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5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宁的兵力已经是达到了四万,而且蓟镇的兵马还在不断的赶到那里,威武大营和京师兵马,都是嘉靖皇帝最信任的兵马,所以是放在了蓟县和京师附近,负责京师周边的防守和行动。
宣化和保定的部分人马都是在州一带扎营布防,而蓟镇的兵马留下了一万兵防守草原可能会来的危险,其余的人都是朝着山海关和广宁运动,京师和天津卫的匠户营也都是全力的开动了起来,因为都知道对方的火器厉害,所以也加班加点的生产火器,京师的红衣将军炮不能乱动。
其余几个地方的红衣将军炮都是全部的运往蓟县,州和山海关一带,不过匠户营全力开动的时候,负责匠户营的官员在很短的时间之中,消失了好几个,倒不是遭受了什么手段,而是畏罪潜逃。
匠户营迟迟的开动不了,上面自然是着急,派下来督促的官员一看,却发现匠户营已然是缺额极为严重,大部分有些技术的工匠都是不知所踪,这匠户营比起军户还要艰苦,就算是吃空额也没有什么油水。
这里捞钱的方式是招募民间的工匠,让他们托庇在匠户营下面,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这样可以多赚不少钱,同时主管的官员也可以收取些孝敬,也可以在
下些活计来做,所以这匠户营尽管是世代相承的匠户苦,但是名不副实的匠户劳力却是极多,军户多有缺额,但是匠户却往往超编。
此次却是缺额了,真是让熟知其中关节的工部官员大跌眼镜,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有一个没有走的下级匠户营官吏道出了其中的关键,一名学徒十五两银子,一名熟手工匠三十两银子,老师傅是五十两,若是有家人,还可以折算四折的价钱。
而且只要是把人交出去就行,在天津卫一带自有船只接待,其余的事情都不用管了,把人卖掉,可以到手银子,而且那些工匠都是心甘情愿的上船,在这个匠户营的官员也就是能干三年。
谁还管以后的事情,这些官员每到任上,都有人过来联系,他们所做的就是不断的从地方上招募匠人,然后交给买家,拿到银子。天津一带的武器作坊,靠着些粗工草草的应付,反正朝廷已经是多年不管质量,有时候,这个数量都不大管了。
既然是监管形同虚设,买卖工匠又有大笔的银子入账,下面的官员都是热衷于此事,说起来,这些人就和后世的职业介绍所区别不大,只不过做的更直截了当罢了。
明朝素来不重视工匠,这等临时抱佛脚,事到临头一看,才发现所谓的匠户营除了写能干活的苦力,懂得一些粗浅手艺的年轻工匠,此外再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制造能力了。
在这个消息传回京师,工部尚书和侍郎,当即就被下狱,好在是各地的武库还有储存,其余不是沿海的匠户营,人员的流失并不像是沿海这么严重,紧急组织起来还能有些效能发挥,只不过火器生产就远远不够。
嘉靖皇帝和下面的官员一直是在手忙脚乱的准备,可是华州那里却没有什么动静,虽然说是不主动的进攻,可边境和各处封锁的很严,华州民户军户行的是类似保甲连坐的民法,不管是关外的边民还是辽镇原来的居民,在很快的时间内就已经是登记在册,每一个区域的民官和团练使都是盯的极严。

若是有陌生的人进入,不在民官的清册之内,又无有其他民官和团练使联合的印鉴和签名担保,有立刻捉拿下狱的权力,若是有反抗,可以立即格杀。收留和知情不报的民户都要受到大小不等的处罚。
要是陌生人有其他区域的印鉴和签名担保,却在本地出了问题,则追究开具担保那个人的责任,连坐和人人有责的制度,让细作和间谍很难进入其中去打探,而且华州的骑兵精良,若是那种探马和侦骑根本无法在辽河的内部呆太长的时间,就会被追杀,那种化装潜入的人更是在天罗地网之中,什么也做不了。
至于什么用什么大义和忠心的名分,那些忠于大明看不惯华州的人都已经是回到了明朝,剩下的都是得到了不少的实惠和好处,只盼着华州一路的长胜下去,怎么会对于大明的探子有什么帮助,各个生怕株连到自己,告发的唯恐不积极。
所说,华州出现,大明的消息只能是华州放出来,还有那些放回来的人所描述千奇百怪的消息,更是作不得真。
虽然,兵贵神速,华州一直没有什么行动,但是还有一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到现在大明对华州还好像是一个瞎子,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对方的动静和动向,但是华州在大明的各种关系太多了,明军的一举一动,都在华州的明察之中。
在大辽河西边的明军只有三百多人,都是马队,被派驻在最前线来,就是为了有事的时候,能够最快的时间报到广宁去,不过对面的军营森然无声,操练的时候威武惊人,早就是把他们震撼住了。
不过来到这里几个月,从河水冰冻到了快要开化的两月,对面都是照常的操练,也没有进军的意思,也没有长期驻守修建营寨的意思,就这么耗着,这些人渐渐的都是松了一口气,心想等到河水开化,对方也许就是到这为止,不再向前了……
第六百零七章 过河
方的河流开化,总是夹带大量的碎冰,而且因为积雪急,这就是所谓的凌汛,渡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来这大辽河上本就有桥梁,不过明军溃逃的快,这样的功课还是做的十足,自然是把桥梁拆毁。
可是在东岸的华州军也不着急,就在那里慢慢悠悠的耗着,一直到了凌汛的时候,在对岸监视放哨的明军都是松了一口气,心想凌汛一开,终于可以再缓一段时间了。
广宁的兵马现在已经是有五万兵丁,尽管战斗力如何并不能判断,不过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面,人数的多少和胜负可是成比例的,人数众多,心里面的底气也是越来越足。
华州军一直是不动,可明军也一直是在那里不前进夺回失地,因为辽镇七万兵马在对方的攻击下面土崩瓦解,让明朝的朝廷心里面警惕非常,在那些回来的人所说的,华州可足足的有十几万兵马,要不然辽镇大军怎么会那么快就被打败了。
尽管按照探马的判断,在对岸不过是四五万的人马,但是这边还是要小心再小心。
二月中旬的清晨起来,在河边放哨的明军哨探,突然看见大批的人从对面的军营之中走出来,平日里面看着对面的华州军就在那里跑步站队,实战的冲杀演习所需要的时间并不多,最开始的时候看着新鲜,后来就觉得无趣,消息传到广宁之后,蓟镇的上下军官都是有些轻蔑的意思,心想辽镇果然是土地肥沃,又在大搞商业。把自己完全的拖垮了,这样一支邪教暴民的军队能有什么作为。
对于这些军官来说,都觉得华州地每天队列操演都是所谓的邪教仪式。这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看法,毕竟来说,这年头要训练地还是搏斗搏杀的技巧,队列和体能之类的东西还远远没有被人重视起来。
清晨起来都是有些迷糊,不过明军随即就是反应了过来,对面出来那些人都是赶着马车或者用挽马拖拽大批的木材和绳索一干材料,朝着河边越来越近。
是要渡河了吗?
在河这边的明军都是有些纳闷,华州军的作为都是明摆着告诉对方,我们要搭建浮桥过河。但是这也做的太过光明正大,反倒是让那些明军愣住了。直到第一张大木被丢在河中,这些哨探才被惊醒了过来。
惊叫着上马朝着广宁那边飞奔而去,广宁的明军之所以没有在河边驻扎大军,因为这里的给养和地形都不适合。不如在广宁周围构建战场,所以放在河边地士兵仅仅是作为探子存在,他们只需要第一时间把消息传递回去就是了。
没有过太长的时间,河边地明军都已经是乘马跑了一个干净,对面的华州军队甚至连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只是按部就班的把拴着石头的大木丢在水中。木与木之间都是用铁链和皮索连接。保证坚固和牢靠。
当天晚上。最前线地西宁堡三百明军,远远的看见了华州军行动的火把。立刻是弃堡逃亡,他们没有什么战斗的勇气了。
广宁和大辽河之间的各个堡垒和千户所都是望风而逃或者直接是扯白旗归降,他们人数太少,本就是辽镇本地的兵马,丝毫没有什么战斗地觉悟和勇气。
报信地明军骑兵沿路换马,一路急行,一天半地时间就到达了广宁,广宁的蓟镇兵马已经是有五万,立刻是准备开拔,广宁不是大城,并不能给这么多兵丁提供据守地屏障,能做的就是和华州军在平原上会战。
对广宁的军队来说,华州军启动的消息是这么的突然,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