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州太守府的衙役和细作有不少都是民卫中的人挑选出来的,对于本乡本土的民心动向极为的熟悉,各方面凑上来的资料,都是说民心比从前要安定了不少,都觉得华州
值得托付的人。
太守刘顺倒是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效果,本来他只是想江峰的巡视可以显示他的兵威,自己的女婿别的不说,武勇二字几乎说是大明武人之首,恐怕是没有人有什么疑问,尽管那些事迹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传播,可是那些战胜的结果,几乎每一件都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现在华州十镇一百二十卫的居民都是内地迁徙而来,时间已经是过去了几年,生活已经是安定了下来,很多人手中宽裕,开始有了回乡的念头。这念头当然是憋在肚子里面不敢说出来,当年那些回乡的人什么下场大家可都是知道。
不过有了这个想法,人心就开始浮动,人心浮动总是给人可乘之机,在朝鲜这个地方,不是大明王法管辖,很多人对于江峰的都督府和太守府的法令还不觉得有些权威,前段时间的白莲教兴风作浪,就是这种情况的产物。
好在是都督府对待此类事情绝对不会手软,一阵狠杀之后,立刻是震慑住了人心。虽然是明面上的东西止住了,可是潜流不止,民卫之中奇言怪谈颇为不少,根据细作侦缉而来的消息,很多读书人开始讲什么忠义之道了。
说什么此地终归是大明之土,江峰和刘顺若不尽快的被朝廷招安,那就是乱臣贼子,生生世世被万人唾骂,而民卫之民若是继续跟随,那就是乱民,就算是死后也不得超生,刘顺本身就是读书人,而且还是读书读的很好的那种人,对于这种毫无原则的迂腐思想却也明白。
这些读书人在快要饿死,快要被乱兵波及,哭喊着乘船来到朝鲜的时候,从来不讲究什么忠义,江峰分配耕牛挽马,分配田地农具的时候,不讲究什么忠贞气节,现在肚子吃饱了却开始讲这些东西。
对付白莲教的法子,对付这些读书人却有些不合适了,信奉白莲教的都是民卫居民之中的草根,愚民村妇而已。读书人们普遍是在民卫,在镇,在太守各个衙门里面有自己的差事。
就算是那些没有差事的,自古中国民间对于读书人的崇敬心思可是根深蒂固,要是贸然采取什么行动,民心不稳肯定是避免不了的。读书人想来也是知道这些事情,所以愈发的有些肆无忌惮。
刘顺理解他们的思想,心里面却更加的明白这些读书人不是要谈什么忠义,而是借着这个向华州求官,读书人做官也是个根深蒂固的东西,可是华州真正的要职,大多是武官和退伍的士兵们担任。
还有那些先前的文职也都是有一批帐房先生之类出身的人担任,这些居民中的文化人自然是极为不满,他们也是知道,华州为了维持民心,必然不敢朝着他们动手,读书人们拼命的鼓动舆论,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刘顺就是惊讶,鼓动女婿江峰去巡视,本来的目的是吓住那些胡言乱语的酸丁,却没有想到巡视一圈之后,舆论却突然转向,纷纷的支持,这就太过奇怪了。
当然,刘顺并不知道这里面华州都督府司马刘十二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江峰经过各个民卫的时候,有些算命先生或者是说懂得风水的人,见到江峰之后,都是大肆的宣称江峰有龙虎之气。
龙虎之气对于江峰这类人来说,就是为皇为王的意思,这等于挑开了一层窗户纸,把大家心里面想说却不敢说的东西掀了出来,还有这么一种流言也是跟着流传了出来,说是现在还是起步的阶段,等到了真正成就事业的时候,在华州的居民,肯定都是有各种各样的优先和好处。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他们会为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去制造舆论去闹腾,也同样是为了一个很遥远的许诺,而且还是类似谣言的许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在此时的关外各个庄园里面,已经开始是热火朝天的忙碌了起来,自耕农们往往是自家忙碌,可是那些占据大批土地的护卫队员们只能是使用奴隶们来劳动,因为去年的战争和关内的原因,奴隶们并没有得到补充。
所以这些奴隶们承担的劳役更加的繁重,死亡的人数大大的增加,压迫也是更加的残酷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 用人不疑
在港口和仁川城的周围可以媲美任何一个大明或者欧,这里当然说的不是规模,而是基础的建设。
欧洲的城市现在就好像是一个特别大的垃圾场,脏乱不堪,来自现在的江峰虽然并不是什么特别喜欢干净的人,不过对于市政的方面,还是有些建议提出来。这些建议在太守府的那些文官看来,真是属于能人无所不能的表现,都督大人不光是能够打仗,而且还能对于市政的建设提出种种意见。
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建议在实行起来之后,还真是有些不错的效果。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所谓的“龙虎之气”并不是虚妄之说。
在江峰的大队来到仁川城外的时候,都督府的各位官员就已经是远远在路边迎接了,道路两边都是种植数目,虽然烈日当空,可是绿树成荫,倒也不觉得辛苦。
其中站在最前面的人自然就是张亮,刘十二一行人,坐在木轮椅上的刘十二有些激动,他所担任的都督府司马的职务,可不是来养马的,他手中掌握着江家军情报系统的八成力量,消息的传递极为的迅速。
他自然是知道了刘十三被江峰带回来的事情,当日刘十三和刘刃脱离了江峰的控制,在鲁南准备造反打天下的时候,以刘十二这样的头脑,自然是看的明白,一时的煊赫或许可以。
不过力量的对比如此的悬殊,断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那些家兵家将被带到鲁南,必然是全部损失了,本来如果保持这支力量在江家军系统之中,那么刘家说话的影响力会大许多。
可是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刘十二已经不敢有什么奢望了,只是能求自己的兄弟可以保住性命,虽然说刘十二比刘十三也就是大三岁,比刘刃打四岁,不过从小兄弟三个相依为命。
刘十二真是长兄如父,兄弟感情极为的深切。若是自己的两个兄弟在这个可以预料的溃败之中伤了性命,那真是痛不欲生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两个兄弟如此擅自的行动,江峰那里必然是不会有什么善意的态度。
到了后来,一切都是和他预料的差不多,鲁南反乱军队在声势最大的时候被大明的边军击溃,刘刃死在了乱军之中,不过出于意料之外的事情是,江峰却比他有提前的布置,刘十三身边的亲兵们拼死抢回了刘十三的性命,并且带回了华州。
这件事情让刘十二在悲伤之余也有一丝欣慰,但是心里面也是明白,江峰早有提防,若是刘十三自持身边的兵马对江峰有什么不利举动的话,那些亲兵们的刀肯定不会对着江峰刺去。
刘十三到了朝鲜,立刻就是被江峰圈在了三十三卫里面,刘十二什么也没有说,一来他要避嫌,二来是人既然活着,刘十二也觉得自己的弟弟脑子确实是不清楚,还不如被圈在那里清醒一下才好,免得四处惹事。
这次江峰把刘十三带回来,当真是意外之喜,平素冷静的刘十二难得的露出了笑容,倒是让他身边的那些司马从事们惊讶不已。
看着远处的骑队慢慢的靠近了过来,所有要迎接的人都是做好了准备,江峰这一圈的巡视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不过好在华州的地盘并不是太分散,每路过一地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倒也不算是辛苦。
江峰在这些亲信之人的面前,都是不大注意礼节的,在不远处停下了马,扭头冲着队伍里面的刘十三喊道:
“在那里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去给你哥哥问好。”
一边自顾自的下马走了过来,张亮和罗义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给江峰见礼问好,在他们后面则是水军的一并军官,水军副指挥阿加亚,水军校尉林帜,还有水军仓曹李光头。
他们这边在这里客套,其实大家的注意力都是放在刘十二兄弟之间相认那里,人多少都是有些八卦的心思。
那边的刘十三却完全没有当年那种武将的果敢,很是有些迟疑,说起来刘十二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这时候的人显得老,特别是刘十二所在的位置,更是竭尽心力的地方,看起来就好像是接近四十岁的模样。
刘十三看到自己的哥哥这个模样,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顿时是惭愧的不能自己,疾走几步,朝着他哥哥面前的木轮椅就是跪了下来,跪伏在地上,一句话也是说不出来。刘十二看着明显是成熟不少的弟弟,心里面也是感慨万千,想要说话,却发现自己的嗓子有些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