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强国梦-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光复了,宋耀如送来了广东军政府肖司令以联合银行执行总裁名义发来的建议报告,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并入联合银行,联合银行改名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革命政府的中央银行。”,“停止大清银行贸易,实行清理。其原有之官股五百万两,可酌行消灭,备抵此次战事地点各行所受损失及一切滥账;组织中国银行后,大清银行房屋生财等项,统归接收应用。股东原有之大清银行股份五百万两,仍承认为中国银行股份,照票面价额,换给股票。”,报告还对大清银行如何并入中国银行的具体办法提出了意见:“一方面另设大清银行清理机关,附属于中国银行内,另置簿据,划分界限;另一方面委任宋耀如、虞洽卿作为正副监督会同大清银行股东代表筹办一切。”同时,在报告书中,肖志华还承诺,一旦合并达成,广州军政府将分电光复各省,请各省军政府对原大清银行各分支机构力加保护。
这份建议书很具有可操作性,也得到了大多数股东的赞成,只要自己不损失,朝廷的官股,谁会在乎呢?而且复兴会已在南方五省取得胜利,承诺也变得现实而不虚夸,唯一的顾虑便是革命军能否最后成功的问题。
“时逢乱世,岂能不担风险。”上海大清银行经理宋汉章对着依旧担心不已的股东大声说道:“说句不好听的话,肖志华既能分电各省,予以保护,焉知合并不成后,他不会暗中授意,将各处分支以敌产加以没收?诸位也知,我当年因通电拥护康梁维新,为朝廷所追索,一度逃亡的事情。不是我挟怨报复,诸位都是明白人,当知道这样的朝廷没有不亡之理。此时,进则有荣,退则丧机。联合银行是如何实力?肖志华又是怎样的经营手段?复兴会暴发的力量又是如何迅猛?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此时不报效,等到局势明朗,想投机钻营,人家也不稀罕了。”
“富贵险中求。”大清银行副监督陈锦涛点头赞同道:“我长期在京,不是自夸,知道得要比诸位多一些,上海橡胶风潮暴发,朝廷却党派倾轧,屡丧救市之机,致损失惨重,我便知这样的朝廷要完了。还要幻想靠着行将倾倒的枯木,实是不智之举。”
秘书长项藻馨伸手敲了敲桌子,有些鄙夷地说道:“现在连应桂馨这样的白相人,也敢对我大声呼喝,不赶紧找个靠山,诸位也想尝尝这滋味吗?”
三位重量级人物一致赞同,别的股东也就不好再说话了。你还反对,好啊,给你股金走人。都是眼里不揉沙子的精明人,当我傻啊,谁不知道上海银行里还有一批应解往朝廷的银子,只拿着股本撤退,怎么算都吃大亏了。
又是一番讨价还价,将这笔朝廷的银子按各人所占股份的比例进行了分配,然后作为个人追加的股份投入联合银行,这才算大事完毕。好了,这下都舒服了,不仅损失有朝廷官股顶着,每个股东的股本也大幅增加,还找到了一个强大的后台,一举数得,真是太美了。
祈祷,支持,复兴会一定要更强,更猛,你的胜利就是我们的收益。呵呵,不管怎样,肖志华扯旗造反的贼船上又拉上了一票人马,换而言之,清廷的地基又被挖了个大窟窿。
“太高明了。”虞洽卿看过宋耀如带来的计划书,心里只有两个字的评价,服了!肖志华这脑袋,这算计,这眼光,这时机掌握的,这,啊,有这样的掌舵人,想不发财都难。
“阿德哥,你这赤脚财神看来是没有意见了?”宋耀如调侃般地笑道。
“不敢,不敢。”虞洽卿苦笑着连连摆手,“查理兄,莫要取笑了。我赤脚不假,可不是什么财神,而是苦追志华这尊大财神而把鞋跑丢了。看来,人哪,不能比,尤其是不能跟志华比,简直是让人那个,唉。”
宋耀如轻轻点了点头,将头转向窗外,为同盟会的不智而有种淡淡的忧虑。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他生疏了,但他一直没忘记两个人的友谊。如今,孙先生回国,是演出一场革命者精诚合作的好戏,还是演一场你争我夺的龙虎斗?
陈其美确实是极有野心,而且使用了非常不光彩的手段。但他成为上海都督已成事实,沪军都督的名号已经叫响,再立军政府,分裂之罪在己。革命初始,公开分裂,确实不智,志华命令暂时忍让,恐怕也是出于此种考虑。但对于肖志华,他自认还是很了解的,绝不肯吃亏的一个人,而且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势如雷霆,计算周密,很难给人再翻身的机会。
“走吧,查理兄。”虞洽卿装出无奈的样子,站起身说道:“咱们脑门上可都刻着复兴会的标记呢,志华一发话,咱们想不卖力都不行啊!”
是啊,自己作为复兴会首脑之一,已经身不由己,必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与复兴会共同奋斗,而且到现在为止,复兴会走的这条道路他认为还是正确的。
…………………
第二卷 大潮 第三十章 蔡大说客
 更新时间:2010…9…5 21:36:41 本章字数:2048
六星红旗在广州城头迎风猎猎飘扬,几条布制巨型条幅从城上垂下,上面写着“革命不分先后,有志青年快来参加”、“以民为本,执政为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内容,这一切使得依然有些破旧的广州城焕发出一种崭新的色彩。
入了城,街道上随处可见短发、西装的青年,他们的异乡口音十分明显。
蔡锷看着,听着,记着,虽然他很迷惑,但周围陪同的革命军都是一脸严肃,而他现在与革命军还是分属两个阵营,此次由桂林前来,是给陆荣廷当说客的。所以,他也就不好贸然开口询问。
1904年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日本人很失面子,因为这一期毕业生前五名中的三个席位,尽为中国人所得,蒋百里第一,蔡锷第二,张孝准第五,从那以后,日本士官学校才开始将中日学生分开上课。要知道,这一期学生中有荒木贞夫、小矶国昭、真崎甚三郎、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等著名人物,此三位毕业时能压他们一头,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
出完风头回国之后,蔡锷先后在江西、湖南等地编练新军,到1905年,又应清末名臣李经羲之邀,去了广西。在广西,蔡锷先是任南宁讲武堂总办,后又调到广西陆军小学当总办(校长)。
虽然是叫陆军小学,但学成之后,学生基本上都留在本省新军中充任下级官佐,所以陆小的校长如果做得好,无形中就在军队基层里具有了相当的号召力。可见,这个职位还是很有前途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按朝廷的打算,是要在广西建立一镇(师)另一协(旅)的新军,以防备占据安南的法国鬼子,于是便预先开办干部学堂,准备按此计划培养两百余名下级军官。可很快,民穷财尽的朝廷就发现经费不足了,于是便将计划更改为只编一个混成协。建军计划一下子缩减了三分之二,那么培养两百多号下级军官就显得太多了。正巧当时蔡锷还兼任着兵备处总办的头衔,于是他便决定举行甄别考试,以成绩为标准淘汰多余之人。可要命的是,他明明培养的是新式军官,却偏偏要象考进士一样以国文水平决定取舍!
说来蔡锷此举,实在难以逃脱假公济私,偏袒同乡之嫌。因为这帮学生中,湖南人不在少数,而众所周知的是:湖南籍学生的国文水平普遍较广西籍学生为高。所以这样一来,最后通过甄别考试留下来的一百二十名学生中,湖南人竟然占了九十多。这还算是广西的学堂么?桂人大哗,长期以来一直积累着的湖南人与广西本地人之间的矛盾也因此而激化,一场轰轰烈烈的“驱蔡运动”爆发了!
这全得怪国人的地域之争,虽然是两个省,但都是中国人嘛,何必还把邻省人当成外国人看呢?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陆军小学的学生也整队到抚台衙门前去请愿,而且声称不怕杀头。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蔡锷下台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就在这个时候,广州光复了,广西离得近,震感很强烈,大小官员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倒把“驱蔡”的事情放在了一边。
紧接着,广东革命军发军攻桂,水路并进,势不可挡。广西新军尚未编练,能够与革命军接战的只有广西提督陆荣廷和左江镇总兵龙济光的兵马,然而他们率领的旧军哪里是对手,龙济光所部连战连败,损失惨重。陆荣廷却心眼灵活,初战不利后便不战而走,率部直接跑到了省城桂林。之后,广西谘议局迫于压力,宣布广西独立,由原清朝广西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