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话音一落再次引来众将的大笑,把规伯玄方气得好悬没有倒仰过去。
“不过,要说真的看上什么,或许就是你们日本刀的铸造技术吧,明人不说暗话,对马岛上我只看重两样东西,刀和银子。既然玄方先生已经等的不耐烦了,那好吧,请你转告你家宗主,我李开阳就要这两样东西,如若满足,我可以考虑退兵。”我可不想像帝国主义一样明明是侵略,还要冠冕堂皇的说来解救世人,刚才一顿抢白,把规伯玄方气得那样我也就解气了,算是一种报复替“后人”出气。
“这,这我还要和我家宗主商量,玄方此次前来只是代表宗主表示善意,愿意和解,所以摄政王阁下提出的条件,必须要经过我家宗主同意才行。”规伯玄方没料到我说话如此直白,又不好当场拒绝我,只得唯唯诺诺的说道。
“那好,如此就请玄方先生转告宗义成,就说我李开阳恭候他的大驾,希望他能来亲自和我谈。”规伯玄方自然是满口答应,他心思早就不在这了,惦记着早点回去复命,所以匆匆告辞。
“先生,难道就真的这样便宜了宗氏,如此轻而易举的撤军?”鳌拜不解的问道,看着这个将来的枭雄,我不温不火的说道:
“那还想怎么样,难道把对马岛夷为平地,这样的话谁给我们挖银子,谁给我们生产战刀。不能涸泽而渔这个道理你总是懂吧,要留给敌人以希望,否则他们就不会努力,会狗急跳墙,到时我们就得不偿失了。”
“是,末将受教了。”鳌拜恭敬的说道,对于这个人我一直都有戒心,这种戒心比多尔衮还大,毕竟阿巴亥现在是我的女人,而且多尔衮的个性张扬,这就决定了他不足以成为帝王,历史上多尔衮死后被被撤去帝号,连同尸体也被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足见多尔衮在这方面做得很失败,要不是武力强大他生前就被整治了,当然这也是他咎由自取,史书归罪为他想当皇帝,而乾隆帝以为,这是“诬为叛逆”。
中国历史上那些当了皇帝的人,包括乾隆的父亲雍正帝在内,在他们没有当皇帝之前,有谁没有想当皇帝的念头和动作?想当皇帝的人,为什么当了皇帝就没有罪,没有当上皇帝就有罪呢?问题就在于做皇帝的怎样对待反对派。对于反对派,如果多尔衮能像李世民收用魏徵那样,那就称得上胸有成谋了,或者退一步说,他生前能在反对派的挑剔监视下,严于律己,谨慎从事,与朝廷大臣之间的距离不要拉得太远,反对他的人就不会那样蜂拥而上,以至于让他死无葬身之地,造成全局的败亡。
鳌拜则不同,此时的鳌拜做事从来都是小心谨慎,凡是交给他的任务也都是尽善尽美的完成,并且十分善于笼络别人,再看他的军队战斗力也十分强悍,所以我一直不敢大用鳌拜。归结起来鳌拜的失败在于小窥了康熙,也在于它的野心膨胀,这样的人最可怕,所以我不能不防,可是偏偏这样的人才若是不用又是浪费,真是很难取舍啊!
“对马宗氏在对马经营这么多年,不可能被我们一下子打垮,即使他真的垮了对我们也没有好处,对马的住民会更难管理,总不能我们将他们都杀了吧,那样的话谁来开采银矿,谁又来铸造战刀。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逼宗义成就范,同时也是寻机消灭倭人的水军,打开倭国的大门,让贸易顺畅,从倭国攥取更多的金钱。”我苦口婆心的给众人解释道。
“可是先生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像征服对马岛一样,征服整个倭国呢,那样倭人都是我们的奴隶,银矿开采还不是源源不断,哪像现在这样需要靠海上贸易从中攥取差价,太辛苦了,直接一些不是很简单么。”苏克萨哈说道,其余女真众将也都纷纷点头,甚至包括朝鲜和中原的一些将领也表示赞同,毕竟这样的效果很明显很快,不用辛苦的去挣。
这是女真人乃至蒙古人标准的劫掠逻辑,生产不是他们的事,他们只要将别人的劳动所得占为己有就行,大草原上祖祖辈辈都信奉着这条宗旨,是以中原近千年来都受到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这也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难道你们真的认为可以轻易的征服一个民族么,尤其是倭人这样的一个民族,除非彻底将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抹去,但是那又谈何容易。”我向众人问道,同时也是在问我自己。真的我真的有一种冲动,就是将日本这个民族彻底从地球上抹去,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太多不愉快的记忆了。可是我有这样的权利么,我真的有权力剥夺别人的生命么?自从我的两个孩子出生以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父母,我终于也体会了那种牵肠挂肚的感觉,人是都有生存权利的,每每想到这里我经常在动摇是否继续下去,孩子出生以后我十分留恋于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竟然萌生了退意,就在朝鲜建立一个世外桃源多好,何必还去管中原的事,或者是什么日本还是俄罗斯。
但是可能是一种责任感吧,像我这样生在七十年代末的人总是莫名其妙的有一种责任感,对于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变迁,影响最深远的或许就是我们这代人,生于七十年代。哈哈,感慨那么多没用我已经到了古代,还能说什么呢,只有自己多做一点让将来的后世子孙少受一些苦吧,所以想到这里我又不得不收拾情怀,抱着悲天悯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整装待发。
第十三章 讨论(中)
对我刚才的话很多人不以为然,当年那个在杏林书院闹事的古塔现在已经升为参将,这小子学医不成,打仗倒是很有一套,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他。
“先生,倭人有何不好对付,当年要不是有神风相助,估计忽必烈征倭的大军早就把倭人赶尽杀绝了,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咱们这次登陆作战尽管一开始受到了一些小挫折,但是总的来讲不也是很成功么,照此办理何愁倭人不灭。”看来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尤其是朝鲜将领,对于倭人一直怀恨在心,趁着机会公报私仇也是不错的,纷纷点头表示支持古塔。
看着大帐中很多年轻的面孔,我心里真的有些不是滋味,这些年轻的将领都是这两年因为军功而冒起的,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过于一帆风顺了,因为这两年我们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所以他们甚至是有些目中无人了,在经过军校的锤炼有些人更是觉得自己了不得了,甚至是连苏克萨哈和佟养性这样的老将都不放在眼里了。看来还真要值得警惕,人家说骄兵必败不是没有道理,我冷笑两声说道:
“你们还真为自己是天下无敌么,若说天下无敌,当年蒙古人差不多,至于我们现在这点家当,这点战力说天下无敌为时过早。就说刚刚古塔说的那个神风救倭吧,难道你们真是这么认为倭人靠的是运气么,错了,大错特错!”
对于日本人,由于他们曾给朝鲜和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讲述他们如何英勇抗击蒙古人的侵略更是令人不可容忍。而“神风”的存在,使很多人将日本没有被征服顺理成章归咎于运气,事实上,“神风”确实帮助了日本人,但如果没有“神风”,日本人同样能击退蒙古人。关于十三世纪元帝国两次入侵日本的惨重失败,当时从东亚到欧洲的许多史籍都有记载,不过最原始的纪录来源不外三处:一为元帝国的记载;一为朝鲜的记载;一为日本的记载。这三种记载难免都有偏颇,但其中朝鲜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战争没有太多利害关系,因此还是他们的记录更可信些,正是从这些记录中我初窥了当年那两次大战的全貌。
“诸位,左右现在无事,一切要等邓将军从下关传来的讯息,那么我们就趁此机会在这里进行一次讨论,看看倭人是凭运气把蒙古人赶到海里,还是靠自己的本事,再研究研究将来对倭国的政策如何?”我的这番提议众人自然赞同,随着在朝鲜日久,研讨战例越来越成为军队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对于蒙古两次征倭由于年代久远一直没有被列入军校乃至军队的讨论范畴。
“战争的目的是争夺利益,蒙古人对倭国的进攻起因于倭国不肯臣服于蒙古,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当时的高丽国王也致书倭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倭人都轻蔑地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冒犯,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当然不能容忍,于是武装攻倭遂不可避免。
需要说明的是忽必烈执意要控制倭国,除了显示大可汗的权威外,还有许多更实际的考虑。蒙古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