪能告诉他们自己捡到宝了呢,回到住所足足用了三天的时间来制定一些政策扶植工商业,朝鲜的这种架构目前比较合理,我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大的改动,历史证明这种跳跃式的发展并不利于长期的稳定,只有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都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切才能水到渠成。因此我要做的就是刺激朝鲜的工商业,鼓励商业发展,那么第一件要改的就是税收。
朝鲜的宫廷用度、百官俸禄都来自田税米谷,此外一切恒常及临时使用之物,如丝绸、药材、马匹、衣料、纸张、菜蔬等等均责之于土贡。这些都以实物的形式作为贡税上交的,商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货币的大量流通,然而在朝鲜白银只是一种用来贸易的工具,在民间流通并不广泛,造成这种现象的就是税收都是以实物的形式上交的,并且为了让这种税收制度更加完善历代国王都进行了改良,到现在已经允许边远地区将贡物折成米,然后用米纳税,交到附近的港口,称之为贡价米。在山区允许缴纳土产来代替粮食,米竟然成了比货币还流行的兑换物,所以百姓只要将自家的所产拿出一部分来贡税就可以了,这样将很多人无形的约束在了自己的土地上,这种制度当然是必须要改了。所以我准备宣布命令,从即日起各地所缴纳的税贡必须以货币的形式上缴,就是说从今以后官府只要银钱不要贡米。
我将自己的想法和光海君商量,不想他第一个否决了我。
“贤胥啊,不是我说你,更不是我不支持你,你这样做恐怕朝鲜又会乱了!”这话让我摸不着头脑,我这是为朝鲜好啊,怎么能说将朝鲜又弄乱了呢,见我十分迷惑,光海君进一步的向我解释。
“我们朝鲜呢,采用这种贡米制度已经几百年了,这其中的弊端我也不是不知道,例如如此多的贡米如何运送和储藏都是问题,每年都会因此损失大量的米粮,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旦放开了口子那些商人们一定会大量的收购米粮将之运送到中原和东瀛贩卖赚取暴利,再从这两个地方赚回的白银和买回的特产换取更多的米粮以获得更大的暴利,如此以来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朝鲜国内的粮食被大量贩运走,一旦遇到灾荒叫朝鲜如何度过呢。
所以这个口子不能开,也不敢开,当年我也不是没想过,存银子不是比存米更好么,谁知刚一实行就遭到了各方的反对,但是我还是坚持执行了,结果朝鲜那年大旱,收成不好,若不是府库里还有存粮恐怕是饥荒早起了,这项政策也就不了了之最后夭折了,所以我还是劝你想别的办法吧,不要在这米的问题上伤脑筋了。”光海君这话说得很中肯,也算是前车之鉴,但是我还是不死心,谁能想象一个商业社会是用米来结算和交换呢,这绝对是不行的,必须要改,我来了牛脾气,十分固执。光海君见我这样也没办法,只好说道:
“贤胥若是真的要改那也行,不过最好将李复觉找回来,他在这上面很有经验,另外贤胥还要和议政府内的各位大臣商量妥当之后再和我说,若是确实可行我一定会支持你的。”没办法话说到这份上了,我也只能照办,派人去将李复觉找来。
在这事情上李复觉确实是把好手,不光是他宁完我的想法也很有见地,在李复觉到达开城后我残忍的没有让他休息,而是将他拽到我的仪宾府连同宁完我一起商量赋税改革的事情。
“大人,这个想法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