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金手指-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张端义安插一个职司。但这么长的时间里,张端义哪怕沦落到依靠老妻在工厂中做工为生的地步,却也不曾来寻他,证明此人的心思已经不在仕途了。
张端义有更大的理想,从与魏了翁的谈话之中,他对于赵与莒有了更直接的认识,这样一位虚怀若谷目光深远的天子,对于他小小的不敬只会一笑置之,甚至还会有意为他邀名。
果然,赵与莒不但没有怪罪,为全其名,还亲笔给他的书稿取了一个名字,叫作《铁屋》,并令魏了翁为之作序,交与《大宋时代周刊》发表,并在连载完成之后,还令商务书局以单行本方式发行。这原是本不大讨好的书,可经过一番宣扬之后,却于儒林间掀起喧然大波,尽管天子亲自赐名,可是最初时还是批评如潮。对于其内容,儒林倒未有什么反对之声,都以为这是揭破商贾“重利轻义”的面皮,但对于其用白话文写作的方式,儒林是咒骂声一片。
这在所难免,这些儒生本能地感觉到,在天子用智学破了儒学独霸仕途之道后,白话文小说的出现,又是天子在破他们对于舆论清议的垄断了。
大宋到现在这地步,经济乃至社会的变革都是巨大的,但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变革,故此还是一个瘸腿巨人,这是赵与莒一直以来都很担忧的事情。张端义的横空出世,让他意识到,随着大宋社会变革的深入,人文领域进行一次深刻变革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与《铁屋》同时成为畅销书的,还有一些翻译来的西学诸书,诸如亚里士多德的一系列作品,被编为《工具论》一书。华夏原本便有“名辨”之学,而亚里士多德的这些作品,在被那些饱学大儒们与名辨之学相互参照之后,一时之间,竟然也成为这些学都们相互辩论时常用的工具。
这正是赵与莒想要的结果。随着《织厂血泪》的争论到了白热化的境地,赵与莒公开在朝堂上对于用白话文进行创作表示了肯定,并且从内库拿出一万贯钱来,设立大宋小说奖,专门奖励白话文小说创作,竟然掀起了一场白话文运动的热潮。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三二九、薨逝
 更新时间:2009…8…7 11:42:13 本章字数:5026
白话文运动只不过是先声,其背后是更为波澜浩瀚的新文化运动,而这种新文化运动将形成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
赵与莒明白,自己的寿命是有限的,虽然按照历史来说,他应该可以活到六十岁,以他如今的身体素质而言,他甚至可以活到七十乃至八十,他可以亲自教导下一位皇帝,让他拥有超乎寻常的见识与眼光,但即使如此,七十年、八十年之后呢?
在华夏,保守力量之强大,便是再如何高估也不为过。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之中,儒家学说中的主流理学发生了分化,以真德秀、魏了翁为双璧的一脉,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主流。但同时,在蜀地的成都、中原的洛阳,也形成了两个比较大的儒家学派。三家学派针对此时激烈的社会变革进行争鸣,而其余学派也不甘寂寞,纷纷参与进来。他们不仅争的是对于天下大势的看法,也包括象白话文写作之类的“小事”,各家报纸纷纷加入进来,战得不亦乐乎,而张端义等人,一边用白话文创作新的作品,一边也发些辛辣的杂文…………这自然也是用白话文写就的…………对各方保守势力进行凶猛的还击。
“当真是热闹非凡。”
临安城处在江南,一年到头难得下一两场雪,故此,当炎黄七年十一月九日,难得的一场大雪之后,赵与莒带着后宫妃子与皇子们在内苑内踏雪,皇子公主们高兴得在雪地里打滚儿,他则与韩妤远远地看着。
在皇子公主的养育上,赵与莒一方面对他们的行为比较纵容,没有画出那么多条条框框来约束他们,另一方面又对他们的品德要求比较严格,不允许他们做那些无理取闹的事情。换言之,这些小孩子们。只要能说出一个道理来,那么有些在群臣眼中惊世骇俗的事情,赵与莒也不会去管。比如说。身为皇长子的孟钧,因为已经六岁的缘故,在炎黄七年展示出了极为强烈地好奇心,甚至瞒着宫女爬到了大树之上,为的只是看鸟儿如何孵蛋…………皇太后杨氏对此甚是恼怒,赵与莒却只是吩咐今后爬树必须有大人在旁守着。
“官家是说哪里热闹非凡呢。”昨夜赵与莒是宿在她这儿。故此韩妤面上仍有红晕,水色也要好许多。她侧脸看着赵与莒问道。
“家里热闹,外头也热闹。”赵与莒笑道。
“奴也看了那《铁屋》呢,没想到竟会如此……”韩妤微微叹息了声:“奴常想,官家如此圣明。为何还会有这等事情发生?”
“天下之事,非一人两人可彻底改变,哪怕万乘之君也是如此。”赵与莒摇头苦笑:“阿妤,有时我也会觉得自家没用,谋划了那么久,布局如此深,原是想让百姓有好日子过,可结果果实大半被那些贪得无厌之辈摘去!”
“这原不怪陛下。人心唯危。如今不又在争论性善性恶么,官家一心引人向善。但总有人向恶……”
见赵与莒似乎有些闷闷不乐。韩妤婉转地劝解。两人正说话间。忽然有内侍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官家。官家!”
赵与莒心中一沉。一股不祥地预感升了上来。
果然。那内侍拜倒在地上。带着哭腔道:“官家。太后她……太后她晕过去了!”
“御医呢。快去请御医!”赵与莒吸了口气。一边吩咐一边快步向慈明宫行去。
入秋之后。杨太后地身体就一直有些不适。断断绝绝地用药吊着。赵与莒晨昏问省。总不让老太太觉得寂寞。但这种晕过去还是第一次。
她毕竟老了。反应迟钝。便是宫中那些青春少女。也不能让她回复以往地活力。赵与莒即位以来。对她一直甚是恭敬。虽然牢牢把持着权柄。在一些重大事情。比如丞相、参政地任免之上。还会征求她地意见。不过见识了赵与莒收拾史弥远地本领之后。杨太后对这些问题。便都是笑呵呵地说“官家拿主意便是”。倒为后宫带了个不干政事地好头。她如此配合。赵与莒对她便越发礼敬。这七八年时间下来。相互关系非常融洽。特别是随着后宫先后增添子女。老太后含饴弄孙。当真是尽享天伦。
故此,在当初宗室闹腾地时候,赵与莒请老太后出面,将那些企图瓜分工厂商铺的宗室近支狠狠地教训了一番,没有让赵与莒背上天性薄凉地骂名。
当赵与莒来到慈明殿时,已经有一群御医围在太后病榻之旁,杨妙真、谢道清早就到了。她们眉宇间有着掩不住的忧色,这让赵与莒心更是沉重。
“情形如何?”赵与莒问道。
若是别的情况,赵与莒或者可以想到办法,但生老病死这种事情,却非他力量所能及的了。御医一个个面色凝重,听得皇帝问及太后病情,相互之间都在使着眼色。这位天子对于医学地发展甚为关注,年年都拨出巨额款项,用于医学研究,如今已经颇有建树,他们也是这种进步的受惠者,但对于皇太后的病情,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
“官家,太后年高体弱,这病情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御医中为首者是个老头儿,他性子直,被众人用目光逼得出头,却也不是很畏惧,实话实说地道:“陛下得做好准备了。”
“哦……”赵与莒双眉一扬,众御医只觉得这一向温煦和霭的天子,刹那间变得凌厉逼人,他们不觉悄然退了一步。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不过赵与莒很快控制住情绪,这事情怪不得御医,原本就是自然规律。他叹了口气:“众卿尽力而为吧,若是能治好太后,朕必不吝重赏。”
这只不过是无奈之举动了,但这改变不了什么事情。赵与莒也只是聊尽人事。
连着三日,杨太后都是靠着参汤吊命,一直没有醒来。赵与莒忙着侍奉她,也就辍朝三日。好在这个时候他通过丞相、参政和博雅楼侍学士牢牢掌握住了朝政,这些人按部就班,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纰漏。
第四日时,赵与莒因为休息得不够的缘故,迷迷糊糊地坐在杨太后的榻前。忽然听得有微弱的声音唤他,他眨了眨眼。猛然意识到这是太后醒了过来。
杨太后斜倒着望着赵与莒,目光甚为慈爱,她没有自己地子女,就连这个继承皇位地嗣子。也不是她自己挑选的,但看到赵与莒在自己榻边地模样,她觉得很是心安,虽然没有子女,却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官家……哀家睡了多久?”
“太后醒来,这实在太好了!”赵与莒面上浮出来自内心的喜悦,他轻轻拍着杨太后地手:“太后睡了三日,御医说了。只要醒过来便无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