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
实在是太过不合常理,任谁都是要小心对待,况且来自延绥的这支边军已经是在京师的城外驻扎了五天左右,虽然现在是各路军马紧张的调动,不过城内一切都是如常,丝毫看不出什么不对的地方。
换句话说,实在是看不出什么需要调兵的事情,这几个将官的迟疑落在了公公的眼中,管海的手已经是摸上了刀柄,在军帐外面有几百名亲兵家将在那里守着,公公知道自己说错一句话,立刻就是被剁成肉泥的下场。
不过他丝毫也不慌张,在军帐之中已经有些暖和了过来,小三的手也不颤抖了,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黄色的绸布,递给了站在最前面的周林。
周林迟疑着接过绸布,后面的管海和几名军官都是围上来,一看到绸布上的字迹,周林顿时失声惊喝道:
“这是圣上的笔迹!!”
这些人虽然是武人,但是却也不是那种不识字的莽汉,很快就是看完了绸布上的内容,看完之后各个的脸色大变,周林是兴献王府的旧人,他说是嘉靖的亲笔,那就肯定是一点也假不了了。
这时候军帐中的将领们再也没有什么怀疑,齐刷刷的对着公公跪了下去,口中低声的说道:
“下官接旨。”
不过这一夜军营之中除了几位将官的亲兵和家丁都是被交到大帐之外守卫,其他倒也是一切如常,这些家兵家将们也都是距离大帐外面五十步背对大帐,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人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天,驻扎着陕西边军的大营依旧是特别的安静,士兵们出来操练,修缮营地什么的都是没有什么异常,京师周围的十几个京军的大营还是喧闹如常,好像是集市一般。
说起来,瓦刺蒙古的六万大军南下的消息已经是快有三个月了,从初秋一直折腾到快要过年,京营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全副戒备,每天派出探马什么的就近搜索,设置哨卡,尽管边境有烽火台,但是那个并不能说是太过可靠。
结果折腾了这么长的时间,压根没有什么消息,大家很快的就是懈怠下来了,平常如何还是如何,甚至比起平日里面更是放纵,还有这样的说法为这个辩护,说是早晚要把命卖了,此时不尽情享乐还等
候呢?
戍守在京师周围的京营懈怠下来,在京师西南门的那些守门的士兵也都是不像开始那样的紧张了。
鞑子要大举南下的消息传过来之后,守门的这些士兵也是最紧张的一部分,他们的任务就是及时的把门关上,所以每天都是扯着脖子眺望远方,稍微有些烟尘扬起,这边马上是几十个人拥挤在城门的边上准备动手,他们这里一慌张,住在城门边上的百姓也是慌张异常,他们的恐慌迅速的蔓延全城。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甚至有时候还蔓延成了全城的大骚乱,还有地痞无赖趁火打劫,锦衣卫和东厂都是把手中的力量全部的撒出去镇压,才稳定住了局面。东厂提督黄锦和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也都是下了狠心。
把制造骚乱的人砍了几十个,这才算是没有闹出蒙古鞑子还没有过来,京城就自己崩溃的笑话。
现在说起来也快要过年了,城门边上的士兵门早就是不管什么蒙古鞑子过来的警报了,恢复平日那种无所事事的样子,百姓们也都是出城进城的置办年货和走亲访友。
这天的天气很不错,守卫城门的士兵很多人都是靠在城墙根晒太阳无所事事,临近年关,那瓦刺蒙古鞑子南下的消息越发的成为了一个笑话一样的说法,反倒是有些守门的士兵自己开玩笑的时候还互相喊‘鞑子来了’。
本来年关的时候,只要是家里还能有口饭吃的,就都是该猫在家里,忙活过年的事情了,在城门进出的人也是少了许多,相对的守城的士兵们也都是清闲不少,可是这天的中午不知道怎么,在陕西来了一伙贩运土产的小贩子,进城自然是需要路引,偏偏这些人的路引显然是走南闯北的已经是残破不堪。
有很多缺损,甚至有几个人已经是不知道把东西搞到什么地方去了,平日里面进去也就是进去了,兵丁们懒得挨个查看,可是今天的人少,也就是检查的认真了一些,这些小贩子被查出来问题也不识相,不拿出些土产犒劳大家,只是在那里求饶哀告,结果守门的士兵们更是没有什么好的脸色,在那里更是公事公办。
“远处有烟尘,像是大军!!”
城头上有人在那里扯着嗓子喊道,下面还在那个小贩纠缠不休的几个士兵先是一愣,然后立刻是哈哈大笑了起来,一个人抬头吼叫了回去:
“你他娘的,是不是鞑子又打过来了,现在来了鞑子,老子一个人就打他们一百……”
话还没有说完,这个士兵猛然的朝着西南看了过去,那边尘土大起,隐约间有轰隆隆的声音已经是传了过来,马队,只有大批的马队才能有这样的声音,难道是鞑子真的打过来了吗?
城下的士兵们也是顾不得什么和下面的小贩子们纠缠了,就准备去发出警讯,关上城门,那些小贩,要不就快些进城,要不就四散逃命,谁也顾不上他们。不过士兵们想要去关城门,可是那几十名小贩并不让,装着土产的小推车里面,好像是变戏法一样拿出了钢刀和长枪。
逼住准备冲进城去士兵们,有几个想要反抗的都是被直接的打倒在地,城楼上面的士兵看着下面不好,在上面就要拿着武器冲下来,小贩子的头领一改方才那种懦弱的形象,从独轮车上已经是拿出了弓箭,动作极为迅速的张弓搭箭,一箭就是把上面刚刚是张开弓的一名士兵射了下来。
本来小贩子们始终是没有杀人,守住城门的士兵们还有些勇气在那里战斗,不过这凌厉的一箭射出去之后,城楼上的一名士兵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这些本来就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士兵立刻是老实下来,被刀枪逼迫着放下了武器。
那个射箭的小贩满口的陕西腔调,在那里恶狠狠的吐了一口吐沫:
“兔崽子,你才是鞑子,老子是大明的秦军,今天勤王来了!!”
紫禁城中本来没有什么太高的建筑,嘉靖皇帝围了朝天祈福,敬仰三清,所以建立了一个露台,此时的嘉靖正坐在露台上面,眺望着西南的方向,这里已经是隐隐的能听见西南门的混乱。
突然间,嘉靖皇帝把手中的拂尘一丢,有些疯狂的哈哈大笑起来。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朵颜
颜三卫,本来是蒙古三个亲明朝部落的通称,不过在之后,世人说朵颜三卫,往往只是说朵颜而不是说其他了。
正德年间之后,从宣化的边外一直到塔尔河流域,靠近大明边境的草原区域,全部被朵颜首领花当打了下来,势力膨胀的极为厉害,不过和大明相处的还算是友好,鞑靼蒙古的几次南下,朵颜部最起码是做到了并不偏帮。
但是进入了嘉靖年间之后,靠近大明的蒙古部落的日子就越发的不好过了,特别是嘉靖十年之后,本来朵颜部落是大部分时候和明朝保持友好,但是也有入关劫掠的劣迹,好在是不多,但是现在是经常被明军和关外的垦殖庄园劫掠,原来在塔尔河谷附近的泰宁卫蒙古,硬生生的就是被关外庄园组织的捕奴队打垮了。
朵颜部落的势力也是一路的从北面收缩,现在只是在蓟镇和辽东之间的一块区域,所以在瓦刺蒙古的班迪汗组织了大军准备占据关外的时候,往年遇到这种事情都是给大明通风报信的朵颜部,这次悄无声息。
反倒是安排投靠在自己部落其中的泰宁卫蒙古人去给带路,当关内的明军严阵以待的时候,朵颜部又说自己愿意为大明军队打前锋,按照常规,也不能白跑腿,所以拿到了许多兵器和粮草给养。
他们也是打算好了,若是瓦刺蒙古那边胜利了,自己这里立刻是作为前锋和带路的人,或者是出关外归附,或者是当个领路的人。
至于关外的那些人会胜利,他们则是压根就没有想到,六万蒙古大军,这可是几十年都没有组织起来的大部队了,这几个月,朵颜部的头人和贵族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拼命的朝着关内戍守的明军讨要给养和装备,反正这笔财不发白不发。
最出人意料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六万大军在塔尔河谷地烟消云散,所谓的班迪汗在自己的骑兵保卫下面,拼命的跑回了西蒙古。剩下的部落或者是消失,或者是在草原上和往年一样熬过寒冬。
到底在关外有一支什么样子的力量,居然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把六万蒙古大军打成这个样子,朵颜蒙古也是派出了自己的马队去收拢了一些流散的其他部落,可是很多人根本连和敌人的战斗都没有接上,只是知道在塔尔河谷地两侧的山上突然燃烧起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