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吧,张小砚-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点一刻开始上山,转到河对岸一个废弃的水电站房子后面,有条杂草丛生的小路陡直向上,往山上延伸。我勇猛得很,呼呼地往上爬。把沈前和阿亮甩在后面。阿亮唤我慢点。我得意地说:“万一我掉下来你还能接住我。所以我要爬在前头。如果你在上面掉下来,直接把我和沈前都砸落山涧。”
山路很陡,我手脚并用,像猿猴一样。突然想起小时候读的课文,好像是《冯永贞》那篇,里面讲到攀爬,“疾如蹂猿”觉得自己很强悍,忍不住得意起来,只是指甲缝里全是泥。
每每一抬头,看到山顶的寨子还那么远。阿亮总是胡乱说:“砚台,你看我们已经爬了三分之一了,照这个速度我们很快就到山顶了。”一会儿又说:“你看越来越近了。”
一个小时后,他不太说话了,因为离寨子还很远。
当地人爬小路上去据说要两个多小时。我们预计三个小时无论如何必须上山,那时候应该是七点钟。这边八点钟天就完全黑了。
沈前同学估计心肺不好,脸色煞白,落在最后望都望不见。我虽然个子瘦小,还能坚持,几次爬到高处,还能上气不接下气地唱歌给下面的同伴打打气。
七点钟的时候,我们爬到了寨子上。要不是我们企图抄近路,又折回来,能节省20分钟,也就是说我们的爬行速度已经接近当地人。我们一算时间顿时又得意起来了。
但是,越往上走心越凉,这里真的没有人了。家家户户门都大开,无人居住的寨子,杂草疯狂生长。很多人家大件的家具运不走,扔在家里,已经开始破败了。路上遗留了一些背笼、竹器家什、摔破的碗碟,能感觉到直台人迁移时的慌乱与茫然……
人家门前的树上结满了苹果,去年孩子们时常带果子来送我们。失去孩子的果树,即使果实累累也显得凄凉。想起最后一堂课,羌族小女孩何美美写了一封《给苹果树的信》,她说:“苹果树,你要好好开花好好结果,我要好好学习好好生活……”。那封永远不会抵达的信,触动了每个志愿者的心。善意的传递,最后会由谁来回应呢?一定要有谁来回应吗?如果没有人回应,还会为自己的这种善意感到幸福吗?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风从哪里来(2)
空寂无人的寨子,在黄昏显得非常阴森。我爬到高处一户人家屋顶上,冲四面大喊:“喂!山上有人吗?”让阿亮他们也跟着喊,朝不同的方向大喊。
隔了一会儿,山顶隐隐传来声音:“你们找哪个?”
我们三个人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循声往上爬,一边爬一边哇哇喊着,好让人家定位我们。终于在荒草中,某个人家的屋顶上,我们接上头了。是在山上放羊的人,看到我们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也很高兴。他告诉我们山顶上还有两个人。他们三个人在这里放羊,村里人搬走后,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上山来。
跟随他去山顶放羊的地方。阿亮很得意,说:“我就说了,山上不可能没有人嘛。这里的资源养活一村人难,但是养活少部分人还是很宽裕的。而且这里这么多果树和花椒,全部扔了太可惜。肯定有人留下来的。”他说的也有理,不过少部分人也只是这三个无家无当的光棍在这里而已。
终于爬到了山顶,牧羊人刚做好土豆糌粑。盛情邀请我们共进晚餐。当下也不推迟,让沈前把我们背包里的吃食拿出来共享之。
天渐渐黑了,山顶上风很大,瑟索不已。抿了几口他们碗里的白酒。入口很淳厚,是当地酿的米酒。夜色渐渐浓了。
窗台上竟然有一个小小收音机,飘出邓丽君的老歌《风从哪里来》。风儿多可爱,阵阵吹过来,有谁愿意告诉我,风从哪里来……此时此景,简直太时空穿越了,我记得五年前在广州客村小巷居住的时候,隔壁姐姐总爱哼这首歌。她长着一张类人猿的脸,然而声音却很温柔。
匆匆吃完,赶紧下山。放羊人也不挽留,只说,走不下去就回转在山上过夜,明天再下去,这里有铺盖。然后三个人送出来,为我们指了下山的盘山路。我们一路疾走,转过山口,看到三人仍站在风中目送。
约摸半个钟头,天黑透,竟淅沥下起雨来。我暗暗叫苦。阿亮说既然下雨了就不要下山了,回转山上住一晚,明早再下山。摸黑下山怕泥石流或者塌方。我安慰他:“我在汶川向来运气好得紧,这次重来是客,一定不会有什么事情的,放心,一会儿雨就要停。”阿亮对我这种不靠谱的话,随声附和,说:“对,跟着砚台我没什么可担心的,我记得有一次天黑了,我们还在路上,你说,‘只要我在路上,就一定还有车经过这里的’,后来果然有车带我们回草坡了。”
就这样胡乱安慰着彼此,一边下山。说来奇怪,雨下了十几分钟后竟然真的停了。
盘山路大概八九公里。路基很多地方都被泥石流和塌方掩盖了,我们手脚并用攀爬过去。没有人抱怨,互相打气,开着不太好笑的玩笑。
沈前突然担心说阿天如果不来接我们的话,怎么办?就算下了山也回不去啊。
我也没有把握,电话又没有信号。说:“下去再说嘛,总不能停在半山。”
如此,艰难行走了两三个小时。转过一个弯道的时候,看到远远山脚下有灯光,叫阿亮看,是不是人家的灯火,阿亮惊喜地喊道:“是车灯,一定是阿天在等我们。”顿时大家都有了力气,加快速度下山。
下山后,果然是阿天,他一直亮着灯,在下面等我们。他担心我们出事情:这么晚还没有下来,犹豫着要不要找人上山去寻。见到我们就笑了,那笑容非常温暖,在灯光里非常明亮。
我们怀着劫后余生的心情上了车,路过一个村寨的时候,坝子上竟然有歌舞。阿天见我回头张望,便将车停下,让我去看。我觉得太麻烦他了,推辞说不去。阿天温和地说:“没关系,你们高兴就好。”停了停了,又轻轻的说了句:“感谢你们 5·12的时候帮助了我们。”
彻底关大桥断了,城里物价飞涨。许多车都停在路边,因为没有汽油加。汶川暂时又陷入盲区。我们对汶川也疏远起来了,人是最大的因素吧。汶川,汶川,唉……不论如何,这都是令我们终身难忘的地方。完成回访工作,我们决定迅速撤离。彻底关桥断,都汶路不通,我们决定往茂县那边走,过松潘走成绵高速回成都。也通知其他志愿者不要赶过来了。
谁知这么一走竟然越走越远,走得一发不可收拾——从四川走到了西藏,从夏天走到了秋天,走了一万七千多里路。从三个人,走到只剩我一个人。从正经游人落魄成沿途和藏人赌球混饭的流浪人。


计划不如变化快(1)

2009年7月26日  松潘
傍晚时分到达松潘,古城墙看起来很巍峨。城墙头上有巨大的石头人,穿的像是唐朝的装束,这古城难道是唐朝时候就有?那应该很古啊。不过,这个砖好像是现代的嘛,不会是仿古街吧?我装模作样和阿亮叽叽呱呱八卦着。
嘻嘻,原谅我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囧囧啊……谁让我读书的时候光顾着苦练台球去了呢。
这个地方很冷,我只有短袖T恤,冻得抖抖嗦嗦,鼻水横流。在车站买票时,听说成绵公路塌方,路不通,这几天都没有车。如此,要回成都,只能转道马尔康,走康定雅安一带转了。我们几个人沮丧地坐在路边商量咋办,直后悔这次出行没看好日子。
这叫什么事啊?过桥桥断,走路路断。
但是吃饱了以后,窝在毯子里的时候,我的乐观主义精神又上来了,提议大家开个小会。既然如此,不如顺便去若尔盖骑下马,再回成都。我胡乱吹嘘了一下若尔盖草原的美丽,把华丽的辞藻统统堆砌上来。阿亮顿时来劲了。问在哪里,我随手指了个方向,说很近,就在松潘不远处。沈前激动地说:“那砚台你带我们去玩吧,你去过的吧?”我嘻嘻笑着哼了一声,模棱两可。哈哈,我哪里去过啊?只是有次听同事跟人讲电话,说起过这个地名,说可以骑马。从此,我就有了这个印象——若尔盖+草原+马。这几个关键词足够了,足够为之走一趟。
于是,我们的计划临时改成骑马了。
三个兴奋得头脑发热的人马上上街去找店子买防寒衣服。各买了件外套。我还买了瓶防蚊水,估计草多的地方应该蚊子不少吧。
采购回来,阿亮仍未尽兴,拉我去见识一家享誉全球的藏式按摩店。(这店里接待了全球各个国家无数的游客,在网上很有名气——吃饭的时候听隔壁桌游客聊天知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