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强国梦-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倒是未必如此,北洋军虽强,却乏补充,南方革命军可源源而至,力量对比慢慢就可发生变化。”
“只要临时政府成立,群龙有首,号令统一,击破北洋军,推翻满清,我看还是很有把握的。”
“那天你跳入江中,如鱼般敏捷,想必也是很有把握喽?”
“那天啊——水有些凉,也有些仓促,身体没活动开,呵呵,没活动开。”
………………。
宋耀如看着这群年轻人高谈阔论,又互相调侃,不禁面含微笑,真是羡慕啊,羡慕他们的年轻,羡慕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为祖国的建设出力,羡慕他们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的富强和崛起。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来。
“爸爸,你会作诗了。”宋蔼龄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哪里是我做的,是你乔森叔叔的杰作。”宋耀如笑着解释道:“他时不时总能弄出点象诗又象词的东西,但却总是不完整,我们背后都叫他肖半华。”
“乔半森,肖半华,有趣。”宋蔼龄捂着嘴笑道:“就这一半的才华也是惊世骇俗,无人可比。上帝为何给了乔森叔叔如此聪明的头脑,真是让人嫉妒。”
“上帝在眷顾中国,眷顾我们这些为富国强兵而奋斗的人们。”宋耀如正色说道:“才让志华拥有了聪明睿智的头脑。”
宋蔼龄正要说话,却发现有一位青年走了过来,彬彬有礼地向宋耀如鞠躬,说道:“宋先生您好。”
宋耀如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人,西服裁制得十分考究合身,四四方方的脸庞给人以诚恳的感觉,微微发胖的身材说明此人很会保养身体。
“宋先生,您还记得吗,我们在东京见过面的,我姓——”年轻人自我介绍道。
“哈,我想起来了。”宋耀如点着头,笑道:“东京基督教中国青年会的总干事,救过美国传教士的英雄,还是孔圣人的子孙,你也回国了。”
“是的,是的,宋先生的记忆力真是厉害。”孔祥熙半是恭维,半是真心地说道。
“孔圣人家的,也革命了?”宋蔼龄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西服革履的家伙,怎么也看不出他与先哲贤师孔圣人有什么联系。
“我在上海参加了进步青年会,因为我学过矿物学,所以被派到大冶铁矿协助工作。”孔祥熙说道:“没想到,在船上竟遇到了宋先生。”
“好啊,你也投身革命,这很好。你是山西人,我们宋家的祖先也是山西人,这样算起来还是老乡呢!”宋耀如听说孔祥熙已经加入了复兴会的外围组织,立时高兴起来,将宋蔼龄介绍给孔祥熙,并邀请孔祥熙共进午餐。
仪态大方,举止得体的孔祥熙很快博得了宋耀如和宋蔼龄的好感,而且宋耀如发现他对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有涉猎,不由得开口问道:“庸之,你不是理化硕士吗?怎么会了解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
“是这样的,宋先生。”孔祥熙解释道:“我在美国俄亥俄州欧伯林大学时,起初主修理化,后来改修社会科学,再后来考入耶鲁大学研究院,研习矿物学,所以,获得了理化硕士学位。”
“原来如此。”宋耀如点了点头,一个念头在心底萌动,但他还有些犹豫。
年轻人之间的沟通是无须长辈为媒介的,宋蔼龄和孔祥熙的交谈慢慢热烈起来。都在美国留过学,又都是富裕家庭,现在更有一个共同的话题——革命,孔祥熙虽然快三十了,但仍保持着年轻人的青春容貌和勃勃英气,这使用权豆蔻年华的宋家小姐丝毫感觉不到他们之间存在年龄上的差距。
他们纵论时势,谈古论今,从孔祥熙的家乡太谷聊到奥柏林大学,又从美国南部说到上海、广州、武昌。当宋蔼龄提到赈济灾荒时,孔祥熙竟也能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让宋耀如打消了心中的犹豫。
第二卷 大潮 第五十七章 飞艇请战
 更新时间:2010…9…5 21:37:03 本章字数:2184
紧张的气氛再次笼罩了武汉三镇,北洋军在汉口三道庙又发动了进攻,而且攻势很猛。
指挥部内人来人往,一派忙碌。虽然在这几天内,革命军又加强了工事,但北洋军的优势炮火还是威胁不小,海军助阵的炮艇也有两艘在炮战中受伤。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袁世凯终于要出头了。”肖志华拿着一份报纸在仔细阅读着,报纸上转载了天津某大报的消息,卧病天津租界的满清协理大臣袁世凯向朝廷上书,对如今危局提出了几点建议:一,马上召开国会;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开放党禁;四,宽容革命党;五,请缨出战,请朝廷授他以指挥前方军事的全权。
朝廷不给,你便伸手强要了,可是,大头兄,现在是不是有些晚了?肖志华仔细思考了一番,冷笑着将报纸扔到桌上。如今大势已成,革命军是越战越多,越打越勇,清军则是越战越小,越打越怯。正如袁世凯奏折中所说“以数百年之屏翰,亦有倒戈之形。曾主事功之督抚,洞达外势之使臣,各埠商团公会,亦多坚主共和。诚不知人心何以如此乖离?国势何以竟对维挽?”
人心散了,纵有才能,也难以收拾此纷乱之局。几镇强军,纵能得到些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整个大战略上,却已是孤军。各省独立,断绝了财税供应;列强中立,又无借款门路,我看你们怎么坚持下去。
肖志华思虑已定,将注意力重新转到现在的战事之上。不管袁世凯出不出山,这场大战必须有个结果。袁世凯想借北洋军的胜利抬高身价,取得与革命军谈判的有利地位;肖志华也很想取得一场胜利,为临时政府贺,并打破北洋军压在南方众人心中势大难敌的固有思维。
隐隐传来的炮声,象沉闷的惊雷,震动着肖志华的心绪。他皱起了眉头,用手指轻轻叩击着桌案,思维已经飞到了汉阳兵工厂,喻培伦呀喻培伦,你的航空炸弹快弄出来了吧!
低低的争辩声传了过来,肖志华抬头一看,原来是参谋长蔡锷等人正在就是否动用预备队产生了意见分歧。
“伤亡虽大,前线还能支撑。”蔡锷坚持着自己的意见,“况且敌人的意图还未察明,是否是牵制进攻,有无迂回部队,在这些情况确定之前,预备队以不轻动为好。”
“只动用一个协,应该影响不大。”孙武有些求恳地说道:“湖南第二协,广东张醁村第二旅,都行。”也难怪他有些着急,现在顶在前面的是鄂军罗洪升的一协人马,打得很苦。
“把警备汉阳的何锡蕃旅调一个团,还有警备武昌的刘佐龙旅调两个团顶上去吧!”肖志华不想因为这事伤了和气,便开口说道:“作为第二预备队,湖南第二旅和广东第二旅暂时不要轻动,蜀军军政府已经派出援军正在赶来,云南援军两、三日后也能到达,此时我们无论如何要咬紧牙关坚持一下。我们要掌握战场主动权,就必须保留机动兵团作反击之用。否则,我们只能是被动挨打,而北洋军则是想打就打,想撤就撤。我们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这是必须的。”
蔡锷点了点头,对肖志华能替他解围很是感激,这里是湖北,使用的也多是湖北的军队,有些时候他过于坚持,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和误会。而孙武,也意识到自己还是不知不觉暴露出了地域观念。他偷偷瞅了瞅肖志华,见他并没有责怪自己,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暗自警告自己,以后千万不能再犯此错误。
这时,一个士兵走进来,向肖志华报告,“中国号”飞艇艇长有事情向他汇报。
指挥部内人多声杂,肖志华便走了出来,却看见三架飞艇的艇长都在这里等候。他笑着招了招手,迈步走到旁边一个小树林边上,停了下来。
“中国号”飞艇艇长周子鹤是一个高高的瘦个子,脸又黑又长,微微翘起的下巴,长着毛蓬蓬的胡子,衣服上尽是油渍和铁锈。不认识他的人,肯定把他当成一个普通工人,可他却是德国柏林大学毕业的高才生。
“总司令,我们是来请战的。”周子鹤直截了当地说道。
“请什么战?”肖志华不解地问道:“兵工厂那边的炸弹还没造出来呢!”
“我们造出来了。”周子鹤的话让肖志华吃了一惊,转头看了看,另两位使劲点头,表示认可。
接过周子鹤递过来的图纸,肖志华仔细看了看,不禁板起了面孔。虽然他不是很懂,可这炸弹也太简单了,用适当长度的导火索控制时间,再有一个装满zha药的铁罐子——
“胡闹。”肖志华不悦地训斥道:“这东西能拿到飞艇上吗?飞艇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