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御医-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玖道:“娘娘的气疾,不管在西医还是中医上,都是一种需要长期持续的治疗才能有疗效的病症,但是,这种病,是无法断根的,只能从预防、控制入手,只要严格按照我的方案执行,虽然不能断根,但绝不会危及性命。”
“接着说。”
太宗陛下摸着胡须道,长孙皇后淡淡微笑,拍拍丈夫的手背,目光温和的看着谢玖。
“我的方案,从三方面来,西药、针灸、食疗。重点就是西药,分两种,口服药丸和针剂,针剂需要刺入娘娘的肌肉血脉中注射,我认为,需要先向陛下和娘娘解释清楚。”
谢玖冷淡的说道,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太宗陛下看了看她,道:“所谓针剂就是用一根细细的针头刺进肉里?”
“回陛下,正是。”
“朕知道,朕派人去试过。”
太宗陛下不停的踱步,走了几个来回,又问:“你们西医馆开馆之后,有多少病人用过针剂?”
“五位,都已治愈,唯有一位受了外伤,伤口化脓,危及性命的,如今还在我家居住,继续治疗。”
“朕听说过,这件事儿在长安城内传得很开,人人都说卫螭卫医生是华佗在世,能从阎王手里夺人。”
“陛下过誉了,不过是伤口感染,不算难治。”
太宗陛下似乎还是拿不定主意,把目光投向躺在榻上的长孙皇后:“观音婢,你的意思呢?”
长孙皇后温润的目光迎向丈夫,又看了看低头的谢玖,笑道:“陛下,臣妾想试试。这么多年来,卫夫人是第一个敢说出所有实情并应承治好臣妾的医生,且又与臣妾一般同为女子,她的眼睛让臣妾选择相信她。”
谢玖暗自松了口气,她本就不是多嘴胡言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她绝不会去做,她是真心不想这位名垂千古的杰出女性早逝,真心的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保住她的性命。
太宗陛下目光细致的看了妻子良久,方才威严而又郑重的道:“好吧,既然观音婢你已做出选择,那朕就答应,卫谢氏,朕和皇后的未来,你们夫妻和孙道长的未来,就把握在你的手中,切记切记。”
谢玖信心满满:“请陛下放心,我知道的。”
“如此就好。”
“陛下,能否把我夫君背来的医疗箱带进来?我要用的药品和器具,都在里面。”
“朕准了,来人,去把卫夫人的医疗箱背进来。”
皇后身边的宫女连忙出去,去取卫螭背来的医疗箱,谢玖这才暗自吐了口气,总算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二十一章 问诊长孙(下)
 更新时间:2008…6…2 0:04:43 本章字数:3318
安然从医疗箱里取出一干用具,早几日,听孙思邈的描述,谢玖就对长孙皇后的病情心中有了个大概的判断,今天的检查,只是确认病情及制订具体治疗方案,带来的药品多是能用上的,准备周全。
“娘娘,请不要紧张,我要扎针了。”
配好一组针水,谢玖冷淡的语气终于有点柔和,目光温和。长孙皇后轻轻笑着道:“无妨,夫人不用太顾忌本宫,按照平时的方法做就是。”
谢玖看长孙皇后确实没有紧张的样子,没再多说,开始扎针。她和卫螭都不是专业护士,俩人又没有太多病人来练手,当初为了能熟练掌握打针技巧,她和卫螭互相给对方对了N多的生理盐水,才练出这么一手堪比熟练护士的技巧,以致卫螭每次说起打针都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找血管,扎针,吊点滴,一切都很顺利,自始至终,长孙皇后都没有惊讶到肌肉紧绷或是露出一点担忧的表情,镇定自如的样子,就像一个见惯了打针的人,让谢玖暗自佩服不已,实在是西医馆开业后,见多了一打针就紧张的古人,一下子还有点适应不来。
“观音婢,感觉如何?痛吗?”
太宗陛下看着刺入血管的针头,满眼怜惜。长孙皇后微笑着摇摇头,温声道:“没事,皇上不要担心。”
吊上针水,开药的时候来麻烦了,卫谢俩人都不会用毛笔,能认出一部分,某些太生僻或是与现代不同用法的字,俩人就理解不了,卫螭就常感叹,俩人在现代社会也算高级知识分子,穿越到古代之后,都成半文盲了。
翻出药,谢玖皱着眉头,交代一旁负责服侍皇后的女官,让她记下服药的避忌和方法。长孙皇后见她没有写下的意思,问道:“夫人未曾学过写字?”
“回娘娘,我们夫妻只认得一部分汉字,不会写,我们在家族中属偏房,地位低微,没有资格习汉字,我们只会海外文字。”
这是卫螭的主意,反正不会的东西就推到地位上,封建社会讲究这个。现在交通不发达,又不可能去求证,无法解释的,都推到海外去。
谢玖生性不喜多言,如无必要,绝不废话,又交代了一些平时生活起居应该注意的问题,便默默跪坐在一旁,低着头,等待着吊完针水。
太宗陛下看了一阵,听到前殿的谈话声,待听到卫螭讲关于泰山的话后,看了谢玖一眼,谢玖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面无表情的冷淡模样。
太宗陛下问道:“尔一族自汉年间退出中原西迁,历经数代,对中原历史仍有如此造诣,何故?”
谢玖表情不变,道:“西方有位叫培根的哲人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巧慧,算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先祖深以为然,并曾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自己。身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方,地位如何,家国的历史,是族中子弟必学。”
“好!好个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自己!鲁氏一族未能全部回归大唐,朕深以为憾,如此俊杰才士,不能为朕所用,可叹可惜。”
太宗陛下击掌叹息。谢玖行礼感激:“能得陛下此语,我族子弟在天之灵足矣。”
太宗陛下道:“天下如此之大,江山如画,朕只有一人,常感人力有时穷,朕愿得天下俊杰共治之,与朕一起开创大唐盛世。”
“陛下英明。”
太宗陛下的胸襟、见识,确实是很多帝王比不上的,单凭这份气魄,难怪能留下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
“朕观尔夫妇,除了一身医术,才学也是不凡,鲁氏一族的其他俊杰,才能更是如何的卓著,可惜,可惜。”
“陛下,有六部奏折到。”
正说着,内侍承了奏折来,太宗陛下向长孙皇后说了一声,举步转回前殿,继续打理朝政,谢玖要给御膳房介绍长孙皇后的食疗食谱,也跟着出来。
“……经过就是这样。”
慵懒的躺在软椅中轻轻摇着,谢玖淡然说道。卫螭摸着下巴,琢磨道:“照你这么说,李二陛下应该对我们感到好奇才对啊,为啥不留下我们问话,反而啥话都不说的打发我们回来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王心术,搞不懂啊搞不懂!”
“我也想不通,陛下甚至连什么叫逻辑修辞都没问。”谢玖也百思不得其解。
“搞不懂!古人就是喜欢搞高深莫测装神秘,貌似历史上有名的厉害人物,都是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夫人,你说,我们要不要也学习一下?”
对卫螭时不时冒出来的奇思妙想,谢玖啼笑皆非,嗔道:“我们像神棍吗?”
卫螭反思一下,确实不像,不说俩人的真实年龄,就现在的外表而言,人家不把他们俩当小屁孩儿就好了,还高深莫测?唬鬼都不见得能行。卫螭开始怀念以前的成熟相貌,返老还童不是谁都喜欢的。
接下来几天,卫谢俩人每天都被人接入皇宫,去给长孙皇后看病打针,卫螭基本每次都是充当背医疗箱的小工角色,到了皇宫,内宫他又进不去,每天就在立政殿前殿给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的孩子讲故事,和他们玩游戏,搞得他极度怀疑是不是被人当成了幼稚园老师或是免费保姆。
“……各位殿下,如果你是司马光,你有什么办法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伙伴儿呢?”
前殿各位大臣在与陛下商议朝政,卫螭不想掺合,干脆自觉的承担起保姆的角色,领着一场孩子去外面,随意的坐在台阶上,给他们讲故事,故事内容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司马缸砸光”的故事。
“叫侍卫去救!”
一位年纪和李治差不多的小正太道,卫螭认得他,他是最近才跑来的纪王李慎。母亲就是长孙皇后死后主掌后宫的韦妃。长孙皇后生病的时候,一直是韦妃在照顾,卫螭有幸见过一次,是个大美人,完全没有掺假的美人。
“呃……纪王殿下说的好,年纪小的时候,力量有所不足的时候,要适当的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不错,不过,司马光旁边没有侍卫,只有小伙伴儿。”
卫螭斟酌着用词,表情不变,满脸诚恳的道,不能打击人家小朋友的自信心,要用鼓励教育法。
“跑去找大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