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家姐妹的别院也是被称为是华州司礼监,这司礼监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华州,只要是汉人所在的地方,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褒义的词语。
大家都有些侥幸的心理,以为华州初建,要是收拢人心的时候,必然不会以言论罪人,谁知道这些言论很快的就被亲兵营搜罗到手中,一级级的报到了江峰的手中,江峰看了之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抓人。
当时不管是刘顺还是刘十二,都是急忙的来劝谏,说是文人言论政事,言路开明,这都是历代盛世的象征,华州如此作,怕是坏了在天下士人心中的形象。
“议论别人家事,这样的文人也就是认识几个字罢了,天下士人,这天下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朱元璋定鼎的时候,那时候天下有什么士人?”
江峰很是没有好气的反驳了一通,下面的人自然不敢多说,这件事情之后,再也无人乱说什么了,明朝有锦衣卫和东厂,但是文人墨客对于朝廷政治胡说八道,乱造八卦的传统也是极为恶劣,江峰这一通的作为,倒也不是无的放矢,算是警示一下后人。

江峰的内外相隔做的很是一般,内宫对于外面的消息也是很清楚,所以这件事情不知道什么途径,就传到了苏家姐妹的手中,苏家姐妹当年家破人亡本来就和锦衣卫东厂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一向是极为的厌恶内卫组织。
特别是听到外面的人给自己加上这样的称号之后,就更是委屈,连带着对于亲兵营和司马从事这种机构的预算也是审查的极为严格。
而且负责制定预算的商会头面人物,商船队的首领们,司库官员们,这些负责制定预算的人员对于司马从事也是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不管是刘十二如何的奔走活动,每次批下的银子总是杯水车薪。
这种情况,江峰却不想用特权来解决了,自己下属的部门彼此之间有制约这也是好事,而且将来这些制定预算的人也是负责天下间财源进出,谨慎仔细,甚至是刁难一些也不是坏事,而且目前来说,这些人做的还算是知道轻重,华州军民两套系统的运转经费,从来没有迟滞过下拨。
既然预算上要卡,侦缉情报,监视内部,开发武器,见不得光的行动,却不能不作,江峰这里也不能自己动用王府的私产贴补,走私和其他牟利的渠道越来越少,江峰和刘十二总要琢磨要找到一个可以越过这个体系的财源。
辽镇的七万俘虏,辽镇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发的土地田地,看起来这个财源就在眼前了,目前的俘虏们不能让他们白吃饭,也不能放还驱赶走他们,那就需要改造了,这种改造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清苦和封闭的环境之中,让这些俘虏们接受教育,清苦,只要是保证生活必需没有更多的东西,还要有不断重复的劳动,封闭的环境,自然是囚禁即可。
劳动力,田地,已经是失去自由的身份,在外界还有那些旺盛需求,虽然不能卖给他们当作奴隶,但是却可以把三年劳动的产出卖给这些奴隶商人们。
华州都督府颁布了对于明军俘虏的处理规条,所有非辽镇军兵若是想要自由,必需要在封闭的农庄之中劳作三年,方可放归。
俘虏们得到了安置,奴隶商人们得到了实惠,他们的实惠要和司马从事们分成,秘密机构的财源也得到了保证,皆大欢喜,说起来,战俘劳改营的出现,也算是划时代的……
第六百一十三章 圣道门
道门在华州的地位此时有些尴尬,当初创立的本意是兰人而传播开来的西方宗教抗衡,当时创立的时候,华州从大陆迁移过来的流民里面,道士和尚的数量本就很稀少,发明无烟火药的陈冲的地位不管是从官方来说还是从私下来说,都是最高的,所以他也就是称为了圣道门的掌教。
来自陕西楼观台的陈冲道人,倒真是淡薄名利,坐在这个位置上之后,每天只是醉心于他的炼丹之学,所做的无非是按照华州官方的意愿写出了教义,然后对于教中的细务并不是太关心。
这个圣道门,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所以说,他的教义颇为的有趣,道家讲无为,讲今世修行,圣道门却是讲无病,讲今世奋进。实际上已经是比照真正的道家,还有所谓的道教差的千万里了。
圣道门的教义里面有个颇为附会的解释,把道家的“无为”说成是“无病”,文字不管是如何的谬误也不会这样,不过大家谁也不会去较真,捏着鼻子都认了。既然说是无病,圣道门对于医术是极为的看重,教中的子弟,大都是医生或者是医生学徒出身,这些人被称为药师。
这些懂得医术和药理的医生和学徒们,有一部分是在民间救助疾病,还有一部分是在军中作为军医。治病救人才是最实在的事情,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如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别人效果来的好。
若要被药师们毫无保留的治疗,而且事后只需要缴纳比较少的诊金,那就需要你加入圣道门称为信徒,每月缴纳很少地香火钱。称为奉献。
这个东西实际上看起来和江峰没有穿越时候的医疗保险很有些相似的地方,不过江峰在其中却没有出什么大力气,华州地工商色彩让很多经济方面的东西都提前出现了。军队需要圣道门的军医,民间需要圣道门的药师,内卫机构需要圣道门刺探民间的声音,情报机构需要圣道门在大明和白莲教等等地下邪教抗衡。
有如此多的人需要,若是个热心名利,看不清形势的人主持教务,肯定是要大肆的招收教徒,不过陈冲虽然平时不管教务,把所有的事情都是丢给圣道门地道官主持。唯有此事始终是坚持不变,那些缴纳香火钱。宣布信奉的人都只能是信徒,要成为教徒,必须是懂得医术或者是有些基础。
郎中和大夫本就是比较稀缺地职业,圣道门把华州境内懂得医术的人都是搜罗到门下。然后半是高薪利诱,半是绑架威胁的,把北方的郎中和大夫什么地迁过来不少,这样依旧是不够,无奈之下,圣道门只能是模仿华州开设的各种讲堂。开了圣堂。这圣堂是选取那些经验丰富的医生作为老师。头脑清晰的年轻人作为学生,讲授治病救人的法子。若是学业有成,就可以被称为药师。
选取严格,出来的人都是懂得医术地人才,华州对这样地机构自然也是极为地重视,对于预算极为抠门的商人和司库官员们,也不吝惜钱财,有专款拨下,每个被称为药师地人都有一笔不菲的薪金。
因为待遇丰厚,地位崇高,所以对于称为药师和信徒的资格也是卡的极严,加上陈冲对这个原则非常的坚持,慢慢的,圣道门的教徒药师,只是在每年的圣堂毕业的学员里面而出。
在圣道门之中,虽然掌教陈冲出身楼观台,对于道家精义极为精通,此外还喜欢做些和楼观台传承有所背离的炼丹之术,不过他却不是太欣赏那些只会讲述道教经义,却没有什么真实本领的人。
所以在圣道门升迁,永远都是那些懂得专业技能的人得到最大的好处,升迁最快,这样的结果就是,圣道门除了个别的几个人,其余的人对于教义都不怎么精通,却都是有一门专业的技术,或者是懂得医术,或者是对于炼丹精通。
教徒少数,信徒众多,而且信众主要是为了他们的治疗才来参与,对于政权并没有什么威胁,并且信圣道的人不得改信他教,尼德兰人带来的加尔文教会传播势头也是遭到了遏制,圣道门对于华州来说,有益无害。
江峰和刘顺正是看到了这个势头,原本就是为了和西洋教会对抗而建立的圣道门,虽也没有想到居然
部门的作用。圣道门也被华州纳入了自己的体系之教相当于华州六司的级别,也就是说,陈冲在官方的序列里面,地位和司库,司农这等执掌一方的大员相等。
其余圣道门的官员,都是按照华州的官员品级排列,华夏大地上早有古语,说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在华州的土地上,却真有些实现了。
实际上,信徒们缴纳的香火奉献,不足于维持圣道门的治疗,防疫还有在大陆上和白莲教等等邪教对抗的巨大花销。必须要华州财政的贴补,目前大战正在进行,他们的预计支出和司马从事一样,出现了缺口。
不过,战俘劳改农场的出现却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圣道门当然也在农场的产出中,有自己的份额。而且在农场之中,圣道门的药师和道士们,一边是救助受伤得病的明军俘虏,一边传扬自己的教义。
说的天花乱坠不难,难就难在去做些实在的事情,比如佛门说是勤修本世,以求来世的回报,这就不如圣道门的药师给你清理伤口,并且敷些汤药什么来的实在,这些行动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