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隋唐-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显和想到可怕处,手一抖,装满米粥的碗盏已是砰的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抓起自己的铠甲就往身上套,一边手忙脚乱的套着,一边大汗亲兵进来。只是这会儿,耳中已是听到了营中不断声的惨叫已是传了过来。外面人喊马嘶之声,已是近在咫尺了。
  帐外几个亲兵满面惊慌的跑了进来,一边帮他急急将盔甲套上,一边急声道:“将军,来不及了,快走吧。外面来的是突厥人,众军已散,这眼看着就要杀了过来了。若是等到对面李渊大军也反应过来,前后夹击,大事休矣。将军且自离去,我等当拼死阻挡,为将军多容点时间。”
  这人话音刚落,就听得远处一声号炮响起,那声音正是来自唐营方向。桑显和浑身一震,面色惨白。亲兵急急的将他拉出大帐,牵过他的战马,把他扶上去,狠劲的在马臀上击了一掌。那马唏律律一声长嘶,登时撒开四蹄,直往外窜去。
  桑显和此刻脑中一片空白,他知道,自己这五千大军就这么没了。李渊真是能耐啊,竟能召来突厥骑兵帮他。在骑兵冲阵和前后夹击之下,别说这些老爷兵了,就算是原本那些正规军,只怕也是万万抵挡不住的。在马上勉强回头看了一眼,但见大营方向,火光四起,浓烟滚滚。无数的喊杀声,如同山崩海啸。纷乱的人影中,不断倒下的,全都是身穿隋军服饰的。唐营方面,旌旗摆动,王、刘、孙、史几杆大旗醒目,竟也是空巢而出,尽数望着大营杀去。
  桑显和长叹一声,满目泪珠滚滚而下,转身打马而走,望着澄城方向而去。只是走到半路,迎面撞上凌晨派去催粮的士卒。一问之下,不由的面如死灰。士卒所报,自己大军本阵,连同辎重粮草,已是尽皆付之一炬,被人整个端掉了。桑显和彻底没了念想,心中再也拿不准李渊究竟派出了几路伏军。急惶惶的带着几个亲兵,望定河东城而去了。
  庄见此番错有错着,竟给河东之军造成了处处伏兵的假象,使得屈突通得报后,不敢再随意分兵,这才使得两路大军顺利进围河东。这番因果,倒也是庄见和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围城
  随军大营中,桑显和这个主将一逃,众军更是群龙无首。在庄见和孙华两边夹击下,登时全盘崩溃。两方见面都是大喜,眼见此刻战机显现,也不多说,当下合兵一处,随着桑显和之后,直直追了下来。
  等到一直追到蒲津桥时,孙华本待按令去拆除时,却惊愕的发现,这活儿不用他干了。那位虎牙郎将桑大将军,唯恐自己被追上,早已给干的利利索索的了。
  众将大喜,当即安营扎寨,稍事歇息。一边派人给李渊报捷,这边众将聚到一起,共商下一步进止。王长谐满面羞愧,先来谢过卫公救命之恩,这才落座。
  孙华对庄见来的如此之晚,暗感奇怪。只是当着众人的面,却是不好多问。只是眼见这位公爷满面得意之色,目光闪烁间,绝对不会简单了,心中不由暗暗留心。
  等到众人散了,才将庄见拉住问起。等到庄见一五一十地说了,孙华不由的愕然呆住,哪成想这丫的竟有这般狗屎运。不但抄了桑显和的老窝,赶来的时机还能恰到好处,一举将桑显和击溃。本来他昨夜救了王长谐等人之后,观察了桑显和的军伍,自料胜他不难。只是若想像现在这般,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也是绝不可能的。当下只是喟然而叹,暗暗感叹,这福缘之人便连走错了路,也是能撞上大运的。
  他只是感叹庄见对战机把握的机巧,等他回营后,自士卒那儿得知跟着庄见抄了桑显和大营的人,都各自分到了为数不少的钱财时,不由的瞠目结舌。这位哪是什么当朝公爷啊,整个就一个绿林中剪径分赃的大盗嘛。如此假公济私的,杀敌之余,还要给自己往家里划拉的,只怕这大隋朝真个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了。
  大军此时合兵一处,已是两万多人。等到接到李渊的回令,已是数日之后了。李渊得知他们进展顺利,大是欢喜,回信中大大褒奖众人一番,传令众军一齐向前,往河东城下汇合。
  大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九月初十,大将军李渊率十万大军,团团围住河东城。挡在李渊进攻大兴的最后一个硬茬儿,屈突通,已是如同一只困兽了。别人是不是这么想,李渊不知道,但他自己确实是这么想的。
  两路大军在河东城下汇合,将河东围得水泄不通,只是屈突通似乎并不着急。只是每天登上城头观看,将诸般守城物事准备妥当,似是打定主意固守了。
  李渊心中恚怒,下令众军四面攻城。自十日起,一只持续到十一日傍晚,河东城下,不知添了多少亡魂。两日来,无时无刻不是漫天的箭雨飞石,城上城下,血流成河,残肢遍野。河东城的城墙上,坑坑洼洼,随处可见暗红的血迹,和烧的开裂的城墙大石。这番攻城战,隋军以两千余人的伤亡为代价,成功的扼守住了河东城。而唐军在这两日的大战中,也是上网累累,人数直达数千人。这是自李渊起事以来,首次遭到如此惨重的损失。
  唐军大营中,李渊面色铁青,背着手在中间走来走去,紧蹙着眉头。旁边众人都是屏气凝息,不敢多说。唯有庄见仍是一副满不在乎的神色,左瞧瞧又看看的,没半分安宁。只是,这会儿,大家都是对眼前的战事忧虑,自没人去理会他。
  李渊来回走了几圈,这才停下。目光扫视众人一圈儿,缓缓问道:“如今,河东城高而坚,屈突通又极擅守城,并不肯出战。各位可有什么建议给出吗?”
  众人听得李渊问话,这才都长长出了一口气儿。相互看了看,李世民当先站起道:“父亲,儿以为此刻我等不应在这浪费时间。河东虽固,然不过一孤城耳。屈突通龟缩不出,我等若是一力与他周旋,不论是江都方面,还是洛阳李密那里,一旦腾出手来,昔日玄感公之事,必将重演。以儿之见,当绕开河东,早过黄河,直趋大兴才是。大兴定,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天下。此大义先占,众义军必然纷纷来投。以大兴为根基,立足关中,招降纳叛,积聚实力,大业何愁不兴?”
  李渊听的眉头轩动,大是意动。众将中,多有赞同者,纷纷出言相劝。旁边裴寂忽的站起身来,大声道:“不可,万万不可!我等孤军远来,胜便胜在一个稳字上。今屈突通乃大隋上将,极擅用兵。我等若是绕开他,一旦其自后而随,等到了大兴城下,与城内里应外合,我等岂不俱为齑粉矣?众公但知速进,岂不闻欲速则不达吗?何以纷纷说绕乎?此事绝不可为!”
  李渊眉头大皱,拿不定主意。裴寂与李世民所言俱皆说的有理,一时间左右为难。李世民闻听裴寂所言,不由冷笑。不屑道:“裴长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屈突通虽勇,然其目光短浅,只知自守,不敢冒进。何况我等一路行来,所过郡县俱已安定,分派人手把持。再向前去,大义之下,从者云集,何来孤军一说?目下大兴城中,仅杨侑一孩童而已,兵部尚书卫文升年老多病,早已在家静养,不能理事。城中将无大将,兵无精兵,有何凭持来前后夹击?此刻,时不我待,便当速发雷霆以摄天下。何以竟在此空耗时光?今我不取,必为他人取之,徒为他人做嫁衣裳。裴长史此言,大谬也!”
  裴寂满面通红,据理力争。双方各有道理,也各有一些持相同看法的同僚,一时间,除了部分暗中窥探神色的人外,大帐中已是吵作一团。
  李渊双手揉揉太阳穴,眉头愈发皱的紧了。目光望着争得面红耳赤的两边,不由的一阵无力。只是眼光扫过众人时,忽的目光一亮,这小子今天咋这么老实?靠,原来这丫的在看热闹呢。看看这厮满面的兴奋,那副贱样,当真可恨。
  李渊看的谁啊?自然是庄公爷了!庄见眼见双方争得热火朝天,大觉有趣。只觉这帮人简直要把他笑死了,难道古人都是这样吗?脑子就一根筋,就不知道转圜一下,两边结合一下?非得要说服对方才罢休?这些人,哈,可当真傻得可爱。嗯嗯,使劲吵,奶奶的,实在吵不过,直接上去揍他丫的。
  庄大少看的兴高采烈,双拳握紧了放开,放开了再握紧,满面红光。看那架势竟是比正在争吵的人还要紧张。只是这厮一双贼眼,不时的瞟着这些人屁股下的凳子,巴不得谁先站起来,拎凳子打过去。这邪恶的心思,可就无人能知了。
  正自看的高兴,忽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